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明初大移民,山西方言为什么没有普及中国?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9 18:06:49 3次浏览

关于问题明初大移民,山西方言为什么没有普及中国?
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碰瓷儿计算机】的最佳回答:

为什么上党片没有统一全山西,反而并州片是官话?

【2】、来自网友【冯老汉 1】的最佳回答:

虽然山西话没有得到普及,但是现在的华北东北的方言有很多山西话的元素,比如水桶叫梢,筷子叫箸等等

【3】、来自网友【山右】的最佳回答: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需要专门进行调查研究,而在此之前,只能简单地说一说:

首先,从洪洞迁移出去的那些移民并不都是山西人,其中有很多人本身就是来自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灾民,他们因躲避战乱和天灾而来到了表里河山,形备完固,相对稳定的山西,他们说的本来就不是山西话。

其次,即使是山西人,也不是来自山西的一个地方。山西话的南北差异大了去了,这样的人们被随机地聚合到一起,被一串一串地送到到新的地方,无法形成一个同属于山西的语言。

第三,语音跟人一样,具有入乡随俗的特点,受当地水土和语境的影响,慢慢就演化成当地的语音了。

第四,与山西话的相对绵软相比,河南、山东、河北话相对比较坚硬有力,感染力和侵彻力相对更强,山西人反而容易受到改变。

第五,谁说山西话对各地方言完全没有影响?还是有的,现在各地的方言都不可能是自古以来就一成不变的,都有一个演化融合的过程,只是痕迹不很突出明显罢了,这需要调查和研究论定。

【4】、来自网友【嵩山剑客】的最佳回答:

时下,在民间悄然兴起修家谱的热潮,值得肯定的是一种大好现象。中国的历史源于国史家谱和地方志,修订家谱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增进民族大团结;有利于提高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更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在众多修家谱中,遇到的困惑是,大多都是山西洪洞移民。这样问题就出来了:一是来自洪洞何方,无从考证;二是按辈分纪年不够,谱系无法排列;三是祖宗名讳,不知所然;四是有的家族已发展到 10 万人口以上,600 年时间不可能繁衍这么快;四是若都是洪洞来的,中原当时难道真的就荒无人烟了?这一连串的疑问,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为此笔者经过查阅文献,调查走访,得出的结论是,过去家谱记载有误传,祖籍并非全都是山西洪洞移民。

据历史学家和姓氏学家考证,目前人口超过 5000 口的家族,可断定并非洪洞移民。 翻阅历史,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政府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持续 17 年的元末农民战争主战场在黄河下游、黄淮平原一带,使河南、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明朝建立后,开国皇帝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中原诸州,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与此同时,山西晋南一带由于地理环境因素,正好那些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中原一带的老百姓听说那里富庶,并且不打仗,便纷纷往哪里逃。如此一来,与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相比,山西倒是人满为患了。于是朱元璋下令晋南一带的人迁往人口稀少的地方。明朝大移民是洪武三年(1370 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 年),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先后移民人口将近百万。传说,当时全家或一个大家族迁徙的居多,但迁往何处他们都不知道,为了时间长了能记住永远是一家人,他们想出个绝好的办法,就是将有保存和珍藏年代久远的大铁锅打烂,弟兄和近亲们分别身藏一个锅片,以便不管迁到天南海北,只要对成一个整锅,说明就是一家人。于是被迁到中原的山西人多数人家都存着锅片,这些人时间久了还经常怀揣着锅片认亲,当地人就说他们是“打锅货”、“老打锅”。意思是这人是外来的,精神不正常,也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心理。至今还有“打锅张”、“打锅李”、“打锅王”等姓的存在。据此,就拿登封为例,我们可以认定当时登封境内可能有洪洞迁民,但不会很多,如果多了明代《登封县志》肯定会有记载,但查找明代《登封县志》关于迁民这么大的事却只字未提,并且记载有“明洪武年户口,5415 户,31066 丁”。为什么现代的中原人都会认为是山西洪洞迁来的呢?究其原因就是洪洞迁民的“宣传词”说得好,“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可能出自某场亲人离别戏的戏词,但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至今不衰。由于受此歌谣影响,使众多不知籍贯来龙去脉人都误认为是洪洞迁民了。

有众多专家早就否定了“大槐树移民”的说法,认为在金元时期做官的,才续写家谱,自然家谱记得详细,那些没作过官的土著百姓,明清只得假托一个来历,所以出现了地名混乱的情况。”思考一下,为什么河北、河南、京津、山东亲缘关系最近?因为我们同处华北大平原或附近,从远古开始交流就很方便,关系很亲近。而我们与山西关系就比较远,山西与河南隔着大山。

