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你在病房里见过哪些忘不掉的事?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6 21:18:12 3次浏览

关于问题你在病房里见过哪些忘不掉的事?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李惊绝】的最佳回答:

2021 年,我去割痔疮,在医院住了三天。当天下午的时候,病房里来了一位新病友,他应该有 70 岁了,是一个满头白发的大叔。

大叔住进来的时候,不仅没有家人陪护,甚至连护工都没有,我和他相处了三天,我被大叔的乐观和坚强打动了。

初次和大叔相见,他在厕所里呆了将近 40 分钟

那天我正在病房午休,突然被吵闹声惊醒,然后我发现病房里来了一个满头白发的病友。我没有过于在意,继续躺病床上睡觉,但是却听到护士的声音,她们说:“这老人家真厉害,手术没有家属陪护,连护工也不请,真不知道他省这几个钱干吗?”

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我醒了。刚好看到隔壁床的大叔起身去厕所,只见他费力地从床上爬起来,然后缓缓走向厕所,大约过了 40 分钟,大叔才从厕所里走出来。

看着满头大汗的大叔,我问道:“叔,你的护工呢?”

大叔看了我一眼,他说:“花那个钱干什么?我自己能行。”

“你也是来割痔疮的吧?就算不请护工,至少也得把子女喊过来,要不然,这三天你怎么过?总不能凡事都靠自己吧?”我问道。

大叔没有说话,只是很倔强地说:“不用了,我自己能挺过来。”

我看大叔有些不高兴,所以就没有继续追问,晚饭前,大叔又起身去了一次厕所,这次的时间更久,几乎快到一个小时了。期间,有个跑腿的事情要做,我是由护工代劳的,可是大叔由于没有请护工,只能自己起身去跑腿。

很难想象割痔疮后的第一天,大叔是怎么撑过来的。

后来我实在于心不忍,就对自己的护工说:“隔壁床的大叔,如果有事情要跑腿,你就代劳一下吧?我按次数给你结账,到时我把钱直接转你。”

对于我的提议,护工很利索的就答应了,隔壁床的大叔无论是上厕所,还是出去办事,我的护工都帮了他。

一两次之后,隔壁床的大叔也感觉了出来,他知道我有在帮他,所以时不时得对我露出了笑脸。

晚饭的时候,病房外响起了一阵嘈杂声,原来是送饭的过来了,由于刚做完手术,医生让我吃流食,所以我让护工给我拿了一份粥。可是隔壁床的大叔没有去拿饭,而是费力地从床下拿了一个塑料袋出来,里面有两个包子。

如果我猜测得不错,那应该是早上剩下的吧,因为我看到包子都有些干巴巴了。

我对大叔说:“叔,你这才第一天,做完手术要吃流食,不然你受不了的。”

大叔看着我笑了笑,他说:“没事的,大不了我一会多喝点水,食物在肚子里化了,不就是流食了?”

大叔的话让我哭笑不得,但是我也没有继续阻止他,毕竟话说多了,也会招人烦的。

不过,大叔也因为不听我的劝告,晚上的时候自食苦果了,因为他起身去了一次厕所,这次花了将近一个半小时,从厕所出来后,我发现他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第二天早上,我醒来后,刚好到吃饭的点,我委托护工帮我取了一份粥,同时,我对隔壁床的大叔说道:“叔,你想吃什么?让护工帮你一块取了吧?”

隔壁床的大叔看了我一眼,他说:“我不饿,就算了。我平时只有干活才吃早餐,现在整天在床上躺着,根本不感觉饿。”

后来,护工把早餐帮我取来了,我一边吃,一边和大叔聊天。简单的几句对话中,我知道大叔在工地干活,老家是北方农村的,和我老家离得挺近,他还有一个孙子在这边读书。至于为什么没有子女来陪护,大叔没有说,我也没有问。

和大叔聊了一会,我就开始玩抖音了,不知不觉中,午饭的时间到了,本来我想吃一份盖浇饭的,但是护工告诉我说,尽量还是吃流食吧,这样会对身体好一点。

于是我就听了护工的建议,又要了一份粥,与此同时,我又问了隔壁床的大叔一句,我说:“叔,午饭时间到了,你要吃什么?粥,你要吗?我让护工帮你取过来?”

大叔愣了几秒钟,他说:“多少钱一份?”

