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成吉思汗的子女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4 10:50:24 3次浏览

关于问题成吉思汗的子女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史之策】的最佳回答: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曾有这么一句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在位二十几年间,几乎整个亚洲和欧洲的大部分都被成吉思汗收入了囊中。

成吉思汗从小就是一个丧父的孤儿但他不仅打下了无数江山,更留下了数不尽的子孙后代。这里我们就说一下他的子女们最终的结局。

蒙古族有一个习惯,不管你有多少妻妾,可以算作是真正子女的只能是正室所出。

成吉思汗作为一代枭雄,后宫充盈,但正室只有一个即孛儿帖。《元史》记载,孛儿帖的一生一共为其诞下四儿三女。

孛儿帖年长铁木真一岁,二人恩爱有加,然而,成婚之时遭遇敌人突袭,孛儿帖被掳走。

孛儿帖被掳九个月后,成吉思汗一直等待时机,终于救回了爱妻。但是此时,孛儿帖已经身怀六甲。

后来,孛儿帖生下来他们的大儿子――术赤(1177-1225)。

正因为前面的插曲,所以他的血统问题,一直困扰着成吉思汗。但当时并没有亲子鉴定,而且按照古人十月怀胎的算法,极有可能是亲生的。然而质疑并不代表孤立冷落,成吉思汗在立储之时,他曾有意将汗位传给术赤。

于是召集了他的四个嫡子商量,可还没等他开口,二儿子察合台就说术赤是野种,不配继承皇位。

这一指责,使成吉思汗十分为难,若是传位给老大,老二不服,舆论不服。若是传位给老二,自然与老大离了心。

于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终三儿子窝阔台得到了储君之位。

术赤能征善战,多次出征金国,西夏和中亚地区,战绩显赫。1219—1225 年间,成吉思汗将第一次西征中所占领地封给了三个儿子。

分给术赤的领地为术赤汗国,亦称钦察汗国。钦察汗国是当时最远的一块领土,术赤去往封地后,久久未与成吉思汗联系。

成吉思汗曾经要召见他,打算带他出兵,他因有病在身拒绝了,随后便有人挑拨离间,说他故意装病,就是在和成吉思汗对立。成吉思汗大怒,于是企图西征术赤。然而,未等出发,便传来了术赤的死讯,也就此放弃了西征的念头。虽然术赤 48 岁便去世,但其后代仍然战绩卓越。

二儿子察合台(1183-1241),察合台自幼与术赤不和,和其弟窝阔台交好。1219 年,随成吉思汗西征。随后与术赤,窝阔台奉命进攻花剌子模,陷其首都玉龙杰赤城。

后来受封畏兀儿以西直至阿姆河之间的草原地区,建立了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死后,察合台遵守成吉思汗生前遗愿辅佐窝阔台为汗。

察合台是一个博学且公正的人,十分熟悉蒙古法律――《扎撒》,并且严于执法,所以即使窝阔台地位更高,却仍旧对他十分尊敬,凡事都会与之商讨后执行。

1241 年 5 月,察合台逝世。死后,其后代子女仍得到了历代可汗的尊重。

三儿子窝阔台(1186-1241)。受父亲影响,打小就随父出征,在战争中成长为一代将才。1225 年受封于也儿的石河,1229 年登基成为“窝阔台汗”。

关于他,除了以上所说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其为元朝所打下的基础。察合台即位后,蒙古帝国在他的治理下,继续子承父业,扩张领土。窝阔台继续南下灭了金,后来又派拔都远征欧洲,一度使蒙古疆域扩充到中亚、华北和东欧。并且,他较有远见,对汉文化呈学习态度,采用汉法,开科取士,重用中原文人。

窝阔台足智多谋,颇有治国之才,可见,可汗选他做储君并非无奈之举,也许恰恰是多方权衡之后的结果。

然而要做一世的明君并非易事,在灭了金国之后,窝阔台再无斗志,开始纵情声色,拿起了他最爱的酒杯,嗜酒如命,身体也每况愈下。

于是 1241 年的 11 月,酗酒又荒废朝政的窝阔台,在一次彻夜纵情后中风,不久便离开人世,与其兄长察合台相差仅七月,享年 55 岁。

最后一个,便是成吉思汗最喜爱的小儿子――拖雷(1193-1232)。之所以说他是最受喜爱的儿子,是因为他的三个兄长都得了各自的封地,只有他留在了父母身边。

后来他继承了成吉思汗在斡难和怯绿连的斡朵儿、牧地和大部分军队。窝阔台继位后,拖雷监国。

成吉思汗的几个儿子中,军事能力最强的当属拖雷了,同时他的军事能力也是最突出的,但为何不选他呢?拖雷虽有军事天赋,却生性残暴,多疑嫉妒。西征途中,曾大肆屠杀并开炮破坏城池。也许正是这些,使他错失储位。

1232 年拖雷率兵出征击败了金军,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在回军途中病逝。享年 39,忽必烈也是他的儿子。

