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有人说嘉庆的能力比哥哥差上百倍,为何乾隆还是选嘉庆为接班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0 16:12:13 3次浏览

关于问题有人说嘉庆的能力比哥哥差上百倍,为何乾隆还是选嘉庆为接班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围炉煮酒话春秋】的最佳回答:

嘉庆帝颙琰并不是乾隆帝的第一选择,这只是无奈之举。

乾隆帝一共有十七个儿子,按道理来说,选择继承人这事,应该是一种幸福的烦恼才对,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立储之事困扰了他三十多年,直到乾隆三十八年才秘立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储。

这是为什么呢?

最开始,乾隆帝是坚持立嫡子为皇储的,富察皇后所生的永琏和永琮都是他心意的对象。

雍正五年,当时还是皇子的乾隆帝,娶了沙济富察氏为妻,即后来的富察皇后,那时候乾隆帝不过十六岁,他很喜欢富察氏,婚后两人感情也很好。

雍正八年,富察氏生下了乾隆帝的第一个嫡子,即次子永琏,乾隆帝非常疼爱这个儿子,再加上永琏这个名字是雍正帝亲自取的,隐示承宗器之意,因此他一出生就备受关注,乾隆帝也将其当做继承人培养。

乾隆元年,乾隆帝决定确立皇嗣了,永琏作为嫡长子,也是乾隆帝最喜爱的孩子,自然应该被立为皇嗣。

其实,乾隆帝这么做,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那就是清朝入关之后的四位皇帝,即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和乾隆帝本人,都是庶子继承皇位的。

乾隆帝作为一位受儒家文化熏陶长大的皇子,立嫡立长的观念在他心中根深蒂固,因此他坚持要立嫡子为嗣,而那时候那只有永琏这一个嫡子,虽然年纪还很小,但也要立其为储君。

乾隆元年七月二日,乾隆帝亲自草拟了秘密立储诏书,藏于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然后安心地开始了他的皇帝旅程。

但是,仅仅过了两年多,永琏就因为偶感风寒,于乾隆三年病逝了,死时年仅九岁,这对乾隆帝和富察皇后的打击非常大,尤其是富察皇后,因为悲伤过度而生病,之后身体一直不太好。

永琏去世后,乾隆帝悲伤地向外界公布了立储诏书的内容,毫不掩饰他对于立嫡子为皇储的坚定想法:

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皇考命名,隐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极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榜后,是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礼用皇太子仪注行。

既然没有嫡子,乾隆帝也还年轻,因此永琏去世之后,他没有着急立嗣,而是选择等等看。

乾隆十一年,好消息传来,富察皇后又生下一个儿子,即皇七子永琮,这是乾隆帝的第二个嫡子,他感到非常高兴,为了庆祝永琮诞生,乾隆帝特意在紫禁城主持各种祭祀活动,还宴请了文武百官及宗亲贵族。

在宴席上,乾隆帝意气风发,毫不掩饰自己对永琮的疼爱,他对大臣们说,“丙寅年亦曾于宫中庆元宵,盖彼时以孝贤皇后将有弄璋之庆”。

尤其是,永琮出生的日期刚好是佛诞日(四月初八),又是久旱逢甘霖之时,乾隆帝就感到更加高兴了,为此还写了好几首诗,诗的内容就不说了,因为水平不怎么高。

总之,因为永琮的到来,让乾隆帝大喜过望,他将所有的寄托全部放在永琮身上,心里也在盘算着,等永琮稍微长大一点点,就马上秘立其为皇嗣。

其实,那时候乾隆帝有好几个儿子,皇长子永璜也已经十八岁了,似乎更适合成为储君,但他眼里只有永琮,他一心一意只想立永琮为嗣。

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乾隆帝就是如此,正当他沉浸在喜得嫡子的愉悦之中的时候,一个坏消息传来了,永琮因病去世了,死时只有一岁多。

永琮的去世,对乾隆帝的打击是沉重的,但更伤心的还是富察皇后,她在永琮去世的第二年就在疾病和悲伤中去世了。

可以说,先后失去两位嫡子和一位皇后,让乾隆帝心力交瘁,一度十分消沉,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让他又失去两位优秀的皇位继承人。

