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中国航空发动机如何突破瓶颈?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17:03:47 2次浏览

关于问题中国航空发动机如何突破瓶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话匣子聊天】的最佳回答:

懂技术的人和钱缺一不可。

比如俄罗斯的“产品-30”发动机,就是因为俄罗斯没钱,所以就将钛铝合金叶片放弃了。俄罗斯技术上还是有储备的,但因为没有钱,所以再好的技术也是无法实现了。而中国的涡扇-15,现在就还是在继续啃可以耐更高温度的钛铝合金材料,就是花钱,花很多钱,一遍遍做不同条件下的试验。这种试验全是真金白银往里面扔,但想要让这种材料可以实用就不得不扔钱。当把不同条件下的所有试验都做完了,实际上就是把钱喂足了,这种材料也就可以实用化了。这就是想要研发航空发动机不能没钱的道理,没钱就是空有想法也出不来结果。

但只有钱也没用。此时还要有技术,实际上就是拥有技术的人,这些人知道要向什么方向花钱,这钱才能花的物有所值,最后才能花钱烧出来一个能用的发动机。

如果说中国的现状,就是钱大概勉勉强强够用了,应该不太可能因为钱的问题,耽误了发动机的进程。但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懂发动机技术的人不够多至少没有美国那么多,不能有十足的把握找到烧钱的方向,因此许多钱就因为方向找的不对,就被瞎花掉了。也就是花了更多的钱,但真正的效果不理想。

天才的发动机设计师可以显著降低烧钱的概率,也就是烧尽量少的钱,就能得到结果。而现在的问题就是出在这方面,我们的钱烧的效率比较低,所以就只能慢慢烧了,总能烧出来一个结果。

【2】、来自网友【威呐解析】的最佳回答:

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一直是空军的“心脏病”!使用俄制 AL-31FN 发动机的歼-10 战斗机

使用俄制 RD-93 发动机的歼-31 发动机

而对于航空发动机,业界有一个对它特定的评价,即被誉为是“工业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由此,也可以表明航空发动机在工业制造业方面的地位!

目前,无论是在军用还是民用方面,美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次是欧洲、俄罗斯。

F-35 战斗机使用的 F-135 发动机

F35B 战斗机采用的 F-135 发动机衍生型号 F-135-600 发动机

通用的 GEnx 发动机,C919 的 LEAP 发动机的原型

我国在航空发动机方面还处于追赶的位置,正努力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民用航空发动机方面,我国还尚未有成熟的产品,虽之前也做过不同型号的研发,但距实际应用还有不小差距。如配套 C919 的“长江 1000”发动机(CJ1000),仍处于研发阶段。国产 CJ1000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模型

在军用航空发动机方面,情况比民用领域要好,我国独立研制的“太行”发动机以及其他的改进型号,经过近 30 年的不断努力,目前已经批量装备中国空军,为空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总体来讲,我们的技术水平相对美欧主流还比较落后,如不加快脚步,存在被进一步拉开差距的风险。“太行”发动机

个人的理解,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如想有所突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发高性能材料:高性能材料研发高端航空发动机的基础。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发动机结构部件需要经受极端的考研,如材料性能不达标,必然无法实现高性能指标,此方面已有一点进展。国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材料研发成功新闻发布会

(2)高端加工工艺:航空发动机对零部件加工、装配工艺要求极高,略微的偏差都可能造成性能大幅下降甚至发生事故。以发动机叶片为例,需要根据流体力学要求具有三维复杂曲面,同时,还需在极小的空间内留有冷却流道,难度可知一斑。“罗.罗”公司生产的叶片结构图(劳斯莱斯哦)

(3)先进的设计理念:传统的航空发动机结构,其性能潜力已挖掘的差不多了,想要进一步大幅度提升性能,必须有新的设计理念,如下一代航空发动机技术路线之一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等,这方面美国也已走到前列,并开始进行工程验证试验,预计最快 2020 年试飞。GE 和普.惠联合研制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4)核心人才和有效的制度:任何技术的发展和载体都是人,如何充分发挥人的才能,那就需要有效的制度。航空发动机研发是一项基础和延续性很强的任务,很多基础性的理论和数据是不可能外传的,因此,不太可能有捷径可走,需要具有高度专业性的技术人才潜心研究,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两个方面目前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诚然,我们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与美、欧最高水平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但近些年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下一代高端航空发动机也在研发阶段,可能不久的将来就会面世,届时将进一步缩小差距。中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图谱

上图红圈内即为“太行”发动机,其右上角为传说可能是我国下一代航空发动机的为涡扇-15 发动机。

以上为个人的理解,欢迎关注、讨论交流。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中国航空发动机如何突破瓶颈?】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