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三体作者为什么有那么多超前的想法?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8 14:31:55 2次浏览

关于问题三体作者为什么有那么多超前的想法?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谈笑阁】的最佳回答: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学历不高,这是你对他最大的误解。

我查了一下刘慈欣的简历。

他 1963 年 6 月出生,1985 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电工程系。

他是 1985 年 22 岁的时候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毕业,应该是本科学历,最不济也是大专。你要想到这可是 1985 年,考个中专就可以直接分配为干部了,刘慈欣的这个学历在当时绝对是非常优质的学历。那时候的电厂都是很好的单位,属于高薪行业。只是他这个人可能不太善于钻营,所以一直只是一个普通工程师。

但是他这份工作给了他很大的创作空间。

一方面时间相对充裕,另一方面电力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当时的电力行业基本上代表了最先进科技方向。他又作为一名计算机工程师,实际上是很容易接触最先进的科学理念。

还要看到他的创作经历,实际上他 1989 年就开始创作,1989 年创作科幻小说《超新星纪元》首版和《中国 2185》,但未发表,他长期给《科幻世界》杂志投稿,但是直到 90 年代末期才逐渐小有名气,1999 年首次凭借《带上她的眼睛》获得 1999 年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2000 年凭借《流浪地球》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也就是说十几年来一直笔耕不辍,相信他自己也订阅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给了他很多参考。

所以你不能用 21 世纪 20 年代的眼光来看 20 世纪 80 年代。在他那个时代,他的学历绝对是杠杠的,而且他长期从事写作,在《三体》获得雨果奖之前,他的其他科幻小说已经在国内属于顶流,这实际上是一个厚积薄发的人。

【2】、来自网友【小李飞刕】的最佳回答:

罗辑活了 200 岁,然后钻进了画里。

这时,罗辑的黑白影像也消失了,但仍能听到他的声音,他说了最后一句话:“哦,要进画里了,孩子们,走好。”

太阳系被二维化时,逻辑在冥王星上给程心践行,此时,逻辑已经 200 岁了。

在三体原著的人物当中,我对逻辑的印象最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能够活到 200 岁,还活得很精彩。

三体原著的全集分为三个部分:《三体》、《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

汪淼是第一部的主角。

逻辑是第二部的主角。

程心是第三部的主角。

刘慈欣的文笔很好,想象力更强悍。

试读《三体》时,看到下面这段精彩的细节描写,我就确定读完整部作品了。

史强说着,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手中的烟几乎燃下去一半,之后竟不见吐出烟来……

“你问。”他又向年轻警官偏了一下头。 “汪教授,我们是想了解一下,最近你与‘科学边界’学会的成员有过接触,是吧?”

“‘科学边界’是一个在国际学术界很有影响的学术组织,成员都是著名学者。这样一个合法的学术组织,我怎么就不能接触了呢?”

“你看看你这个人!”史强大声说,“我们说它不合法了吗?我们说不让你接触了吗?”

他说着,刚才吸进肚子里的烟都喷到汪淼脸上。

我读过很多描述抽烟的镜头,上面这个片段,画面感妙到毫颠。

史强一口就吸了将近半支烟,把烟雾吞进了肚子里,然后憋着。

据估测,大概 15 秒之后,史强才把烟雾吐出来,喷到汪淼的脸上。

刘慈欣的细节描述,让人拍手叫绝。

刘慈欣雄奇的想象力,堪称科幻界的标杆,主要体现在以下 8 个方面。

〔1〕恒纪元和乱纪元。

汪淼遇见了周文王,看到后者用沙漏计时,感到莫名其妙。

经周文王的追随者认真解释,汪淼才明白,在三体乱纪元期间,日出日落毫无规律可言,只得用沙漏计时。

如果日出日落有规律了,就意味着三体界进入恒纪元了,至于恒纪元能持续多久,谁都无法预测。

〔2〕三体人脱水和寖泡。

乱纪元到来时,为了躲避灾难,三体人会赶紧脱水,变成了一张貌似空麻袋的人皮。此后,部分人皮会被未脱水者搬进仓库里保存起来。由于乱纪元到来时很混乱,多数人皮都来不及整理,可能被当着食物吃了,可能被当着柴草烧了,也可能被踩踏为粉碎。

恒纪元到来时,管理员把这些人皮扔进湖里寖泡,大家就复活了,开始了全新的恒纪元生活。

〔3〕三体人进化出睡眠开关。

最近,因为压力过大,我经常失眠,入睡太困难了。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三体人。

由于生存环境过于恶劣,不管解决什么问题,三体人对高效的要求都很高。

祖祖辈辈的高效习惯,三体人的进化也出现了“智能化”的迹象,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他们的睡眠开关会自动开启,几秒之内就能够入睡。

这种睡眠开关,与先进科技无关,就是三体人自然进化的结果。

在三体人的法宝之中,睡眠开关对我的魅力最大,真佩服刘慈欣的想象力。

〔4〕光速飞船。

阅读《三体》之前,我也听说过光速飞船,却一直想不通两个问题:(1)怎么完成加速的?(2)那么快的速度,怎么避让太空中的物体。

看了《三体》之后,我才知道上面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曲率驱动引擎能够让飞船达到光速,强互作用材料能够让飞船在碰撞过程中摧毁一切物质而不会受损。

也就是说,光速飞船依靠的不是某种燃料型或聚变型动能,而是空间上的“瞬移技术”。

在飞行过程中,光速飞船也无需避让任何物体,横冲直闯就行,哪怕遇上了地球这样的星体,直接穿过去即可。

〔5〕二维世界。

《三体》描述了二维世界。

我们都知道,三维空间就是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这三个元素。

所谓的二维世界,就是只有长和宽,但没有“高”这个参数。

以前,我经常看聊斋故事,看到那些神仙或妖精会钻进画里去,总是感到莫名其妙。

有了二维世界这个概念之后,就觉得正常了,神仙或妖精的法力,也就是能够在三维和二维之间自由转化。

〔6〕水滴探测器。

地球人制造了 2000 多艘战舰,飞行速度能够达到光速的 15%了,在他们自己看来,足以完胜三体人了。

后果很尴尬,一个水滴探测器就把地球人的舰队给干掉了。

水滴探测器有很多神奇的功能,特别是在转向方面,简直超出了人类的想象力,像上帝执笔绘画一样,能够任意弯曲,回头时甚至没有弧度。

〔7〕低光速黑洞:黑域。

程心只在黑域里呆了 16 天,出来时,按地球日计算,已经过去了 1800 万年。

这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时间与光速成反比。

黑域里的光速只有 16.米/秒,时间就过得非常快,短短的 16 天就相当于地球日的 1800 万年。

这其间,不完全是的倍数比例,还包含有时间扭曲的参数。

〔8〕二向箔打击。

《三体》属于悲情科幻小说。

最后,整个太阳系被二维化了,地球也消失了。

不过,在宇宙的记忆里,地球文明曾经有一席之地。

歌者打算清理太阳系时,发现情况比较复杂,向长老申请使用二向箔神器。

使用二向箔,这是文明清理的顶级神器,虽然是悲情结局,也算是地球文明的荣耀吧。

作家刘慈欣为何有如此雄奇的想象力?

刘慈欣是科班出身的工程师,又在电厂实战了很长时间,对于前沿科技和天文学常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当然,对文学的爱好,特别是对科幻的迷恋,这才是激发想象力的关键环节。

写在最后:

《三体》原著里还有哪些雄奇的想象力片段,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