事情是这样的,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帝让皇长子永璜迎丧,在此过程中,由于他跟三弟永璋表现得不够悲伤,没有痛哭流涕,这让乾隆帝大怒,痛斥二人没有体统,不懂礼节,并当众表示二人将永远失去继承人资格。

事实上,那时候永璜只有二十岁,永璋更是只有十三四岁,年纪还不是很大,再加上富察皇后并不是他们的生母,所以乾隆帝对他们的要求实在太苛刻了。

其实,永璜是个好孩子,他性格恬静,喜好读书,也很孝顺,原本乾隆帝很喜欢他,但因为他在富察皇后葬礼上表现得不够悲伤,就莫名其妙地失去了继承人资格。

这件事之后,永璜一直郁郁寡欢,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不久就病倒了,乾隆帝这才意识到自己太严格了,于是将永璜接到宫中居住,并让名医给他治病,但他最终还是在乾隆十五年去世,临终前对乾隆帝说,“不能送皇父了”。

乾隆帝痛心疾首,很懊悔当初的举动,于是追封永璜为和硕安定亲王,而同样遭受训斥的永璋也过得不太好,也因为忧惧而郁郁寡欢,最终在乾隆二十五年去世,死时年仅二十六岁。

永璋也是个优秀的孩子,虽然是汉女苏氏所生,但为人谦和,好学,只要稍加培养,未来必定是个人才,但可惜也早早去世了。

话分两头,乾隆帝在痛失两位嫡子之后,并没有放弃对立嫡子为皇储的追求,他于乾隆十四年立乌拉那拉氏为皇后,乌拉皇后后来连续生下两位嫡子,那乾隆帝的如意算盘得逞了吗?

乾隆十七年,乌拉皇后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即皇十二子永璂,乾隆帝虽然不像之前两位嫡子那样高兴,但对永璂也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

但是,由于之前两位嫡子,都在被乾隆帝确定为储君之后就去世了,这让那个他不敢再轻易立嫡子为皇嗣了,所以他并没有着急行动,而是准备等永璂稍稍长大一点再说。

乾隆二十年,乌拉皇后再接再厉,生下了皇十三子永璟,只不过这个孩子很快就去世了,之后她就再也没生孩子了,因此乾隆帝的嫡子就只有永璂一人。

鉴于之前的教训,乾隆皇帝没有格外疼爱永璂,只是让乌拉皇后精心抚养,永璂也在相对平静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但在永璂十五岁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乾隆三十年,乾隆帝带着皇太后、乌拉皇后、令贵妃等人下江南游玩,众人来到杭州的时候,乌拉皇后不知何故剪断了自己的头发,还扬言要出家,这让乾隆帝大怒,将乌拉皇后押送京城,关押在宫内,身边的太监宫女多人被处死。

我们已经很难知道乌拉皇后为何这么做了,但剪短头发这事有违满人传统,满人只在大丧之时才剪头发,乾隆帝因此认为乌拉皇后在诅咒自己。

当然了,乌拉皇后失宠,跟乾隆帝自始至终都不太喜欢她有关,也跟令贵妃越发得宠有关。

乌拉皇后失宠之后,于乾隆三十一年去世,乾隆帝下令以皇贵妃利益下葬,同时宣布不举行国孝三年,可见他对乌拉皇后依然心存不满。

由于乌拉皇后因罪而死,所以他的儿子永璂自然就失去继承资格了,而且不被乾隆帝所喜。

至此,乾隆帝一个嫡子都没有了,而且因为种种原因,他不打算再立皇后了,只是将令贵妃封为皇贵妃,让其代替皇后职责,统摄六宫,这也意味着他也不可能再有嫡子了,因此他也改变了思路,准备从庶子中选择一人立为皇储。

如果要从庶子中选择继承人,那这个人毫无疑问就是皇五子永琪了,因为他是乾隆帝儿子之中最优秀的一个。

永琪出生于乾隆六年,母亲是愉妃珂里叶特氏,史书说他少时聪慧,长大后文武齐全,不但博学多才,会满汉蒙及多国语言,熟谙天文、地理、历算,而且弓马骑射无不精通,最让人称道的是他的书法,乾隆帝时常称赞他。

