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谭嗣同被杀时,作为湖广总督的父亲为何见死不救?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0 11:43:38 2次浏览

关于问题谭嗣同被杀时,作为湖广总督的父亲为何见死不救?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世界人文历史】的最佳回答:

谭嗣同是参与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之一,根本逃不掉。

1898 年 9 月 24 日,由于戊戌变法失败,清朝下令逮捕谭嗣同。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参与戊戌变法的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杨锐五人也相继被清朝逮捕。由于谭嗣同与他们五人都被清朝下令处死,所以被后世称之为“戊戌六君子”。

有意思的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代表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却提前收到消息已经逃往国外去了。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对谭嗣同恨之入骨,把他视为乱臣贼子和扰乱统治的罪魁祸首。为了让谭嗣同受尽折磨,清廷故意让行刑的侩子手使用一把生锈的钝刀。

1898 年 9 月 28 日,谭嗣同等六人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被清廷斩首。谭在临死前向围观的群众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随后被侩子手用一把生锈的钝刀处死。

行刑的过程血腥无比,据说侩子手用钝刀一直反复劈砍谭的脖颈,而谭嗣同过了好久才气绝身亡。

要知道,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可不是普通人,他是清末的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清朝的湖广总督为高级官员,按品级算属于正二品。

如果加录尚书,湖广总督甚至可以上升到从一品!

湖广总督的正式名称做

“总督湖北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

”,是大清王朝的九位封疆大吏之一,主管湖北湖南两省的军民政务,简称

湖广总督

另外八位是:

陕甘总督、闽浙总督、直隶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两广总督、两江总督、东三省总督(清末置)。

自清朝开国以来,在担任湖广总督的要么是皇帝的心腹大臣,要么是德高望重、资历深厚的老臣。而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明显就属于后者,谭继洵是清文宗咸丰年间的进士,历经了

清文宗(咸丰)、清穆宗(同治)、清德宗(光绪)

三朝皇帝,人脉遍及遍野,资历甚至可以和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相比。

可是,为什么谭继洵对儿子谭嗣同见死不救呢?

事实上,谭继洵一开始就不支持谭嗣同参加戊戌变法,他认为戊戌变法过于激进和理想化,所以父子两人最开始就矛盾重重。

谭继洵见多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多次教导儿子要明哲保身,不要参与变法运动,而谭嗣同却认为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哪怕豁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不过,并不是谭继洵不想救儿子,而是他也无力回天。在谭嗣同被杀后,谭继洵也受到案件牵连被罢官革职,遣送回老家养老。为了保全家族不再受清朝迫害,谭继洵只能做出抉择。

这场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从一开始就注定会走向失败,因为它的发起者光绪皇帝既没有真正的实权,也没有任何群众基础。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想要挑战野心勃勃的慈禧太后集团,无异于以卵击石!

(甲午战争标志着清朝 30 年洋务运动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马关条约则要求清朝割让台湾、辽东,并向日本赔款白银 2 亿两,相当于清朝国库收入的 3 倍)

1898 年,由于清朝光绪皇帝(清德宗)深受 1894 年至 1895 年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赔款的羞辱,于是大胆重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年轻人变法,想学习西方国家的君主立宪制度并推行“新法”,富国强兵。

(清朝历史上北洋水师的旗舰/指挥舰“定远号”铁甲巡洋舰复原样品,真正的定远号在甲午战争的威海卫之战里沉没)

不过光绪皇帝在位 30 年来一直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1875 年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拥立登基),再加上他的变法运动触动了慈禧太后等封建实权派人物的利益,所以变法维持了一百天就被慈禧太后废除了。

1898 年是中国农历“戊戌”年,所以这场失败的变法运动也被称为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将傀儡光绪皇帝囚禁在北京瀛台,派人严加监视,同时下令大肆捕杀参与变法的知识份子,其中就包括谭嗣同。

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曾在 1894 年 11 月至 1896 年 1 月担任过清朝九大总督之一的“湖广总督”,不过在 1896 年 1 月份就卸任了。

因此在谭嗣同被杀的时候(1898 年 9 月),谭继洵已经不是湖广总督了,仅仅是湖北巡抚而已,真正的湖广总督是张之洞。

根据晚清的史料记载,张之洞似乎多次向清廷上书,弹劾谭继洵在任期内“思想保守、思维落后、不思变通”!

因此,张之洞在 1896 年 1 月以后接替谭继洵成为了新的湖广总督,为正二品,而谭继洵仅仅担任湖北巡抚的职务,从二品,是张之洞的下属而已!

