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公鸡每天都能准时打鸣?难道它会算时间?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6 08:12:13 3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公鸡每天都能准时打鸣?难道它会算时间?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展翔的天马】的最佳回答:

在战国时期,孟尝君受到秦昭襄王的邀请,到秦国为相。只不过秦王没有诚意,欲暗中加害孟尝君,这消息被孟尝君得知之后,决定连夜逃出秦国。但当时还处在深夜,秦国的城门早就已经封闭了,而且又还没到开门的时间,如果强闯,必然会引起秦国守城士兵的注意,到时候就更加不可能安全离开秦国了;不过要是迟迟无法出城,要是被秦王发现了,派人追踪过来,就更难逃脱了。

新来的朋友记得点一下关注,也可以从我的主页里面查看往期更多精彩的内容。

幸好孟尝君门下有一位食客,他懂得学公鸡叫的口技,而且叫得和真的公鸡一样,守城士兵听到这种叫声之后,就打开了城门,然后孟尝君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走出城门了。孟尝君这样的计策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利用了古人守城士兵通过听到公鸡打鸣的时候就打开城门这个特点,安全地逃出了秦国。

原来公鸡打鸣的时间是比较固定的,在古代根本就没有钟表的时候,我们判断到了什么样的时间,有时候也要借助动物活动的时间来确认,所以古人就用公鸡打鸣的时间来作为判断到了某一段时间的标准。那么公鸡为什么会这么准时打鸣呢?难道它们真的懂得计算时间吗?

公鸡为什么要打鸣?

其实家鸡是由原鸡驯化而来的,根据可靠的史料考证,人类最早驯化原鸡也是出现在我国,距今大约已经拥有一万年的时间了。而家养的公鸡会打鸣,并不是由人类进化出现的行为,而是遗传了他们祖先的行为,也就是说原鸡本身就拥有打鸣的习性。

野生的雄性原鸡与现代家养的公鸡打鸣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但在野生的条件下,原鸡打鸣会带来更大的弊端。因为公鸡打鸣的声音特别大,而且拥有很强的穿透性,通常也是在拂晓时分打鸣,那样的夜晚非常安静,公鸡打鸣无疑会暴露自己所在的位置,反而更加有可能会吸引天敌过来。

但公鸡为什么还是要打鸣呢?其实里面拥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利益关系,就是它们需要通过打鸣来吸引配偶。像鸡这种鸟类,一般都是公鸡的羽毛色彩比较艳丽,这样就更加容易吸引异性,但到了夜晚,鸡几乎什么东西都看不见,想要凭借艳丽的羽毛来吸引异性是不可能的,所以它们只好通过叫声来吸引异性。

这样也导致一个结果,由于野生的公鸡打鸣之后,就会将周围的异性吸引过来,而且一只公鸡基本上可以配好几只母鸡,一旦周围的母鸡都被这次公鸡吸引过去之后,生活在附近的公鸡基本上就没有了配偶,对它们来说是非常糟糕的。所以当有一只公鸡叫的时候,周围的公鸡也开始叫起来,而且还要叫得越大声,这样才更加拥有吸引力,也就可以争取将配偶吸引过来。

公鸡除了在拂晓时分打鸣之外,在白天也有可能会打鸣的。其实它们也是一种拥有领地意识的动物,而且非常好斗,在白天的时候打鸣,主要也是为了宣示领地,希望可以通过不打斗的方法就能令对方退下。

公鸡为什么能准时打鸣?

上面只不过是解释了公鸡为什么打鸣,并没有解释它们为什么不打鸣。公鸡在准时的时间内打鸣,又是存在的事实,否则上面所提到的孟尝君的事例,他也不会那么轻易的逃离秦国,那么公鸡为什么可以非常准时地打鸣呢?

其实大多数的生物习性以及功能都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就好像太阳每天都会出现东升西落的现象。生物的活动以及习性根据这些自然规律所出现的规律性,主要也是由于这些生物体内存在着生物钟,会使自身的活动出现规律性的变化。

同时自然的规律变化也有可能会影响到这些生物活动规律的变化,导致这些生物的活动规律出现紊乱。很明显,公鸡在拂晓时分打鸣,主要也是受到生物钟的控制,因为公鸡的生物钟和光线的强弱有关。

由于公鸡在晚上的视力非常差,几乎是看不见任何物体的,所以到了晚上抓鸡的时候会非常方便,基本上也很少会看见它们出现反抗逃跑的情况。但它们的祖先在野外生存的环境中,晚上要是在地面过夜是非常危险的,说不定就会有哪个猛兽过来攻击,例如狐狸等等比较喜欢吃鸡的动物。

所以鸡的祖先在晚上过夜的时候,通常都是躲到树枝上,由于站在高处,一般就可以避免这些猛兽的时机。当拂晓时分来临的时候,天色渐渐变亮,光线的强度也会相应的增加,站在高处过夜的公鸡,就更加容易受到光线的刺激,而这些光线就像是一种信号,然后公鸡就会开始打鸣了。

但公鸡被人类驯化之后成为一种家禽,到了晚上,通常都会被关在鸡舍甚至是笼子里面的,并没有像在野外那样容易受到光线的照射,不过它们还是保留了准时打鸣的活动规律,这又是怎样做到的呢?

