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一代霸主齐桓公,最后为何会惨死?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8 05:54:23 3次浏览

关于问题一代霸主齐桓公,最后为何会惨死?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邀月历史阁】的最佳回答:

前 643 年,齐桓公被关在一个暗无天日的房子里,无水、无食物、无仆人,无儿女,十几天后,活活饿死在了病榻上。67 天后,儿子无亏进来收尸,只见这里苍蝇蚊子漫天飞,恶臭熏出十里,无亏飞快逃离。

一代霸主齐桓公,就这样腐烂在了精美的绢被上。

其晚年结局为何如此凄惨?请听邀月警醒道来。

01 惊险即位,从夺家产开始

齐桓公的父亲齐僖公有 3 个儿子,分别是老大姜诸儿,老二公子纠,老三公子小白。

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恒公。

但父亲最爱的,却不是他们三个儿子。而是 2 个貌若天仙的女儿:文姜与宣姜。

这二女可不一般。姐姐宣姜本来许给了卫宣公最爱的儿子,可却被公公宣公一眼看中,成了未来老公的继母,还生下 2 个孩子,与原定老公争江山。

就此,卫国乱成一锅粥。

再说妹妹文姜,那就更是大名鼎鼎。

她嫁给了最重礼仪的鲁国国君,却频频回娘家,与哥哥齐襄公姜诸儿传出绯闻。就此惹了鲁国不喜,而齐国,也因此绯闻大乱,人心惶惶。

第二年,老大齐襄公派大臣连称、管至父到葵丘驻守,与二人约定,瓜熟时节前往,到明年瓜熟时节便派人去替换二人。

可次年瓜熟时,连称和管至父左等右等,却无人来换,要知道,驻守葵丘可是个苦差事,远离都城权力中心,说不定啥时候自己职位就被别人顶了。

上级如此不守信用,二人私下商量,当即决定策划叛乱。

要知道,春秋时期,人们还没经过皇权洗礼,对宗法礼教、忠君的思想还没那么牢固。

于是公元前 686 年,连、管二人扶持齐襄公的父亲,齐僖公非常宠信的侄子公孙无知密谋叛乱。

正值齐襄公外出游玩打猎,忽然受到野猪惊吓,从车上掉下来摔伤了脚,行动不便。

就此被赶来逼宫的公孙无知等人杀害,公孙无知自立为国君。

这时候,历史上有名的一对“好友”上场了,他们便是管仲和鲍叔牙。

齐国内乱,齐襄公的 2 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深怕被表哥公孙无知杀害,于是二人连夜逃离。

管仲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保护小白逃到莒国。

二人约定,无论将来辅佐的哪位公子继位,都要提携另一人。

第二年,与公孙无知有怨的雍林人杀死了无知,并讨论重立君主。

高、国两家事先暗地通知了公子小白(齐恒公)回国。庇佑小白哥哥公子纠的鲁国听说后,也发兵送公子纠回国,并派管仲带兵堵截莒国到齐国的路。

鲁国打得一手好算盘,如果能扶立齐国国君,以后好处多多。

而管仲一开始选公子纠,也是因为作为二哥,大哥死了,公子纠最有机会继位。

公子小白一路逃亡,却被管仲一箭射中带钩(帽子上的带子)。

小白瞬间心生一计,假装倒地而死。

管仲于是派人回鲁国报捷。

鲁国听后,备齐礼乐,慢慢送公子纠回国。

谁知此时拼的就是时间,齐国一日无君,则国一日不稳。

公子纠慢慢悠悠,过了六天才到达齐国。而这时,公子小白早已日夜兼程赶回齐国,被立为国君,是为齐桓公。

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

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

02 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

齐桓公是个有抱负的,他继位后,由于手下人才不足,便找自己最信任的鲍叔牙推荐人才。

鲍叔牙当场便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

齐桓公听后一怒,“那个管仲用弓箭射我,害我险些丧命,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

鲍叔牙回答:“管仲用弓箭射您,是因为他是公子纠的臣子,所以他要为他的君主效命。如果您宽恕了他的罪行,那么他回国后必然会像对待公子纠一样对待您。

而且管仲的才能天下罕见,只有他才能帮助您实现争霸天下的愿望。”

