•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射频芯片很难研发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7 09:41:16 2次浏览

关于问题射频芯片很难研发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大漠过千里】的最佳回答:

射频芯片虽然存在一定的技术成本,但并不是无法突破的。国内最早开始搞射频芯片的技术人员,基本都是从美国学习工作过之后,才选择回国发展技术,并且受到了美国的百般阻挠,跟当年的钱老一样。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叫张浩的技术人员,他在美国攻读博士,后来留在了美国的思佳讯通信技术公司任职。2009 年的时候,张浩选择回国发展,他进入了天津大学,担任学术教授。并且他还跟天津大学合资了一个企业,专门研究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技术,也就是俗称的射频滤波器。

刚开始的几年风平浪静,张浩的公司在射频技术上面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并且申请了专利。但是在 2015 年发生了重大变故,张浩受邀去美国参加学术研讨会,飞机刚到美国飞机场,张浩走出来之后,立刻被联邦调查局以技术间谍的罪名强行扣下了。

张浩随即就被关押在圣何塞监狱,面临着经济间谍等数十项罪名的指控。

美方政府认为,张浩曾经在美国的通讯企业工作过,他所掌握的技术手段就是美国的技术,现在用美国的技术来帮助中国进行技术发展,这已经触犯了美国的专利法律,属于是双方知识产权的竞争。

按照规定,张浩必须要找到美国相应的律师团队来为他辩护,才有可能脱身。但是美国本土数十万的律师费,张浩一个人根本拿不出来。

天津大学知晓此事,立刻发布声明,号召全校师生以及社会群体一起募捐,维护张浩的正当个人权益。

在获得了经济支援之后,张浩获得了取保候审的机会。

经过双方的不断交涉,美国法官允许张浩戴上电子脚铐,在固定的时间内去往其他区域处理事情。

就这样过了几年,中美两国不断就张浩事件进行商谈。在商谈期间,张浩的公司不断推出新技术,并且成功打入消费市场。经过各方面的研究,确认张浩公司的产品技术跟美国的思佳讯并没有专利侵权上面的问题。

最终,美国法院强行判决张浩罪名成立,处罚金 47.7 万美金,有期徒刑 18 个月。

如今张浩早就已经在美国刑满回国了,但是他回国之后,就没有任何消息了。

【2】、来自网友【魔铁的世界】的最佳回答:

射频芯片属于模拟芯片的一种(CPU、GPU 等属于数字芯片),被誉为模拟芯片皇冠上的明珠,可见研发确实有难度的,但难度没有 CPU、GPU 大,后两者超过射频芯片好几个数量级。这方面,华为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后面我会做详细分析。

在 2017 年,国产射频芯片市场占有率仅有 2%。如此低的占有率,主要是因为中国进入射频芯片时间较晚,经验较少,芯片产品规划和市场推广都存在短板,而射频芯片又由于依赖研发人员的经验较多,使得其成为国内企业的弱项。

美国 Skyworks 公司曾是华为主要的射频芯片供应商。


但弱项不等于一片空白。没有经验,研发的人多了,时间积累到位,落下的课也就补上了。

说到底,射频芯片没有专利墙和生态圈构筑竞争壁垒,集中研发攻关是可以突破的。

早在 2019 年 6 月,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前,华为海思就开始自行设计射频组件,以弥补供应链短板。实体清单出炉后,华为内部人士透露,华为手机业务的自给率差距主要体现在射频芯片领域,这一块对美系厂商依赖严重,主要采购 Skyworks、Qorvo、博通三家美国公司。

然而,不到一年过去,华为迅速补上供应链自给短板。

最新发布的旗舰手机 P40 拆机表明,在射频零配件上,从收发天线、开关芯片、PA(功率放大器)到滤波器,已经全面替代 Skyworks、Qorvo、博通三家美国公司,”去美化“非常成功。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关键的射频芯片上,包括 LNA、RF 开关芯片、PA、双工器、射频开关、RF 收发芯片,华为实现了自研,其它非关键零配件,有国产供应商支撑。

上图中的外资供应商,包括 NXP(恩智浦)、ST(意法半导体)、村田等,都是欧洲和日本供应商,和美国没有直接关系,而且它们是作为第二供货商的形式出现在供应商名单里,和过去外资供应商独当一面完全不同。

这说明,射频芯片研发没有想象中难,和 CPU、GPU 等复杂的数字电路比起来,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射频芯片很难研发吗?】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