更难能可贵的是,永琪恪尽孝道,他所具备的一些品质,无不是乾隆帝毕生推崇的,因此乾隆帝很喜欢他,曾公开说他“贵重”,暗示除了嫡子之外,他是乾隆帝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

还有一件事,让乾隆帝对永琪格外看重,有一次乾隆帝居住在圆明园九州清晏殿,晚上突然发起了大火,宫女太监们都各自逃命去了,乾隆帝被困在大殿中。

值此危机时刻,永琪不顾个人安危冲入大殿中,将乾隆帝给背了出来,过了很久,乾隆帝的弟弟弘曕才带着一群人缓缓赶来。

事后,乾隆帝大发雷霆,责怪弘曕没有及时救火,将其罚款一万两白银,由郡王降为贝勒。

但对于永琪,乾隆帝则大加赞赏,也对永琪更加疼爱,这件事之后最近的一个封王年份,也就是乾隆三十年,乾隆帝将二十四岁的永琪封为和硕荣亲王,“荣”字是光荣、荣耀的意思,由此可见乾隆帝为有永琪这个儿子而感到光荣。

正是在永琪封王这一年,乌拉皇后因为断发而失宠,永璂因此失去继承人资格,虽然令贵妃以皇贵妃身份统摄六宫,还有两个儿子颙琰和永璘,但乾隆帝最想立为储君的人选,还是永琪。

可以说,除了嫡子之外,乾隆帝最喜欢也最看重的就是永琪了,以至于他在晚年会见英国使使节的时候,也毫不避讳地流露出对永琪的喜爱和怀念,甚至明确说他最想将皇位传给永琪,搞得当时已经知道自己是皇储的颙琰十分尴尬。

那乾隆帝为何没有立永琪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永琪在乾隆三十一年去世了,死因是他患了一种叫“附骨疽”的病,再加上风寒导致“虚寒骨冷”,最终不治身亡。

对于永琪的死,乾隆帝表现出的悲伤不亚于永琏之死,这件事让他感到心灰意冷,尤其他已经见证了太多白发人送黑发人之事了,他的儿子越来越少,所以对永琪的思念也就越来越强烈。

永琪死后,乾隆帝为立储之事发愁,一直到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这才秘密立令贵妃所生的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储,当时颙琰只有十三岁而已,那乾隆皇帝为何要立这么小一个孩子呢?

其实,在乾隆三十八年的时候,乾隆帝活着的儿子只有七人,其中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被过继给乾隆帝的两个叔叔允裪和允禧当孙子,以继承家业,因此不具备皇位继承人资格。

除此之外,永璂因为是乌拉皇后所生,也被排除在外,因此有可能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只有四人,即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颙琰和皇十七子永璘,我们一个个来说。

皇八子永璇是嘉妃金佳氏所生,金佳氏也算是个宠妃了,但生的儿子却不争气,从小就顽劣,长大后举止轻浮,做事不得体,而且与众皇子欢喜不睦,人缘非常差,常常被乾隆帝批评,因此他虽然十七岁了,却没有半点要被立为储君的苗头。

皇十一子永瑆也是嘉妃金佳氏所生,与哥哥永璇不同的是,他还比较优秀,书法造诣与永琪不相上下,是当时四大家之一,在他十四岁的时候,乾隆帝就让他娶了大学士公傅恒之女富察氏,后来乾隆帝又将康熙朝权臣米明珠的府邸赏赐给他,可以说十分恩宠了。

但是,随着永瑆逐渐长大,他的毛病就凸显出了,有两点不被乾隆帝喜欢,第一是他不爱热衷于骑射,要知道这可是皇子的必备课,他却只能勉强骑马;第二是他刻意仿效汉族儒生的文人习气,显得太过做作了,这也被乾隆帝所不喜。

因此,虽然永瑆还算是比较优秀,但依然无法让乾隆帝满意,被排除在皇储人选之外。

再就是皇十七子永璘了,他虽然越是宠妃令贵妃的儿子,但出生得比较晚,是乾隆帝最小的儿子,当时刚刚出生不久,因此也不会被考虑。

反观颙琰,虽然当时只有十五岁,但德才兼备,而且十分孝顺,综合素质在乾隆帝活着的几个儿子中是最好的。

当然了,与永琪相比,颙琰自然是差很多了,但可惜他早早就死掉了,乾隆帝只能从矮子里挑将军,颙琰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如果非要从颙琰身上找一个过人之处,那就是好学不倦,十分上进了,他的老师朱珪曾评价他说,“好学敏求,诵读则过目不忘,勤孜则昕夕不怠”。

