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明朝的红丸案是什么情况?真相到底如何?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13:18:39 2次浏览

关于问题明朝的红丸案是什么情况?真相到底如何?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西堤说文史】的最佳回答:

1620 年,万历四十八年,这年的七月二十一日,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明神宗朱翊钧驾崩。

太子朱常洛在次月的八月一日正式继位,年号泰昌,是为明光宗。

然则,令人震惊的是,三十天以后的九月初一日,在位仅仅三十天的泰昌帝朱常洛,突然驾崩。

而朱常洛的死因,成为明朝末年的一宗宫廷疑案,对明朝政局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据记载,当时病重的朱常洛是吃了鸿胪寺丞李可灼献上的两粒“红药丸”后,第二天早晨突然驾崩的。

所谓红丸,是“红铅金丹”,又称“三元丹”,取处女初潮之经血,谓之“先天红铅”,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乌梅等药物,煮过七次,变成药浆,再加上红铅、秋石、人乳、辰砂、松脂等药物炮制而成。

所以,明朝很多大臣认为,朱常洛的死,内中隐藏着巨大的阴谋,是有人以“红丸弑君”。

他们便把矛头指向有嫌疑的万历宠妃郑贵妃家族、首辅方从哲、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生以及直接献上红药丸的鸿胪寺官员李可灼。

由此,这件疑案一直被明朝的百官上书议论折腾,直到四年后的明熹宗天启四年才告一段落。

由于这件疑案是由“红药丸”导致明光宗驾崩引起,史书便称这件案子为“红丸案”。

“红丸案”与此前的“梃击案”以及与红丸案几乎同时发生的“移宫案”,并称明末三案,在明朝朝廷里引起过轩然大波,对明朝末年的政局和党争产生过巨大影响。

那么,红丸案的真相到底如何?事情的经过是怎么样的?其中到底有没有“弑君”的阴谋?诸位听我快快道来。

红丸案的大体经过

明神宗万历九年的冬天,万历皇帝朱朱翊钧去慈宁宫给自己的母亲李太后请安,在慈宁宫,他看上了宫里一个王姓宫女,一时兴起,将其临幸。

十个月后,万历十年的八月,这个王姓宫女生下一个儿子,这就是万历皇帝的皇长子朱常洛。

由于万历皇帝的皇后一直没有生子,所以万历皇帝没有嫡子,无嫡立长,则皇长子朱常洛应被立为太子。

然而,万历皇帝并不喜欢朱常洛,因为他嫌弃朱常洛的母亲是个宫女,所以一直没有立朱常洛为太子。

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郑贵妃给万历生了皇三子朱常洵,郑贵妃因此被加封为皇贵妃,她恃宠而骄,想让万历皇帝立朱常洵为太子,郑贵妃甚至在床笫之间逼迫万历皇帝立下誓言。

但是明朝的文武百官要求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因为这件事,万历皇帝和文武百官争执了十几年,史称争国本。

最后李太后下场支持皇长子朱常洛,万历皇帝才最终屈服。

1601 年,万历二十九年十月,万历皇帝终于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争国本事件最终落下帷幕。

万历四十七年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驾崩。

八月初一日,皇太子朱常洛继位。

令人没想到的是,朱常洛刚继位十天,就开始患病。

八月十日,朱常洛身体微恙,召见太医诊病。

八月十三日,朱常洛带病来到午门,接见了文武百官。

八月十四日,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升私自给朱常洛进药,其中包括大黄。

大黄在中医上是一种泻药,这导致朱常洛一天拉肚子三四十次。正常人都受不了,何况生病的人。

八月二十一日,朱常洛病重。此时朱常洛已经“数夜不得睡,日食粥不满盂,头目眩晕,身体罢软,不能动履”。没两天朱常洛就病卧在床,下不来床了。

八月二十三日,朱常洛感觉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召见了以首辅方从哲为首的内阁大学士和其他官员共十三人,其中包括官职很低本没资格被召见的给事中杨涟,朱常洛的皇长子朱由校也被叫来。

