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孙策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反而传位给弟弟孙权?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30 16:37:36 2次浏览

关于问题孙策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反而传位给弟弟孙权?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读书悟道】的最佳回答:

建安五年四月四日(200 年 5 月 5 日),孙策心血来潮带着众人上山打猎,一只梅花鹿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于是,孙策便直追了过去。追着追着树林中出来三个人,并上前向他施礼,说他们是韩当将军的属下(实际是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

就在孙策狐疑之际,其中一人忽然手持大枪向他的左肋刺来,孙策一闪躲过去了,他刚要拔剑砍杀,一支冷箭射了过来,孙策不幸头部中箭。

孙策正在挣扎之际,他的部下赶到了,那三人被杀,但医官看了孙策的箭伤后,给出了一个不幸的结果,这是一支毒箭,也就意味着孙策命不久矣!

自知不久于人世的孙策,没有感叹老天对他的不公,而是第一时间安排了江东的未来。地盘虽然不大,政局也不稳,但这可是孙家人的希望,托付于谁呢?

临终前,他把象征权力的印绶交到了自己的弟弟孙权手上,之后孙策身亡,那年孙策二十六岁,孙权十八岁。

孙策为什么要将江东的未来交到孙权手上,明明他自己也有儿子,只不过年龄尚小,七八岁的样子,但少子继位也符合惯例。为什么孙权没有选择自己的儿子,而选择了自己的弟弟呢?

从两个因素来分析:

外部因素:

历史上兄终弟及的情况也有,比如在诸侯国混战的年月,秦国的秦武公死后由其弟秦德公即位;秦宣公死后传给其弟秦成公,秦成公死后又传给其弟秦穆公。但到了封建王朝时代,这种情况就极为少见了,即便有多半是伴随着血腥味儿的。

但是话说回来,三国时代不也是一个混战的年月吗?东汉末年,国家分裂,历史进入群雄割据时代,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就是战争,时代的主宰者不再由血统决定,而是由实力说话。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个政权的统治基本以武治为主,在和平年月建立起来的文治秩序、结构退居次要,原有政治文化中的道德依附被弱化,儒学传统受到挑战。

比如,我们在看《三国演义》时,经常看到一个群体,那就是降将。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传统的忠君思想严重退化,不论文人还是武将效忠意识都淡化了。

看上图中汉末时期的军阀割据政权大小不等高达十多个,每个政权都有代表人物,人物化是三国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对于一个割据政权而言,“领袖”的意义重大。

如果孙策选自己的儿子作为继承人,其子孙绍据后人推测时年也就七八岁,就是一个孩童,即使成为“领袖”,也不能对江东产生影响力,也许还会沦为别人眼中的笑柄,搞不好还会引发内讧,毕竟江东基业也不稳。

可见,如果孙策之子孙绍接管江东,对内对外都不是最优项。但是孙权就不一样了,十八岁在古代已是成年人,孙策也是在十八岁接过父亲的权力棒,更何况孙权跟随孙策处理内务也有些年了,孙策对孙权已有了清醒的认识,比如,他对孙权说: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所以,选择孙权为江东继承人才是最优选。

从上述也看出,在混乱的军阀割据年代,在传统的政治秩序被弱化的情况下,家族意识才是第一位的,孙氏家族能不能守住江东,能不能保命才是最重要的。即使选择孙权,孙策也还是有顾虑的,不然他不会说:“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那么,孙策的弟弟又不止一个,为何不选择另外一个弟弟孙翊呢?这是由内部因素决定的。

内部因素:

汉末割据势力那么多,那么这些割据势力靠什么维系他们的凝聚力呢?两个途径:

其一,通过血缘、准血缘和地缘纽带维系部众。首领一般倾向于将自己的亲属安置在重要的岗位上,尽量用自己的熟人和乡亲。

其二,就是靠武力威慑。

这两个特点从割据图中就可以清晰的看出,比如袁绍是世系大族,刘璋、刘表是汉末宗室;韩遂、马腾、孙策、吕布的武统特点明显。

所以,孙策在选择继承人时,他要综合以上两个因素来考量。但是从统治的角度上来说,血缘关系肯定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地缘因素。

孙策的遗言也显示了这样的特点,印授交到了弟弟手上,还不忘对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三国志·孙策传》注引《吴历》),意思是说如果自己的弟弟孙权不能胜任统率江东的责任,就请张昭取而代之。