“我也不知道,反正出院时一起结账。你问这个干什么?填饱肚子才重要啊?”我说道。

这时一旁的护工说:“白粥十块钱,瘦肉粥二十五元。”

紧接着,隔壁床的大叔就说道:“我不要了,你能帮我去楼下买桶泡面吗?面包也可以?”

大叔的话,我听出来了,他可能是不舍得花钱吧!

这让我想起第一次带我父亲来医院体检的时候,那次我陪父亲从早上 8 点钟,一直呆到中午 12 点钟,后来护士告诉我们可以去吃饭了。我父亲以为是免费的饭菜,所以拿了很多饭菜,后来听说要花钱自己买时,我父亲连忙把多余的饭菜放下了,只拿了两个馒头和一个素菜……

所以我就对一旁的护工说:“你去帮我拿两份瘦肉粥吧?全部都记到我的床位上。”

后来,护工拿着午饭进来了,我要了一份,另外一份给了隔壁床的大叔。一开始,大叔不好意思要我的粥,但是我告诉大叔,我有缴纳社保,住院不花钱,吃饭也不花钱,所以就放心地吃吧!

听我这样说以后,大叔才伸手接下了我赠送的粥,而且他吃得特别香,我才刚刚吃完一半,大叔碗里的粥,就已经见底了。我不得不委托护工,又帮大叔取了一份粥过来。

也许正是这一份粥的情谊,大叔和在午饭后,和我聊了很多。

原来大叔有个儿子,也是在工地上干活,但是却不幸去世了。后来工地上赔了几十万块钱,但是这些钱,大叔一分也没有见到,全部都进了儿媳妇的口袋。

更可气的是,安顿完儿子的丧事以后,儿媳妇拿着几十万的赔偿金跑了,连一分都没有就给大叔。

当时大叔的孙子才六岁,还在读幼儿园,为了能把孙子养大,并且让孙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所以大叔没有带着孙子回老家,而是仍然在工地上干活,而大叔的老伴,就负责每天接送孙子读书。

只不过,屋漏偏逢连夜雨,也许因为大叔的饮食习惯不好,或者因为大叔平时的伙食不好,他得了痔疮。一开始,还能吃点药撑一撑,后来,痔疮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大叔在工地上干活了,所以大叔才来到了医院。

听了大叔的叙述,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我能做的,只有包下住院期间的一天三顿饭,让大叔尽量省点钱吧!

第二天的下午,有同事过来看望我,他们带来了许多水果和牛奶。同事走后,我把香蕉递给隔壁床的大叔,还给了他几瓶牛奶,大叔说什么也不愿意要,他说,我已经很照顾他了,他不想欠我人情。

我说:“您的年龄比我父亲还大两岁,看到您,我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省吃俭用的老父亲。而且您把自己的家事都告诉我了,那么咱们就是朋友了,朋友之间,就不要计较太多了。”

于是我就强行把水果和牛奶给了大叔一部分。

第三天,又来了一波同事看望我,也是带来了不少水果和牛奶,而且我老婆也带着孩子过来了。大叔当时有些不开心,也许他也想家人了吧!我对大叔说:“叔,咱们的零食越来越多了,你看看,苹果、葡萄、香蕉、牛奶,应有尽有啊!”

大叔说:“你平时朋友很多吧?虽然才相处了两三天,但是我觉得你这个人很好,别的不说,单从过来看望你的人来看,你在公司里是不是领导?”

我没有回答大叔的问题,而是很严肃的对大叔说:“叔,我知道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很痛苦的一件事,但是我要说的是,您还有一个孙子要养活,所以,无论何时,您都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如果您倒下了,孙子怎么办?毕竟他才六七岁啊!”

“放心吧,叔心里有数,我还等着孙子结婚成家的那天呢,可不能早早地倒下。叔今年 70 岁,什么样的苦没有受过,这样的小手术不算什么。”大叔很平静地说道。

第四天,我老婆来接我出院,本来大叔也要出院的,但是他的伤口没有我恢复得好,所以医生建议晚一天再出院。一开始,大叔坚持说自己可以出院,不过我对大叔说:“叔,听医生的话吧!只有身体好了,你才能出去挣钱,才能让孙子过上好日子……”

听了我的话,大叔没有继续坚持出院,而是又在医院住了一天。

临走前,我把同事送来的水果和牛奶都留给了大叔,虽然他一再推脱,但是最终还是收下了。因为我说:“就算你不喜欢吃,拿回家给孙子吃呀?”

