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人们常说:“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6 19:21:47 5次浏览

关于问题人们常说:“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彭彩锋】的最佳回答:

“三不知”最初的意思是说,对于一件事不知其始,不知其中,不知其终,表示对于一件事情的过程对于开始、中间经过、结尾,全都不了解,叫“三不知”。

演变到现在,一问三不知的“三不知”意思就是对于一件事问什么都不知道,完全不了解。“三”也有多的意思。一问三不知就是问多少问题都不知道,就叫“三不知”。

“三不知”的典故出自于《左传》,生在春秋末期的晋国。晋国想攻打郑国,郑国向齐国求救。齐国的相国田成子组织出兵救援郑国。晋国的统帅荀瑶发现齐国田成子冒雨前进,马都不肯走的时候就拉它、鞭打它。于是荀瑶就收兵了。

荀瑶说,“我卜伐郑,不卜敌齐。”我占卜问的是和郑国打仗,可没问过和齐国打仗会怎么样。也就是说荀瑶对于和齐国打仗是没把握的,觉得天意可能会护佑齐国。于是荀瑶让人去问田成子:你是从陈国分支出来的,陈国是你的宗国,陈国被灭是郑国的罪过,你不体恤陈国吗?荀瑶的意思是希望田成子不要救郑国。

田成子确实是陈国宗室后裔,先祖田完本是陈厉公的儿子,后来因为避祸而逃至齐国。陈国最后是被楚国所灭。田成子这时听了荀瑶的话非常生气,质问荀瑶说:经常欺凌别人的人不能长久,你难道会长久吗?

晋国中行文子这时流亡到齐国。中行氏本来是晋国的卿,地位很高,但是在卿族斗争中中行文子被赵氏所伐而出晋奔朝歌,后来又逃到邯郸,再逃到鲜虞,然后逃到柏人,最后逃到了齐国。中行氏在晋国的封地也早已被瓜分。这时中行文子对田成子说:晋国将以千乘攻伐齐军的营门。田成子却说:我们国君命令我不要追赶零散兵士,不要害怕敌人众多。就算是真有一千辆兵车,我也不敢回避。我也会把你的话汇报给我们国君。

这时中行文子感叹说,我算是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流亡了。“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君子在谋划一件事的时候对于开始、中间和结局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周详再报告。而我现在对于三个环节都不知道就报告了,确实很难做到圆满。

【2】、来自网友【东哥说文史】的最佳回答:

“一问三不知”的典故,它的原始涵义对于今天的职场人士非常有警示意义,它告诫我们在做事情,做决定或者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对事物发展的开始,发展与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才可以行动。

相应的,“三不知”就是不知道事情的开端,不知道事情的发展,不知道事情的结果。


1 一问三不知的出处: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同“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简单来说,故事是这样的,公元前 468 年,晋国攻打郑国,齐国担心晋国强大,就派陈成子带兵支援郑国。

有个名叫荀寅的下属冒冒失失的向陈成子报告说:“有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骂荀寅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方才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 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

荀寅挨骂之后反思自己,报告情况的时候太鲁莽:“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用今天的话来说:君子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始)、中间的发展(中)、最终的结果(终)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可以向上级报告。今天我对这三方面全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难怪被领导修理。

所以“ 三不知”就是指对于事物的开始,发展和结果都不了解。

2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问三不知在今天又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

第一个新含义: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工作不称职的时候

,可以说这个人一问三不知。

第二个新含义: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关心与己无关的事情时,也可以用这个成语。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红楼梦》中王熙凤跟平儿评论一些住在贾府里的人,谈到林黛玉和薛宝钗时说:“一个是美人儿灯,风一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其实,薛宝钗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她是什么都知道,但是比较世故和谨慎,不随便说话而已。

在你的身边,有一问三不知的人吗?他属于哪一种三不知呢?如果是薛宝钗那一种,你要当心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人们常说:“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