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明初猛将蓝玉备受朱元璋青睐,为何却被锦衣卫蒋瓛揭发谋反被杀?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2 06:20:00 2次浏览

关于问题明初猛将蓝玉备受朱元璋青睐,为何却被锦衣卫蒋瓛揭发谋反被杀?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友爱山丘 21】的最佳回答:

我认为蓝玉被杀的主要原因是:他功高盖主,位高权重,拥兵自重,极有可能危及皇太孙朱允炆日后执政,改立自己的女婿朱元璋第十子(十王爷)当皇帝,所以朱元璋借锦衣卫之口,定蓝玉谋反之罪,族杀蓝玉。

【2】、来自网友【焚剑煮酒】的最佳回答:

在徐达、汤和已老,常遇春、李文忠不在的时代,蓝玉无疑是大明军界最闪耀的一颗将星。

在“捕鱼儿海”的一战,将蓝玉推向了和徐达等名将一样的高度,而他本人也被皇帝加封为凉国公,但在进封公爵的五年之后,蓝玉就被以“谋反”的罪名处死…

蓝玉的过往

蓝玉,定远人,早年跟随于常遇春麾下任管军镇抚,其人有胆有谋,《明史》评价他“饶勇略,有大将才”,参加的战事从未输过,凭借战功的积累,蓝玉升任大都督佥事。

洪武四年(1371),蓝玉随傅友德征四川;五年,随徐达征扩廓帖木儿;十一年,随沐英平叛西番;十四年,随傅友德征讨云南;四战皆胜,这是蓝玉前半生的功绩,唯一不足的是蓝玉在这些战斗中都只是作为偏将、先锋的身份,而不是一军统帅。

蓝玉缺的不是能力,缺的是一个机会,而这个机会终会来临。

1367 年,朱元璋称帝前一年,在此前,他已经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长江以北,元朝半边江山已尽归朱元璋之手,接下来就是决战了,决定能否问鼎天下的一战。1367 年 10 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挥师二十五万北上灭元,这一战奠定了徐达明朝第一功勋名将的地位,他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攻占大都,而元朝顺帝早在徐达来临前,便带领皇室逃去了上都。徐达这一战虽然结束了蒙古部落在中原的统治,但元朝残余势力仍然存在,这也是朱元璋称帝后不断北伐的原因。

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命冯胜为主将讨伐元太尉纳哈出,蓝玉以左副将军的身份随行,战事进行顺利,纳哈出的部队全部归降明朝。对于蓝玉来说,打赢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的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年冯胜因罪被罢免,蓝玉受命,替代冯胜成为一军主帅。

元顺帝死后,他的孙子脱古思帖木儿即位成为黄金家族新的大汗,脱古思即位后,秉承先人遗志,妄图有一天能够恢复元帝国的荣耀,但他并不是成吉思汗,此时也并非南宋末年,别说面对朱元璋了,在接下来的一场战役中,蓝玉就会让他跌入谷底。

洪武二十一年(1388),蓝玉得知脱古思就在捕鱼儿海附近,便率大军星夜兼程,在快到达捕鱼儿海时,狂风大作,风声掩盖了大军的行路声,元军毫无察觉正有一支精锐向他们袭来,此战呈一边倒的形势,元军毫无防备之力,除脱古思与太子天保奴逃走,其余或被俘、或死于战场。这一战后,元主逃亡大漠,再也无心回归中原,而这一战也将蓝玉的声势推倒了顶点,回朝后,朱元璋封蓝玉为凉国公。

丧命最主要的理由

除去国公这个身份外,蓝玉还是开国元勋常遇春的妻弟,要知道常遇春的女儿是太子朱标的太子妃,所以蓝玉是朱标名义上的妻弟,他也是朱标最鉴定的拥护者。对于朱元璋早期重用蓝玉这一点,我是这样认为的,他能得到朱元璋的信任和纵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蓝玉忠于太子,而太子是帝国的接班人。

所以后世猜测蓝玉或因谋反、或因霸占蒙古王妃、或太过骄纵而死等等这些我是不认同的,因为朱元璋知道他干的这些事情却没用动他,原因就是当时朱标还活着,但朱标死后这一切就全变了。

当时朱元璋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如从前,在这个节骨眼上,太子居然病逝了,这让朱元璋很伤心,但为了江山社稷,他不得不先放开丧子之痛,他将自己的太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储君,而当时的朱允炆才十几岁而已。

主少国疑,像蓝玉这样的骄兵悍将,朱元璋又怎么能放心让他活下去,就算是朱标在世时,退休多年的李善长仍避免不了走狗烹的命运,何况是蓝玉。

而锦衣卫指挥使的揭发只是给了朱元璋一个动蓝玉的理由,是谁揭发的并不重要,即使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官员来揭发蓝玉,蓝玉也必然会死。

【3】、来自网友【原来历史是这样】的最佳回答:

蓝玉作为明朝的名将,最大的战绩就是在明朝建立后,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带领十余万大军深入不毛,奋勇作战,彻底击溃了北元,完成了了他的先辈没有完成的伟大功业。

但蓝玉为何被锦衣卫指挥蒋瓛揭发而后以谋反罪处死呢?