当然了,后来我们知道颙琰其实只是个平庸皇帝,并没有很强的治国才能,但这都是后话,当时他就是乾隆帝活着的儿子中最优秀的一个,这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了,颙琰能被立为皇储,跟他的母亲令贵妃也是有关系的,令贵妃因为出身原因,无法被立为皇后,但乾隆帝最喜欢的女人,除了富察皇后之外就是她了,因此将她封为皇贵妃,成为实际上的皇后。

所谓爱屋及乌,乾隆帝喜爱令贵妃,自然对颙琰高看一眼了,颙琰的所有才能也会在无形中被拔高,再加上那时候乾隆帝已经六十多岁了,到了必须要立储君的年纪了。

可以说,颙琰之所以被乾隆帝立为储君,是因为他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是当时最佳选择,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颙琰虽然勤奋,但缺乏改革精神,没哟革除乾隆朝的弊病,因此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走向灭亡。

【2】、来自网友【小岛知风】的最佳回答:

这得看嘉庆和哪个哥哥比,毕竟乾隆儿子很多。不过乾隆虽然生儿子挺多,生了十七个儿子,但是这其中夭折还有不少,再加上乾隆待机时间太长,活了 89 岁,熬死了不少儿子,外加还有过继出去的儿子,所以真正到乾隆三十八年即公元 1773 年秘密立储的时候有资格做继承人选的只剩下五个儿子。

下面就说说乾隆从继位到晚年去世,都想让谁当过继承人,在对比分析一下这些继承人中嘉庆的能力。

乾隆早年在嘉庆之前曾考虑过三位皇子为继承人

乾隆的继承人选其实主要围绕着他的三个女人,因为乾隆这个人比较保守,他比较喜欢立嫡子为继承人,也是有着他祖父康熙的想法,立嫡长子为继承人。

所以他想册立的继承人必须围绕着他的三位皇后所生孩子,第一位就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这位富察皇后也是乾隆一生挚爱。

富察皇后先后为乾隆生下了两个儿子,即二子永琏和七子永琮,乾隆在即位后就立刻将永琏的名字写入了秘密立储之中,但是很可惜永琏夭折了。

八年后富察皇后又生下了永琮,乾隆再度将永琮的名字写入秘密立储之中,还是非常可惜,永琮也夭折了。

在永琮夭折后不久富察皇后经受不住打击也去世了,乾隆也因此非常悲伤,而且富察皇后的去世也对乾隆的性格和情绪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史书记载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乾隆经常对着富察皇后的牌位自言自语,可见乾隆对富察氏爱恋之深。

乾隆多年以后曾经多次向大臣们提起当年秘密立储了永琏和永琮的事,还总哀叹儿子夭折的事情,由此才让后世知道,乾隆在嘉庆之前曾经两次秘密立储。

这就是乾隆在秘密册立嘉庆为继承人之前曾经考虑过的两位继承人,下面再说说第三位乾隆曾经考虑过的继承人。

乾隆曾经考虑过册立愉贵妃的儿子五阿哥永琪为继承人,也就是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的男主永琪。

虽然永琪的母亲愉贵妃在后宫之中地位并不高,但是由于永琪能力太过优秀,所以深得乾隆喜爱。

因为永琪才华非常全能,所以乾隆忽略了其母亲愉贵人身份地位,而格外宠爱永琪,主要在于永琪才能是非常的全面,他工于书画,精通各种少数民族语言,而且还善于弓马骑射,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品行还非常高尚,最关键的是还非常孝顺。

圆明园曾经着火,诸皇子之中只有永琪第一时间不顾危险冲进大殿背出了父亲乾隆,由此乾隆认为永琪乃是至纯至孝之子,所以意欲立为皇太子。

在永琪活着的时候,乾隆就册封他为荣亲王,这个爵位不是一般的王爵,顺治帝曾经想追封董鄂妃夭折的儿子为皇太子,结果被孝庄皇后所阻拦,顺治只得追谥其为荣亲王。所以在后来清代的荣亲王爵位都象征着与皇太子之位挂钩的王爵。

