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如何看待有人认为《满江红·怒发冲冠》不是岳飞的作品?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21:28:24 2次浏览

关于问题如何看待有人认为《满江红·怒发冲冠》不是岳飞的作品?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何成拴】的最佳回答:

可以怀疑,但不是真相。既然潮流以此,你可用证据推翻。

【2】来自网友【渤海梵夫】的最佳回答:

因为有杠精和文化汉奸,必然有人质疑岳飞啊!

上世纪 50 年代,先后有几位学者,对《满江红》的作者,提出质疑,认为不是岳飞,而是明朝人的伪作。

有人甚至直接说,这首流传上千年,充满爱国激情的佳作,作者是明代中期的名将、诗人王越。

学术界有质疑的声音,很正常。但是,提出反对意见,应该有足够的依据。

毫无道理的,或者牵强附会的,随意质疑别人,通常都是杠精所为。

中国文学界,历来不缺少杠精,多数学者对此都习以为常。

因此,这种质疑的声音,就如同伟人诗词中提到的,四处碰壁的那几只苍蝇,发出几声凄厉的抽泣,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

多数人,就当作听了一段小笑话,一笑置之。

近年来,西方反华势力,为了打压中国,开始对中国文化展开疯狂的攻击。

他们采取各种手段,收买了一大批无良文人,充当他们文化侵略的走狗和马前卒。

这些文化汉奸,为了讨好外国主子,罔顾史实,胡编滥造,为奸臣、昏君翻案,抹黑民族英雄。

于是,在他们毫无廉耻的宣传和炒作下,秦桧、李鸿章、杨广等奸臣、昏君,一夜之间,都变成了忠臣和明君。

岳飞、袁崇焕、郑成功等民族英雄,都被不同程度的丑化。甚至,连雷锋、邱少云等学习榜样、革命烈士,也受到他们侮辱。

在这种形式下,认为岳飞不是《满江红》作者的声音,又逐渐开始多了起来 。

认为《满江红》是后人“伪作”者,主要提出了三方面质疑。

只要有些历史知识的人,都能看明白,这些质疑,纯属吹毛求疵,鸡蛋里头挑骨头。

下面就针对这些质疑,逐一加以反驳:

质疑 1、来历:

这首词,最早见于明嘉靖年间,徐阶编写的《岳武穆遗文》。

在此之前,从未见于宋、元文人的记载。突然出现在明朝中叶,质疑者认为来历不明,深为可疑。

另外,岳飞的孙子岳珂,平生富于收藏,精于鉴赏。

他与父亲岳霖,收集岳飞遗稿不遗余力。

然而,他在嘉定三年,为《岳王家集》作序,到端平元年,重刊此书,前后共经历 31 年。

却未收录这首词,说明这首词,可能不是岳飞所作。

这个问题,很容易解释。

历史上很多优秀作品,被湮没多年,历久始新的情况,不胜枚举。

比如:唐代诗人韦庄所著《秦妇吟》,就堙没了 900 年,但人们却从未怀疑过它的真实性。

至于岳珂的《岳王家集》,未收录它,很可能是收录不全所致。

要知道,岳飞被害时,家产文稿都被查封,很多被销毁,他的家人们,很可能没能得到这篇词作。

岳飞死后,秦桧及其余党,继续把持朝政,残酷的迫害岳飞的家人。

至宋孝宗时,岳飞虽然得到平反。

但他的作品,经过十几年的不断遗散,虽经岳霖、岳珂两代人的努力,也很难收集到岳飞全部的遗文。

因此,《满江红》未被收录,也是很正常的事。

随后,又历经少数民族建立的元朝统治。岳飞的后代,始终受到打压,直到明朝才逐渐改观。

而且,当前的历史研究中,从明代材料内,发现宋人不曾记载的宋朝史实,是一个普遍现象。

比如:从《永乐大典》残本中,抄录的宋时史料内容。

因而从明、清著作中,引用相关史料,是宋史研究资料来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也就是说,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满江红》,很可能被岳飞的部下或亲友,暂时藏匿起来,未能广为流传。

而在明中叶,他们的后人,认为时机成熟,就拿出来,供大家欣赏、传颂,不是很正常吗?

质疑 2、贺兰山:

他们质疑“踏破贺兰山阙”一句。“贺兰山”在南宋时,属于西夏,并非金国之地。

而岳飞抗金,要直捣的“黄龙府”,是在现在的吉林省境内,与位于宁夏的贺兰山,简直是南辕北辙!

