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如何理解六祖慧能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6 10:17:19 2次浏览

关于问题如何理解六祖慧能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求静再禅】的最佳回答:

前一段时间有位学友说,究竟是风动还是番动?是心动,当时我就告诉他你这是头脑的信息答案,但我仍然不明白怎么得到答案是心动,这个问题潜移默化到我的心里,暗自寻找答案,直到前两天,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是关于时间这个概念的,文章内容简要是:没有时间概念,人总感觉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有时确是度日如年,这是因为起了分别心才造成的,到这我才慢慢清晰起来,原来一切都是因分别心而产生,究竟是风动还是番动?原来是心动。举例物理详细说明:我们都知道太阳东升西落,答案真的是这样吗?当我们心以假设地球为静止不动时,那么就是太阳东升西落,我们深以为然,这是我们早已忘记了我们是把地球当成参照物,如果你的心把太阳当成参照物,静止不动时,是不是地球是运动的,你看这样一比较,你看你的源头这颗心只要一幻化产生分别心,那么所谓的动静皆会变化。回到主题,当我们的心只有以地球为静止参照物时(心已产生分别),才会产生相对流动的风,流动的风碰上地球上静止的番,结果番也动了,如果你以风为静止参照物,那么地球(番)就是运动的,这就是因为你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果不一样,那么是谁在做主?是我们的心在做主,所以刨根到底就是心在动。终于有所明白了何谓道…

【2】、来自网友【和露摘黄花】的最佳回答:

禅宗的修行方法很秘密,这有其历史渊源。当年达摩祖师为什么从和平的印度逃往战乱的中国?具统计,当时来中国的印度僧人,多是受到了中国统治者的邀请,印度僧人才会来中国传法。当时的战乱形式,且北魏两次举国灭佛,对于佛教是十分不利的。达摩并没有接到南梁和北魏的邀请,达摩来到中国的原因是因为他将印度那烂陀寺修见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叫三十七道品,达摩将三十七道品山寨成一品,遭到了那烂陀寺的驱逐。梁启超考证说,达摩的这一品就是念佛法身,其实也是大乘三十七品中的一品。可以见佛,但是不能见佛性。相当于,印度那边拿毕业证要读完六年级,现在不用那么麻烦,幼儿园就可以了。

到了唐初,禅宗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儒家学者,就是神秀,神秀后来成了唐朝的国师,被武则天请到长安宫中供养。一次,武则天问神秀:“达摩祖师西来传的什么法?”神秀说:“一行三昧”。梁漱溟考证了这个一行三昧,就是达摩的念佛法身,其效果是见佛而不是见佛性,见佛性的修行方法在南北朝的萧齐时期就已经灭掉了。梁漱溟认为,印度有初地菩萨,而中国没有,主要原因就是大乘三十七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了。梁漱溟考证了印度的初地说:修三十七品,见佛性之后,不可能不想证初地,四禅中观三十七品就证了。中国没有初地的原因是三十七道品被灭掉了。这与梁启超考证中国只有净土,没有禅门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神秀要求见佛,弟子修的见佛,才能当方丈,才能说法,总之就是,你见佛,才能毕业。

惠能根据当时的社会实际,认为不要见佛,修着就好。只要修,就让你毕业。

梁漱溟考证后认为,惠能此举使得禅宗降低了门槛,大量信众蜂蛹而入。梁漱溟先生还注意到,此时的禅宗不再念佛法身,而是转而念第八识。也就是说,根本上也无法见佛,将见佛这条路彻底堵死。

题主问的这个就是著名的幡动公案。因为南宗念第八识,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心自己造的像。第八识就像电视机,我们整个宇宙和所有的人就是电视里的图像。所以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就是说,电视里并没有一个刘德华在动,是电视机的电流和显像管的粒子在动而已。

梁漱溟认为,此时的禅宗念第八识,其本质是基督教的本体论。为什么扯到基督教呢?季羡林反对,说与基督教无关,是印度教的本体论,与佛教没啥关系,所以禅宗诃佛骂祖是常态,因为跟佛教没有关系故。至此,禅宗终于摆脱佛教,自己独立出来,成为屹立全球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人自己的宗教。惠能的意义正在于彻底与佛教划清界限,创造了中国人自己本体论崇拜的宗教。

【3】、来自网友【自在李显成】的最佳回答:

用佛教唯识的话来说,风动、幡动,是心所认识的对象,即识的相分,虽然客观存在,但它不离能认识它的心,即识的见分。离开了能认识的见分,也就没有所认识的相分,正所谓“离心无别物”。是故六祖惠所说的“不是风动、幡动,而是仁者的心动。”

【4】、来自网友【余生念佛】的最佳回答:

一切法由心生,心生万法,心动而见动。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如何理解六祖慧能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