齐桓公听后,思索良久,最终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用计将在鲁国的管仲接了回来。

还当场拜管仲为相,尊其为“仲父”。

一任军政大权,全权交予管仲处理。

可见,一代霸主齐恒公,其心胸之宽广,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决定用管仲,便全然放手。

此时管仲才知,自己当初看错了人,原来公子小白,如此深明大义。

自此,管仲开创春秋“改革”先河。

当时齐国面积小,盐碱地多,并不富饶。

管仲当上齐国相国后,利用齐靠海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盐业和渔业。

他还铸造货币以促进商品流通。很快,齐国就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他还发明了以五家为单位的兵役制,使齐国军队强大而装备精良。

如果你去到古代,会发现连青楼里,供奉的都是管仲。

这是为何呢?

原来管仲发现,春秋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已经开始逐渐下降,她们有很多沦为贵族们的附属品。

即便再不受重视,只要得不到贵族的首肯,她们就无法离开贵族。这在管仲看来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

为了尽可能缓解其他社会阶级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管仲干脆直接将女子私营变成了合法生意。

创建了青楼,还命其和其他商家一样,按时交税。

或许古人的一些政策,放在现在我们难以理解,可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当时,由于女子稀缺,又有很多贵族频繁地四处占夺女子,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的人口繁衍。

而管仲此举,则将民间女子留在民间,促进了齐国人口生育。

当初姜子牙留下的齐国,很快就国力鼎盛,远超诸国。

管仲又教齐恒公“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天子首肯,代天子平诸侯。

前 681 年,宋国内乱,齐恒公打着替天子平宋乱的称号,召集宋、陈、蔡、邾五国国君在齐国举行“北杏会盟”,首开以诸侯身份主持天下会盟的记录。

自此,齐桓公的威望在诸侯中开始不断升高。

此后,齐恒公与鲁会盟,三兵伐宋,又约集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在“幽地会盟”,会上被推为盟主,确立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但齐恒公成也在耳,败也在耳。

他这人有个特点,信任谁,便听谁的。

前 645 年,管仲重病,桓公问他:“群臣中谁可以代你为相?”

当时齐恒公正信任 4 个人,分别是厨师易牙、卫国投奔来的公子开方,以及爱喝酒的竖刁和常之巫。

齐恒公想从这 4 个人中挑选一个为相。

管仲说:易牙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

易牙将儿子杀死,献给了齐恒公烹饪,以此换取了齐恒公信任。

开方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近。

开方是卫国君的儿子,却见齐强大,不伺候年迈父亲,反来伺候齐恒公,齐恒公觉得他对自己真好。

竖刁自己阉割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爱。

竖刁把自己变成了太监,来照顾齐恒公,取得信任。

桓公又问:“常之巫如何?”

管仲回答:“死生,是无法逃避的;疾病,是人体失常所致。君主不顺其自然,守护根本,却完全依赖于常之巫,那他将对国君无所不为了。”

常之巫会占卜,总是顺着齐恒公的心意说,深得齐恒公喜欢。

管仲死后,齐桓公先是放逐了四人,可没过多久就非常想念这是个“小人”,召回他们并官复原职,重用四人。

谁想,管仲一语成谶。

03 家产分不匀,结局已注定

故事又回到了最初。

人到晚年,最心痛的,是看着几个儿女争夺家产,自己卧病在床却无人理会。

而齐恒公的晚年,比这还惨。

史书载,齐恒公有十几个儿子,其中五个儿子争夺君位,易牙等人为争权势,分别拥护不同的公子,形势十分混乱。

公元前 643 年,年迈的齐桓公病重,独自睡于寝室里。

内侍雍巫见齐桓公病重,觉得他时日无多,于是和他最信任的大臣竖刁商议出一条计策。

他们二人假传齐桓公之令,写了一条命令在木牌上,悬挂在齐桓公寝宫门前。

只见木牌上写到:

“寡人最近生了严重的病,需要静养,从今以后,不论是群臣还是诸位公子,一概不许入宫。

现令竖刁把守宫门,雍巫率领士兵在宫中巡逻。至于国政,则等我痊愈之后,再来向我禀奏。”

竖刁、雍巫二人借手段,顺利接手宫中卫队,封锁了齐宫。

在宫中,他们独留了自己支持的公子无亏和长卫姬,其他公子听说桓公生病,想要探视,都被这两人挡在宫门之外 。

他们预谋,只要齐桓公一死,他们就可以假借齐桓公遗命,拥立公子无亏继位。

如此他们便是从龙之臣,可获巨大的政治利益。

可偏偏病重的齐桓公却奇迹般地熬过了十几天,虽然病重,但桓公仍然活着躺在寝宫里。

雍巫、竖刁两人见桓公还没死,就将齐桓公左右侍从,不论男女,全部逐出,待宫中只有齐桓公一人后,他们将宫门封死,并在寝宫周围筑起三丈高墙,使得内外隔绝。

只在墙下留一小穴,早晚命一小内侍钻入,探听桓公生死。

然而这一切,桓公并未知晓。

此时桓公一人躺在床上,起身不得,呼唤左右,也无一人应答,只得睁着眼睛,呆呆地望向宫门。

就在这时,忽然有一黑影推开窗户,悄悄翻入寝室。桓公睁大眼睛,仔细辨认,才认出是来人是自己的贱妾晏娥。

桓公此时正腹中饥饿,便急忙道:“我正饿的很,你去取点粥来!”

晏娥不愿说出真相,只得推辞说道:“现在已经没有粥了!”

桓公早已饥肠辘辘,也来不及多想,又脱口而出:“没有粥,那就给我拿点热水来!”

晏娥还是隐瞒真相说道:“热水也找不到了!”

此刻,齐桓公才发现些端倪,他贵为齐国君主,应该是要什么有什么,可现在自己身边一个侍从都没有,何况是水喝食物。

他勉强撑起身子,有气无力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晏娥本不想说出实情,但桓公这样问,她也不好隐瞒,只得说出真相:“易牙与竖刁作乱,守卫宫门,并筑起三丈高墙,隔绝内外,不许任何人进入您的寝宫,又怎么会有饮食呢?”

齐桓公先是一惊,而后又有些不相信地问道:“既然如此,那你是怎么进来的呢?”

晏娥掩面而泣,叹息说:“妾曾经受到国君宠幸,因此不顾性命,翻墙而入,欲最后再侍奉国君一回!”

听到晏娥这么说,桓公才慢慢接受了现实,此刻的他孤立无援,想要诛杀乱臣贼子,只能依靠外界的力量。

想到此处,桓公急切地问:“太子昭现在在哪?”

晏娥自然明白齐桓公的意思,但她面对此种形势,也只能是无能为力。面对齐桓公的疑问,她哭着道:“太子被二人阻挡在门外,不得入宫。”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将桓公的幻想击的粉碎。

齐桓公自知无望,他无力得躺回床上,脑海中响起了管仲临终前的劝谏。

在此之前,他从不相信竖刁等人会这样对他。

一个连亲生儿子都给他烹饪的人,一个为了他甘愿当太监的人,怎么会如此对他!

那时,他们 4 人将他照顾得舒舒服服,他从没想到,今日会落到如此下场。

桓公叹息道:“仲父真乃圣人!他的预言真是有远见啊!寡人不听仲父的话,才有今日。”说罢,齐桓公闭上了眼睛。

数秒后,又突然睁开,向天大声喊到:“上天啊!我小白难道就这样死去吗?”连叫数声后,桓公力竭,吐血数口,躺在了床上。

晏娥见状,赶紧扶起桓公,用手抚摸其背,为其畅通呼吸。

半晌后,桓公看着晏娥道:“我有宠妾六人,儿子十余人,可如今来给我送终的却只有你一个,只后悔当初没有厚待你!”