这些人包括内阁首辅方从哲、次辅刘一燝、内阁大学士韩爌,英国公张维贤,尚书周嘉谟、李汝华、孙如游、黄嘉善、黄克缵,都御史张问达,给事中范济世,御史顾慥等。

八月二十九日,朱常洛感觉大限已至,病入膏肓,再次在乾清宫病榻上召见内阁首辅方从哲等官员。

在这次召见中,发生了三件事儿。

一,朱常洛问首辅方从哲皇陵修好没有,方从哲以为朱常洛在问先皇万历帝的皇陵,便据实回答了,谁知道朱常洛说,我问的是我的皇陵。

方从哲等官员才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只能跪下说点安慰的话,比如高呼“圣寿无疆”。

之后朱常洛便开始托孤,他说要立皇长子朱由校为太子,希望这些大臣把朱由校培养成尧舜一样的圣主,这一年朱由校十六岁。

二、朱常洛最宠爱的妃子是李选侍,也住在乾清宫里,她为了能争权夺势,当上太后,便把皇长子朱由校带在身边。

朱常洛在病榻上说,要封李选侍为皇贵妃,李选侍带着朱由校在闱帘后面听到了,不满意,把皇长子朱由校一把推了出来,要朱由校说是封皇后。

朱由校的生母并不是李选侍,而是王选侍,曾经遭到李选侍迫害,最终病死,现在他又被李选侍挟持,所以朱由校后来很害怕李选侍。

三、朱常洛托孤完以后,问首辅方从哲,先前有个鸿胪寺官员要进献“红药丸”的在哪里?于是派太监把要进献“红丸药”的鸿胪寺卿李可灼传进乾清宫。

然后李可灼就进献了一颗他自制的红丸药,同时在乾清宫里现场鼓捣药,朱常洛便服用了一颗。

因问:“有鸿胪寺官进药何在?”从哲奏:“鸿胪寺丞李可灼,自云仙丹,臣等未敢轻信。”上即命中使宣可灼至,诊视,具言病源及治法。上喜,命趋和药进,上饮汤辄喘,药进乃受。上喜,称忠臣者再。《明史纪事本末》

朱常洛吃了李可灼进献的红药丸后,似乎感觉身体好了一些,暖润舒畅,思进饮膳,众大臣欢呼雀跃,放心地退出了乾清宫。

于是到了这天的中午时分,朱常洛再次召见李可灼,令其再次献上红药丸,所以朱常洛又服用了一颗红药丸。

结果,到第二天,九月一日(这年八月是小进,只有二十九天)五鼓,也就是凌晨三点到五点,朱常洛突然就驾崩了。

由于泰昌帝朱常洛从继位到驾崩,正好当了三十天皇帝,历史上便称他为“一月皇帝”。

这就是红丸案的大体经过,但是事情并没完。

二、红丸案到底是不是弑君?背后到底有没有人搞阴谋?

泰昌帝朱常洛突然驾崩以后,文武百官就开始怀疑有问题,一开始有人说是“庸医杀人”,后来有人越想越多,甚至说这是弑君。

然后满朝文武议论纷纷,有很多官员,特别是言官,六科给事中和督察院的御史等,开始给太子上疏,直接指出其中的疑点。

等太子朱由校继位,这件事仍然没有平息。

言官们首先把矛头指向给朱常洛进献红药丸的鸿胪寺丞李可灼,和给朱常洛吃泻药大黄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升。崔文升此时管理着药膳房。

他们认为,朱常洛本来没有大病,是崔文升先给朱常洛用了泻药,导致朱常洛病情加重,李可灼又给朱常洛进献红药丸,导致朱常洛最终突然驾崩的。

比如给事中杨涟作为托孤大臣就问了,崔文升不过是管理药膳房的司礼监太监,又不是御医,他有什么资格私自给皇帝进献药物,还在里面加了大黄这种猛药?如果这里面没有阴谋,谁信呢?

