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汉朝嫁了10多位公主给匈奴,可汉朝皇帝为何没娶过一个匈奴女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8 09:18:57 2次浏览

关于问题汉朝嫁了 10 多位公主给匈奴,可汉朝皇帝为何没娶过一个匈奴女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一国之君历史研究】的最佳回答:

别说汉朝皇帝不娶匈奴女子,就是放眼整个中国五千年封建社会,中原皇帝娶夷狄女子为正妻的也是非常少见的,中原与夷狄和亲,几乎全部都是中原王朝把女子嫁给夷狄君主,不觉得奇怪吗?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凤阁舍人襄阳张柬之谏曰:自古未有中国亲王娶夷狄女者。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一个发生在唐朝武则天时期的故事,后突厥默啜可汗向唐朝和亲,与以往不一样的是,默啜可汗是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唐朝的皇族人员,武则天同意了,让自己的侄孙武延秀迎娶默啜可汗的女儿为妻。

结果默啜可汗反而不乐意了,他说自己想把女儿嫁给天子的儿子,而不是武氏,同时武则天此举引来朝臣的大量反对,当时担任中书舍人的张柬之就上书武则天,他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自古以来就没有中国亲王娶夷狄女子为妻的。

汉匈和亲

在这里稍微解释一下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张柬之说的是中国亲王没有娶夷狄女子为正妻,纳妾的情况肯定有,但是娶为正妻的没有。

张柬之可是唐朝的名相,他用这个来反驳武则天与突厥和亲,说的一定是真的,不然可就是欺君之罪,也就是说从唐朝之前的历史上,没有皇族亲王娶夷狄女子为妻,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从汉朝和亲说起。

和亲是一直存在的政治手段,自夏商周朝以来就已经有了,但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和亲就是汉朝与匈奴的和亲,西汉建立之初,经历多年战乱,国内面临异姓王的割据,国外又有匈奴的虎视眈眈,刘邦还在白登山被匈奴单于冒顿率领 40 万大军围困了七天七夜,为了维持西汉的稳定,刘邦在娄敬的建议下选择了和亲。

刘邦听从娄敬的建议对匈奴和亲

刘邦劝刘邦与匈奴和亲的理由是:匈奴是不能够用武力制服的,如果把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并给予礼物,就能臣服匈奴,单于就是汉朝的女婿,如果公主所生的儿子能够继承单于,那后来的匈奴单于就是汉朝的外孙,匈奴就不能与汉朝抗衡。

从后来的情况看,娄敬的理由过于牵强,尽管汉朝与匈奴和亲,但是双方仍然会发生战争,匈奴仍然年年侵犯汉朝边境,和亲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双方的政治关系,光是西汉一朝,就有十余位公主因为和亲嫁给匈奴单于,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昭君,但是汉朝皇帝并未娶过一位匈奴女子为妻,哪怕为妃的都没有。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文化因素

《左传》襄公四年:戎,禽兽也,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

《左传》中有一段晋悼公与魏庄子的对话,晋悼公主张攻打戎狄,魏庄子说道:戎人,不过是禽兽。得到戎人而失去中原,恐怕不可以吧!

蛮狄夷戎

魏庄子把戎人比成了禽兽,戎人跟蛮人、夷人、狄人一样都是华夏之外的少数民族,华夏历来都是把蛮、夷、戎、狄当成外人,还有那句著名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出自《左传》成公四年,意思是:不是我们的同族,其心思必然不同。

在春秋时期,虽然礼乐开始崩坏,但仍然有一批华夏人想要依靠尊王攘夷来维护摇摇欲坠的礼节,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管仲,所谓的尊王攘夷就是所有的华夏人团结起来,一起对付蛮、夷、戎、狄,这是族群的分类。

《左传》闵公元年:管敬仲言于齐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暱,不可弃也。

管仲说:戎狄好像豺狼一样,是不会满足的;中原各国(诸夏)互相亲近,是不能抛弃的。这种深深的文化因素已经深入华夏人的思想精髓,影响了后世无数的华夏人,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

尊王攘夷

唐太宗李世民在与魏征的对话,也多次表达了这种思想,唐太宗曾经说过“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魏征也说过“夷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

哪怕是到了明清时期,也仍然有这种思想,比如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就说过:谓夷狄知有母而不知谁为其父,虽得天下,立法治民与禽兽同。

从这些记载与评价来看,华夏人自古看不起夷狄人,这是印在文化上的基因,一代传一代,是无法改变的,汉朝皇帝也是华夏人,自然也看不起来自匈奴的女子,更不会娶来做妻,即使皇帝想娶,满朝文武大臣也会阻止皇帝,所以汉匈和亲,历来只有匈奴单于娶汉朝公主,而没有汉朝皇帝娶匈奴公主。