但是很可惜,永琪也是命薄,得了与他十三爷爷胤祥一样的病,死于骨结核病,年仅 25 岁就英年早逝了。

乾隆在后来接见英国使臣马嘎尔尼时,曾经毫不避讳的在外国人面前直夸对永琪的喜爱,并且直接当着已经被他秘密立为继承人的嘉庆面对马嘎尔尼说曾经想封永琪为皇太子,可惜永琪早逝。

在这三人中永琏和永琮夭折不知道未来能力如何,但是相比于已经成年的永琪来说,嘉庆就要显得非常平庸了,主要是永琪太过于全能各方面还都很优秀。

乾隆在公元 1773 年秘密立储时还有五个儿子有资格继承皇位

永琏、永琮夭折,永琪早逝,让乾隆十分悲伤抑郁。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乾隆没有考虑过继承人问题,直到乾隆三十八年即公元 1773 年,乾隆终于做了决定秘密立储。

当时乾隆还有七位儿子健在,但是这其中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已经被乾隆分别过继给两位叔叔允裪和允禧为孙子,继承了乾隆这两位叔叔的爵位,所以他们俩已经自动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权利。

剩下享有继承权的五个儿子分别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颙琰、皇十七子永璘。

上面说过乾隆选择继承人必须围绕着他的三位皇后之中选择,这其中永璂是乾隆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所生,本应被立为继承人,但是辉发那拉氏当时已经和乾隆闹翻,帝后反目,所以永璂也不得乾隆喜爱,永璂其人比嘉庆还平庸,所以乾隆自然会淘汰掉他,而且永璂的寿命也很短,在乾隆秘密立储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永璂的母亲辉发那拉氏和乾隆闹翻,但是乾隆并没有废后,不过辉发那拉氏可谓是不废而废,因为她已经不得乾隆喜爱,所以这时令贵妃魏佳氏获得了乾隆喜爱,实际上成为后宫之主,在令妃去世后,乾隆追谥她为孝仪纯皇后,算是给了她名分。

所以在当时乾隆心目中令妃已经是皇后了,因此乾隆想册立继承人势必会更加倾向令妃所生的两个儿子嘉庆和永璘。

永璘和嘉庆也就是颙琰都是令妃所生,但是永璘年纪当时非常幼小,所以虽然是令妃所生能得乾隆喜爱,但是年纪过于幼小也不会被考虑立为继承人。

皇八子永璇举止轻浮,放荡不羁,因为他浮躁的性格,曾多次遭受到乾隆严厉的斥责,因此在所有人眼里永璇也不可能有资格成为太子。

所以最后能和嘉庆争夺继承人位置的皇子只有十一阿哥永瑆。

永瑆为人宽厚,德行比较高尚,且擅长书法和文学,算是非常有才华;而颙琰平时表现比较中庸,各方面能力并不是特别出众,但是为人比较谦谨,也算深孚众望。

在乾隆决定秘密立储时,所有的朝臣也都认为必定会在两人之中择其一而立。但是这个秘密一直到乾隆六十年决定退位时才真正揭晓。

那乾隆为什么舍德才兼备的永瑆而立比较平庸的嘉庆呢?

其实在乾隆再度秘密立储之后,朝廷群臣一度都猜测究竟永瑆和颙琰谁能胜出,因为在表面上所看永瑆和颙琰在诸皇子之中待遇是最高的两位,所以他们俩基本被外界默认为皇位有力竞争者。

那么为什么乾隆没有选择德才兼备的永瑆,而非要选择比较中庸的十五子颙琰呢?其实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上面所述,乾隆选择皇储势必要在他一生所挚爱的两个女人也就是富察皇后和令妃所生的孩子之中去选,富察皇后母子俱已早逝,所以那就要从令妃所生的孩子里去选了。

令妃为乾隆生过两个儿子,一个是颙琰,一个是永璘。而永璘年幼,肯定没有办法继承大统,所以中规中矩还比较能服众的颙琰就成为了乾隆心目中的首选。

另一方面就是永瑆自己的问题了,永瑆确实非常有才华,工于书画,尤其是书法造诣非常深厚,他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为乾隆时期书法四大名家。

