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过渡性养老金包含哪几方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9 15:47:11 3次浏览

关于问题过渡性养老金包含哪几方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刘正民】的最佳回答:

过渡性养老金,是退休中人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的别称,是退休中人专属的养老金无疑。

过渡性养老金,是退休中人的视同缴费年限,不能依据老人计发办法进行计算时,对退休中人的视同缴费年限期间,所应享受养老金的一种价值补偿办法。

很显然,退休中人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是退休中人基本养老金计算的一个难点与焦点问题,是新的政策、机制与制度条件下,计算和核定退休中人基本养老金方法的集大成者。

具体讲,退休中人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过程,它是通过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作基础,以规定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系数作支撑,用加大权重的视同缴费指数进行调节,即通过上述三大基本参数综合作用来实现的。

可以看出,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与核定,与退休中人基本养老金计发,所涉及的三大系数密切关联。而且,互为因果,相互支撑,进而达到并实现对中人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与核定。这是极具挑战性,也颇有专业技巧的一项复杂运算工程。

下面分别对涉及的三大计算系数扼要介绍如下,请关心并热衷此项问题研究的专家与同行们批评斧正:

1.个人平均的缴费指数。这是过渡性养老金计算的一个基础性参数。它反映退休中人实际缴费年限期间的实际缴费水平。而实际缴费指数作为一个参照系,以此来影响并引领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的领取水平。

2.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系数。这个系数的制定与新、老计发办法的平稳过渡有关,与退休中人计发办法总体的目标替代率有关。以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系数作支撑,可以确保改革总体目标替代率的重构与实现。

3.视同年限的缴费指数。这个指数由隐性变显形走上台面,由原先的整数 1,加大权重提高指数水平,它的作用是明摆着的,就是用来调节与提升过渡性养老金的核定水准的。这是提升并改变过往企业计发办法,偏低的替代率水平的重要举措与主要方法。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2】、来自网友【暖心财经说】的最佳回答:

过渡性养老金,实际上就一个方面。

一些年轻人很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社保缴费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而有的人却能够拿到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呢?

而且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比,基础养老金还合算。为什么年轻人享受不到呢?

实际上,过渡性养老金说白了,是对当地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之前,缴费或者视同缴费年限的,一种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补偿。

因为,我们现在开始缴纳养老保险金以后,我们的退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是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可以说,跟缴费年限挂钩。缴费年限又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

这样我们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缴费年限,就只有一部分基础养老金待遇了,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就通过过渡性养老金来补偿。

最初的时候,我们设计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划入比例是 11%,养老金计发月数是 120 个月。2005 年进行了变更,国家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制度。才变成了现在的模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包含了个人账户余额和退休年龄决定的养老金的计发月数。养老金的余额是按照,缴费基数的 8%划入,以前积累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仍然按积累的计算。不过 2005 年当时国家规定了五年的过渡期。现在已经实现了平稳过渡。机关事业单位从 2014 年 10 月开始改革,国家也规定了十年过渡期,到 2024 年结束。

过渡性养老金,实际上计算方法就是源自于以前的模式。

各省市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是不一样的。

有的省市是按照个人账户兑换成了虚拟的记账金额计算,最出名的是上海。不过从 2009 年开始,再次改成了现在的模式。江苏省和广东省也是类似模式。

其他省市过渡性养老金计算,一般等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乘以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建立个人账户前的年限×过渡系数

过渡系数,各省市并不一样,北京市、天津市是 1%,而云南省是 1.3%,辽宁省是 1.4%。全国一般从 1%到 1.4%之间。

有的省市并不是乘以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而是通过 1 和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的平均数进行计算。

所以,过渡性养老金一般包括这么几个方面:第一,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第二,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第三,过渡性系数。第四,平均缴费指数。

可以说过渡性养老金是我们养老金计算中最麻烦的一个公式了。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