1898 年 9 月 28 日,谭嗣同被清廷下令用钝刀处死在菜市口,结局凄惨。身为湖北巡抚而不是湖广总督的父亲谭继洵并不是不想救他,而是无能为力,因为谭嗣同是慈禧太后钦点的处死对象(包括康有为、梁启超),即便是谭继洵四处奔走也救不了儿子的性命,最后不得不做出抉择:接受现实。

此外,当时已经 75 岁的谭继洵还受到儿子谭嗣同的牵连,被清王朝革职罢官,发回原籍湖南浏阳。

1898 年,历经清朝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老臣谭继洵在晚年受儿子谭嗣同一案的牵连,被踢出了动荡的晚清政坛,还丢掉了头上的乌纱帽。

1901 年,谭继洵因为过度思念儿子谭嗣同,在老家湖南浏阳病死,终年 78 岁。谭继洵死后被谭氏家族葬在了今天湖南省浏阳市的集里乡筱水村一带,据说墓地占地约 60 平米。据说一百多年来,谭氏家族的其他后人每年都去给他扫墓。

(左为梁启超,中是光绪帝,右是康有为)

因此,谭继洵并不是对儿子见死不救而是他没有办法。他连自身都难保,更别说去拯救儿子谭嗣同了。

不过,此时的清王朝也已经日落西山,快要寿终正寝了。在谭继洵死后仅过了 10 年左右的时间,腐败不堪、千疮百孔的清王朝就在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中被推翻了。

【2】、来自网友【橙皮卷】的最佳回答:

1898 年,谭嗣同被押往菜市口行刑。刽子手特地换上一把钝刀,砍了 30 多刀才结束。围观百姓惊恐不已,谭嗣同没有发出一声惨叫,反而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与他一同英勇就义的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史称“戊戌六君子”。

慈禧特命人换上钝刀,让他们死前备受折磨,可见是对他们恨入骨髓。

那么,谭嗣同因为什么事触怒了慈禧,遭受如此惨烈的刑罚呢?

一、百日维新的悲壮结局

1874 年,北京紫禁城养心殿中,慈禧指定醇亲王奕譞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儿子,年仅四岁的载湉继承皇位。

奕譞一声哀嚎,瘫倒在地,大哭不止。

慈禧却毫不动容,心意不改变。自己的儿子同治死了,论血缘关系,既是外甥、又是侄子的载湉是最亲近的人了。

而且载湉只有四岁,容易控制和操纵,没有比他更合适的继位人选了。

第二年,大清年号改为光绪。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光绪帝 18 岁时,慈安太后已经去世多年,慈禧一宫独裁。

光绪帝已经成年,慈禧太后不得不在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然被慈禧牢牢控制。

慈禧太后大权在握,寿命又长,光绪帝几乎一生都受到她的钳制,没有实权。

无论是军国大事,还是娶妻纳妾,光绪帝都没有任何自主权。

对于一个帝王来说,需要仰仗他人鼻息才能好好地活下去,实在是个很憋屈的事。

光绪帝并不是个甘愿被人压制的性格,他多次试图反抗慈禧的意志。维新变法就是光绪帝和慈禧冲突最激烈的一次。

当时日本、英国、俄国等列强掀起侵略中国的狂潮,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遭受割地、赔款、丧失主权的厄运。

亡国灭族的危机,迫使一些有见识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救国的道路。

1898 年 6 月 11 日,在康有为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维新变法正式开始。

这次变法涉及政府、企业、学校、军事等方方面面,对现有的制度可谓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对于守旧派来说,变法中的“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余官员;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直接触动了他们的物质利益。

而变法对于守旧派的精神层面,更是直接进行了沉重的打击。

其中“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等等新举措,让守旧派无法接受。

此时朝中明显分为两个派系,以光绪为首的维新派大力推广新法,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进行了强烈的抵制和反对。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矛盾日益加深,几乎势同水火。

维新派寄希望于当时的工部右侍郎袁世凯,在局势紧迫时,光绪帝发出“朕位且不能保“的密诏。

康有为派谭嗣同联系袁世凯,密谋让他率手下军士包围颐和园,控制住慈禧太后,杀掉慈禧的宠臣直隶总督荣禄。

没想到袁世凯权衡利弊后,倒向了慈禧太后一边,他将维新派的计划告发给了荣禄。

1898 年 9 月 21 日,维新变法刚刚进行了 103 天,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对维新人士进行了致命打击。

光绪帝被囚禁了起来,变法的主力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

谭嗣同听到消息后并不惊慌,很多人劝他赶紧逃亡,他却并不理会,而是尽全力筹谋营救光绪帝,无奈计划全部落空。

三天后,谭嗣同被捕。

被捕四天后,谭嗣同与其他五位变法人士在北京宣武门菜市口被斩首,几人慷慨赴死,以鲜血祭奠了自己的理想。

谭嗣同死时只有 33 岁,他是父亲谭继洵 42 岁才生下的长子,他的死带给父亲的悲痛不言而喻。

悲痛之下,谭继洵为儿子写了一副挽联:谣风遍万国九州,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可是,在谭嗣同被捕后,谭继洵却没有任何挽救儿子的行动。

难道谭继洵是个无权无势的普通老百姓吗?

其实不然,当时谭继洵担任湖北巡抚。

光绪时期,全国最多的时候有 16 个巡抚,谭继洵就是其中之一,执掌全省事务,可谓位高权重。

那么,他为什么对儿子见死不救呢?

