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赵匡胤兄弟赵光义成为君主后,是如何对待24岁的皇后嫂子的?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2 22:31:48 4次浏览

关于问题赵匡胤兄弟赵光义成为君主后,是如何对待 24 岁的皇后嫂子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围炉煮酒话春秋】的最佳回答:

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赵匡义是如何对待嫂子宋皇后的,那就是薄情寡恩,甚至在宋皇后死去之后,赵光义也没有给予其相应待遇。

宋太祖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位皇后,第一位皇后是原配贺氏,不过是追封的,因为她早在北宋建立之前就去世了,生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早夭),以及两个女儿昭庆公主和延庆公主。

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是王氏,贺氏去世后,赵匡胤娶她为妻,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又封她为皇后,她由此成为宋朝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只可惜她在位三年就去世了,死时二十二岁,生子赵德芳。

赵匡胤的第三位皇后就是宋氏了,宋氏出身显赫,祖母是后唐庄宗李存勖之女,父亲是后汉、后周时期大将,宋朝开国功臣、右卫上将军、忠武军节度使宋偓,母亲则是后汉太祖刘知远之女永宁公主。

宋氏还很小的时候,经常出入皇宫,有一次后周太祖郭威遇到她,她那时候虽然只有三岁,但乖巧懂事,懂得进退,郭威非常喜欢她,就赏赐给她冠帔(女性衣帽)以示关爱。

宋朝建立后,宋偓作为赵匡胤的心腹重臣,备受重用,其家人也受到厚待,妻子永宁公主也被封为陇西郡夫人。

967 年,赵匡胤过长春节(也就是赵匡胤的生日),陇西郡夫人带着十五岁的女儿宋氏入宫给赵匡胤拜寿,那时候宋氏已经出落成一个大美人了,而且知书达理,很有才学,非常讨人喜欢。

通过观察宋氏的言谈举止,赵匡胤对宋氏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时候他的第二任皇后贺氏已经去世四年了,他有意将宋氏立为皇后,但碍于宋氏年纪太小,只得暂时作罢,不过他为了表示对宋氏的喜爱,便效仿郭威的做法,也赏赐给宋氏冠帔。

到了第二年,赵匡胤心里依然牵挂宋氏,而宋氏也年满十六岁了,他便将老朋友宋偓找到宫中商议婚事,没想到宋偓一口答应了,他便下旨册封宋氏为皇后。

那一年赵匡胤四十一岁,比宋皇后足足大二十五岁,虽然年龄相差悬殊,但夫妻感情却很好,赵匡胤对宋皇后十分溺爱,而宋皇后则性情温顺,举止有度,管理后宫的时候也很有办法,为赵匡胤免去了很多后顾之忧。

不仅如此,宋皇后还对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很好,但因为她比赵德昭还小一岁,而比赵德芳大七岁,因此她更加喜欢年纪更小的赵德芳,与赵德昭只保持应有的礼仪,始终刻意与其保持一定距离,以此来避嫌。

到了赵匡胤晚年,他依然没有确定太子人选,不过在宋皇后的影响下,他或许更加喜欢赵德芳,但还没等他有所行动,他就于 976 年意外去世了。

关于赵匡胤之死因,历史上颇有争议,有烛影斧声说,也有暴毙说,但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死亡,这里就不做多讨论。

据记载,赵匡胤死亡的当天晚上,由于他没有留下遗诏,宋皇后打算拥立与自己关系更好的秦王赵德芳继位,她便派遣内侍都知王继隆出宫将赵德芳迎入宫中。

王继隆是个老太监,将局势看得很清楚,他认为赵匡义任命赵匡义为开封府尹,就是有意传位给赵匡义;

再加上,赵匡义贵为晋王,党羽众多,势力庞大,而赵德芳不过十七岁而已,在朝中一点根基都没有,根本不是赵匡义的对手,王继隆便临时起意,不打算执行宋皇后的命令,而是跑到开封府,请赵匡义入宫。

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王继恩之误)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

在去晋王府的路上,王继隆遇到了太医贾德玄,贾德玄是赵匡义的亲信,他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贾德玄,贾德玄表示愿意跟他一起去晋王府,他由此更加坚定支持赵匡义了。

在接到赵匡义后,一行人等火速入宫,王继隆让赵匡义在殿外等候,他先进去禀告宋皇后,宋皇后问他,德芳来了吗?他则回答说,晋王来了!