那天大叔拉着我的手,突然老泪纵横,他不停地夸我是一个好人……

【2】、来自网友【我是刘奶奶】的最佳回答:

54 岁的母亲突然疼痛难忍,自己叫 120 去医院。同住一屋的儿子不仅没有送她,而且还给她分享安乐死的文章,发语音说:你不是说想死吗,还去医院抢救干嘛?那不是浪费资源吗 ?

这件奇葩的事情,就发生在长沙某医院肿瘤科。母亲给记者展示,当天类似的语音还有好几条,听了让人不寒而栗!

你一天到晚说不想活、不想活,还去抢救干嘛?

你有那么多止痛药,吃一把药 ,两粒不行吃五粒,五粒不行吃十粒,马上就会好的。

没关系,出血一会就死了,那就到位了,还去医院抢救干什么?

何必要花钱死在医院里?死在家里就是的!(到时候)直接喊火葬场的车子直接送去就是了!

这位母亲叫范慧,查出患宫颈癌至今已经 11 年。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的情形,从几年前就开始了。

最近这一次发病在 5 月初,范慧打完电话后,120 来家里接人。当时,儿子在房间上网,儿媳在客厅看电视,两人一动不动,似乎眼前发生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搞清楚这几位的关系后,120 抬担架的人发自内心的对范慧说,你家的崽够狠的!

说起这些,范慧一脸无奈和悲伤,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

她说:儿子就是想劝我早日结束生命。这哪里是儿子说的话,简直比外人都不如。儿子对我不好,我活着有什么意思呢。不用谁说,我都想自杀了!

癌症带来的痛苦可以吃止疼药扛着,但是儿子长期对自己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甚至种种嫌弃,让范慧的心早已千疮百孔。

万般无奈之下,范慧求助某电视台情感类节目组。记者在医院做了简单了解之后,跟着范慧一起去了儿子的家。

范惠与儿子、儿媳、两个孙子同住一套 120 平左右的四房两厅。范惠有单独的一间房,空调、衣柜、床等设施一应俱全,儿子甚至还为她单独买了一台洗衣机。

在这里,记者如愿见到了范慧的儿子小杨。

小杨说,母亲 2010 年查出患癌症,当时他就以为,母亲也就几个月或者一两年的寿命了。好在,母亲已经活到了 2021 年。这 11 年就是赚的,以后活一天就是赚一天。

但是,为了治病,母亲吃了十几年的精神类药物抑制疼痛,脑子有问题了,经常会出现焦虑、幻觉等反常行为。

同时,小杨也承认,那些言辞冰冷、情绪淡薄的语言,确实是他发给母亲的。他甚至查询过安乐死的流程,想替母亲彻底解决痛苦。

记者诧异于小杨的坦诚,更一直疑惑,是什么原因导致母子间的关系如此冷漠?

小杨说:我负责我母亲(养老、治病),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为我们家的事情)派出所也来过几次的。

意外之意,似乎有难言之隐!

而范慧则怎么也想不明白:我想来想去,没有什么事情得罪他啊!

原来,在儿子 10 岁那年,范慧忍受不了丈夫不务正业,选择了离婚。当年孩子的抚养权虽然判给了前夫,但是前夫根本对儿子没有尽到抚养义务,多年来都是范慧打工将儿子养大。

儿子成年后,范慧于 2009 年走入第二段婚姻。但是,好景不长,第二任老公 2014 年因为脑溢血去世了。

孤独无助的范慧又重新回到了儿子身边。这期间,她的自住房征收,得到拆迁款 71 万。范惠拿出其中的 50 万给儿子创业,自己留着剩下的钱生活。

范慧说:我全身心对他,没想到最后是这样的结局。

几年下来,范惠的存款所剩无几,如今靠着每月 500 的低保度日。而每次住院都是靠护工照顾,包括入院、出院的手续,都是护工办理。连长期照顾她的护工都说:我陪护她三四年,只见过儿子来看过一次。

