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二战中德军和苏联谁更强?为何德军推进莫斯科只需要5个月,而苏联打到柏林需要3年?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0 11:23:56 3次浏览

关于问题二战中德军和苏联谁更强?为何德军推进莫斯科只需要 5 个月,而苏联打到柏林需要 3 年?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岛主说事】的最佳回答:

这个问题实际上并没有可比性,除了双方综合实力和战略战术不同外,关键在于德军发动闪击战是以突然袭击和冒险心理为前提,对战争的前景预估不足;而苏联打到柏林必须要有十足的把握,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一方面,德军打到莫斯科虽然进展很快,但准备不足缺乏后劲。

从面上看,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军发动苏德战争以后,仅一周时间就占领了明斯克,一个月就打到了斯摩棱斯克,8 月 23 日古德里安准备进攻莫斯科时,德军统帅部却按下了暂停键,原因就是基辅包围战需要中线德军提供帮助。

有些人认为如果德军不暂停对莫斯科的进攻,可能在 8 月底 9 月初就能占领莫斯科,实际上这是一厢情愿的臆断,从德军统帅部掌握的情况看,当古德里安指挥第 2 装甲集群南下时,德军已经出现补给困难和装甲损失太多的问题,等古德里安完成包围基辅苏军任务重新北上时,苏军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也已经堵在了他们北上的道路,因此,人们会发现,虽然 10 月份,德军在中线获得了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包围战的胜利,又有 57 万苏军被围歼,但德军已经缺乏更有力的进攻手段来占领莫斯科。

从 9 月 30 日展开的台风行动可以看出,德军 8 月下旬暂缓进攻莫斯科以后,到 9 月底重新发起进攻,德军等于是在作进攻前准备,本身如果 8 月下旬进攻,中央集团军群仅有 90 多万人,而 9 月底进攻时,德军集结了 3 支装甲集群和 4 个集团军,加上两支航空队支援共有 180 万大军,此时,苏军在 10 月份损失 57 万人以后,留在莫斯科防守的部队仅有少部分正规军和民兵,也才 10 多万人,但德军打到离莫斯科仅几十公里的地方就再也打不动了,这里面就有德军后续乏力的问题。

所以,从这个层面看,即使 8 月 23 日德军就开始进攻莫斯科,并不一定就能拿下莫斯科,何况放弃南线 80 万苏军主力,等他们抽身北上,等于追着古德里安的屁股打,其后果可能比 9 月份时的进攻更严重,因此,攻打莫斯科是场硬仗,什么时候打?能不能打得下来都是未知数。

另一方面,苏军打到柏林为什么需要 3 年时间?

前面讲了,尽管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只有 5 个月的时间,但德军闪击战是以突然袭击和冒险赌博的心理来打这场仗,从战争准备和战争潜力等方面综合考虑,1941 年上半年进攻苏联并不是明智之举。

古德里安曾对德军闪击苏联有过一段分析,首先就是同时以 4 支装甲集群闪击苏联,他手上的装甲坦克达不到进攻要求,他不得不从前期 10 支装甲师中各抽一个团重新组建 10 个装甲师,但这些装甲师并不都能达到作战满编的要求,不仅人员没有经过严格培训,甚至有 3000 多辆装甲坦克是收缴法军的装备改装而来。

其次是德军的情报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没有准备好。有人好奇古德里安为什么一直强调要快速进攻快速结束,原因就是战争打响后他已经发现闪击战的短板问题没有解决好,越拖越对装甲进攻不利。所以,德军在打赢基辅包围战以后,前期所有的准备都已消耗殆尽,剩下的就是靠天吃饭了,这也是德军拿不下莫斯科的重要原因。

而苏军却不一样,本身 1939 年 8 月 23 日苏德签订相互不侵犯条约以后,斯大林就把目光投向解决周边邻国的边境纠纷问题上,并没考虑到德军会冒险东进,尤其是战争打响后,苏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仅三个月时间就将 300 万精兵拼个精光,能阻止住德军继续扩大战果已经不错了,根本没有力量迅速把德军撵出国境线。

这一时期,苏军面临两个非常困难的难题,一个是德军的突然袭击和闪击战的创新打法。对苏军来说,之所以战争打响西线和南线同时遭到德军的围歼,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都差点全军覆没,原因就在于没有做好应对闪击战的准备,这是对闪击战创新打法的不适应,这个问题直到莫斯科战役打响以后,苏军才找到解决办法,而到 1942 年苏军迅速组建 20 个机械化军后,坦克集团军的出现,才打破战场的平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夺回了战场主动权。