选张昭是有意思的,张昭所代表的势力是“宾旅寄寓之士”,简称“流亡北士”。这波人原是北方的士人,因躲战乱才来到江东,所以在他们身上有很强的依附性特点,先是依附本土的州牧、太守,之后是孙氏家族或江东大族,尽管是一个松散的派系,但影响力也不可低估。

那么“武力威慑”呢?孙策占领江东,靠的是孙坚旧部和自己的旧部。那么占领后后,如何立足于江东呢?在江东大族眼中,孙策就是一个非法入侵者,没有任何”朝廷”的授权文件,因此,江东诸郡也不可能马上接纳他。

而孙策又承袭了其父孙坚的暴脾气和嗜杀的性格,对于一些有一定声望和舆论基础的名士,一旦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其处置的方式便是简单粗暴的杀无赦,比如对于陷居名士高岱、道士于吉的杀害,甚至对于他的死,也是源于他的嗜杀。

所以,孙策在世时与江东士族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但即便不和睦也不能全部都杀光吧,这样做更不利于统治,有效的办法就是转换思路,放下屠刀,和平相处,即便看不顺眼,至少能容得下对方,也算得上是一种相处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孙策的另一个弟弟孙翊就不合适了。在《典略》上有提到过他的三弟孙翊,此人在性格上与孙策相似。在孙策临终时,张昭等人也曾建议将军权托于孙翊,被孙策否了。

这说明孙策对江东局势了如指掌,此时的江东需要的是一个能守住地盘的人,而不是一个挑起争端的人。如果选孙翊,从他们相似的性格来看,能够缓和江东各派系矛盾的可能性不大,反而挑起事端的可能性加大。而凭他对孙权的了解,能够说出“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这样的话,其中已经透露出守住江东的关键在于用人。

因此,在孙策的眼中,孙权具备稳固江东的能力,从江东的发展角度来说,孙权也是最佳候选人。事实上也是如此,比如孙权对鲁肃的重用,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成就了孙氏的帝王梦。

综上所述,从内外两种因素来看,孙策选择孙权为江东继承人,这是他的最优选择。

【2】、来自网友【Mer86】的最佳回答:

孙坚战死时,孙策十六岁。

这个年纪虽然不大,但搁在古代,也是可以主事的年纪了。而且在当时,孙坚的部曲基本保存完好,诸如程普、黄盖、韩当、朱治等文臣武将,仍对孙家不离不弃,并没有因为孙坚去世,就抛弃孙策、孙权等兄弟。

可以说,孙坚当时完全可以把部队的指挥棒直接交给孙策手上。

然而,孙坚临死前并没有这么做。他把指挥权交给了侄子孙贲。

为什么孙坚要这么安排?

原因很简单。虽然孙策能力很强,也得孙坚旧部人心。但他擅长攻坚,不擅长守业,缺乏人生挫折,容易阴沟里翻船。

把话说的直白一点,孙策是个欠缺社会毒打的希望之星。

孙家本钱小,没地盘,人又少。连赢十把都不见得能富。但只要输一把,就可能是满盘皆输的结果。

相比于孙策,孙贲是苦出身,自幼丧父,童年丧母。他自己还是个孩子时,就出社会独自闯荡,独立养育亲弟弟孙辅。

像他这样的人,知深浅,懂进退,适合在逆境中求生存。

尽管孙贲才华有限,在他带领下,孙氏不会大富大贵。但孙贲也不大可能把老本输光。

事实证明,孙坚没有看错人。虽然孙贲没有把队伍做大做强,但他也没有把队伍带散。

孙策守孝结束,更成熟,决定出山打天下时,孙坚的部曲,孙贲几乎是完好无损的交还给孙策手上的。

一支队伍,长达数月缺乏主心骨,还能基本保住本钱,这在汉末三国那个乱世时代,很难能可贵了。

时间来到公元 200 年。

这一年,孙策因伤而死。他临死前,情况比起孙坚死时,还要略微严重。

一方面,孙策虽留有一个儿子叫孙绍。但年龄不大。(孙绍的生卒年不详,但是根据孙策的年龄进行推断,孙绍当时年龄不大,可能也就六七岁)

