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波黑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谁是战争的最大赢家?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4 03:43:06 4次浏览

关于问题波黑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谁是战争的最大赢家?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话匣子聊天】的最佳回答:

波黑战争最根本的原因是民族矛盾。想要说波黑战争的根源,就不得不从铁托建立的南斯拉夫说起了。南斯拉夫是铁托用个人魅力凝聚起来的一个国家。当时,苏联想要排挤掉铁托,扶植苏联信任的人担任南斯拉夫的领导。但没想到,铁托巧妙地利用了南斯拉夫人各民族的民族狂热,居然是铁托粉碎了苏联的企图,反而完全掌握了南斯拉夫各民族对他的狂热敬仰,取得了类似古巴的卡斯特罗一样的民族英雄身份。由于铁托没有照搬苏联的制度,所以南斯拉夫的经济成长特别突出,算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经济发展最好的国家。也就是说。铁托实际上没有解决南斯拉夫境内复杂的民族问题,他是用经济发展遮盖了民族问题,让南斯拉夫人都很富裕,就不闹腾了。

用个人魅力建立那斯拉夫的铁托另外就是铁托为了安抚各个大民族的民族情绪,就将中央权力下放,让各个加盟南斯拉夫的共和国获得了更大的自治权,但这一行为很显然没有取得铁托希望的效果,反而是起到了反效果,让这些民族的独立运动反而更加有依仗了,这也是日后南斯拉夫解体埋下祸根。铁托是唯一一个可以用威望凝聚南斯拉夫各民族团结在一起的人。而铁托去世后,恰恰南斯拉夫被苏联和华沙条约集团国家的经济衰退牵连,也发生了严重的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异乎寻常的严重,外债高筑,失业率也直接窜起来。此时南斯拉夫因为太多的权力已经下放到各个共和国,所以各个共和国为了自己能多分到一些好处,就都当南斯拉夫中央制定的宏观经济计划是一张废纸。然后这些加盟的共和国就用大打民族牌的办法,宣传脱离南斯拉夫会有如何如何灿烂的前程,于是南斯拉夫分裂就无可避免了。民族一旦开始有了分裂的心思,那么以前的仇恨就又泛上来了,也就是民族矛盾激化了。就在这个时候,新任塞尔维亚总统的米洛舍维奇,强硬地要求所有加盟南斯拉夫的共和国,都要将权力上交南斯拉夫中央,组建一个以塞尔维亚为主导的南斯拉夫。但南斯拉夫其他加盟共和国根本不给米洛舍维奇面子,斯洛文尼亚第一个退出了南斯拉夫,接着克罗地亚也宣布,南斯拉夫必须是一个松散的主权国家联盟,否则克罗地亚也要退出南斯拉夫。此时南斯拉夫就变成“三国”了,比较强大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各自自说自话,剩下的那些小的加盟共和国只有黑山是与塞尔维亚混,余下的都是骑墙观望态度。

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独立,塞尔维亚以南斯拉夫的名义派兵进入斯洛文尼亚平叛。但在欧洲的调停下,米洛舍维奇最后承认了斯洛文尼亚独立。但对克罗地亚的独立,米洛舍维奇非常强硬。由于克罗地亚境内有不少塞尔维亚人,塞尔维亚想利用这一点,控制住克罗地亚,于是“克罗地亚战争”就打响了。最后是克罗地亚用很残忍的手段将境内所有塞尔维亚人都清除了,变成了单一民族国家。于是也就独立了。接下来就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亚和马其顿,看到塞尔维亚对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的企图,也害怕自己被塞尔维亚惦记着。这三个共和国也就都开始寻求独立了。马其顿因为境内塞尔维亚人很少,且与塞尔维亚私下勾连,想要一起解决境内都有的阿尔巴尼亚人,所以马其顿的独立没有阻力。当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亚境内塞族很多,独立就没那么顺利了。这就是“波黑战争”的爆发了。波黑境内的塞尔维亚人再次“独立”,然后波黑两国一边抵抗以那斯拉夫名义的塞尔维亚军队,一边用极血腥的手段清除境内“独立”的这些塞尔维亚人。最后波黑两国清除了境内的塞尔维亚人,在国际调停下,最后也独立成功了。

总之,南斯拉夫因为铁托去世,又撞上经济危机,就演变成了“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局面。塞尔维亚想要在这个分崩离析的南斯拉夫里当老大,但因为没有绝对的力量,以及外部力量(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推波助澜,每一次阻止其他加盟共和国的独立都失败掉了。而且这些寻求独立的共和国,在清除境内搞“独立”,与塞尔维亚暗通款曲的塞尔维亚人时,手段非常血腥。其实接下来还有黑山共和国的独立,和科索沃的独立,这都等于是从塞尔维亚的身上挖肉。一连串的独立后,塞尔维亚主导的南斯拉夫就成了一场梦。如果说谁是赢家,那就是那些独立的共和国了。最大的输家就是有梦想的塞尔维亚了。