男权社会,自然是以儿子为重,虽然蒙古族的女性也有一些发言权,但历史上对于成吉思汗女儿的介绍并不多,嫡出的女儿共有三个。

长女火真别姬,也是《射雕英雄传》中华筝公主的原型,被封为昌国大长公主。后来嫁给了昌忠武王孛秃。

成吉思汗对孛秃颇为赏识,曾将他的妹妹许之为妻,后来他的妹妹病逝,又将长女火真别姬许配给了他。

后来孛秃跟随成吉思汗西夏,途中病薨。再后来成吉思汗称霸后进封他为昌王,谥号忠武。

二女儿扯扯亦坚,又名扯扯干,被封为延安公主。后来嫁给了斡亦刺惕的部长忽都合·别乞的儿子亦纳勒赤。三女儿阿剌海别吉。被封为赵国大长公主,嫁给汪古部阿刺兀思的长子不颜昔班,不颜昔班被杀害后,再嫁给镇国。

三个嫡女中,她是最有名气的一个,阿剌海在蒙语里的意思是“明慧”的意思,她不仅聪明贤惠,治国方面也颇有见解。

成吉思汗出征西域时,阿剌海作为监国公主负责帝国内的大事,所以大臣做何决定都需要向她请示。

《元史》对她的评价是“明睿有智略”。成吉思汗在外出征之时,三女儿治家,管理朝政,免去了成吉思汗的后顾之忧。

即使成吉思汗去世,她仍担任监国之职。相传阿剌海别吉一生并未留下子嗣,死后被追封为皇祖姑赵国大长公主。

今天达茂旗敖伦苏木城遗址,即孛耀合和阿剌海别吉曾经居住的王城。

以上即是成吉思汗有史可查的七位嫡子嫡女的最后结局。

【2】、来自网友【江湖小晓生】的最佳回答:

成吉思汗一路西征,打下了中亚,打到了地中海沿岸。这一路上他究竟收了多少女人,估计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因此他自己或许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儿子。

不过在史料记载中,成吉思汗的妃嫔,有 40 多人。由于人数众多,不太好管理,因此被成吉思汗分成了 4 组。每一组派一位大皇后管辖,4 位大皇后分别是:孛儿帖、忽兰、也遂、也速干。

这 4 名大皇后中,又以孛儿帖的地位最高。没办法,弘吉剌部的孛儿帖是成吉思汗的原配妻子。她为成吉思汗生下了 4 名嫡子,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

忽兰是蔑儿乞人,地位仅次于孛儿帖,她为成吉思汗生下了第六子阔列坚,这孩子虽然是庶出,但却深受成吉思汗的喜爱。

也遂和也速干,是一对亲姐妹,她们来自塔塔尔部。其中成吉思汗的第五子兀鲁赤,就是其中一位的儿子。而成吉思汗的第七子察兀儿,是也速干的儿子。

至于成吉思汗的第八子术儿彻,是乃蛮部女子所生,具体是谁就搞不清楚了。因此,总体来说,成吉思汗有 4 名嫡子,还有 4 名庶子。那么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结局呢?

一、长子术赤和次子察合台,成了死对头。

成吉思汗刚起家那会儿,势力非常小,常常被人家欺负。当时成吉思汗刚和孛儿帖成婚不久,蔑儿乞人便跑来把孛儿帖给抢走了。

等到 9 个月以后,成吉思汗在义兄札木合的帮助下,如愿击败蔑儿乞人,夺回了自己的爱妻。可问题是,这个时候孛儿帖已经怀孕了。

这孩子究竟是谁的?谁也搞不清楚。成吉思汗心里也没把握,但是他必须要一口咬定,这孩子是自己的!可等到孩子降生以后,他却给孩子起名为术赤,意思是“远方的客人”。

好家伙,有这么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字的吗?由此可见,成吉思汗自己心里也犯嘀咕,只是不好意思在妻子跟前说而已。毕竟妻子孛儿帖为他受了不少苦。

可多年以后,成吉思汗的二儿子察合台,对此却意见很大!为啥?因为他总觉得术赤抢了他嫡长子的地位。虽然蒙古没有嫡长子继承制,可长房长宗的地位,那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察合台整天宣传术赤是野种的言论,以至于术赤要找察合台拼命!这俩孩子是真难伺候啊,成吉思汗为此也很苦恼。

打天下,需要孩子们的共同努力。可将来如何安置这两个孩子,却成了成吉思汗的心病。为此,成吉思汗下定决心西征,打下大片的地盘,分封给几个儿子,好让术赤和察合台各自相安无事。

1219 年,成吉思汗正式西征,第一战打下了西辽,第二战打下了花剌子模。因此成吉思汗将新疆部分地区和中亚的部分地区,赏赐给了察合台作为封地,察合台在这里建立了察合台汗国。