又到了要出院的时候。范慧这次共住了 5 天,总费用 2800 元,报销 2400 元,自费 400 元。

医生介绍说,范慧的入院诊断是子宫颈恶性肿瘤,目前采取的是保守治疗:增加营养,缓解疼痛。所以,每次住院时间不长,报销比例比较高,自费部分每次也就几百元的样子。

但是,即使是几百元,范慧也拿不出来,她只有给儿子打电话求助。

电话那头,儿子照旧是那样的冷漠。他说,自己没钱,手头紧,这 400 元医药费需要出去借钱周转。

万般无奈之下,范慧只有回家找儿子,结果只有儿媳带着小孙子在家。

说到婆婆的医药费,儿媳的说法和儿子基本一致:丈夫创业不顺亏了,自己打零工度日,家里实在没钱。

失望的婆婆再次提到自己曾经给儿子的 50 万,没想到,不提还好,一提这个,媳妇立马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直呼着婆婆的大名,开始对着记者“慷慨陈词”:

好吧,我就算一算,我要是欠你范慧一分钱,我卖血卖肾我都还给你!

媳妇说,当初他们创业(开网吧)的时候,婆婆的确给过 50 万。但是,前几年老人住院,都是他们交好全款,等到报销,钱就进了婆婆的口袋。婆婆已经习惯了靠住院挣他们的钱。

更为重要的是,老人还爱好打麻将,小的不打,打的都是五十、一百的麻将。每次回来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吵着要钱,拿两三千出去,就是两三天不回来。自己的积蓄输光了,就拿他们给的住院费打牌。

媳妇说,自己最初和婆婆的关系不算差,以前婆婆住院,但是每天还要回家住,自己只好坚持开车早晚接送,单程就是 2/30 公里,因为还要接送孩子上学,所以每次都只是把老人送到医院楼下,但是老人经常不满,说没送到病床边。

现在丈夫创业失败,家庭经济困难,又添了二宝,老人不仅不帮忙,反而添乱,这才加剧矛盾。

婆婆说自己入院没人送、出院没有人接,还要坐公交车回家;媳妇说婆婆不懂得体恤晚辈,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说话做事太伤人。

而在儿子看来,老人的病已经不可逆转,入院治疗没有意义,在家做基础治疗、止痛就可以了。再说,老人能打车到处打麻将,为什么不能在自己忙的时候,自己去医院呢?

这就是一家人的矛盾根源!

为了缓和这一家的矛盾,节目组单独去了小杨新开的一家卤菜店。

因为还欠着将近 10 万元的外债,小两口压力很大。他们每天上午采购食材,下午开始各自忙碌。因为没钱请人,凡事都是小两口自己动手,每天要忙到深夜,不仅劳动强度大,还要将二胎孩子带在身边照顾,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

劳动的间隙,小杨把记者约到外边,说了真心话。

小杨说,母亲当初愿意借钱给他们创业,他们心存感激,但是,这些年治病,已经把 50 万花去不少。再加上做生意亏损,自己其实已经负债累累。

至于婆媳矛盾,主要是母亲爱打麻将惹恼了妻子。母亲打牌输了,还要再去麻将馆借钱打。这些年为母亲还的钱已经不计其数了。

长期以来,母亲爱打牌,妻子做家务,这样的现状已经积累了太多的矛盾。他想要照顾母亲,却又不能不顾妻子的感受。

生活的重担已经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却还要为母亲打牌的事情烦恼,所以才说出那些狠心的话。其实,那些话只是一时之气,根本不是他的本心。

最后,小杨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再不好的妈妈,永远是自己的妈妈。

听到这里,记者追问了一句:

你觉得你妈妈是个好妈妈吗?

小杨说:我只能这么讲,对于妈妈的事情,我没有资格去评价她。因为她始终是我的妈妈。她做得再不好,也是我的妈妈。

小杨表态,自己一定会尽到赡养义务,尽心尽力照顾母亲。同时,也希望记者劝说母亲,往后尽量多为他们考虑考虑。

记者把这段视频回放给范慧看完后,她沉默了许久。

这 11 年来,她与病魔抗争、与死神搏斗,侥幸活了下来,但是却习惯了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忽视了儿子、儿媳带着二胎创业、谋生的艰辛。

有人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爱的地方。按照这个逻辑,这场婆媳、母子之间的纷争,也就没有对和错。只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缺少换位思考,缺乏良好的沟通,才导致现在这个局面。

顿悟过来的范慧回到家里,默默的收拾起屋子来。相信在外劳累一天的小杨夫妇,回到家以后,看到母亲的变化也会改变看法,开始体谅母亲、呵护母亲!

看到故事这样的结局,真的很舒心!

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愿每一个家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点赞吧!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