其实公鸡的大脑里面拥有一个叫做“松果体”的腺体,其细胞里面含有丰富的 5-羟色胺,它能在特殊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褪黑素,这种物质在人的体内也有,主要就是可以令这些动物能睡得比较安心。到了夜晚的时候,就是公鸡褪黑素分泌比较多的时刻,这时候它们会睡得比较沉,就算我们拿着手电筒过去,在这些光线的刺激之下,它们也不会怎么样叫。

不过到了拂晓时分,它们体内的褪黑素分泌就减少了,所以它们就不会睡得那么沉,要是有一些动静,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它们。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它们没有光线的照射,也仍然会打鸣,国外有一些科学家就做过相关的实验,将公鸡放在小黑屋里面,就算到了黎明时分,也不会有光线照射到它们,但它们仍然会准时打鸣,这也是由于褪黑素在起作用的。

随着阉鸡技术的兴起,人们为了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公鸡,通常都会将工具阉割掉,这样它们的生长速度会特别快,而且又不会打斗,但它们也会渐渐变得不会打鸣了。所以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这些因素之外,公鸡打鸣还有可能会受到雄性激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公鸡打鸣的习性主要就是沿袭于它们的祖先,而公鸡的祖先为了可以吸引异性,通常就会利用叫声来实现,这样的行为就有可能会将周围的异性给吸引走,其他的公鸡当然是不允许的,所以它们也会通过叫声,来与对方竞争,这样也可能会将一部分的异性吸引过来。结果就导致,一旦有一只公鸡打鸣,就会有很多公鸡跟着一起打鸣。

公鸡会在固定的时间准时打鸣,主要就是由于它们体内的生物钟在起到作用的,因为它们体内可以分泌一种褪黑素,能使动物睡得比较沉,所以在晚上捉鸡的时候是非常好捉的。当到了黎明时分的时候,这些褪黑素的分泌就会减少,只要有一点动静影响,很容易就会将公鸡惊醒,那么它们就会打鸣,你是怎么看的呢?

【2】、来自网友【职男小井】的最佳回答:

2013 年,针对公鸡打鸣,日本科学家把一群公鸡关进小黑屋,观察其打鸣影响因素,实验最后虽得出了结论,但同时这群鸡也被逼疯了。

公鸡打鸣被视为破晓象征,但公鸡为什么多在早上打鸣,而非其他时候?这个简单的问题,难倒了日本名古屋的科学家。

原先,他们以为公鸡打鸣是受到了光的刺激才做出的反应。所以 2013 年,他们就“公鸡为何在早上鸣叫”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找到一批公鸡,关进密闭的房间里,并对光照进行了控制,首先是光照 12 小时,再关灯 12 小时,重复 14 天。

两周下来,公鸡在这种规律的实验下,会在关照来临前 2 小时准时打鸣。

之后两周,他们把这批公鸡关进了全黑的密闭空间,在这里公鸡不再能接触到光线,24 小时都是漆黑一片。

结果发现,公鸡仍然会记得前面的光照规律,在将有光线的时间打鸣了。但不久后,它们打鸣的时间偏移了 0.2 小时。如果给点光照引诱,也会引起它们的鸣叫,但效果不太明显。

最后日本的科学家得出结论,公鸡打鸣是受身体内部的影响,外界的光线因素次之

。实验结束后,这批鸡被放回原先的地方,但却表现得不太正常,貌似疯了的状态。显然,小黑屋对这些公鸡来说,冲击还是挺大的。

那么问题来了,公鸡打鸣真的像日本科学家测试的那样吗?

其实不全,公鸡能准时打鸣的原因较为复杂,还得深入到农村,来实地听听老一辈人的说法。

为何公鸡能准时打鸣?