但是永瑆的为人性格有点像三国时期曹操之子曹植,虽然才华横溢,心地纯善,却放荡不羁,他身上那股书生的酸腐之气非常严重,且他专攻文学,不重弓马,体质非常羸弱不堪,这些都不为乾隆所喜。

而且永瑆骨子里有着很严重的汉族儒生文人习气,这一点是最让乾隆反感,乾隆曾经为了改正儿子永瑆身上这股书生酸腐习气严厉呵斥过他,可惜永瑆比较固执,依旧故我。

所以大家想一想当年曹操为什么逐渐厌恶曹植,而更加喜爱曹丕,这就是当时乾隆逐渐喜爱颙琰而厌恶永瑆的道理了,因此乾隆内心那杆天平逐渐偏向颙琰。

而且从能力对比来说,嘉庆虽然平庸,但是胜在全能,而永瑆专攻文学并没有比嘉庆强哪去。

在乾隆三十八年秘密立储之后,很多人都好奇在猜测乾隆究竟是选择谁当继承人,其中属清朝的附属国朝鲜李氏王朝对此最为好奇,朝鲜史书曾经记载,朝鲜的使臣回国以后向李氏皇帝阐述永瑆和颙琰的为人,朝鲜使臣对永瑆评价是“为人恺悌,最著仁孝,但,柔而无断。”

对颙琰的评价则是“饬躬读书,刚明有戒,长在禁中,声誉颇多,勤於学业,而人望所在。为人沉重,处事刚明,皇帝宠爱,朝野想望。”朝鲜人还记载,乾隆曾对朝鲜使臣当面夸奖颙琰为“度量豁达,相貌奇伟,以类己,最爱,中外属望焉。”

从朝鲜史书记载来看,永瑆虽然德才兼备,但性格比较柔和且文人气太重,属于柔而无断的人,所以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皇位继承人,因此在乾隆内心逐渐越来越不喜欢永瑆而喜欢颙琰,最终选择了颙琰。

所以从朝鲜记录来看,也说明了永瑆并没有比嘉庆强太多,嘉庆主要是胜在了当时优秀的哥哥永琪早逝,乾隆无人可选择之际,选到了相对各方面能力比较均衡的嘉庆。

写在最后

虽然历史上的嘉庆确实碌碌无为,平庸至极,在位期间连续爆发了天理教起义和白莲教起义,清朝国力日趋衰退。可以说嘉庆皇帝的二十多年统治,是在一日日的抱怨、迷惑、痛苦、尴尬中渡过。

但是嘉庆的哥哥永瑆也未必会比嘉庆好哪去,因为永瑆太过于迂腐,所以他也不能改变清朝的衰落。

因此如果说能比嘉庆好太多的哥哥那就只有是英年早逝的五阿哥永琪,也许永琪继位的话会比嘉庆做得更好一些。

嘉庆在位 25 年,实际执政 21 年,帝虽然他经常心灰意懒,但是他从来没有放松过权柄,一直到去世前一天,他还在孜孜不倦地处理政务。

不过,嘉庆看似勤政的背后其实是另一种懒惰,他的勤奋其实只是一种惯性,成了一种“懒惰”着的勤奋。

表面上,嘉庆一天到晚,一刻也不休息。实际上,他已经习惯于不动脑子,让祖宗为自己动脑子。“体皇考之心为心,本皇考之治为治。”只要祖宗说过或做过的,他都依样画葫芦地执行贯彻。

所以嘉庆是一位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没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作为性格的平庸皇帝。

可是要把清朝的衰败算在嘉庆的头上也有点过了,其实清朝之衰亡主要在于封建制度衰亡和封建保守顽固派的衰亡。

毕竟皇帝不是说革新就能革新,即使如日本明治天皇的革新变法也是建立在暴力流血之上。所以清朝之衰败是败在制度和权力阶层,除非乾隆的后继之君是一位非常具备革新意识和胆略的人,既要有革新意识,也要敢动用武力排除一切阻挠,很明显从历史上看永瑆和颙琰的性格和胆识都不具备这些要求,包括连乾隆在内都不具备,所以乾隆晚年错过了与世界交流和革新清朝制度的机会。

也许乾隆抓住这次机会,嘉庆继续按照他的思路下去没准清朝会走向强盛,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