杨涟又问了,这红丸药是什么东西?是丹砂等等制成的东西,是有害的,作为首辅的方从哲,不但不阻止李可灼进献,还把李可灼要进献这种毒药的消息告诉皇帝。

而泰昌皇帝死后,内阁首辅方从哲以皇帝的名义,奖赏了这两个人,当有言官攻击这两个人的时候,方从哲对这两个人进行了庇护。

于是言官们比如左光斗、邹龙标,还有一些在场的托孤大臣,比如杨涟,周嘉谟等人,便又把矛头指向了首辅方从哲。

这些言官和大臣,很多都经历过五年前的梃击案,当时方从哲就是首辅大臣,于是他们认为方从哲跟梃击案背后的主谋、万历皇帝最宠爱的郑贵妃有关,于是又把矛头指向了郑贵妃。

于是,很多大臣们认为,红丸案是一场弑君的阴谋,即便没有弑君之名,至少也有弑君之实,毕竟一个月前身体健康的泰昌帝,吃红药丸给吃死了。

这里有必要先讲一讲梃击案,因为言官和大臣们把这两个案子牵扯在一起,认为都是针对朱常洛的。

前面咱们说过国本之争,郑贵妃最终以失败告终,朱常洛被立为太子。

问题是郑贵妃并不甘心,她仍然抱着争夺太子之位的念头,后来又因此生出了“梃击案”。

1615 年,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的黄昏,有一男子张差,手持木棍,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欲刺杀太子,击伤守门太监,太子内侍韩本用闻讯赶到,在前殿逮捕该男子。

经过审问,张差供出幕后的主使者是郑贵妃宫里的两个太监,以及郑贵妃的哥哥、国舅郑国泰,于是文武百官交章论疏,要求严惩幕后黑手,并把攻击的矛头指向郑贵妃。

攻击郑贵妃最激烈的,就包括官职比较低的给事中杨涟,就是由于这次事件,当上太子的朱常洛对杨涟产生好感,让本没资格的杨涟成为托孤大臣之一。

万历皇帝有意庇护郑贵妃,便让郑贵妃去向太子朱常洛求情,朱常洛因不得父皇宠爱,面对父亲要庇护郑贵妃这种局面,也只能选择原谅。

文武百官担心郑贵妃恃宠而骄,继续操作陷害太子,万历皇帝最终会更换太子,他们便更加猛烈地向万历皇帝呈上奏章,奏疏像雪花一样飞进大内。

在这么大的压力下,二十多年没上朝的万历皇帝,不得不带着太子朱常洛接见了文武百官,假装父慈子孝,将张差和两个太监判死,给文武百官一个交代,但是在万历皇帝的庇护下,还是放过了郑贵妃和郑国泰。

梃击案暂时告一段落,问题是文武百官已经洞悉郑贵妃的权力欲望。

而经过梃击案,郑贵妃臣服,朱常洛的太子之位终于稳固。

然后有人循着梃击案,一直到红丸案,发现了这其中有着很多暗中的联系。

比如,梃击案后,郑贵妃向太子朱常洛屈服,还给朱常洛献上金银珠宝和八名美女,他们认为郑贵妃没安好心。朱常洛继位的时候,脉搏很雄健,结果半个月后就病入膏肓,有人认为是这些美女让朱常洛身体垮掉了。

比如,给朱常洛私自进药,还加了猛药大黄,导致朱常洛一晚上拉三四十次肚子的司礼监太监崔文升,原本是郑贵妃宫里的贴身太监。有人就怀疑,崔文升给朱常洛下猛药,是不是郑贵妃授意的。

又比如,梃击案时,内阁首辅方从哲就刻意地庇护郑贵妃和国舅郑国泰,现在他又庇护崔文升和李可灼,那么,方从哲会不会跟郑贵妃私下里有什么勾结。

然后,有人又发现,与红丸案同时发生的“移宫案”的主谋李选侍,似乎跟郑贵妃也有勾连,说是郑贵妃给朱常洛进献的八名美女之一,就是李选侍。

林林总总,很多人就抓住了这两个案子都是针对泰昌帝朱常洛的,便把这些事儿全都联系在了一起。

这件事就一直闹腾,当然,他们主要集中在首辅方从哲身上,比如给事中惠世扬就上了一道奏疏给刚即位的天启帝,说方从哲有三当诛杀的罪名等等。

这个时候,疑点被一部分人揭示,不仅言官参与进来,连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督察院都御史等六部九卿都参与进来了,共有几十名官员连续上疏弹劾方从哲。

