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墨子一介平民木匠,如何成为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5 18:26:09 3次浏览

关于问题墨子一介平民木匠,如何成为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氏明鏡】的最佳回答:

大家好,我是氏明鏡,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迷雾,探寻尘埃中的真相!

一 :思想影响力分析孔子高于墨子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绝对绕不开孔子。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所倡导的思想绵延至今,被誉为圣人。很多时候,注意力的集中在 “ 圣 ” 上面,一代代的传承、一代代分析,圣之又圣,而很少有从 “ 人 ” 的角度来看看孔夫子当时的生活水平,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何时能产生这些思想。而墨家学说比儒家更符合适应战国时代社会发展的内容,但从历史长河来看,孔子的思想高于墨子。

二 :科技发明分析墨子高于孔子

墨子是中国古代少于尊重科技、主张依法治国而非以人治国的思想学派,现在看来他们的观点与我们现代的思想都是很接近的。《墨子》的修身篇,讲的很实际,直接勾勒出墨家人的形象。在力学方面,墨子首先定义了力,光学方面,墨子发现光沿直线传播。数学方面,墨子定义了 “ 圆 ” “ 方 ” 等数学概念。

总之墨家具体提出非攻、节葬等政治主张,对当时统治者贪得无厌的发动战争和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进行尖锐的批判。这无疑是战国时期底层百姓内心真实的想法。而孔子的儒家思想也一直影响着我们。

【2】、来自网友【一老沈一】的最佳回答:

“墨家”,是先秦诸子中的“显学”。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墨子的这个“子”,是从《墨子》一书的书名而来的,他的本名是墨翟。

要说墨子或墨翟是“一介平民木匠”,大概证据不足,于当时的时代也说不通。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氛围,是不会允许“逆袭成才”这样的励志故事发生的。

关于墨翟的信息,史籍中能查到的太少。

就墨家在战国时期的影响来说,司马迁如果能够搜集到足够的资料,大概率是可能会大书一笔的。

然而,洋洋洒洒五十余万字的《史记》里,太史公只在《孟子荀卿列传》中寥寥数笔带过。

他说:“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完了。

但可知,墨翟不是平民,是宋国大夫,就是诸侯下面一级的贵族。有人说墨翟和孔子同时,还有人说比孔子晚。

于是,到近现代,还有若干学者在争论墨翟的生卒年。

胡适说,墨翟是孔子去世前 10 年出生的;

梁启超不同意,说是孔子去世后出生的;

钱穆则认为,墨翟恰好是孔子去世的那一年出生的。

学界好像更赞成钱穆的意见,不少书籍标明墨翟的生卒年是前 479?-前 392?。但是也打上了问号,表示不很确定。

《汉书.艺文志》收录了《墨子》七十一篇文章。班固注曰,墨子“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

第一,关于身份,可以与《史记》相印证;第二,在孔子后,比司马迁更确定了一些。

《汉书》不仅说墨翟是宋国大夫,还说他曾经是周廷命官。其云,墨家之学,“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尚贤。宗祠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以上这些。恰好都是周代“明堂之官”的职守。

周代的明堂,与辟雍同义,即带有宗教色彩的官办大学。所以,《汉书》说墨翟和墨家,都出于清庙之官。

这也说得通,那个时候的平民甚至更下层的黎民,不可能掌握丝毫的文化,文字及所有其他知识,均限于士以上的一个很小的圈子里。

墨翟从社会最底层逆袭,进入明堂教书,还形成自己的学说,无异于天方夜谭了。

成书于曰前 240 年前后的《吕氏春秋.当染篇》说:“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天子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鲁,墨子学焉。”

这又恰好与《汉书》相印证了。墨子是在鲁国学习的明堂祭祀等一套礼仪的。清庙中,也最有可能保留上及古代的书籍和知识。

这个记载还印证了一件事,就是现在有些书所谓墨翟是鲁国人,或居于鲁的说法,是从《吕览》这儿来的。

那么为何有人说,墨翟是手工业者,具体说就是木匠出身呢?

这很可能与《墨子》中的《鲁问篇》有关。

其曰,昔者楚人与越人战于江,越人亟败楚人。公输般自鲁南游楚,始为舟战之器,作钩绳之备,楚人因此亟败越人。

公输般就是公输班,也就是鲁班。他向墨翟夸耀自己的水战兵器,还说准备制造云梯,以帮助楚国攻打宋国。

鲁班说,我可以用木头造一只鹰,能在天上飞三天不落地。这大约是世界上最早的无人机了。墨翟说,你看人家工匠,用三寸之木削一下,做成销子挡在车轴外面,就能承受五十石的重量。所以,“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于是,鲁班被说服了,说我不去干攻打宋国这种不义的事情了。

公输般是土木建筑,包括木匠的鼻祖。连他都佩服墨翟。很可能人们就认为墨翟也是木匠出身了。

确实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墨翟出身卑微。

《汉书.艺文志》曾收录数千篇先秦诸子的著作。但他最后归结为有代表性的“九流十家”,他认为都出于朝官。

其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这个说法,最早是西汉刘歆的观点,后来曾很盛行。直到近代,才有人站出来反对。

胡适写了《诸子不出于王官论》一文。后来,有一个也很有名的学者叫罗根泽,写了《战国前无私家著作说》,包含了反驳胡适的意思。

西周时期,周王室对于文化和意识形态是控制很紧的。因此,除了流传下来的《书》,再就是春秋时期开始逐渐成书的《诗》和《易》,什么也没留下来。

其他所有古籍,都是战国以后的作品,包括《论语》、《周礼》等等。

西周没落,平王东迁,周王室控制力衰微,这才使诸侯们有了发展自己文化,办学,招揽人才的机会。

王子朝前 500 年前后奔楚,携带了大量王室档案,这是战国诸子百家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儒道墨法等家很快崛起。

老子,本为周廷史官,他作为道家领袖,与《汉书》的说法,可相印证。

先秦其他的诸子百家中,没有那个学派出自平民。最差的,也是没落贵族。比如孔子,他祖上是宋国贵族,与墨翟是老乡,后来才迁徙到鲁国。很可能,墨翟也是这么搬家搬到鲁国的。

诸侯争霸,需要理论支撑,需要谋略。这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兴盛的外部社会条件。

广告词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同理,没有诸侯争霸的买方市场,也就不会有诸子百家的供给侧快速发展。

不争霸,合纵连横有什么用?

没有诸侯乱战,墨家的非攻也不成立。

但不管是谁,没有一个最底层黎民逆袭成功的。

不信就去一家家数。


至于墨翟的思想,不管是他自己的还是后人强加给他的,就不多说了。本题目问的重点不是这个。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墨子一介平民木匠,如何成为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