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明英宗朱祁镇杀了于谦,为什么仍有人评价他是个好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09:04:53 2次浏览

关于问题明英宗朱祁镇杀了于谦,为什么仍有人评价他是个好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江湖小晓生】的最佳回答:

明英宗朱祁镇,这辈子真的没做什么好事,蠢事儿倒是干了一大堆。他先被瓦剌人俘虏了,差点让大明丢了大北方。后发动夺门之变,推翻了景泰皇帝朱祁钰,杀了忠臣于谦。此后又重用奸臣逯杲和门达,造成了一系列的冤假错案。

民生经济他也搞不好,把他老弟朱祁钰在位期间的老本吃光了不说,还搞得民怨沸腾,数十万流民起义反抗。

这家伙怎么能算是一个好皇帝呢?折腾了大半辈子,年仅 37 岁就驾崩了。把一个烂摊子交给了儿子朱见深。后来他儿子各种看不上朱祁镇,推翻了朱祁镇颁布的很多政策。你要说他什么好事儿都没干吧,那也说不过去,还是做了两件好事的。

第一,朱祁镇释放了朱允炆的遗孤朱文圭。

朱祁镇被瓦剌人抓去了 1 年多时间,回来以后,被自己的弟弟朱祁钰幽禁了 7 年时间,这哥们深知被囚禁的痛苦,所以他想到了另一个被幽禁的人,那就是朱文圭。

当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朱允炆的政权。朱允炆带着自己的太子,一起消失在了茫茫火海之中,十有八九是被朱棣给逼死了。

但是朱允炆还有一个儿子,那便是年仅两岁的朱文圭。朱棣为了表示自己的仁慈,并没有杀害朱文圭,而是将他囚禁在了凤阳的广安宫之中。

这一眨眼的功夫,朱棣传位给了儿子朱高炽,朱高炽传位给了儿子朱瞻基,朱瞻基又传位给了儿子朱祁镇。朱祁镇被抓了以后,弟弟朱祁钰做了 8 年皇帝,这会子朱祁镇又复辟了。这么一大圈下来,已经过去了 50 多年。

少子文圭。年二岁,成祖入,幽之中都广安宫,号为建庶人。英宗复辟,怜庶人无罪久系,欲释之,左右或以为不可。帝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大学士李贤赞曰:“此尧、舜之心也。”遂请于太后,命内臣牛玉往出之。听居凤阳,婚娶出入使自便。与阍者二十人,婢妾十余人,给使令。文圭孩提被幽,至是年五十七矣。未几卒。—《明史》