一个小毛孩子,啥都不懂,显然是无法直接承担继承江山的重大责任。

另一方面,孙策打下江东五郡(实际只有东汉扬州的五个郡),豪强林立,孙策为了强化在江东的统治,不断杀豪强。但本地豪强多,他根本就杀不完。因此,这也使得当时孙家与江东豪强的关系非常紧张。统治根基极不牢固。

再一方面,孙策在背叛袁术自立后,虽然他扩张的速度很快,但他没有时间整顿自己与孙氏族人的君臣关系。他当时更像是孙氏一族的盟主,而不是君主。因为当时的孙贲是太守,孙策队伍舅舅吴景是太守、老臣朱治代理了一个太守,孙策自己也只是太守。

他不是扬州刺史或扬州牧,不是以上级官员的身份在号令孙氏族人。他只是因为个人能力很强,且又是孙坚的儿子,大家觉得跟着他有前途,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所以才拥戴他。因此孙家内部当时也是有矛盾的。

这个矛盾体现为——江东豪强对孙策的统治并不服气,有些亲戚对孙策的儿子也不服气。

所以综合来看,孙策死时,他的实力和政治成就虽然远超父亲死时。但江东集团内部的矛盾却也是比孙坚死时要大的多。

如果孙策不死,凭他的能力,多活几年,或许能把内部问题解决好,然后把政权平稳交给孙绍。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孙策没来得及做这些事就死了。他的儿子小,江东内部又乱。他面对和父亲孙坚一样的情况——必须要求稳才能生存下去。

孙策曾一度对张昭说,如果孙权可辅,你就辅佐他。不可辅,你可以自立为江东之主。甚至就连孙坚的老婆吴夫人也担心江东基业不住。这就足以显示当时形势有多危急。

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策薨,权年少,初统事,太妃忧之,引见张昭及袭等,问江东可保安否,袭对曰:“江东地势,有山川之固,而讨逆明府,恩德在民。讨虏承基,大小用命,张昭秉众事,袭等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时也,万无所忧。”众皆壮其言。

同时这也显示,孙策对传位给孙权,也有点信心不足。

孙权只是孙策上的第一把“锁”,张昭是上的第二把“锁”。

可能在孙策的设想里,最理想的情况的是孙权能稳住大局,为孙氏光耀门庭。自己儿子也能跟着沾光。

退一步,孙权不行,张昭接替之,代立为江东之主,继续保孙氏能继续荣华富贵。自己儿子不至于死在乱世之中。

最后,如果情况坏到连张昭都控制不住的局面的了,孙策安排的对策便是“缓步西归”。

这个”缓步西归”的具体含义,研究三国的人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是指渡江北走,回归孙氏的老家。也有人认为是归顺曹操控制下的东汉朝廷。

无论怎么说吧,结果都是一样的——即如果控制不住局面了,孙氏就离开江东,权力和地盘都不要了,力图只保住祖宗香火不断即可。

想想看,孙策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还怎么可能传位给年幼的儿子呢?

事实上,孙策死后,孙权继立,江东还真就是风雨飘摇。各地太守蔑视孙权的能力,纷纷造反。从孙策去世到赤壁之战期间,江东几乎所有的郡,都发生过叛乱。

孙权自打继位就马不停蹄到处平叛,此外还检阅军队、开设幕府,从行伍中和地方上招募提拔人才,安抚众心,拉拢大族支持。累的跟狗一样。

这种工作强度和工作难度,绝非孙绍那种小毛孩子可以做到的。

总的来说。虽然东吴肇始于孙策,但东吴能真正以鼎立之态称雄于汉末三国,大部分的任务却是在孙权时期完成的。若没有孙权继位后的深耕,孙氏集团对江东的统治,更像是军事殖民,看起来威风凛凛,然则并不牢固。孙家能在江东立足,生根发芽,其实是孙权前后几十年的努力。

在孙家内部,若没有孙权,孙坚的直系后裔到死,估计也只是个盟主。孙权也是依靠战功,凭借几场大胜利树立了足够威望,才终于把自己由太守升级成为州牧,把孙坚直系与族人和将领们拉开了等级差距,从孙氏盟主身份向东吴君主身份迈开了一大步。

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的话: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现在看来,确实是一句实话。孙权不仅完成了孙策部署的任务。而且,他还超额完成了任务。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