朱元璋要保证自己的江山永固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就开始杀功臣。刘基,李善长,冯胜等先后都被朱元璋解决了,更何况是蓝玉。为什么要朱元璋要杀掉蓝玉等功臣?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蒋瓛(huan)告发蓝玉谋反,成就了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而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亡,由于朱元璋对朱标的感情深厚,使得他在朱标死后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承皇位。

但是,朱允炆太小了,不像自己的父亲,经过开国时期艰苦的考验,也没有驾驭群臣的手段。

蓝玉这一批开国功臣,文韬武略,能谋善断,只有朱元璋能控制他们,朱标也算有点威信,勉强还能压的住阵,但朱允炆就完全没办法。自己辛苦打下的的江山,岂能拱手让人,良弓走狗之类的要先清理干净,这样才能保证朱允炆的皇位。

让朱元璋想不到的是,最后威胁朱允炆皇位的不是这些功臣,而是自己的儿子朱棣。

蓝玉自身性格缺陷,处事考虑不周

蓝玉的性格缺陷从一次饭局看出。

元朝太尉纳哈出带了几百人参加投降仪式,蓝玉热情的接待他,亲自把他迎进营房,设盛宴款待他,一开始双方气氛很融洽。然而蓝玉的一个举动彻底打破了这种和谐的气氛。

当时纳哈出正向蓝玉敬酒,蓝玉看到纳哈出的衣服破旧,便脱下自己身上的外衣给纳哈出穿上。但这一友好的举动在纳哈出眼里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一种强求和恩赐,就当场拒绝了。蓝玉以为对方客气,便反复要求纳哈出穿上,并说你不穿,我就不喝,而纳哈出也表示,蓝玉不喝,他就不穿这件衣服。双方都是武将,脾气硬的很,谁也不肯让步,最后双方大打出手,差一点纳哈出的二十万人不会投降了。还是冯胜出面才顺利招抚。

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对方敬你酒你喝就是了,给对方面子,事情也能圆满完成。死扛,也就只能死了。蓝玉就是这样,出事考虑不周,性格过于强硬。为后来埋下了祸根。

蓝玉使劲作死

蓝玉在彻底击溃了北元后,就开始任意妄为。

在归途中,蓝玉违反了朱元璋的民族政策(平等对待所有民族),干出了一件让人不齿的事情,欺负了元主的老婆,而这位女性性情也甚是刚烈,自杀了。但朱元璋考虑蓝玉功劳很大,便没有追究他,而蓝玉却以为这是默许的表现,更加猖狂起来。

在他回到喜峰关口时,由于已经是黑夜,守官的官员休息了,但听到有人叫关就立刻跑去开门,而蓝玉命令自己的士兵攻击关卡,打破城墙强行闯入,还颇为得意。实在是太过分了。

蓝玉被封为凉国公后,蓝玉把手伸到了军权上,不经朱元璋允许,在军队认命自己的亲信官员,布置自己的势力。

蓝玉很快犯了致命错误。朱元璋考虑到蓝玉的功劳,破例封给他太子太傅的官衔,这是个从一品官职,一般官员只有梦里才能得到,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

但是,蓝玉就像是吃错药了,居然在很多人面前大叫:“以我的功劳难道不能给个太师吗?”

性格决定命运,而关键在于,蓝玉的命运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很大程度上,他的生死只取决于朱元璋的容忍和耐心。蓝玉似乎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朱元璋在听到蓝玉这句话后,再也不能忍受了,是能忍,熟不能忍!他再次亮出了屠刀,在锦衣卫指挥蒋瓛揭发而后,立即以谋反罪处死。

蓝玉本人被灭族,被他牵连的人不胜其数。而他们的名字也被编为《逆臣录》。

【4】、来自网友【阴阳变换】的最佳回答:

谢谢你的提问。

蓝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朱元璋觉得年幼的朱允炆掌控不了蓝玉,所以朱元璋为了稳固朱允炆的地位最终杀死了蓝玉。其实历史上的蓝玉在战场上确实是一把好手,但是在战场之外的官场却表现的非常糟糕。当年朱元璋确实也杀害过很多的功臣,但有些功臣确实的居功自傲做了很多坏事,有些功臣却是朱元璋为了朱允炆而不得不杀的。

首先来说,蓝玉死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太子朱标的早死,如果朱标不死的话朱元璋是不太可能去制裁蓝玉的。虽然说蓝玉的性格比较张扬很难被控制,但是蓝玉对朱标却是非常的忠心,也是朱元璋留给朱标的班底之一。而且,由于朱标的正室是蓝玉的外甥女,所以蓝玉可谓是牢牢的绑在了朱标的战车上面。但是随着朱标的英年早逝,这种亲戚关系也为蓝牙带去了灾难。

其次就是朱允炆的生母与蓝玉没有任何的关系,朱元璋觉得蓝玉会为了自己的外孙去对付朱允炆。虽然说朱标的嫡长子也英年早逝了,但是蓝玉的外甥女常氏为朱标生下的还有朱允熥这个嫡子。而朱允炆的生母却只是朱标的妾,朱允炆也只能算是庶出。鉴于朱允熥是嫡子,蓝玉还是朱允熥的舅老爷,所以朱元璋觉得自己死后蓝玉可能会因为朱允熥的原因而为难朱允炆,不如提前为朱允炆清除威胁。

蓝玉骁勇善战,所向披靡,是难得的良将之才。但他也有许多缺陷。随着军功的增多与地位的提升,蓝玉居功自傲,逐渐变得无法无天。有一次他带兵外出打猎,深夜才返回喜峰口关卡。守卫关卡的士兵按照制度,半夜不准开城门,蓝玉居然派兵攻打喜峰口,“毁关而入”,所做作为非常过分。

蓝玉大权独揽,军中将校升迁降职,他一言而决,很少向朝廷汇报。加之他手握兵权,朱元璋对他越来越反感,担心他会尾大不掉,于是产生了除掉蓝玉之心。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明初猛将蓝玉备受朱元璋青睐,为何却被锦衣卫蒋瓛揭发谋反被杀?】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