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有些关系很好的朋友一旦提拔到一定级别就渐渐远离了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2 06:57:05 6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有些关系很好的朋友一旦提拔到一定级别就渐渐远离了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职言职觉】的最佳回答:

王清是我大学不同专业的同学,上学期间关系非常好,一起踢球,一起聚餐。2001 年,我们考入同一个地级市公务员,只是他在市直机关,我在偏远的乡镇。

工作的前几年,他是科员,我也是科员,大家都相互电话联系,去市区出差,他也会请我去大排档吃个便饭。过年过节,我都会寄一些乡镇特产给王清,但他从来没有回礼。

我承认,王清在市直机关,平台高,发展好。有一个关系还算可以的大学同学在市直机关,就算自己主动一些,维持好这份纯洁的同学对自己没坏处,虽然我没有什么事求他帮忙。

这种关系维持到 2010 年,同学提拔当上了科长,就出现了一些倾斜。那时,我仅仅是乡镇党政办主任(正股级,实质上就是个科员)。期间,我几次跟王清打电话,他都显得不耐烦、很急躁,十分想挂断电话。但我还是想自我安慰,王清是局里的业务骨干,可能是工作真的很忙。其实我知道,我作为乡镇党政办主任,工作比他忙多了,跟他打电话,只是问个好,仅此而已。

从此之后,我不再主动打电话给他,也不再寄乡镇特产给他,只是过年过节偶尔发个祝福短信和微信。他似乎也不在乎,同样也不主动联系我。

2013 年,我在乡镇党委委员任上(我 2011 年初提拔为乡镇党委委员),去了市直当办公室副主任,我没有与他联系,那时他还是市直科长。2014 年初,我提拔为市直办公室主任,王清已经当了差不多 4 年的科长,我还是没有与他联系,或许王清根本不知道我已经来了市直。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 2017 年,王清提拔为市直副局长。我思索了 1 整天,虽然大家好长时间没有联系,要不要打个电话祝贺一下他。最后,还是决定打个电话祝贺他。电话打通了,没说上 3 句话,王清就说有领导打电话进来,稍后再打电话给我。我本来是想借此机会,跟他说一下我已经调到市直了,但他一直没有打电话过来。从此,我决定把王清当作陌生人,不认识,不联系,不聚在一起。

大约过了一年多,也就是 2018 年,我去王清单位参加一个业务工作会议。

主席台上坐着的就是副局长王清。

我本来计划会后尽快离开,不想与王清意外见面打交道!王清是会议主持人,他似乎是看到会议签到表上我的名字。

会后,王清迅速给我打了电话叫住了我,问道“什么时候来的市里,担任什么职务?”

我说“今年刚来的(其实来了差不多 5 年),副主任科员”。

他听到副主任科员,又不懈地说“多年不见了,要不晚上一起吃个饭?”

我听到“要不”极不诚意的二字,委婉推辞到:“晚上局长在办公室等我要材料,改天我请王局。”

后来的吃饭的事也就不了了之。最近几年,过年过节,都是王清主动给我发微信,我也只是礼貌性回复。我知道,以我这种“不求人”“不低头”“不为斗米折腰”的性格,我与王清关系之间也不再是大学同学的那种纯洁关系,而是熟悉的陌生人,不再有任何的交集,不再有任何的友谊。

一、关系很好的朋友提拔一定级别后,大家关系就渐渐疏远了。我认为这种现象很正常,主要有以下 5 个原因:

①身份级别不对等

。曾经的朋友提拔了,级别高了,而你还是原地踏步。体制内,比较讲究等级制度。大家级别相同,可以坐在一起探讨大事。级别不相同,低级别的只能听高级别的高谈阔论、纵横捭阖。正因如此,大家关系自然而然疏远了。

②思维理念不对等

。实话实说,行政级别高的,经历的事、身边的人的都相对比较优秀,文化层次、思维理念、综合素养、社会认知都比较高。级别低的,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思维理念不对等,大家关系逐渐疏远,这是人之常情、不可逆转的事。

③掌握资源不对等

。体制内,行政级别越高,决策权力越大,掌握资源越多,人脉资源越广,这是永恒不变的定律。体制内结交朋友,核心就是资源对等,不对等,谁与你成为知心朋友。你不能要求一个正厅级的市长与曾经是同学的乡镇科员,整天打电话聊天吧?