二、谭嗣同的父亲为什么不救他?

谭继洵老来得子,父子连心,他不可能对谭嗣同的死无动于衷。

戊戌六君子被捕之后,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的门生杨锐也是六君子之一,张之洞马不停蹄地向慈禧太后求情。

而谭继洵的儿子即将遭受厄运,他却没有任何举动,这不禁让人感觉非常不合情理。

可是细细想来,谭继洵的所作所为却也并非完全没有理由。

1】父子政见不同,本就是两个阵营

谭继洵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在长兄的照看下,得以延续了学业,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

可以说,谭继洵是科举八股文考试的受益者,步步升迁也依赖现有的制度,再加上他本身就是思想保守,谨小慎微之人,因此在本能上就反对维新变法。

他的上司,湖广总督张之洞却是个具有新潮思想的人,每当他邀请谭继洵一起上书陈奏新政时,谭继洵都拒绝了。

“是时张之洞负盛名,司道咸屏息以伺。宝箴初绾鄂藩,遇事不合,独与争无私挠,之洞虽不,无如何也。久之,两人深相结,凡条上新政皆联衔,而鄂抚谭继洵反不与。”—《清史稿》

谭继洵对谭嗣同的锐意维新更是意见很大,谭嗣同在浏阳设立新馆,推广新思想,曾经邀请谭继洵为其宣传,谭继洵表示:“守老氏之宝,不欲为天下先。”

谭嗣同曾经游历天下,见多识广,对父亲迂腐的想法看不惯,很想发挥自己的能力,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

而谭继洵也认为谭嗣同的所作所为有违人臣之道,只会为自己招来祸患,没必要去趟浑水。

谭继洵曾经为谭嗣同谋了份官职,希望他能够不折腾,好好安定下来。谭嗣同不为所动,干脆远离家庭,继续为理想而奋斗。

两个人思想上的矛盾无法调和。

对于谭嗣同的被捕被杀,谭继洵作为父亲,不可能不心痛。

不过在他看来,谭嗣同的行为本就不合规不合法,受到惩罚也是理所当然。

因此,在谭继洵心里,首先就丧失了拯救谭嗣同的底气。

2】谭继洵没有靠山,能力有限

谭继洵虽然官至巡抚,为一省的地方大员。但是谭嗣同所牵涉的变法维新之事却是最高权力级别的斗争,得罪的是慈禧太后,相比起来,巡抚的权力可以忽略不计了。

当时,他的上司张之洞为自己的学生杨锐求情,军机大臣荣禄为自己的心腹林旭奔走,都以失败告终,更不要说身份地位低于他们的谭继洵了。

谭继洵曾经是在左宗棠的提拔下才升迁至湖北巡抚,可是左宗棠已经去世,谭继洵即使有心营救谭嗣同,也找不到能够上达天庭之人,见死不救也是无奈之举了。

更何况从谭嗣同被捕到死亡只有短短三天的时间,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营救。

3】舍弃儿子,保全家族

对于谭继洵来说,儿子固然是心头肉。可是他也不得不考虑家族中的其他人。

在君权至上的社会中,慈禧太后只要一句话,就可以让谭继洵的整个家族遭受灭顶之灾。

谭继洵不敢冒险努力救谭嗣同的性命,生怕惹恼了最高当权者,也有保全家族的考虑。

谭继洵非常低调,表现出了足够的驯服,不过慈禧太后却没有放过他。

谭嗣同死后,谭继洵仍旧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牵连,他的官职被一撸到底,贬为庶民,勒令返回了老家。

慈禧太后这样做,就是为了杀鸡儆猴,警告其他人。

谭家全族虽然此后家道中落,阖族老小却保全了性命,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4】谭嗣同决意寻死,意志坚定

谭嗣同听到政变消息后,其实是有充裕的时间进行逃亡的。

康有为、梁启超就在这个短暂的间隙中逃到了日本,得以保全性命。

可是谭嗣同却从未考虑过逃亡,而是一边想办法营救光绪帝,一边做好了必死的决心。

他对劝他离开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以死来殉葬变法事业,用鲜血来开启民智,牺牲自己来做最后一次反抗,这是谭嗣同的信念,无法动摇。

因此,即使谭继洵有营救谭嗣同的办法,也无法说服谭嗣同回心转意,保全自己。

作为在官场上混迹多年的谭继洵,他十分明白自己对谭嗣同的死是无能为力的,他只有选择躺平,或许能够保全全家性命,他的不作为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了。

三、结束语

谭继洵眼睁睁地看着谭嗣同血溅菜市口,可谓是人间惨剧。

在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中,或许谭继洵的不作为才是当时最明智的做法。

只是一个父亲的心该受到多么大的煎熬,谭嗣同死后两年,谭继洵忧虑而死。

在他为儿子谭嗣同写的挽联中,“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想必他虽然不认可新思想,却对儿子的气节和慷慨赴死也是敬佩有加的。

他坚信儿子是冤屈的,历史会给他公正的评价。

果然,谭嗣同千古留名。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