貌似在我们的印象中,公鸡都会在凌晨 3~4 点破晓时准时打鸣,仿佛定了闹钟一样。那公鸡是会计算时间吗? 为此我咨询了村里一位 60 多岁的养殖场主人,他对于公鸡打鸣有较为专业的见解。

通过他的普及,我才知道鸡的打鸣是个“条件反射”行为。

鸡的习性和生理功能都受到大自然节律的支配,公鸡打鸣主要是由于内在生物钟调节,同时也会受到一定外部因素的影响。

简单来说,这种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物钟,是由基因和蛋白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24 小时节律行为,它影响了不同时间段的生理变化,比如血压、体温、脉搏、激素分泌等。

而公鸡的生物钟,和光线的强弱有关,凌晨四点钟天色渐亮,公鸡的光线感知能力比其他生物强。而光就像是信号,感受到光线后它们就唤起了体内的“生物钟”,然后就开始打鸣了。

其次,公鸡大脑内有一个叫做“松果体”的腺体,其细胞内含有丰富的 5-羟色胺,它能在特殊酶作用下转变为褪黑素。“

褪黑素”人和鸡体内都有,是能让人睡得更安心的东西,夜晚是鸡的褪黑素分泌高峰期,所以这时候一般不会打鸣;

但到了黎明,它体内的褪黑素分泌减少,公鸡就会被刺激到,这时就唤起了它们打鸣的欲望。

什么时候是公鸡打鸣的时间?

公鸡打鸣,不止局限在黎明前的 3~4 点,除了紧急破晓,大多数鸡都有白天打鸣、深夜打鸣的习惯。

可以说,全天 24 小时公鸡都有几率打鸣,但要取决于它是否受到外界光线刺激,生物钟是否紊乱异常。

如果你生活在农村,不仅是凌晨,白天你也照样可以听到公鸡的鸣叫。

公鸡打鸣背后有何含义?

如果在破晓打鸣,那是生物钟提醒;如果在深夜打鸣,可能光线太亮受到刺激;如果在白天打鸣,那么可能出自这几种目的:

1、宣誓领土主权,警告外来入侵者

。公鸡很好斗,也有一定的护食和领土意识,如有外地靠近,它们就会通过打鸣来警告入侵者,否则它们就不客气了。

2、打鸣以宣示自己的地位。

其次,在日本科学家的实验中也发现,公鸡打鸣不是一哄而上的,而是一只一只来,并且在队伍中地位最高的鸡,比低位低的鸡要先打鸣。所以公鸡打鸣,也是在释放这个信号:我的地位比较高,我先来!

3、公鸡打鸣是为了求爱。

公鸡和人一样,也需要塑造“个鸡魅力”,通过打鸣方式,吸引异性的关注是一件比较容易办得到的事情。自然界很多生物都是这样,通过鸣叫传递信息,表达爱意。

4、护食,争夺食物资源。

公鸡还会在抢食的时候鸣叫,它们忽视的意识挺严重的,只要有外来的鸡混入,它们都会不余遗力得叮啄它们。这种叫,也是一种护食的警告。

5、公鸡中的从众行为。

一般在农村,一只公鸡打鸣后,笼子里的公鸡也都跟着叫起来。说白了就是公鸡打鸣会受到伙伴叫声的影响,

为什么有的公鸡不打鸣?

有两种公鸡不肯打鸣,首先是被阉割过的鸡,没有雄性的激素在体内,公鸡逐渐地就不打鸣了;其次是生物钟紊乱的鸡,它们捕捉不到合适的打鸣时间,于是就搁置了。所以见到不打鸣的公鸡,也不要太惊讶。

虽然公鸡不打鸣,但丝毫不影响它们好斗,我小时候就被公鸡撵过,跑了好久都跑不过它,最后被啄得挺痛的,至今记忆犹新。

公鸡半夜打鸣是不好的象征吗?

村里面有些老人会说:

公鸡在黎明前打鸣那就是金鸡报晓,但如果在深夜 12 点左右打鸣,那就是不好的象征,这其中有依据吗?

其实,在农村我也碰到过很多公鸡凌晨 12 点打鸣的情况,后来经过我的核查,发现是公鸡笼内被月亮的光照到了,所以才造成了它们的“误判”。

同理,如果鸡在深夜休息的时候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那也有可能会打鸣,并不会有什么不好的象征。

母鸡也会打鸣?

我们印象中只有公鸡会打鸣,母鸡是不会打鸣的,但有些特殊情况,母鸡也会咯咯咯地叫,这是为什么?

原来,如果母鸡在平时吃东西的时候摄入了雄性激素较多的食物,

它们就会逐渐变爷们,不仅是学会打鸣,羽毛也变得非常鲜艳,甚至鸡冠也会突起,还不打算去下蛋了

。如果你家的母鸡也打鸣,那请你不要责怪它们,给母鸡注射一点雌性激素,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复原样。

写在最后

公鸡之所以会打鸣,源于体内生物钟,也源于它们对外界环境如光线的感知。但公鸡并不只是凌晨 3-4 点破晓的时候上班,全天候它们都有可能打鸣,只是因为凌晨比较安静,有鲜明对比所以听起来洪亮一点。

但不得不说,公鸡打鸣给人类报时,但有时候过于洪亮的打鸣声也会成为噪音,让人心烦气躁睡不着,也会把熟睡的人从梦中惊醒,真的有被鸡叫吓醒过!

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应对这种情况的?

是起锅烧油、切葱姜蒜,还是把自己的耳朵给堵上?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