他们一致的要求是,杀了崔文升李可灼等人。

一直闹到四年后的天启四年,这件事才算有了一个结果。

当时议定,李可灼被定罪发配边疆,而崔文升则被贬到了南京。方从哲没有被治罪。

1625,天启五年,魏忠贤辑录“梃击”、“红丸”、“移宫”三件事编成《三朝要典》以倾轧正直的人,于是免去了李可灼的戍边之罚,任命崔文升督导漕运。

这件事儿,直到崇祯帝继位后,清除阉党及其余孽之时,曾又一次被翻了出来。

三、红丸案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到底有没有弑君呢?

红丸案最大的疑点就是,崔文升和李可灼他们进药,到底是不是有意的?

如果不是有意的,那就是“庸医杀人”,如果是有意的,那自然是“弑君”。

根据我看了好几种各种不同的史料和当时朝廷大臣的奏疏,我倾向于是庸医杀人。

因为,明光宗朱常洛死前数次召见了好多位大臣,包括内阁首辅,还有东林党的杨涟等人,他们是知道崔文升进药的,而李可灼进献红丸药的时候,更是有十几名大臣就在当场,所以基本可以排除是有意弑君。

【2】、来自网友【若愚史话】的最佳回答:

1581 年,18 岁的万历皇帝,偷偷临幸了一个小宫女。眼看宫女的肚子越来越大,万历却死活不肯认账,李太后勃然大怒,只得亲自出马,请出人证、物证。

看着太监在《内起居注》上白纸黑字的记录,万历无从抵赖,只得默认当日的风流事。

作为补偿,万历极不情愿地将宫女王氏晋封为“恭妃”。

1582 年 8 月,王恭妃在众望所归中,终于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便是万历的皇长子——朱常洛。

大明王朝终于后继有人了!

然而,就在举国都在欢庆皇长子的诞生时,作为父亲的万历,却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中:

此时,他正与一个叫郑梦境的女人处在热恋中,他既不喜欢出身宫女的王恭妃,更不喜欢这个意外出生的儿子!

朱常洛的命运就此注定。

在他短短的 39 年生命中,他从小被迫母子分离、既没有受到母亲的呵护,也很不受父亲的待见,至于父亲的那位宠妃,更是成了他一生的梦魇。

朱常洛处处小心、步步谨慎,可顶着“皇长子”的身份,他还是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朝廷纷争,成了他人弄权的工具。

妖书案、梃击案、红丸案,朱常洛都是当仁不让的男主角。

真可谓是“明末三大案,案案有爷名”,怎一个惨字了得啊!

明光宗朱常洛的“悲惨”人生

朱常洛自打在娘肚子里,就是朝廷内外的关注焦点。

因为他,励精图治的万历,差点成了一个人人喊打的“渣男”;

因为他,情根深种的万历,无法兑现对爱妃的承诺;

因为他,一言九鼎的万历,被百官轮番攻讦,只得以怠政 28 年相抗争;

……

万历不曾善待过朱常洛,可朱常洛又何尝让万历舒坦过?

这对父子,简直就是前世的冤家!

1、国本之争

1586 年,皇长子朱常洛 4 岁。

时任内阁首辅的申时行向万历上奏:“希望皇上为国家大计考虑,早立太子。”

当时,皇后无嫡子,已升任贵妃的郑梦境刚生下皇三子朱常洵。

在以申时行为首的大臣们看来,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承原则,皇长子朱常洛应是当之无愧的太子人选。

很显然,这不是万历和郑贵妃想要的结果。

于是,万历以“皇长子年幼”为由,搪塞了过去。

本以为这个无懈可击的借口,可以让自己消停几年,可万历太小瞧大明文官们的战斗力了。

这之后的 15 年时间里,无数大臣前仆后继,甘愿冒着被罢官、被流放、被痛斥、被梃杖的风险,一封接一封地给皇帝上疏,不是请求皇长子出阁读书,就是请求册立皇长子为太子。

万历不胜其烦,却也无可奈何,总不能把所有的官员都罢职、赶回家吧?

