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教育部发布通知,中小学招生入学,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具有什么意义?将带来哪些影响?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0 22:30:07 2次浏览

关于问题教育部发布通知,中小学招生入学,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具有什么意义?将带来哪些影响?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喜建国】的最佳回答:

谢邀。

我想到的是教育部在这个时候下发“紧急通知‘”式的红头文件,是一种对教育的紧迫感,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更是一种“急刹车”操作。

一,“中小学生入学不得通过考试和变相考试选拔学生”。大家都知道,近年来的中小学生招生考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考试绝招 特别是 以考试成绩排名决定学生去向的压力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学生“东走西顾,南来北往”;城市容不下,乡村一片空;重点学校招尖子生,排名靠前的学生进入城里的“名单学校”,千军万马奔腾式的去进城应考,又没有学上而大刀阔斧式的返回乡下的“差评学校”。教育的“乱跑”无法自拔,学校的“乱象”无奇不有,考试的成绩“势不两立”,家长的苦恼“无人能及”……

二,教育部下发文件有什么意义?众所周知,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名堂变化大,模式变化快,义务教育绩效“得不偿失”,学校安全事故接连不断,教师超编又“无人教书”矛盾重重,人口普查适龄儿童“危机四伏”……

至少要保证完成义务教育的巩固指标,保护义务教育的“辐射面积”,“素质教育”变成“应试教育”的变相招生下,采取的关键措施。意在”减负”均衡发展,义在“减压”化片招生。

三,“不得考试招生”会带来什么影响?我觉得看似简单的问题会带来复杂的局面。

(一)取消考试后的学生又没有一个准确的位置。人为的招生计划又没有“标准答案”,暗箱操作与权钱交易的乱象又是此起彼伏。

(二)城乡学校大迁徙,重点学校靠后门。城里的学生又返回,乡村学校缺人员。

(3)户籍地址大变样,权力之眼选定居。户口簿子出绝招,一户多居出新招。学生入学拼的是权利游戏,选择学校靠的是“活动圈子”。

(4)教师流动又起风浪潮,编制核实又没有公平公正的“计算标准”。县管校聘下的义务教育学校参差不齐,“失去考试”下的教师与学生模棱两可,难以想象教育成绩的均衡化,公正性,优势互补化,选择高考的方式方法是什么。

【2】、来自网友【牛备】的最佳回答:

谢邀

教育部大概是还没有发现一个恐怖的事实——中国的教育没有炮弹了。

前几天那个通过孕妇建档估算 2023 新生儿只有不到 800 万的新闻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还有印象。

如果你还不理解,那么我可以列举几个数字给你看看

2020 年出生人口为 1203 万

2021 年出生人口为 1062 万

2022 年出生人口为 956 万

而 2023 年可能连八百万人都保不住了。每年减少一百多万,也就是说,到了三年以后,大概率会掉到五百万。

2023 年出生的孩子,2030 年上小学一年级,到了三年级的时候,一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就只有六年级的一半,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啊。

假如把教育比做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我们几年时间之内就会缺少一半的炮弹,这仗还怎么打?

假如一千万孩子里面出一个钱学森,于敏这样的科学家,现在只有一半了,怎么办?再等几年?

我特意看了一下,2022 年各省市自治区新生儿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广西,贵州。

而这里面只有广西贵州为正增长,像河南山东这样的传统人口大省依靠大基数脱起来的新生儿依然是负增长。

其中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刚好是高考卷王,而广西历年录取率属于垫底的存在,也就是说各个拿着最好教育资源的省份,没有为人口增长做出什么贡献,而教育资源贫弱的省份托起了人口增长的大梁。

以后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在高等教育界,某些地区的学生人数不断减少,但是资源一样是最好的,学生人数最多的省份,上大学是最少的,高等教育资源就这样被某些人控制了。

现在,你跟我说,要公民同招,你还觉得有意义嘛。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教育部发布通知,中小学招生入学,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具有什么意义?将带来哪些影响?】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