也就是说朱文圭从两岁开始,已经被囚禁了 50 多年,成了一个老人家了。朱祁镇想到了自己被囚禁时的苦楚,感同身受,便命人将朱文圭给放了。

可怜朱文圭出来的时候,连个牛马都不认识。谁被关了 50 多年,都没办法接受这个社会。所以没多久朱文圭就去世了。

这件事虽然不大,可是特别在史书里记载了下来。可见朱祁镇这家伙真的没干几件好事,这么屁大点事情都要记录下来。

第二,朱祁镇取消了殉葬制度。

提到殉葬制度,很多人的记忆应该还停留在先秦时期。夏商周是殉葬制度的高峰期,可人家那个时候是奴隶制社会。

自从秦朝建立以后,殉葬制度基本上被取缔掉了。就连秦始皇都是拿兵马俑作为自己的陪葬。此后王朝虽然也有少数殉葬的时间发生,但是毕竟不是主流。

到了明朝,朱元璋这位大哥开国以后,居然重新恢复了殉葬制度。只要是他的女人,没有生下一儿半女的,全部都要陪着他一起下葬。

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明史》

这玩意儿真的是惨绝人寰,明朝已经是相当发达的封建时代了,居然还能出现殉葬制度,不得不说,老朱这一把历史倒车开得让人猝不及防。

此后的朱棣、朱高炽包括朱瞻基,都实行了殉葬制度。朱高炽被称为明仁宗,真的是仁义为主的一位皇帝,居然也没有避免殉葬制度。可见这种制度在明朝几乎成了祖制。

据统计,朱元璋挂了以后,有 46 位妃子跟着他一起下了地狱。朱棣了却残生以后,也有 30 多个妃子下去陪他打麻将。

胖胖的朱高炽只做了 8 个月的皇帝,结果猝死,也找了 5 个妃子跟他一起下葬了。蟋蟀皇帝朱瞻基的陪葬也有 10 个人之多。

朱祁镇复辟以后,似乎把一切都看开了,表示不需要活人陪着他一起下葬。而且他也不允许自己的子孙后代这么做,也就是说从此废除了殉葬制度。

这可是一件大好事,活人殉葬是非常不人道的事情。朱元璋杀伐决断,重启这一丧尽天良的制度,多亏了朱祁镇为他弥补了这个错误。

再也找不到朱祁镇做了什么好事了。

除了这两件好事,实在是找不到朱祁镇还做了什么好事。这哥们年轻气盛,看着瓦剌人来了,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便打算御驾亲征。

结果在土木堡遭遇大败,20 万大军死伤过半,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名臣力战而死,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一年以后,他好端端地被送回来了,也不用为那些死去的英灵们赎罪,被好端端地供养在了皇宫。当然了他弟弟朱祁钰防止他篡权,将他立为了太上皇后,严加看管,跟坐牢没什么差别。

朱祁钰没有儿子继承皇位,7 年以后,在石亨等人的帮助下,朱祁镇再次夺取皇位。而朱祁钰还在后宫病着呢,朱祁镇已经登上了皇位。

一个月后朱祁镇才发现自己的弟弟还没死,所以朱祁钰就这么死了。两帝并存的局面长达一个月之久。此后朱祁镇狠心杀掉了于谦,因为不杀于谦,得国不正。

朱祁镇当政期间,所用的基本都是奸臣,石亨、许彬、徐有贞、曹吉祥等人,除了争权夺利,这帮人什么好事儿都不干,甚至自己人时常火并。

他还不善于管理国家政务,导致民间经济崩塌,老百姓们没有好日子过了,只能起来造反了,明英宗朱祁镇真的是够够的了。

总结:明英宗真的配不上一个英字。

朱祁钰在位期间,任用于谦治理朝政,大明朝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小盛世。可是朱祁镇取代了朱祁钰以后,明朝的前途就一片黯然了。

相比较而言,朱祁钰还算是一个好皇帝。因为他得国不正,所以处处都十分小心,也善于聆听手下人的建议。

自古都是一样,善于听取建议的皇帝才能成为明君。而解决那些提出建议之人的皇帝,基本都是昏君。光从朱祁镇解决了于谦这件事上来看,其实朱祁镇就配不上这个英字。

参考资料:《明史》

【2】、来自网友【焚剑煮酒】的最佳回答:

历史没有评价朱祁镇是个好人,只是当年明月评价朱祁镇是个好人: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但他是一个好人。

但历史上的朱祁镇似乎还真的没有干太多出格的事,显的他昏庸无道的事情只有两件:第一:亲信宦官王振,间接导致“土木之变”的发生;第二:亲信夺门功臣,致使于谦等忠良冤死。

土木堡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十五日,率二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瓦剌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遭遇战败,全军覆没,明英宗本人也被瓦剌军队俘虏。史称:“土木之变”(土木堡之变)。

对于此战造成的影响,在土木之变中侥幸存活下来的吏部尚书李贤曾发出感慨:“

自古胡人得中国之利未有盛于此举者,胡人亦自谓出于望外。

连瓦剌人自己都出乎意料,竟然能全歼明朝二十万精锐大军,而且还俘虏了大明皇帝。

就当时的形势而言,朱祁镇继承的是号称“仁宣之治”的史上最强时期的明朝,但就是这样的明朝却在十四年后遭遇如此大的失败。要知道在永乐年间,瓦剌和鞑靼等草原势力都是被明朝压着打的。

所以我们要反思如此强大的明朝会何会在土木堡失败,答案很简单,因为“王振”。

王振,河北蔚州(今蔚县)人士,一个不中举的秀才。

但这个秀才中举后却选择了自阉入宫,成为一名有文化的太监。就像那句俗语所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这里是“太监不可怕,就怕太监有文化”,而且这个太监还胸怀大志。但有志向同样不可怕,因为三宝太监郑和也有大志向,还留下下西洋的美名,但王振不同,他德行不够,只会捞钱,是名副其实的奸宦。

