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反复感染新冠病毒会摧毁免疫系统吗?未来病毒将如何变化?当人们普遍具有抗体后,新冠病毒最终会不会消失?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2 04:35:56 3次浏览

关于问题反复感染新冠病毒会摧毁免疫系统吗?未来病毒将如何变化?当人们普遍具有抗体后,新冠病毒最终会不会消失?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水谷静谓】的最佳回答:

疫情没完没了,这新冠病毒是要“灭”了我们吗?如果是,为啥有人无症状?如果不是,为啥有人会反复感染?我们演化了六十万年的强大的免疫系统[1]如此不堪一击了吗?

这场疫情给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一些需要思考的终极问题!!

疫情三年,答案其实越来越清晰了……..

可能摧毁我们的,是我们的自身免疫,即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攻击我们自身的健康细胞和组织,可谓“大水冲了龙王庙”。

最新发表在顶级医学杂志《欧洲呼吸杂志》(影响因子为 33.8)上的研究[2]证实:在新冠患者中检测到的循环抗核自身抗体在康复后 12 个月内一直存在。这些自身抗体的存在与持续的症状和残留的炎症有关。

其实,从 2019 年新冠疫情爆发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种自身免疫反应是新冠感染后各种症状的主要特征,即新冠病毒感染会触发我们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并不是摧毁它。

存在自身免疫反应的身体症状通常是疲劳、关节疼肿、或者反复发烧等[3] ,这些症状符合了我们的诸多感受。

自身免疫的实质是人体免疫系统效应性和调节性免疫反应之间出现了不平衡,导致了慢性炎症的发生,而慢性炎症又刺激免疫系统作出反应,免疫系统平衡不断被打破[4] 。

因此,消除慢性炎症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慢性炎症与急性炎症完全不同,传统意义上的急性炎症是对身体有利的,可以短期完成且有始有终的。但慢性炎症是对身体不利的,长期存在且无法自行关闭的。慢性炎症的长期存在,还会导致肥胖。

2006 年发表在顶级医学杂志《自然》上的关于《炎症与代谢紊乱》的著名研究指出:如果倒退 6 亿年,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系统,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结构–脂肪体 Fat Body。无论从生物进化角度,还是从生物分子和信号通路层面看,肥胖和炎症都密不可分,相互转化,互为因果。

趁着我们对疫情记忆尤新,趁着我们本就需要做点儿什么强化我们的免疫系统和改善我们的健康,让我们一起来消除慢性炎症吧!顺道把”肥“减了!

遗传和环境因素是引发自身免疫反应的两大因素[4] 。我们能改变的是我们的饮食营养和生活起居方式。不要以为这种改变又慢又无效,表观遗传学已经告诉我们,我们的基因无时无刻不在倾听着我们身体的“声音”,做好随时改变的准备。而这种“声音”主要来自我们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强烈建议看看这一篇!

呃………至于新冠病毒何去何从…………

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已经在人体的基因测序中发现了超过一万种不同的微生物,我们的免疫系统与这些微生物互利共生着。在这种“互利共生”状态出现之前,相信也应该会有彼此“驯化”的过程吧。

就像这场疫情一样,我们的免疫细胞识别、标记病毒并产生抗体, “学习”如何调节到适度免疫;同时病毒不断变异,提高传播减少毒性,让自己更好地“安顿”下来,而不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

病毒并不是那么可怕,它们只是一些装有 DNA 或 RNA 的“蛋白质壳子”;而人体的免疫系统,如果追溯起来,已经历经 60 万年的演化,你只要用正确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去”爱“它,它足够强大。

参考

  1. ^https://doi.org/10.1093/gbe/evaa125
  2. ^https://doi.org/10.1183/13993003.00970-2022
  3. ^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health/wellness-and-prevention/what-are-common-symptoms-of-autoimmune-disease
  4. ^abhttps://doi.org/10.1172/JCI78088

【2】、来自网友【Lxr 柒柒】的最佳回答:

短期看不到消灭的希望,随着我们的全面放开,新冠病毒肯定会再进行多次异变,往什么方向变异,完全未知,基本常识,病毒毒性并不会越变异越弱,随机变异。

1、第一批感染的高峰的城市普通人逐渐恢复了,即将迎来重症高峰以及丧葬高峰。

2、刚阳康千万不要即刻锻炼及从事体力行业的工作者建议还是至少休息二周最好一个月,这这方面猝死的报道已经有不少了。

3、阳康者出门仍需戴好口罩,做好消杀,不仅仅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毕竟毒株不止一种外,现在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比如其它回答也有提到的交叉感染的风险。

4、“砖家”的小感冒,90%无症状相信阳过的朋友已经亲身验证不可信了,所以最近的宣传尽量别信,反着听吧,尤其是某些砖家,不过补充蛋白质维生素还是有必要的。(经评论区提醒,个人体质不同,生病的时候确实不能轻下定义,但是健康的时刻补充这些还是有必要的。)

5、二次多次感染虽然可能难以避免,大量囤药确实没有必要,不过一个人多次感染的概率也不高,但是自私却实用的做法,乘着恢复期,如果第一波药用的差不多了,可以再准备一些,除非至亲,完全不建议捐赠给任何邻居一般朋友,多一点药多一点希望。(这条如果力所能及,邻里和睦,亲朋友善,能帮还是帮一下吧,评论区有很多非常棒的朋友,图中这种就算了,原回答就不修改了,确实应该批评答主这种有些过于自私的行为)

6、除非你有无与伦比的医疗资源,这段时期不太建议备孕怀孕。

7、除非你有非常强大的经济后盾,明年不建议裸辞或者创业。

8、让储蓄代替消费,信用卡花呗能停就停吧,消费在吃喝玩乐上,不如消费在把家里改造成防护区上,当然能力范围内适度娱乐保持好心情也是完全可取的。

9、不建议明年投资,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刚需自住影响不大,仅代表个人观点哈,如果你是这方面行家里手完全可以当答主没说。

10、家中有基础病或者高龄老人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吧,只能说也不一定。

11、这是病毒不是益生菌,没有早阳早好,多阳多好的说法。

12、如果去医院请对医护人员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爱,他们一直在超负荷运转,最近尤甚。

最后还是要有一点希望吧,说不定明年能迎来一丝曙光,做好自己和家人的防护,也不要太过焦虑,毕竟生活还要继续,祝大家尽量不阳少阳晚阳吧。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