王继隆话音刚落,宋皇后就意识到自己被出卖了,她觉得自己弱女子一个,如果反对赵匡义继位,必定遭受打击报复,仓促之间她为了自保而改变了主意,连忙让王继隆叫赵匡义进来,然后哭着对赵匡义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赵匡义听宋皇后这么说,感到很高兴,知道她这是承认自己可以继位了,于是也哭着对她说,共保富贵,无忧也。

就这样,赵匡义与宋皇后达成了默契,宋皇后让赵匡义登基做皇帝,而赵匡义则承诺宋皇后及赵德昭、赵德芳富贵无忧。

那么,赵匡义履行承诺了吗?

赵匡义继位之后,鉴于宋皇后有拥立之功,便册封其为开宝皇后,搬到妃子居住的西宫生活。

但是,从内心而言,赵匡义对嫂子宋皇后,侄子赵德昭、赵德芳及弟弟赵廷美等人,还是十分忌惮的,因为这些人对他的皇位是个潜在威胁,为了能坐稳皇位,且让自己的子孙永远当皇帝,他必须做一些事情。

979 年,赵匡义亲征幽州,武功郡王赵德昭随行,有一次敌军在夜间搞偷袭,赵匡义受到惊吓,便带着一些人逃走了,好几天都没有回来。

大臣们见皇帝不见了,感到十分着急,但又认为国不可一日无主,军中不可一日无大帅,便打算拥立赵德昭为帝,让赵德昭带领将士们继续北伐。

不过,还没等大臣们付诸实施,赵匡义就回来了,他从亲信耳目口中得知这件事,感到非常生气,但为了不影响军心,他暂时隐忍下来了。

等到战争结束了,大军班师回朝了,赵匡义还一肚子火,便以北伐战绩不佳为由,拒绝为大臣们论功行赏,其实他是在怨恨大臣们密谋拥立赵德昭为帝。

赵德昭其实并不知道大臣们本打算拥立他为帝,他只是觉得赵匡义应该论功行赏,于是入宫找赵匡义说情,没想到赵匡义异常愤怒地对他说,等你做了皇帝,再论功行赏吧!

这话让赵德昭十分惊恐,他这才知道赵匡义怀疑他觊觎皇位,一直对他十分忌惮,等他回家之后,觉得自己只有一死才能保全家人,于是拔刀自刎而死,死时年仅二十八岁。

德昭以为言,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

时间来到 981 年,二十二岁的赵德芳在睡觉的时候突然生病去世了,史书没有交代他是为何而死,司马光则在《资治通鉴》中说他是因为喜欢吃肥肉而死的。

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二。

赵德昭、赵德芳接连死去,而且死得颇为蹊跷,史学界一直认为他们的死因并不单纯。

比如说,有学者认为赵德昭是被赵匡义给逼死的,因为他说的话实在太狠,很明显是在恐吓赵德昭,赵德昭是个聪明人,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只能一死了之。

赵德芳的死就更蹊跷了,他作为一个富贵无忧的王爷,很难相信他在二十二岁这个年纪就去世了,而且还是在睡觉的时候,更可笑的是,司马光说他是吃肥肉而死的,显然是在隐瞒他的真实死因。

这还没完,到了 984 年,赵廷美也死掉了,他之前一直担任开封府尹,是赵匡义最大的威胁,赵匡义为了扳倒他,竟然诬陷他谋反,还将他的魏王爵位废掉,全家贬黜到西京圈禁,没过多久赵廷美就暴毙而亡了。