晏娥忍住眼泪,轻声安慰道:“主公请自保重,万一不幸,妾愿跟随国君而去。”

桓公自知命不久矣,叹息说道:“我死后,有何面目与仲父相见!”说罢,便以衣袖掩面而泣,连叹数声而绝。

桓公死后,晏娥大哭一声,将桓公安置在床上之后,以头撞柱,跟随桓公而去。

一代霸主就此而亡,齐桓公一死,齐国便陷入了内乱之中。

五位公子及其拥护者互相攻打对方,争夺君位。

导致桓公的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以至于尸虫从桓公的身体爬到了窗外。

直到六十七天后,夺位成功的公子无亏才将桓公的尸体下葬。

齐桓公死后,齐桓公与管仲开创的霸业也就分崩离析,不复存在。

04 后记

有时候大奸若忠,小人表现的,比忠臣都忠。

而晚年的齐恒公,耳根子软,谁对他好,他就听谁的,对谁好。

等到酿出大祸,悔之晚矣。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能终善者,不遂其国。”

历史上晚年昏聩者众多,如汉武帝听信江充自绝三族,晚年只能在思子台悼念亲友;如唐玄宗听信杨国宗、误用安禄山,晚年只能做太上皇,独守梨园;如乾隆任用和珅,为大清灭亡埋下祸根。

可见一个人善始善终,有多难。

而究其根本,其实也是子孙不孝,不能让老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所以只能去那些小人身上寻找。

希望全天下的子女能够警醒,家产,永远不如家人重要。

父母在,尚有来路;父母去,只剩归途。

空有家产何用?

你对齐恒公的结局有何感想,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2】、来自网友【尚宫女史】的最佳回答:

齐桓公,春秋第一霸,生前何等威风,死后,在床上躺了 67 天,尸虫都出来了,每每读到《史记》中那一段,我都不愿意去想象那场景,画面真的是不忍直视。

前半生贤能而称霸

齐襄公死后,公子小白在鲍叔牙和国、高二卿的帮助下,顺利继位,是为齐桓公。经鲍叔牙的劝谏,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图谋霸业,对内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南征北战,终于九合诸侯,在秦国和楚国还没有插足中原的时候,做了第一位霸主。

公元前 651 年夏天,葵丘会盟,周天子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这时候,齐国无比强盛,齐桓公有以管仲和隰朋为代表的“五杰”,齐桓公几乎就是个甩手掌柜。一门心思做他的酒色之徒,齐桓公有三位夫人,六位如夫人,别的妾室不计其数。

后半生昏庸而饿死

周天子的承认让齐桓公开始骄纵起来,同年秋天,再次葵丘会盟,很多诸侯国已经开始对齐桓公不满意。而齐桓公也不怎么听取管仲的建议,有些一意孤行。

到了公元前 645 年,管仲病重,齐桓公问管仲谁可以替代管仲的位置,他说出了三个人:易牙、开方、竖刀,都被管仲否定了,管仲认为这三个人都是谄媚小人,不可大用。

然而管仲死后,齐桓公还是重用了这三个人,齐国乌烟瘴气。公元前 643 年,齐桓公病重,他的儿子们开始争权夺势,齐桓公没有嫡子,曾和管仲定下立公子昭为太子,然而到了晚年,又确定不下来,以至于其中的五个儿子争得不可开交,谁也顾不上照顾齐桓公。

他们将齐桓公隔离起来,任何人不得擅自面见齐桓公,而五人又没有心思照顾齐桓公,以至于齐桓公饿死,即使饿死了也没有让五个儿子停止争斗,反而让他们开始更疯狂的夺位之争,终于公子无诡取得胜利,成为齐侯。

而此时,齐桓公饿死在床上已经 67 天,《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

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蟲出于户。

传说他死的时候拿衣袖遮面,想必是无颜去另一个世界见管仲吧。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