另一个是前期损失太大需要时间恢复战斗力,同时在没有解决周边问题之前,苏军是不会贸然进攻柏林的。凭心而论,要不是德军兵力分散,分三路进攻苏联使苏军有了一定的回旋余地,如果一次性集中所有兵力进攻莫斯科,苏军肯定是没有能力反击。但德军三路平推也确实大量消耗了苏军的有生力量,因此,当德军打到斯摩棱斯克,完成基辅包围战以后,苏军前期部署在西部边境的 268 万精兵基本上全部拼光了,之所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勒热夫战场又损失那么大,多数都是新入伍的新战士,其战斗力与德军差距太大。

因此,从人员和装备准备上来看,苏军如果展开大反攻,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一方面是兵力的准备,完成全民皆兵的动员和确保有一支足够完胜德军的大部队,这也是所谓苏军使用人海战术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大量组建坦克集团军来反制德军的装甲优势。这两项工作直到 1942 年底才算出现起色,因为在 1943 年 1 月时,德军在东线能投入作战的坦克只剩下 495 辆,而同期苏军的坦克在成倍增长。

另外,在没有解决周边问题之前,苏军是不可能放心向柏林进攻的。这里面又有两个重要因素制约,一个是罗马尼亚、芬兰等仆从国跟苏联的边境争端,他们的问题没解决,苏军就会有后顾之忧;一个是日本关东军北上的问题。虽然在莫斯科战役时苏军情报部门已经掌握日军准备南下的情报,但关东军只要在东北,对苏联的威胁就不可能解除,所以,苏军除了应对德军的进攻外,还要防备日德两线夹击的问题。

因此,通过上面的分析看出,德军闪击苏联是不计后果的冒险进攻,说白了就是偷偷摸摸的突然袭击,没有给自己留后路。而苏军却不一样,打到柏林,不仅先要清除德军在苏联本土上的作战力量,还要清除进攻柏林沿途的所有仆从国力量,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同时,苏军进攻柏林还需要外部条件配合,盟军在西线的登陆,加上进攻柏林是一场摆在桌面上的作战,容不得苏军有半点马虎,只能胜不能输,这与德军进攻莫斯科是有本质区别的。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2】、来自网友【Prussia】的最佳回答:

苏联卫国战争全程的艰辛与惨烈,远不像纳粹德国突袭苏联时那么轻松顺利。突然袭击的大举入侵,与遭到偷袭后的被动反击,这种不公平的战争不应该不加区别地相提并论。

纳粹德国是突然袭击,所以占尽先机,因此从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开始,先是冯·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一路高速推进,由古德里安第二装甲集群和霍特第三装甲集群作为突击前锋,在第二和第九两个步兵集团军跟进下,以两翼钳形合围的战术在明斯克收紧钳口,从而占领了白俄罗斯。紧接着又用同样的战术,分别占领了紧挨着莫斯科的斯摩棱斯克州以及布良斯克州,并相继歼灭苏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军和罗斯拉夫尔集团军,以及莫吉廖夫集团军,从而打开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门,这时是一九四一年的八月十日。

由于希特勒决定先占领乌克兰后再打莫斯科,从而把乌克兰作为德军获得粮食和肉类、牛奶的后勤保障基地,同时也消除了进攻莫斯科的侧后威胁(苏军西南方面军),所以将古德里安第二装甲集群并两个党卫军装甲师,以及步兵第二集团军临时调配给冯·隆德施泰德元帅的南方集团军群,以加强进攻乌克兰的德军力量。而中央集团军群在斯摩棱斯克就地休整,基辅战役苏军西南方面军六十多万人被德军俘虏。一九四一年九月六日,希特勒签发了进攻莫斯科的第三十五号训令:“台风”作战行动。九月三十日莫斯科战役开始。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莫斯科战役苏军开始大反攻。之后一九四二年七月至一九四三年二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及一九四三年七月至八月的库尔斯克战役;一九四四年收复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战役,以及收复布良斯克州和斯摩棱斯克州等战役。一九四五年四月十六日,苏军两个方面军共一百四十七个师发起柏林战役。苏军在三年零十个月不到四年时间,即直捣纳粹法西斯德国巢穴。这期间苏联经历的艰辛与惨烈,远不像纳粹德国偷袭苏联时那么轻松顺利,突然袭击的大举入侵,与遭到偷袭后的被动反击,这种不公平的战争不应该不加区别地相提并论。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