而随着赵廷美去世,对赵匡义帝位构成威胁的所有人都死掉了,虽然赵廷美、赵德昭和赵德芳都有子嗣,但这些人要么年轻,要么无权无势,几乎没什么威胁。

由于坐稳了地位,赵匡义对宋皇后的态度,还是有所缓和的,不过有一件事是非常值得怀疑的,那就是在 987 年的时候,赵匡义将宋皇后从西宫搬迁到东宫。

西宫是嫔妃居住的地方,宋皇后住在那里一点毛病都没有,但东宫向来都是太子居住的地方,宋皇后住在那里并不合适,虽然当时赵匡义并没有立太子,但这也不是一个合理的理由。

一种推测是,西宫守备比较松散,不利于赵匡义控制宋皇后,于是将她移居东宫,其实就是变相软禁宋皇后。

自从宋皇后移居东宫之后,就再也没有关于她的任何记载了,只知道她在 995 年的时候去世了,死时年仅四十三岁。

宋皇后一生无子,虽然二十四岁就守寡了,但她毕竟贵为皇后,生活水平应该是很高的才对,不至于四十三岁就去世,只能说她在宫中过得并不开心,处处受到限制,这才忧郁而终。

但是,赵匡义的刻薄,从宋皇后去世时开始,就越发显现出来了。

宋皇后去世之后,按照礼仪,有关部门给她上谥号为“孝章皇后”,赵匡义勉强同意了,但他既不为宋皇后穿孝衣,也不让大臣们去祭拜宋皇后,这显然不符合规矩,宋皇后也没有获得应得的待遇。

这件事让大臣们十分生气,一个叫王禹偁因为说了句“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就被赵匡义给贬黜到外地任职,一直到赵匡义去世后才得以回京任职。

更过分的是,宋皇后去世没几天,赵匡义就让人将她的灵柩送出宫去,搬到妹妹燕国长公主府中暂存,既不让她与赵匡胤合葬,也不将她牌位供奉在太庙之中,这简直是太过分了。

为此,大臣们纷纷上书指责赵匡义,赵匡义也不含糊,将这些人一一贬黜,以至于后世史学家李贽在评价此事的时候认为,赵匡义的薄情之举,跟宋皇后在烛影斧声当天夜晚的行动有关(欲拥立赵德芳为帝)。

因为朝野议论纷纷,所以赵匡义一直没有将宋皇后下葬,直到两年后的 997 年正月,朝野议论的声音不那么大了,他这才将宋皇后下葬在赵匡胤永昌陵之北,并将宋皇后的牌位祭祀在附庙之中。

就这样,宋皇后以妃子的待遇入土为安了,这是她万万没想到的,早知如此,当初她是万万不会同意让赵匡义继位的。

一直到赵匡义的玄孙宋神宗继位之后,这才将宋皇后的神位移到太庙中祭祀,算是给她正名了。

不过,在一些文献记载中,还有这么一种说法,说宋皇后被赵匡义给私纳了,毕竟宋皇后在赵匡胤死的时候,只有二十多岁,正是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年纪,而且她品貌俱佳,还有学识,赵匡胤不会不喜欢她。

之所以会有这个传闻,则要从另一个传闻说起了,说赵匡义继位之后,见投降而来南唐后主李煜的第二任皇后小周后聪慧、貌美,于是趁其入宫的时候将她“强幸”了,小周后回去之后大骂李煜为了活命,将老婆都给送人了。

这个传闻在很多书中都有记载,因此很多人认为赵匡义贪念女色,必定不会放过年轻美貌的嫂子宋皇后,并且宋皇后被迫搬迁到东宫居住,而那时候东宫一直是空的,因为赵光义一直没有册封太子(995 年才册封赵恒为太子),所以赵匡义是完全有机会的。

那么,这件事是真的吗?