这期间,万历也试图做出妥协:他提出先将皇长子、皇三子、皇五子全部封王,将来有嫡子,就立嫡子,没有嫡子的话,再立长子。

没想到,大臣们接到圣旨,一片哗然,最后的讨论结果竟是——不行!

1601 年 10 月,无路可退的万历,终于昭告天下,将皇长子朱常洛立为太子。

这场持续了整整 15 年的“国本之争”,正式落下了帷幕。

这一年,朱常洛 19 岁。

在这场以朱常洛为中心的君臣较量中,4 位内阁首辅被逼离职,300 多位朝廷官员遭到处罚,万历皇帝抗争失败、威严扫地,最大的受益者,好像就是皇长子朱常洛。

然而,朱常洛除了多了一个太子的身份,其他的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他依旧得不到父亲的垂爱;他的母亲恭妃也依旧过着窘迫的日子,一年到头,连亲生儿子也见不了几面;宠冠六宫的郑贵妃,依旧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

为了儿子朱常洵和自己的前途,郑贵妃磨刀霍霍,她比任何人都想拔掉朱常洛这根刺。

2、妖书案

1603 年 11 月,一篇名为《续忧危竑议》的文章,在短短十几天时间内,成了朝廷内外、街头巷尾关注的热点。

它的流行,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

文章虽然只有短短的三百多字,但它的威力,足以掀起一场猛烈的政治风波。

文章假借“郑福成”(郑贵妃之子福王当成的意思)之名,先说皇上立朱常洛为太子是逼不得已的,他日必定会改立福王朱常洵;然后又拉上了内阁大学士朱赓、内阁首辅沈一贯等人,出来作证。

此文一出,整个朝野震荡不安!

擅议国事、诽谤朝廷,这可是灭族的大罪啊!

官员们人人自危,太子、福王、郑贵妃身涉其中,也是惶惶不可终日。

万历更是气急败坏:为了太子人选,朕和大臣们争了十几年,这才消停没几天,谁这么大胆,唯恐天下不乱?!

为了尽快破案,东厂、锦衣卫、三法司一起出动,可令人奇怪的是,文章的作者好像人间蒸发了一般,10 天过去了,既找不到原作者是谁,也不知道他的目的何在。

鉴于此,当时人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妖书。

可案子总要了结、皇帝交代的任务也要完成。

为了交差,1604 年 4 月,顺天府的一个生员皦生光,因得罪过郑贵妃的弟弟郑国泰,被拉出来顶罪、最后凌迟处死。

一场风波平息了,可谁都知道,皦生光不过是个替死鬼。

妖书案的真相如何,至今仍是一个谜。

“三十一年,获妖书,言神宗欲易太子,指斥郑贵妃。神宗怒。捕逮株连者甚众,最后得皦生光者,磔之。狱乃解。”——《明史》

可以肯定的是,妖书案的背后,有一股敢和皇帝叫板的力量。

这就意味着,由朱常洛的太子之位引发的宫廷斗争,还远没有结束。

3、梃击案

1615 年 5 月的一天,太子朱常洛正在慈庆宫休息。突然,一个名叫张差的中年男人,拿着一根枣木棍闯了进来。

他一连闯了两道宫门、见人就打,眼看就要逼近朱常洛的寝宫,侍卫们这才反应过来,将张差拿下。

经过多轮审讯,张差供出了一个惊天阴谋!

一个月前,穷困交加的张差,遇到了两个太监,一个叫庞保,一个叫刘成。

他们将张差带到了慈庆宫门口,并给了他一根棍子,要求道:“你只管往里闯,见一个杀一个,直到杀死一个穿黄袍的小爷,事成后给你 30 亩地!”