王振志得意满的选择入宫,欲图闯出一番大事业。但他很快便后悔了,像他这样年纪过大的宦官(高级宦官才能称太监)在宫内并不吃香,只能做些奴仆杂役的活。

但是转机很快来到。

朱瞻基登基后,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萌发出让太监学文化的冲动,于是他在宫中设置“内书堂”,请来翰林院的师傅教宦官们读书。这便是王振的机会,因为他本来就有学问,还是个举人,而且王振善于拍马屁,又能察言观色,因此受朱瞻基喜爱。

朱瞻基授王振东宫局郎,命他服侍太子朱祁镇。就这样,王振成功升格为太子党,并得到朱祁镇的喜爱,亲切的将其称做“王伴伴”。

朱祁镇登基后,王振也升职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宫中最大的太监。当时的王振可谓是权倾朝野,皇帝称他为先生,公卿大臣称其为“翁父”。还有无耻的如工部郎中王佑,一天,王振问王佑说:王侍郎你怎么没有胡子?王佑回答道:老爷你没有,儿子怎么敢有。

太监又怎么会有胡子嘛,王佑这番话说的王振心里美滋滋的,立马提拔王佑为工部侍郎。

王振又有多嚣张呢?

他在掌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摘下明太祖挂在宫门上“禁止宦官干政”的铁牌,不知道朱老爷子知道这件事会不会气活过来。王振还索要贿赂,不管是哪位官员回京必须要向他进贡,否则就会遭到迫害。向自家人索贿也就罢了,王振还向瓦剌人索贿。

介绍下明朝的“朝贡体系”:进贡国向明朝进贡,然后明朝通过朝贡人数和进贡物品给予赏赐,这个赏赐的价值比起朝贡物品的价值来说往往数以十倍计,而这种“薄来厚往”的差异对国家经济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在这种体系下,来朝贡者通常会采取虚报人数的方法来获取更大利益,但明朝是有人审核的,所以朝贡者会采取贿赂当权者的方式来避过核验。瓦剌人贿赂的对象是王振,王振也乐意收,反正亏的是国家的钱。这种交易持续了好多年,一直没出过问题。

但这次王振却一反常态,不仅按实际人数发放赏赐,还将瓦剌贡马削价五分之四,瓦剌人没有尝到甜头,于是瓦剌首领也先以此为借口,率大军攻明。

“自仁宗不勤远略,宣宗承之。”现在的明朝由于边防废驰,已不复永乐年间的荣光,所以几战几败。

消息传至京城,罪魁祸首王振没有因为担心事情败露而害怕,反而很兴奋。正如上文所说,王振是一个胸怀大志、有理想的太监,其生平最敬佩朱棣,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像朱棣一样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于是王振反复蛊惑朱祁镇,劝他御驾亲征,以能在青史留下美名。因此,朱祁镇动心了,两人只用了两天时间便召集了二十万大军,没有作战部署,没有后勤准备,什么都没有,就这样出发了。

结局很惨痛,二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

这是朱祁镇犯下的第一大错误,第二件是“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

在我看来,“夺门之变”就是“土木之变”造成的后果。

正统十四年,大军惨败,皇帝被俘,京城空虚,人心惶惶。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众大臣扶持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最后赢得北京保卫战胜利。

这次保卫战最大的功臣就是于谦,所以皇帝给了他极大的赏赐,但于谦为人正直清廉,他认为“上皇被虏,这是做臣子的耻辱,又怎么敢接受赏赐”。

这次参加保卫战的武将大臣都获得了赏赐,和于谦一同镇守“德胜门”的石亨就获得世袭侯爵的封赏,这个赏赐的含金量非常高,所以石亨认为自己功劳没有于谦大,赏赐却比他高,因此心中有愧。

这石亨本是大同守将,在土木之变中战败逃回京城,本来石亨不再受到任用,是于谦在朱祁钰面其向其求情。因此。于谦对石亨有知遇之恩,所以石亨便举荐他的儿子于冕入朝为官,结果却遭到于谦呵斥他徇私。石亨因此嫉恨于谦。