《唐会要》:戎夏不杂,自古所诫。夷狄无信,易动难安,故斥居塞外,不迁中国。

在文化上华夏人看不起夷狄,甚至华夏人都不愿意与夷狄人居住在一起,来自《唐会要》的记载证明了这一点:戎狄与华夏不混杂,为自古以来的训诫。夷狄无信义,好迁移而难安居,因此斥居塞外,不得迁居中国。

匈奴人

二、政治考量

《周书》卷九:史臣曰:孔子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是以 周纳狄后,富辰谓之祸阶;晋升戎女,卜人以为不吉。斯固非 谬焉。

孔子曾经讲过一句话: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说夷狄虽然有君主,但还不如诸夏各朝没有君主。《周书》上还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周襄王,周襄王把狄人首领的女儿立为王后,后来发现王后与其弟王子带私通,又废除了王后,结果引发了狄人的讨伐,为国家引来了祸患,差一点导致亡国。

第二个例子是晋献公,晋献公攻打骊戎,骊戎将一对美女姐妹献给了晋献公,这就是骊姬和她妹妹,两人都被晋献公纳入后宫,晋献公对姐妹两人十分宠爱,在骊姬的挑拨下,晋献公疏远了自己的儿子,还立骊姬所生的儿子奚齐为太子,而晋献公的儿子申生自杀,重耳和夷吾被迫逃亡,引发了晋国一系列的内乱,甚至为后来三家分晋埋下了诱因。

晋献公娶戎女导致晋国内乱

这两个例子被《周书》拿来当反面教材,意思就是告诫君主不要娶夷狄女子为妻,否则会为国家带来祸患。

如果汉朝皇帝娶了匈奴女子为妻或者为妃,那么就有可能生下儿子,这样匈奴女子所生的儿子理论上就有继承汉朝皇帝的可能,这就会导致政权的不稳定,因为在华夏人眼中,匈奴是夷狄,是文化上落后的民族,按照《周书》的说法,就会带来祸患。

皇位之争在任何封建朝代都是极其残酷的,一旦汉朝皇子有匈奴血统,必然会得到匈奴人的支持,而匈奴与汉朝一直就是打打停停的政治对手,即使是双方关系非常亲密的阶段,汉朝也没有放弃对匈奴的警惕,汉朝上至皇帝,下至官吏,不可能会让匈奴有干预汉朝国政的机会,最好的办法就是阻止汉朝皇帝迎娶匈奴女子。

王昭君和亲

除了这种情况之外,外戚干政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常态,汉朝有名的外戚有吕雉、窦太后、王政君,所谓的外戚就是妻子这一边的亲戚,如果汉朝皇帝娶了匈奴女子生下皇子,等到老皇帝去世之后,其儿子有可能会继承皇位,那么朝廷中地位最高的就是这位匈奴女子。

匈奴女子想要权力更高,就得任命一些她所信任的人担任重要官职,一般来说,会任命自己娘家的男性亲戚,然后就会形成外戚干政,汉朝历史上著名的王莽、窦宪、梁冀都是外戚,王莽甚至还篡夺了汉朝江山,这无疑会给汉朝的统治带来祸患,为了防止这种祸患,汉朝皇帝不会迎娶夷狄女子,这是政治上的考量。

三、生活习性完全不同

汉朝与匈奴的生活习性完全不同,汉朝是农耕民族,有固定的居所,人们从事农业生产获取粮食,匈奴是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所,一生跟随水草丰盛而到处游走,从来牲畜业、狩猎与抢劫维持生活。

匈奴是游牧民族

汉朝是尊重老人、爱护幼孩,匈奴是尊重青壮年男子,看不起老人,吃的东西都是让青壮年男子先吃,吃剩下的才给老人吃,汉朝是一夫一妻一妾制,丈夫去世,妻子可以改嫁,也可以守寡,匈奴是父亲去世,儿子就把没有血缘关系的后母作为妻子,兄弟去世,活着的兄弟就全都娶已故兄弟的妻子为妻。

汉朝人是有名有姓还有字,并且对于皇帝的名字还要避讳,匈奴是没有姓,也没有字,还不用避讳,汉朝与匈奴在生活习性是有很大的不同,两个不同社会的人要生活在一起是很难的,汉朝和亲的公主很多都不能适应匈奴的生活,却被迫要接受匈奴的习性。

汉朝皇帝当然不会认同匈奴女子的生活习惯,哪怕是想到匈奴人的习俗,就会觉得不可接受,双方像两个平行世界,毫无共同点可言,所以汉朝皇帝也不会迎娶匈奴女子。

【2】、来自网友【而知而行的历史】的最佳回答:

汉匈和亲,是汉朝版本的韬光养晦,这本就是一个阳谋。因此所谓的和亲之举,匈奴人更多是在意财货粟米。天下人,包括匈奴人都知道汉朝皇帝未来肯定要秋后算账的。

古人就有一句话“十条命九条奸”,男女之间不正当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大的矛盾根源。可因为两性关系乃是人的根本,避无可避,所以自古以来,两性关系就被纳入到政治的范畴。