④怕你找他办事

。上面说了,级别高的,手中权力大,掌握资源多,办起事来自然也很方便。级别高的疏远级别低的,极有可能就是怕级别低找他办事,不违反原则的事则好说。如果是违反原则的事,不帮的话,可能被道德绑架,可能会被说“大家是同学,大家是朋友,太不讲感情了”。所以,很多级别高的朋友、同学,几乎不参加什么同学聚会,老乡聚会,低级别朋友聚会,因为怕有人找他办事。

⑤级别高的确实比较忙

。现在当官,工作确实比较忙,处理的事务比较多,责任确实比较大,开不完的会议,搞不完的调研,接不完的电话,确实没有闲暇时间与级别低的朋友交流。

二、如何与级别高的朋友相处

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 3 点:

①过年过节发个微信问候。记住,千万不要打电话,一个是可能朋友确实很忙,不方便接听电话,造成大家误解;二个是朋友可能接了电话,说不上两句话就挂了,大家脸面上挂不住。微信或短信联系即可,他回与不回无关紧要。

②千万不要请求朋友办事。记住,无论怎么样,大家之间的地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此时,不要企图请求朋友帮忙办事。理由是:①你请求他办事,可能确实超出他的范围,他办不到,但是你却认为他在敷衍你?这就可能造成大家相互之间的误解。②你请求他办事,即使他能够办到,但是他却不想办,反而在你面前打官腔、跑火车。这种情况,是不是很尴尬。

③保持“你当你的官,我做我的平民”心态。朋友提拔,我们确实应该为他感到高兴。作为平民百姓的一方,应该保持平常心态,应该认清当官的是朋友,而不是我,我应该干好自己的平凡工作,过好自己的平凡日子。作为平民百姓的一方,我们不应该去打扰朋友,不应该去请求朋友办事,不应该为难朋友。如果大家感情确实不错,友谊确实很深,可以在过年过节发个微信祝福,也可以送一点特产给朋友,使彼此感情友谊进一步深化。

【2】、来自网友【洒脱百灵鸟 qH】的最佳回答:

我老实说,我就是那些被提拔的人,确实提拔后我和以前较好的朋友疏远了。为什么?有 3 个原因:

1.精力有限。

当上领导了,确实有点忙。但是,以前较好的朋友,知道你当领导了,第一时间不是祝贺,而是让你请客!

请也就算了,我又不是请不起。关键是,在请客的时候,他们讲话总是酸溜溜的,让我难受。说什么“大领导”啦!前途无量啊!等等。

我不就是提拔为一个副科级领导干部吗?!有那么神奇吗?

关键是,好像我当了领导,家里就开了银行似的。原来的好朋友的同学来了,他请客,顺便就请我去了,请我吃饭是假,让我去结账是真!说什么大领导,结一次账不容易?

我说:“结一次可以,结第二次我就不想结了。下不为例。”

他说:“你开发票,让单位报销不就行了吗?!”

天啊!我一个刚刚被提拔的副科,一个单位的副职领导,在外面吃饭,随便拿发票回去报销,没有财经纪律吗?我不考虑前途了?!我不想要公职了吗?!

打断牙齿往肚子里吞,但只吞一次,下次再也不去了。

2.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被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了,我的圈子是领导,我们在一起开会、培训,讲的是战略、用人、财务、OKR、KPI,聊的是价值观、愿景、人事、组织,而与之前的朋友在一起呢?都聊发廊、酒店、按摩店,要么就是对单位发牢骚,骂领导,怨领导。

真的,你相信不相信圈子这回事,但是他确实有。

我副科的时候,周边大部分人是副科,科员挤不挤我们的圈子。和副科级领导在一起,我们讲落实,讲执行力,讲完成工作任务。

我是正科的时候,我们开会、聊天、吃饭在一起的,基本上是正科。和正科的朋友聊的是组织的目标、战略,聊的是如何控心,如何用人。

3.拒绝找工程。

我刚当上单位的副科级领导的时候,我的发小就来找我,他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我们单位要搞美化、绿化、亮化,来找我要工程。

我说,你有公司吗?有资质吗?

他说,没有。

我说,这些都没有,我怎么把工程给你?

他说,你把工程给我,我再把工程给有资质的人,从中赚取好处,少不了你好处。

我说,我一个副科级领导,能给你什么工程?!现在工程都要招标,很规范的。

他说,我就是不念旧情。

我笑了:“我刚被提拔,板凳还没有坐暖呢!你少来找我,我还想多当几天。”

所以,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感慨万千,人性就是这个样子,不同层次的人,最好不要在一起!即使是发小,即使是最好的朋友。

这里,我倒要给那些新提拔的同志说两句话:

  1. 层次不一样,最好少来往为妙妙 。无利不起早嘛!
  2. 拒腐防变是一种能力。如果你确认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再好的机会你也要放弃,否则你将身败名裂!
  3. 少交往,会拒绝,也是一种拒腐防变的能力!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