先说赵匡义强幸小周后之事,历代史学家都认为这不是事实,赵匡义其实很爱护自己的名声,为此不惜扭曲历史,将自己所有的黑料都给抹去了。

因此,赵匡义不会将魔爪伸向亡国之君的妻子,这不符合他的身份,也没什么必要,毕竟他贵为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想要得到美女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而赵匡义与宋皇后的故事,也大概率是假的,因为这种有悖人伦的事情,对于皇位本就饱受质疑的赵匡义来说,显然会让他的处境更加不利。

再者,宋皇后作为一个贵族女子,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既然嫁给了赵匡胤,就会恪守妇德的,她如果真的被赵匡义所纳,是万万不会苟活于世的。

总结起来说,赵匡义继位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帝位,做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先后离奇去世,后人都怀疑是他干的,为的就是让自己及子孙后代坐稳皇位。

对于扶持赵匡义登上帝位的嫂子宋皇后,虽然她只是一介女流,但毕竟是正牌皇后,影响力巨大,且在赵匡胤去世的时候,她本打算拥立赵德芳为帝的,这就让赵匡义一直怀恨在心了。

只不过,由于宋皇后住在赵匡义的眼皮子底下生活,做人也比较老实,所以赵匡义没有把她怎么样,但她去世之后,赵匡义就开始打击报复了,不让她跟赵匡胤合葬,也不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这种做法显然是刻薄寡恩的,也证明赵匡义心中有鬼。

【2】、来自网友【嗔痴历史官】的最佳回答: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娶了一个自己女儿辈的娇美老婆,这个女子十分聪明贤惠,后来成为赵匡胤的皇后,只是可惜这个皇后做的日子还不久,赵匡胤就一命呜呼了,失去赵匡胤之后的宋皇后,日子究竟会怎么样呢?

赵匡胤去世时,宋皇后仅仅 24 岁,大家都知道继位的赵光义是一个衣冠禽兽,总容易做一些人们不耻的事情,他是否会对年轻貌美的嫂子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段历史。


赵匡胤死亡之谜

唐宗宋祖中所说的祖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可以说赵匡胤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其实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帝王,而且更加传奇的是,赵匡胤得到皇位也实在太简单了,当时天下混乱,跟随赵匡胤的兄弟们一致希望赵匡胤能够成为皇帝统治天下,可是赵匡胤始终不愿意。

终于后来兄弟们没有办法了,就借机把赵匡胤灌醉,并且直接给他黄袍加身,等到赵匡胤醒来一看,自己已经成为皇帝,不得已只能继续推翻之前的朝政,成立属于自己的新时代宋朝。

当然,赵匡胤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君主,尤其是关于赵匡胤的传奇故事杯酒释兵权,经过上千年的演绎,越来越扑朔迷离,让人对赵匡胤更加好奇。不过一个如此优秀的皇帝,在家务事的处理上,就存在很大的欠缺。

赵匡胤成为皇帝之后,他的老母亲尚且在世,这个母亲对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十分偏爱,恨不得想要把赵匡胤的皇位直接拿给赵光义去坐,不过毕竟赵匡胤有那么多大臣支持,他的老母亲才不敢轻举妄动。

虽然没有轻举妄动,但是老母亲提出要求,叫赵匡胤以后将自己的皇位传给赵光义继承,按照正常的程序来说,一般皇位是传给自己的子孙继承,除非没有子孙,才会传给兄弟等人,当时赵匡胤是有儿子的,比如赵德昭已经成年,比自己的皇后老婆还大一岁,小儿子赵德芳比宋皇后小 7 岁,不过也不小了。

赵匡胤当然还是希望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可是迫于母亲的压力以及对母亲的一种愚孝,赵匡胤只能暂且答应母亲以后传位给赵光义,对自己两个儿子也没有进行更多继承皇位方面的培训。

这无疑是赵匡胤一个最大的失误,他低估了母亲的寿命,也高估了自己的寿命,母亲没有去世多久,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早已经在朝廷之中发展自己势力,大有直接逼迫赵匡胤退位之势,再加上赵匡胤打算迁都一事,引起朝中大臣不满,大家都很支持赵光义。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赵匡胤有一天晚上与自己弟弟赵光义举杯痛饮,夜半时分,烛影斧声,第二天天亮之后,赵匡胤就一命呜呼了,至于死因,也许因为当时太过于简单的处理方式,导致成为一个谜底,又或者是有人暗中已经安排好一切。

