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红楼梦》“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为何袭人死都不愿回自己家?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0 07:37:00 2次浏览

关于问题《红楼梦》“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为何袭人死都不愿回自己家?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君笺雅侃红楼】的最佳回答:

袭人过年回家,母亲花婆子和她商量要向王夫人讨情,给她赎身。没想到袭人直言“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袭人如此是对母亲和哥哥彻底失望,也是坚决捍卫自己未来的体现。

袭人当初被卖给贾家当奴才,是花家生意破产活不下去,不得已卖了女儿养儿子,一家人因此活了下去。

袭人好人家女儿被卖给贾家做丫头。不提小时候吃了多少苦。就是做奴才的辛苦和苦恼,哪里是父母兄弟能体谅的?

随着袭人在贾家崭露头角,花家依靠贾家关系,竟然也重新整理家业不再艰难了。

花婆子早不提、晚不提出给袭人赎身,还不是看袭人年纪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又“欺负”贾家善德,可能王夫人一分钱不要,就开恩把当年卖得“死契”还给她们。

那样的话,袭人这些年积攒的体己都能拿回来充实花家。还能再给袭人寻找一门婆家,再得一份聘礼,又得一门姻亲。

花婆子可真是好算计,等于将袭人一卖再卖,袭人不傻,如何愿意?

而且贾宝玉是她自己选择的女婿,比外面的陌生人更知根知底。又怎么可能舍了另选他人。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 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2】、来自网友【初晓儿】的最佳回答:

《红楼梦》“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这话出自小说第十九回。袭人回到自己母亲和哥哥家里,母亲哥哥打算替袭人赎身,袭人对他们说的话:

“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也不朝打暮骂。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这会子又赎我作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

袭人死都不愿回自己的家,有下列原因:

一,袭人死都不愿回自己的家,隐含着当初被卖的怨愤。

袭人并非贾府的家生子,而是父母自小把她卖给贾府的。从上面袭人的话里,可以窥见她对被卖时的情景是记忆犹新的,不然她说不出“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来的。当初小小孩童跟父母骨肉分离,去当别人家的奴才,内心的心酸和苦痛是可以想见的。

谁家的女儿不想承欢膝下,不想做父母的掌上明珠?谁家的女儿愿意做奴做仆?谁家的女儿愿意在正该有父母宠爱的时候,反被狠心的父母卖去服侍他人?虽说是“也不朝打暮骂”,但被打被骂还是难免的。

所以,

不管后来袭人在贾府如何风光,到当初的苦痛还是刻骨铭心的,对父母当初的做法是怀有怨愤的。

这一点,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地想想,就不难理解。

二,袭人对贾府的归属感,导致她死都不愿回自己的家,

那时候袭人已经把贾府当作自己的家了。母亲和哥哥要给她赎身,她还说了这样的话:

袭人道:“就便不好和他说,一个钱也不给,安心要强留下我,他也不敢不依.但只是咱们家从没干过这倚势杖贵霸道 的事。”

”咱们家”三个字,很自然地把自己划归成贾府的人了。

在大观园众人给宝玉做寿庆生时,探春计算各人的生日,说二月里没有两个人同时出生。袭人说,林姑娘就是二月里出生的,而且加了一句“只不是咱家的人”。 姑且不去分析袭人说黛玉“不是咱家的人”有什么特殊内涵,但袭人是确定无疑地把自己当作贾府的人了。

正是这种归属感,导致袭人死都不愿回自己的家。

三,袭人在贾府的地位和与宝玉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她死都不愿回自己的家。

袭人

在贾府先是服侍贾母,再是服侍史湘云,后来贾母见她办事稳重细心,把她给了宝玉。她

是怡红院一众丫鬟之首,是宝玉的通房大丫头。

而且经过与宝玉“初试云雨情”之后,

袭人和宝玉已经有了夫妻之实

。假如没有特殊情况,她以后成为宝玉的妾室,成为贾府的半个主子,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了。

当此情势,袭人当然死也不愿回自己的家。

四,袭人死也不愿回自己的家,并不能说明她是一个攀高枝而无情无义的人。

贾府败落,袭人被王夫人、薛姨妈和宝钗决定,“叫他本家的人来,狠狠的吩咐他,叫他配一门正经亲事”。之后嫁给了蒋玉菡。

袭人被遣,本来是打算一死了之的,但不想死在贾府,害了她一直当作家的地方。就准备回到自己的家里再说,

但她到了自己的家里之后,又怕死在家里害了自己的母亲和哥哥。

最终没有死成。

袭人的温柔和顺,是很真实的。小说《红楼梦》中,袭人这个人物争议很大,但是不管怎么说,一个穷苦人家出生的孩子,想努力在贾府争一份地位,也是情理之中的。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