天真的张差答应了。

结果可想而知,朱常洛没被杀死,张差这 30 亩地也没要成。

就这谋杀手段,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儿来的杀人勇气。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庞保、刘成竟都是郑贵妃的贴身太监!

一时间,郑贵妃成了众矢之的,被千夫所指、被万民痛骂。

郑贵妃究竟有没有参与这起“梃击案”,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郑贵妃凭着“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本事,再次获得了万历的信任、全身而退。

万历给她指了一条明路:“这件事只有太子能帮你,你去求他吧!”

不久,郑贵妃哭得梨花带雨,跪倒在太子朱常洛的面前,朱常洛一下心软了,他当即表示同意郑贵妃的看法:梃击案,从始至终全是张差一人干的!

24 天后,张差被凌迟处死,庞保和刘成也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刑部大牢里。

轰动天下的袭击太子案就此结束。

“四十三年夏五月己酉,蓟州男子张差持梃入慈庆宫,事复连贵妃内珰。太子请以属吏。狱具,戮差于市,毙内珰二人于禁中。自是遂有“梃击”之案。”——《明史》

在妖书案之后,这起梃击案又是疑点重重:

郑贵妃真是幕后主谋吗?如果是,她的手段和智商也太让人捉急了;

万历怎么会,数十年如一日地宠爱一个蠢女人呢?

再比如,主谋者真的是想杀掉太子吗?为什么放着锋利的匕首不用,非要用一根木棍做武器呢?

主谋者要么太笨,要么在布一个很大的局。

4、红丸案

1620 年 8 月 1 日,朱常洛苦等 38 年,终于熬死了老父亲万历,正式登基。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朱常洛一扫万历朝的萎靡不振,一开局就让满朝文武兴奋不已。

朱常洛的“三把火”是这样的:

(1)废矿税:罢免万历朝任用的所有矿监 、税使,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2)发军饷:自掏腰包,补发万历拖欠的辽东前线和边防将士的军饷;

(3)补官缺:提拔任用官员,将其安排到万历朝空缺的岗位上。

《 明史 》因此评价他:“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特别是对一个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来说。

朱常洛是一个“长命”的太子,却是一个“短命”的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悲情,也充满了疑点,就连死,也死得不明不白。

据史书记载,朱常洛登基后,宿敌郑贵妃万分忐忑,就想送点礼物,讨好新帝,她思来想去,决定给朱常洛敬献八个美女。

朱常洛欣然笑纳,从此夜夜笙歌,10 天后,人就瘦了一圈,不久,就病倒了。

这时,秉笔太监兼御药房掌事崔文生,给皇帝诊脉后,胸有成竹地配了一副药。

结果,朱常洛吃过药后,一晚上拉了三四十次,本就虚弱的他,这下更是连床也下不来了。

朱常洛这才猛然想起:崔文生,原来是郑贵妃非常信任的贴身太监!

然而,此时后悔也晚了,美人笑纳了,药也已经喝下肚了,朱常洛一怒之下,赶走了崔文生。

在之后的近 20 天时间里,病势日益沉重的朱常洛开始频频召来大臣,商议身后事。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鸿胪寺丞李可灼找到了皇帝的贴身太监,他声称自己有金丹,可以让皇帝药到病除、延年益寿。

朱常洛非常高兴,急忙召见李可灼,并服用了他献上的“三无产品”——一粒无产地、无生产日期、无说明书的红丸,李可灼将之称为“金丹”。

出人意料的是,以身试药的朱常洛感觉很好,食欲也增加了不少。

朱常洛很期待,大臣们很高兴,于是,傍晚时分,想再次巩固疗效的朱常洛,又进了一粒红丸。

可这次,奇迹没有发生,意外发生了。

1620 年 9 月 1 日,登基刚满一个月的泰昌帝朱常洛,驾崩了。

这就是“明末三大案”的最后一案——红丸案。

朱常洛虽然带着满身的疑点死了,但关于他的争议,还在继续着。

红丸案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朱常洛登基时,史书记载他当时的状态是“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也就是说,一个月前的朱常洛还是身康体健,一点没有生病的样子。

可为什么仅仅过了一个月,正值壮年、身体无恙的皇帝就死了呢?