现在所谓大槐树移民的家谱几乎都是清朝乾隆以后修编的,距离明朝移民历史大约 300 年。300 年前的事依靠口头流传几人能记得?清朝乾隆修编的族谱对于以前的族谱的描述基本都是“遗失”“磨损”之类的,总之就是老的不见了,要修个新的。实质上,很多压根就没有老族谱,根本不知道祖宗来自何方。宋之前,民间平民是不修族谱的,只有官修,也就是说,族谱只能是有相当品级官府的官员为光宗耀祖,才修家谱。到了金元时期,游牧民族入住中原,华夏式微,北方汉人很少修族谱,逐渐失去了对祖先来源的记忆。

到清朝时,民间突然兴起了修族谱的热潮,很多不知道祖源的只能人云亦云地依托“大洪洞槐树老鸹窝”。至于为什么是山西洪洞大槐树而不是别的,原因不明。我猜测,可能与明朝山西移民有关,这些山西移民是官府主导的,因此有地位,相对其他地方移民,山西移民又是数量最多的,于是对于不知道祖先来自何方的人来说假托来自山西大槐树是最好的选择。正因如此,清朝修得家谱中对于祖先具体居山西何地就很模糊不清,一般都是大槐树,再具体的何县何乡就没了。另外,“山西洪洞说”在明朝之前就有蛛丝马迹,金元时期中原就有为数不多的官修家谱所谓来自“山西洪洞”。因为明清时北方人不知道祖宗来源何地,现在就有人认为不知道祖源的北方人是金元后裔、女真后裔或蒙古族后裔。大多数汉人坚决反对这个观点,这恐怕在清代时兴民间修家谱时,就有这样的谬论,才蒙蔽和造成了众多百姓的误解。现在基因检测表明,北方人与仰韶华夏人关系最密切,北方人是华夏人的最正统后裔。总之,我们是曾经因战乱得了失忆症的汉人的纯正后裔,不是某些少数民族的子孙。

洪洞移民传说色彩太重,包括六个脚趾甲、走路背着手、胳膊上勒痕等,根本不可信,殊不知中原汉人都是六个脚趾甲、走路背着手。洪洞大槐树说不见历史记载,山西洪洞人直到清末民国初才知道这事,那时方才编入《洪洞县志》。当时有洪洞人在外听说很多北方人都说自己祖先来自洪洞,洪洞人才知道原来自己家乡这么出名。于是,开始修改县志,在其中加入关于大槐树的文字。

若依家谱记载,华北、东北、西北约有 80%是大槐树后裔,也就是超过 4 亿为大槐树后裔。真的吗?明初全国人口 6000 万,现在 13 亿,人口增长了 22 倍。依此比例算,当时大槐树移民约有 2000 万。而当时山西全省人 400 万,山西人口统计表明,明初山西人口几乎没有大数量的减少,甚至是保持平稳地缓慢增长。从数据统计上,看不出山西有很大规模的对外移民。假定山西人口数之所以保持平稳是因为人口增长效应被对外移民抹掉了,即便如此明代山西移民也不会超过 100 万。100 万乘上 22 倍等于 2200 万,2200 万除以 4 亿等于 5.5%,也就是说山西大槐树移民的可信度最多 5.5%。

为此,本人认为,清代以后的家谱除了有明确记载迁至洪洞某乡某村的外,其余记载据传,据老人说等不确定的家谱和碑文不能认定是山西洪洞移民,他们只是在清代修家谱时,怕没族源,说成是异族人,才想象出自己是洪洞移民的,这些应该有可能是当地的老户。

【5】、来自网友【九万里地山河】的最佳回答:

我们得明白一个道理:对语言改变影响力最大的不是时间,而是空间!有人说南方方言才是唐宋时期的汉语雅言,这是不对的。唐宋有大白话写的文章流传下来,与今天的普通话、北方方言区别不大,反而与南方方言区别极大。我们周围也有许多人因故离乡到外地生活,有的很快便学会了当地方言,把家乡话忘了。如我的两个姑姑,一嫁武汉一嫁巩义,同老家说话己怪腔怪调。

同理,说杭州老城区方言是北宋开封官话的也是瞎扯。

地域才是最能改变语言的最大因素,而且当年山西移民时,许多人并不会官话,不说各县方言都有区别,十里八村都会有不同,到了新地方,时间一长只会加大与原来相邻而今却分开不知多远的乡亲的语言差异。

而且农耕时代,人们文化水平普遍很低,识字率不高,做为唯一能统一全国汉语方言的汉字,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同一个汉字,各地读音都有差异,更不要说方言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明初大移民,山西方言为什么没有普及中国?
】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