不过这并不影响石亨成为朱祁钰的宠臣。

景泰八年(1457),病重的朱祁钰召来信任的大臣石亨,让他代替自己行祭祀之礼。而石亨见朱祁钰好像命不久矣的样子,便动迎回朱祁镇复辟的心思。

话说朱祁镇在土木堡兵败后便被瓦剌军阀俘虏到了瓦剌,后被放回明朝后,虽被尊为太上皇,却被弟弟朱祁钰囚禁在南宫,前后时间达八年之久。这次,石亨便是想迎回被囚禁在南宫的朱祁镇。

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晚,石亨会同徐有贞、曹吉祥、张軏等人撞开南宫大门,迎出被囚禁在南宫七年的朱祁镇。

第二日,在群臣惊愕的目光下,徐有贞大声宣布:太上皇复辟了。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政变组合,有代表武将势力的石亨,代表内庭宦官势力的曹吉祥,有代表外廷文臣势力的徐有贞,还有代表勋贵势力的张軏。虽然他们不足以代表这四大势力,但最后他们政变成功了,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和于谦有仇。

说来也正常,像于谦这种大公无私,正直廉明的人,自然会遭到小人嫉恨。

夺门后,朱祁镇和夺门功臣们开始了对前任帝王的清洗。我认为这主要是夺门功臣对政敌的迫害。

朱祁镇也没有那么昏庸,虽然徐有贞等以谋逆的罪名请求处死于谦,但朱祁镇知道于谦有功,所以不愿治罪于谦。可徐有贞早已摸透朱祁镇的心理,再次进言:“

不杀于谦,夺门师出无名

!”

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史载:天下冤之!

这是朱祁镇犯的第二大错误,夺门之变后误杀忠臣于谦。

最后,谈谈我对朱祁镇的看法

正如当年明月所说,要是说朱祁镇是好皇帝,连鬼都不信。

那他是个好人吗?

我们不清楚。

好人可以做好皇帝吗?

可以,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就是十足的好人加明君。

那朱祁镇做好了皇帝吗?

没有,因为他亲信宦官,所以朝廷纲纪败坏;因为他宠信宦官,所以在土木堡葬送了二十万大军。

后来,因为他宠信奸臣小人,又害死了于谦、王文等等朝廷大臣。

朱祁镇的这一系列行为可以理解吗?

宠信王振导致土木堡之变不能理解,仅凭这一点,足以说明朱祁镇昏庸。要知道,当时随朱祁镇出征的还包括了半数的文武大臣,里面有诸多上将,像平定安南的张辅也在其中。但如此强大的阵容最后还是全部葬在了土木堡,可悲可叹。

但夺门之变后的行为可以理解。

难道朱祁镇想杀于谦吗?他不想。

但不杀于谦,夺门就师出无名。

因此于谦必须得死。

所以我又认为朱祁镇是可怜的,他贵为皇帝,却在瓦剌受尽苦楚,好不容易回来,却又被弟弟当做仇人般囚禁在南宫七年。

唯一陪在他身边的只有钱皇后,他的结发妻子。这个可怜的女人天天哭,求佛念经盼着朱祁镇平安归来,她哭瞎了眼睛,也哭瘸了腿,天可怜见,或许是女人的诚心感动上天,朱祁镇平安归来了。

所以朱祁镇害怕,他害怕又回到南宫,害怕不能保护好自己的女人。现在的他已经完全被徐有贞等人牵着鼻子走了。

于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冤死的。

在后来的岁月里,他不止一次反思自己的错误,但事已至此,他也无法改变。他不知道该做什么,于是他先放出了在永乐年间便被囚禁在凤阳的建文帝子孙;他还为被父亲废后的胡善祥恢复了皇后尊号,同样是苦命的女人;最后在弥留之际,他握着儿子朱见深的手说出了他最后的遗言:“我死后不要让别人殉葬,以后也不许”。

从朱元璋时期实行的“宫妃殉葬制度”就此废除。

可能是朱祁镇怀念他那可怜的结发妻子吧。

所以各位认为朱祁镇算好人吗?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