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你怎么看“很多时候,决定你死活的,不是医生,而是你的亲人”这句话?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3 12:29:25 4次浏览

关于问题你怎么看“很多时候,决定你死活的,不是医生,而是你的亲人”这句话?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知行馆】的最佳回答:

赶紧抢救呀,阿兹夫定,头孢克肟,芬必得,地塞米松,联合用药,一个疗程五天,不敢大意

【2】、来自网友【燕赵常人】的最佳回答:

这句话看着有点牵强但很多时候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很多癌症是无法治愈的,比如老年肺癌病人,大夫有时候会说如果不治疗估计有几个月的生存期,一般家属都会矛盾很久,治疗的话不知道会不会效果更差,不治疗又怕别人说三道四不给老人治疗。不过说实话,如果真的是晚期医生治疗好的概率也会很小。

而且一般的病人知道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精神压力都会很大,对疾病治疗都会有很大的负作用。

其实大夫最喜欢什么也不懂的病人,2000 年我肺部有炎症住院治疗,开始很厉害,还好是炎症。3 大夫聊天说他的一个病人肺癌晚期,经常疼的受不了,他经过检查觉得治愈概念很小,老人身体状况也不是多好,跟家属商量,说先吃点药估计不会超过几个月,然后医生开导她说没大事吃点他开的药就没事了。家属开始也想做手术看到老人身体状况确实欠佳,只能骗她说没事,因为通州肿瘤医院是全国有名肿瘤医院,老人感觉自己没事回家吃药,干农活,癌症自愈了。后来去医院复查大夫都惊呆了,不可思议。

我的一个堂兄得了骨癌,大夫的意思不治疗应该不会过多久,治疗也是机会不大,当时一家人选择都很难,最后我侄子决定做手术治疗,现在已经六七年了,虽然身体不是多好但应该还能生活好多年。

有时候亲人更多的关怀,在真正患了重病的时候更是一种负担,人就应该有尊严的活着。有参考消息报道日本医院老年人特多,插满了救命管子,而欧洲医院就很少,我估计这也是一种理念,真的得了不能治的病,再多的医疗只能增加痛苦。还不如有尊严的活着。

一般到了是否该抢救的时候,医生一般都是建议,最后决定是否治疗的还是家人,只是家人有时候会背负太多的情感压力。治疗,不一定会好,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经济差的会有太大的压力。不治,于心不忍,不治总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其实还是应该评估一下,如果治疗活三年,不治也许也能过三年或者少一点,不如自然老去。也减轻病人的痛苦。

亲人决定生死真的是个两难的决定。但这句话还真的有道理。

【3】、来自网友【小玄 smpt】的最佳回答:

很对,我妈就是,如果年前听医生的,我妈现在已经去了另一个星球,现在我妈啥事没有了,串门聊天,活的好好的。幸亏小弟通过针灸,吃了几副中药,加上艾灸。也许是命不该绝,居然就好了。

【4】、来自网友【宁死不 979】的最佳回答:

话不能说死,事不能做绝。一个人到了生死由别人决定的时候,也只能听天由命,顺其自然。

1,妈妈。2015 年,78 岁,胆管癌。我直接把妈妈从上海华山医院拽回家,就算妈妈明天就死,也不愿意妈妈明天受罪。有什么埋怨,有什么差错,由我一个人承担。

黄疸瘙痒怎么办?县医院插引流管。妈妈马上不痛不痒不酸不胀,能吃能喝能睡能走。判断正确,妈妈活了整整三年。

2,舅舅。2018 年,也是胆管癌,89 岁。表妹咨询我,我说,很简单,你姑姑例子就在眼前,可以不做手术,应该以解除痛苦为主。表妹说,可以花钱,就是没人照顾。好得很,舅舅三个儿子,五个闺女。

正在我牛皮哄哄的时候,突然想起,舅舅的癌症和妈妈的癌症有什么关联?他们都是五六年前同时出现黄疸等等症状,区别是,妈妈发现得早,吓得屁滚尿流,全家乱作一团,人人累得吐血;舅舅一个人床上床下,爬来爬去,却多活了半年。

我醍醐灌顶,原来西医剽窃了中医的套路:治病于未病。很简单,同一种癌症,同一个型号,有人活几天,有人活几年。

3,爸爸。95 岁。12 月底阳了,症状是食欲不振,气喘。我的意见是,在家熬着。前几天老头大小便不通畅,我的意见,送医院。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死了拉倒。但大小便不通畅,死了不划算。

老头现在住院,输抗菌素、激素。有用吗?但没有办法。老头骨瘦如柴。

4,楼上姐姐。夫妻两个不到 70,儿子移居德国。本来生活惬意,无奈老头脾气暴躁,拿根拐杖整天打人,姐姐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咨询我,我说,就算雇一个保姆,两个人扶不起、拉不住一个老头。怎么办?只能送养老院。也只是每个月 4500 元(因为生活不能自理,免除 1000 多,实际每个月 3000 多)

现在住养老院半年多了,姐姐三天两头去看望,倒是太太平平。

5,我们。快 60 了,老、病、死、葬,就在眼前。

看看闺女是怎么发飙的:你为什么不好好过日子?你对侄子侄女好有什么用?以后是不是靠我养老?气得我目瞪口呆、花枝乱颤:第一,你们两口子是过日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两个帮忙的。第二,我有我的忠义孝悌,你管不着。第三,我们养到你 18 成人,23 毕业,28 成家,尽了义务负了责任,至于以后你是不是孝顺,是不是养老,那是你的事情,与我无关。

前几天又发生同样的冲突。侄女(在江苏)托我到石家庄取 2 万元钱,闺女又发飙了。这是第二次。估计再出现一次,我会猝死。

6,大道理。我比谁都懂。如果人类感情可以量化,那么,父母对儿女的爱是 100,叫做一厢情愿,付出不求回报;夫妻之间的爱是 50,叫做两厢情愿,付出必求回报;儿女对父母的爱是 25,叫做欲孝不待,大概只能等到逢年过节,收到几张纸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是 12.5,叫做树倒猢狲散,可能对门不走动,老死不往来。

我们的归宿是养老院。但过头的话不要说,过头的事不要做,就算进养老院,联系、接送、探视、监督、看病、住院等等,还得依靠闺女。如果我失去机能,那就随她便吧。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最大的罪恶,最小的矛盾,就是自以为是,就是试图掌控别人。

【5】、来自网友【智者疙瘩汤】的最佳回答:

说的很对,当临终时,你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所以要把工作做在前面。五六十岁的时候就立下遗嘱,年纪越大,在头脑清醒的情况下找子女,多找几个很要好和信任的朋友或者亲戚,甭管啥方式说清楚自己临终的需求,处理好自己的后事。当然,最终还得看你找的这几个人到时候是不是真能按照你想要的方式离开。这就交给命运吧。[捂脸][捂脸]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你怎么看“很多时候,决定你死活的,不是医生,而是你的亲人”这句话?】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