在明代,北方鞑靼人,常侵犯贺兰山一带。

弘治十一年,明将王越,曾在此打了个胜仗。

若说王越“踏破贺兰山阙”,好像倒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一点,令文化汉奸们,非常兴奋。他们想以此证明,这首词,是明人所作。

这个质疑,很容易解释:

西夏与北宋之间,屡有战事发生,真宗、仁宗时,向西夏贿赂求和,才换来暂时的安宁。

岳飞对这段历史当然很熟悉,因此便在《满江红》一词中,以贺兰山借指敌境。

就如词中写“胡虏肉”、“匈奴血”,而不用“女真肉”、“金人血”一样,都是中国文学中,惯用的比喻手法。

比如:宋代范仲淹的词作《渔家傲》中,有一句:

“燕然未勒归无计”。其中的燕然山,远在蒙古境内。而范仲淹是在同西夏作战,也没去过燕然山。

宋代辛弃疾,曾将长安比作汴京,陆游也将天山比作中原前线。

总不能说,宋朝的诗人们,都犯了地理常识性的错误吧?

而且,在中国有两座贺兰山。一座在今宁夏境内,一座在河北磁县。

磁县境内的贺兰山,比起甘肃的要小一些。由鹅卵石堆成,高约五丈左右,蜿蜒十余华里。

据说,宋代有位一位贺兰道人,在此修炼,故取名为贺兰山。

因为,河北是岳家军抗击金兵的重要战场。

所以,很多学者认为,岳飞的《满江红》中,所写的“贺兰山缺”,很可能是指的这个地方。

质疑 3、风格:

质疑者把《满江红》与《小重山》作比较。

前者英风飒飒,豪气干云;后者却低沉惆怅,徘徊宛转。

两词的风格完全不一致。他们因此认为,这两首词,不可能出自一人之手。

巳知《小重山》,确是岳飞所作,则《满江红》无疑就是伪作了。

这个质疑,就更加荒唐可笑了。

由此可见,质疑者们,是多么的孤陋寡闻,少见多怪。

有一句话,形容他们正合适,就是“睹骆驼,言马肿背也”。(看见骆驼,不认识,说马背肿了。)

首先,文学史上的作家,并非个个都是只有一种风格。

豪放派的大师:苏轼、辛弃疾,也有婉约淸丽之作。

比如:辛弃疾的那句著名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难道不是水平极高的婉约派词作吗?

而且,岳飞的其他作品,都是洋溢着英雄气概。

比如,这首被公认为岳飞所作的《题新淦萧寺壁》: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和《满江红》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何其相似?

绝不能因此断定,写了《小重山》的岳飞,就写不出《满江红》来。

平心而论,这首振奋人心、充满爱国精神的绝佳词作,其内容恰恰是岳飞赤胆忠心、以身报国的真实写照。

也只有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才写得出、也配得上这首“一词压两宋”的绝妙好词!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这首词,必是岳飞的作品,无疑。

不论那些跳梁小丑怎么质疑,《满江红》都必将继续传诵下去,流芳百世。

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岳飞的这首慷慨激昂,曾经激励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为民族,英勇奋战的壮丽诗篇吧:

《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嘯,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廣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欣赏完佳作,我想引用诗圣杜甫的一句诗:“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奉劝那些文化汉奸,不要再胡说八道,把精力用到正地方吧!

【3】来自网友【白建栋法名界路】的最佳回答:

是不是岳飞的作品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的精神:代代相传

【4】来自网友【梨花园主】的最佳回答:

不论别人怎么认为,我据史料介绍记载,始终坚定认为:《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岳飞历经百战、亲手写做作品:该作品原本叫《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他是岳飞 1133 年的时候报国激情而发写下的一首词,并将它赠送给自己好友祝允哲;后随着岳飞征战彊场经历延长,他又进行了删改,使我们看到了这首读来激情澎湃、充满报国情怀《满江红、怒发冲冠》。

整首词朗诵下来,使人感到汹涌澎湃,增添爱国情怀和无尽力量,激励国人在保家卫国道路上生生不息,为国家强盛而奋斗,使《满江红丶怒发冲冠》得以传扬至今。

【5】来自网友【访仙客】的最佳回答:

作者先对不同看法人的人扣一顶汉奸帽子,再谈自己的观点,这种作法令人不齿。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