在周王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诸侯,称为诸夏。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称四方为“夷蛮戎狄”。孔子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因此,自周王朝制定礼仪之后,诸夏国家就取得了对周边民族的文化优越感。

诸夏国家势力强大后,就开始向周边的蛮族国家扩张。蛮族在战争失败后,一般都会送女子以求和,比较有名的褒姒、骊姬都是因为这种原因进入君王的帷幕的。

可见,美女作为社会稀缺资源,更是代表着征服者予取予夺的意志。因为有着强烈的文化优越感,所以“夷不乱华”,这些异域风情的女子充塞后宫,所学礼仪尽归华夏,叫做“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

(骊姬)

然而在西汉初年,情况却不同。匈奴和西汉两个新兴的帝国几乎同时崛起,对这样大帝国来说,建国早期所发生的每一件大事件,可能都会影响日后数百年的发展。

白登之围可谓是是西汉帝国生死存亡的关头,汉高祖刘邦能转危为安纯粹是冒顿单于的多疑好诈的性格使然,匈奴人失去了一战而问鼎中原霸主的机会。回到草原的单于越发气恼,屡次侮辱汉朝,还写了一封信给吕后,目的就是要再打一场。

汉朝深知决战非其时,固守本土发展经济。匈奴人往来如风,劫掠边境,意欲触怒汉朝人,让汉军一怒之下出兵草原。汉军一直保持隐忍不发的态度,匈奴人也不敢过于深入汉地,担心狡诈的汉军会包他们的饺子。

这就形成了你灭不了我,我也打不过去的僵持局面。别看匈奴闹得欢,将来都要拉清单。双方谁都奈何不了谁,汉朝为了能让匈奴人消停会,也让边境军民能好生生产,遂定和亲之议。

如果冒顿单于翻看过中国史书,不会对这一幕感到陌生。匈奴人能够占据漠北草原,号令群雄,他们的政治智商显然不会低。作为两个有志于称霸的新兴帝国来说,汉匈盟约从一开始就不注定了是一张废纸。汉朝皇帝心知肚明,匈奴单于心照不宣。双方维持着表面的客套,背地里的动作都没少干。

汉文帝时期,老上单于带兵已经杀到了骊山脚下,距甘泉宫只有 200 华里,京师震动。汉文帝星夜调兵 10 万,车 1000 乘,准备与匈奴决战。匈奴人自忖攻坚非其所长,后来悻悻然退去。

此后,匈奴动辄入关抢掠,史载“小入获小利,大入获大利”,汉王朝边境饱受荼毒。然而汉朝文帝、景帝两代人隐忍不发,积蓄力量。在匈奴人退走后,还要再一次送上大量的粮食、布匹、美酒,还有公主。

从公元前 200 年白登之战一直到公元 140 年汉武帝即位,和亲一直没断。匈奴并非国力强大,汉朝也并非国力弱小,只是游牧民族天然具备兵种优势及后勤优势。汉王朝发动战争的成本,远远高于匈奴人。

匈奴对于边关地区的侵犯,与其说是政治性的,毋宁说是经济性的。燕、代北部,实际上都是战国时代燕国和赵国从游牧人(东胡、林胡、楼烦等)手中夺去的地盘,在生产生活方式上,诸夏之国的移民往往集中于城邑,更广大的地区仍是半耕半牧的状态。

匈奴人的入寇,既是探寻自身“自然边疆”的过程,也是胁迫这些“小政治经济实体”保持农牧之间贸易经济联系的手段,这对于游牧帝国甚至是生死存亡的问题。只是一旦南方的农耕帝国不再反对这种贸易联系,甚至主动奉送足够吸引力的财富和物资,匈奴人进犯动机就会下降。

因此,汉朝一方尽量满足着匈奴人膨胀的胃口,用珍宝财货和驯服的态度来麻痹他们——当然匈奴人也是清楚的,所以汉朝和亲的公主在匈奴的地位都不是很高。她们是作为体现出匈奴单于的征服意志而出现的,很多人由于水土不服和思乡心切,没过多久就死在了草原。

匈奴一方当然也想送一个匈奴女人给汉朝皇帝当老婆。可是匈奴人也明白,与汉朝人终有一战,自己送过去美女,汉朝皇帝也不会要。设想一下,如果匈奴公主来到汉廷,该给一个什么样位子?太低了,受了委屈,匈奴人就会有口实来攻打汉朝。太高了,匈奴人的势力就会延伸到汉廷内部。

(和亲的目的在下一代)

所以,即便是匈奴美女貌若天仙,汉朝皇帝志存高远,怎么可能因为一两个美女就会忘记“白登之战”呢?汉武帝在获得对匈战争胜利后还曾说,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

那么,汉朝皇帝不娶匈奴女人,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到了汉匈战争后期,匈奴势衰,此时的和亲,等同于汉朝公主下嫁匈奴单于,所带随从都成为汉朝布置在草原的眼线,以夏变夷,这才是汉朝和亲的本意。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