此后成吉思汗再接再厉,继续向西进军,打下了黑海、里海沿岸,将这里赏赐给了自己的长子术赤。此后术赤的次子拔都,便在这块封地的基础上,建立了金帐汗国。

所以说,成吉思汗妥善地将长子术赤和次子察合台分封在不同地区,以此避免两者之间的矛盾。不过说实话,这偏心程度,真不是盖的。

术赤的封地远离蒙古草原,想回趟家简直可以说是不可能!而且术赤想回来,必须要经过察合台的封地,这还得了?等于说成吉思汗是用察合台防着术赤。

事实也是如此,当时术赤正在西征,成吉思汗多次征召他回来,可术赤却一直以病重为由拒绝回来。成吉思汗大怒,居然让察合台准备好兵马去收拾术赤。结果得知术赤死了,这才作罢。

由此可见,术赤在成吉思汗心目中,的确是“远方的客人”。即使能当成儿子来养,可心里到底还是有点儿不自在。

至于察合台,在术赤和成吉思汗死后,支持窝阔台继承大汗之位,所以他成为了诸王之首,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最终在察合台汗国安然去世。

二、三子窝阔台和四子托雷,也成了一对冤家。

说实话,成吉思汗打仗是一把好手,可管教儿子,却很有问题。老大和老二已经成了死对头了,成吉思汗似乎还不满意,偏偏让老三和老四也成了死对头。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成吉思汗对这两个儿子都特别好,老三窝阔台善于治国,而老四托雷擅长打仗。成吉思汗离不开他们俩,所以就把他们俩的封地,都放在了蒙古附近,靠着自己。

对于汗位继承权的问题,成吉思汗更看重老三窝阔台,因为老四托雷喜欢打仗,而且嗜杀,这种性格不适合称汗。

成吉思汗将汗位继承权给了窝阔台以后,又来了一个神操作,他居然将 80%的兵权,都给了托雷!这还得了?难道他觉得这两个孩子能和睦相处?

很显然,窝阔台登基后,会受到托雷的掣肘。而托雷手里的兵权,完全可以帮助他夺取大汗的位置。成吉思汗这种安排,实在是让人看不懂。

结果果然出事了!

成吉思汗死后,大汗之位空缺。托雷以没有召开忽里台大会为由,暂时没有选拔新任大汗,而由他自己担任监国。窝阔台得知以后,气得牙痒。

时间一拖就是 2 年之久,这 2 年时间里,大蒙古国一直都是托雷说了算。2 年以后,窝阔台在察合台的帮助下,终于等来了忽里台大会。这回大家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选择让窝阔台继位,托雷也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窝阔台继位以后,还能对托雷有什么好心思吗?

公元 1232 年,窝阔台伐金回来,忽然就得了重病。大家赶紧把托雷喊了过来,结果巫师在大帐中念了一段咒语,并且表示:只需要大汗的至亲把符水喝了,将疾病转移到自己身上,就能解救大汗。

托雷向周围看了一圈,我勒个去,只有他这么一个至亲在这里!再看看帐下的刀斧手,托雷明白了一切,只能无奈地喝下了符水。

喝完符水以后,托雷没多久便病死了。而窝阔台却奇迹般地恢复了,而且生龙活虎。很显然,这是窝阔台为托雷做了一个局。40 岁的托雷就这么去世了。

至于窝阔台,他长期担任蒙古大汗。直到 1241 年,他喝了很多酒,结果把自己给喝死了,寿终 56 岁。

三、4 位庶子,夭折占了一大半。

成吉思汗的 4 位庶子分别是:第五子兀鲁赤、第六子阔列坚、第七子察兀儿、第八子术儿彻。

其中第五子兀鲁赤、第七子察兀儿、第八子术儿彻,全都英年早逝,属于夭折。只有第六子阔列坚,活到了成年。

由此也看得出,嫡子和庶子之间的差距。4 位嫡子全都长大成人,而且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汗国。可 4 位庶子,却夭折了 3 个,真是令人唏嘘。

第六子阔列坚,虽然是庶子,但是由于他的母亲忽兰,深受成吉思汗喜爱,地位又仅次于孛儿帖,因此阔列坚也得到了成吉思汗的喜爱。

只不过很可惜的是,在蒙古第二次西征的时候,阔列坚在攻打俄罗斯的时候,中箭身亡,年仅 29 岁。

总结:成吉思汗还有 6 名女儿。

儿子们在战场厮杀,成吉思汗的女儿们,倒是不需要如此。史料中成吉思汗有 6 名女儿,其中 5 名都是孛儿帖所生。好家伙,等于说孛儿帖至少生了 9 个孩子!

长女火臣别吉,被封为昌国大长公主,嫁给了昌王孛秃。值得一提的是,昌王孛秃同时还是成吉思汗的妹夫,他曾经娶了成吉思汗的妹妹帖木仑。

其他几个儿女,都嫁给了蒙古的贵族。值得一提的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女阿剌海别吉。这个女儿可不简单,在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她居然负责监国重任,是个实实在在的巾帼英雄。

即使成吉思汗去世了,阿剌海别吉依旧执政了一段时间。她能够稳住偌大的大蒙古国,可见其能力有多强了。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