【2】、来自网友【历史吐槽机】的最佳回答:

衰落的猛虎

想把波黑战争掰扯清楚就必须说的细一点,吐槽机这次得卖点力气了,其实这场战争不能简单归咎为民族矛盾或者外部干涉,整场战争大抵可以理解为一次大型双标现场,打烂了某些政客的脸皮。故事还是从 1990 年说起吧,在这一年南斯拉夫的两个加盟共和国斯洛文尼亚与克罗地亚都开始不满家里的穷亲戚太多,准备分家单过。彼时西欧列强虽然不待见红色政权,但顾忌巴尔干火药桶的威力,还是不希望他们强行独立。可惜德国人另有算盘,急于提高国际地位和打破市场壁垒的野心让总理科尔一遍遍的火上浇油,终于两个国家在 1991 年 6 月 25 日宣布独立,南斯拉夫内战打响。衰弱不堪的南斯拉夫无力挣扎,很快就放弃主张,默认既成事实,把大量塞尔维亚人内迁。

德国人当时爽得不行,连法国佬的痛骂都忽略过去,但他们并没意识到自己已经点燃了导火索,巴尔干地区即将爆炸。克罗地亚的独立让其他加盟国心浮气躁,但他们并没有两国的天然优势,人家是具备主体民族绝对多数。波黑地区显然就是最好的例子,在 430 万人口中,33%是塞尔维亚人,17%是克罗地亚人,44%是波斯尼亚人(穆族)。人口最多的穆族迫切希望独立,克罗地亚人也希望独立或者加入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人不愿意独立。更致命的因素是因为大量塞族从克罗地亚境内撤出(包括军队),波黑地区的人口比例正在发生变化,长久深刻的民族矛盾、政治矛盾、宗教矛盾在 1991 年集中爆发出来,在 1992 年 2 月独立公投前夕到达了顶峰。

血腥的婚礼

在波黑地区的塞族人很快抛出了自己的筹码,宣布如果波黑独立于南斯拉夫联盟,那么自己将会在此基础上寻求独立于波黑,甚至连国家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斯普斯卡共和国。与此同时塞族人还声称会抵制全民独立公投,不参与 3 月 1 日结束的投票,在那天大量塞族人挥舞南斯拉夫国旗走上街头,嘲讽那些出来投票的穆族和克族人。当然,还有一些塞族人趁着大伙都没事做,抽空结个婚什么的也很正常。在萨拉热窝一场传统塞尔维亚婚礼正在进行,但混乱的局势显然对喜事儿没啥帮助,某个穆族黑社会兼军阀朝着婚礼人群直接射击,新郎的父亲当场死亡,一位塞族东正教牧师重伤,局面再无法控制。

搞笑的双标

在一片混乱中波黑地区的独立投票结果出炉,投票率 63.7%,赞同独立的票数占 92.7%,波黑宣布独立。塞族人自然要履行自己的诺言,他们宣布斯普斯卡共和国成立,咱们也独立了!于是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无比黑色幽默的事儿,刚刚从南斯拉夫以民族自决为由独立的波黑,不承认以民族自决为由独立的斯普斯卡,大型双标现场搞得欧共体都尴尬无比,纷纷表示波黑的手艺太糙。无论过程怎么搞笑,波黑的内战终于还是展开了,目前很多资料显示南斯拉夫或者塞尔维亚直接参与了这次战争,其实这说法也是不对的,准确的说南斯拉夫(或塞尔维亚)是为斯普斯卡提供了后勤支持,就像一些国家对穆克联盟做的一样。

阴险的拉架

后面的故事不用细说啦,穆族和克族虽然有人数优势,但武装度和战斗力实在不行,根本打不过有大量职业军人的塞族,战争开始后塞族甚至有统一波黑的期待。但每次塞族占据上风时,总会有些国家出来拉偏架,让局面反转。1994 年春天塞族占据了波黑 70%左右的土地,北约直接下场把他们轰了回去,穆克联军趁势打出一波反击,但因为太菜很快被瓦解。随后北约由于是否派地面部队内讧,美国一番斡旋下双方停火四个月。1995 年塞族再次大举进攻,北约也毫不客气的组织了更大规模的轰炸,打到这种地步塞族人也彻底明白了,这场战争自己根本打不赢。其实北约那边也无奈,波黑必须维持为一个主权国家,否则战争会无限,这种独立基础上在独立的神操作一旦成功绝对后患无穷。

最终知道自己赢不了的斯普斯卡共和国选择妥协,他们在 1995 年 12 月签下《岱顿协定》,决定不独立了,这事儿又回到起点。坦率说吐槽机真不觉得这场战争有所谓赢家,大抵每个参与者最后都非常不爽,扯淡完毕。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波黑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谁是战争的最大赢家?】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