目前,关于朱常洛的死因,主要有这四种说法:

1、“劳累致死”说

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朱常洛在即位后,一连办了几件大事,整天日理万机,以致积劳成疾,给自己累死了。

可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太靠谱。

登基后的朱常洛,虽说忙于政务,却还没到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的地步,否则史书中,就不会出现他沉迷于女色、为郑贵妃、李选侍张罗封皇后的记载了。

况且,积劳成疾也得有个前提,那就是长期的时间积累,可朱常洛从登基到去世,只有短短的 30 天,这离“积劳成疾”的标准还远着呢!

2、“纵欲过度”说

这种说法认为:朱常洛在当太子期间,整日提心吊胆,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万历驾崩后,朱常洛终于原形毕露,能放飞自我了。

再加上,郑贵妃又适时进献了八个美女,于是,朱常洛夜夜召妃嫔侍寝,而且一次还召幸数人。

白天打理朝政,晚上沉湎于女色,这样的劳动强度,就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住啊!

明显力不从心的朱常洛,在太监的蛊惑下,吃了点药,很快又恢复了斗志。

就这样几个来回,朱常洛的身体很快被掏空了。

“上体素弱,郑贵妃复饰美女以进。一日退朝,升座内宴,以女乐承应。是夜,连幸数人,圣容顿减。”——《泰昌朝记事》

我认为,朱常洛或许是因为纵欲得病,却不是因纵欲而死。

原因很简单,朱常洛自得病后,就被崔文生一副药,整得下不来床,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怎么召幸后妃呢?毕竟比起女色,性命更重要啊!

3、“被人毒死”说

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在红丸案中,有两个人最为可疑:一个是郑贵妃,一个是李可灼,他们是杀害朱常洛的元凶。

如果凶手是郑贵妃,我们还可以理解为:

郑贵妃是因妒生恨,她自己的儿子当不了皇帝,于是,她就把所有的责任,都赖在了朱常洛的头上,之后,又假借崔文生之手,给朱常洛下了药。

可李可灼的杀人动机是什么呢?

我们无从猜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历朝历代谋杀皇帝,都是灭九族的死罪!

可事后,崔文生被发配南京、李可灼被流放、郑贵妃得以平安终老。

没有一个人被株连,也没有一个人被处死。

这也就意味着,即位的皇帝朱由校和掌权的官员们,并不认为朱常洛是被人害死的。

4、“医疗事故”说

这种说法认为,朱常洛先吃了崔文生开的泻药大黄,之后,又服了李可灼献的补药红丸,在大泻大补中,朱常洛的身体严重亏损,于是,被折腾死了。

“崔文升下通利药,上一昼夜三四十起,支离床褥间。”——《明史纪事本末》

主观上,崔文生和李可灼都没有杀皇帝的意愿,所以,皇帝的死只能算是个“医疗事故”。

事实果真如此吗?

从上述三人的判决来看,这种说法似乎很能站得住脚。

可我认为,朱常洛的死,并不寻常。

首先,朱常洛的病,从始至终都没被确诊过;

其次,朱常洛看病为什么不找太医,偏要找太监?

第三,首辅方从哲曾力劝朱常洛,不要吃红丸,可为什么这个有功之人,在皇帝驾崩后,却被逼离职?

事出反常,必有妖。

我认为,红丸案和妖书案、梃击案一样,不过是一场政治角逐的副产品罢了。

角逐的双方,就是让大明走向不归路的——党争。

总结:

在以后的 20 多年时间里,红丸案被屡屡翻案,魏忠贤当政时,下错药的崔文生,还被从南京召回,担任漕运总督。

与利益相比,有时候,真相一点也不重要。

夹杂在各种权力之间的朱常洛,只是一枚可怜的棋子。

从始至终,没人关心过朱常洛真正想要什么,也没人真正想要弄清楚妖书案、梃击案、红丸案的真相,他们只要保住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就行了。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想,朱常洛更愿意做一个普通的皇子,陪在母亲身边,细数流年吧!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