这个能够左右赵匡胤生命的人,大多数人认为其实就是赵光义,因为从后来的种种情况来看,赵光义是本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并且很多事情的发展有些异常,更加证明了赵光义的嫌疑之大。

赵匡胤去世后,他的皇后老婆年仅 24 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很多人觉得赵光义可能会将魔爪伸向自己年轻的嫂子宋皇后,毕竟后来赵光义对李煜的老婆小周后就很残忍,大家觉得赵光义本性就这样,那是否宋皇后被赵光义欺负了呢?


宋皇后的下场如何

赵匡胤去世后,因为没有立储君的原因,当时的继承人选择上,最关键的一个人就是宋皇后,换言之,当时只要赵匡胤的任何一个儿子或者赵光义最先出现在宋皇后身边,控制住宋皇后,那这个人就是皇帝继承人了。

宋皇后虽然年轻,不过还是很有经验和头脑的,她明白自己当时处境的特殊性,所以就打算先下手为强,既然没有人到来,自己就主动去喊一个自己希望成为皇帝的人选过来和自己一起商议大事。

谁会是宋皇后觉得最合适的人选呢,毫无疑问不会是赵光义,因为赵光义的很多行为,宋皇后都不看好,何况万一赵光义没有人性,自己这个皇后嫂子不就悲哀了;那赵匡胤的大儿子赵德昭怎么样呢?

赵德昭比宋皇后大一岁,因为宋皇后无子,所以赵德昭将宋皇后当做母亲对待,但是毕竟年龄相差不多,总觉得怪怪的,所以宋皇后与赵德昭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很生疏。与宋皇后真正亲密的是赵匡胤的小儿子赵德芳,因为他比宋皇后年幼 7 岁,所以宋皇后对他像对待自己弟弟一样。

宋皇后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打算派手下亲信宦官王继恩去找赵德芳来与自己商议大事,王继恩出去之后,宋皇后已经想清楚了接下来让赵德芳继位的顺序,可是等到王继恩回来之后,宋皇后却瞬间无语了,因为王继恩喊回来的不是赵德芳,而是赵光义,宋皇后最担心的人。

宋皇后看了一眼赵光义,又看了一眼王继恩,瞬间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了,于是连忙对赵光义说“我和孩子们以后就交给你了”,简单的一句话,赵光义就明白宋皇后是什么意思,所以没有为难宋皇后。

赵光义急急忙忙登基称帝,妥善安排了宋皇后和赵德昭、赵德芳兄弟二人,然后就开始稳定政局,根本来不及再去管宋皇后等人的闲事。等到赵光义把事情处理的差不多,觉得自己的皇帝位置基本坐稳了,他就联合赵普搞出一个“金匮之盟”,说这是当初赵匡胤答应母亲立赵光义为继承人的证据,换言之就是昭告天下自己得到皇位是正义的。

做完这件事情之后,赵光义开始对赵匡胤后代下手了,第一个就是赵德昭,被赵光义逼死了,此后又是赵德芳无缘无故睡一觉就没有醒来,最后处置的是自己的弟弟赵廷美,想必赵光义是担心自己弟弟模仿自己吧。

等到这些人都收拾完后,宋皇后也已经去世,这时赵光义想起来收拾自己这个嫂子了,他坚决不承认宋皇后的皇后之位,只将其按照一个嫔妃的标准和礼仪下葬,当然对于宋皇后而言,能够得到这样的结局,已经很幸运了。


结语

为何赵光义会没有对宋皇后有所行动或者迫害呢,主要原因就是两个,一方面是宋皇后当初给了赵光义做皇帝的正义性,要是赵光义杀了宋皇后,无疑就是告诉天下人自己是杀死赵匡胤的凶手。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赵光义当时确实太忙了,一边要站稳脚跟,一边还要霸占小周后,根本就没有时间来处理宋皇后,等到自己忙完了想起皇后嫂子的时候,发现她已经人老珠黄,行将入土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