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疫情冲击下的农村该何去何从?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6 13:36:04 2次浏览

关于问题疫情冲击下的农村该何去何从?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微信松园】的最佳回答:

(原创)疫情冲击下的农村,网友的文章都看了,能上网的,都是年轻力壮的,经济有点影响,好于城市失业工人。老人的惨景,网友都未说,说了,可能孝心不是,也是无奈。

农村缺医少药?没有哪么严重,赤脚医生,现在升级了,虽无名牌学历,都经过培训,持有行医资格证,我常说的赤脚医生,跟我关系很好,也是同龄人,医疗水平也很高,服务态度好,随叫随到,出诊上门服务,孑接父职,他儿子也是赤脚医生,我三姐很相信他的医疗水平,我说的老中医,小儿也是中医,名声在外,诊费起步价 2000 元。

主要是养老照顾问题,五保户,免费送集体养老院,条件也很好,田地家产,也归集体,其实也无家产了。劳累一生,体面离去,农村的纯朴乡情,还在延在。

有儿女的,两极分化。如我大侄女,比我小三岁,30 岁丈夫去世,单身拉大五个儿女,老三是民营企业家了,她想住哪儿,随她选,住一线海滨城市,还是回农村居住,有孙媳妇专职护理。

我三姐就惨了,比我大三岁,80 多岁,三姐夫去世多年,大儿二儿小包工头,三儿也在打工,一个女儿,两外孙均大学毕业,在城市结婚安家生娃,女儿也去带孙孑。三姐一人在家,看护 20 间空房,春节回家一趟,其余时间,电话都很少打,农村承包地,再转包,每亩收租金 300 元~350 元,儿子的田地,全归她了,养老费,不用她操心,没有人照顾,买肉,上集镇买药吊水,单程步行七华里。我老伴说接来住我家,开玩笑吧?我一人烧饭买菜,还要写点文章,老伴为儿孙当牛马,还在发余热。三姐给我打了 40 多多钟电话,不说我也知道她的难处,疫情冲击下,达尔文主义,给她规化了归宿。没有办法,养儿防老?小妹在农村,妹婿早就行动不随,一个儿子,还得打工养家,几亩田,每亩 400 元租金,让给大农户耕种,妹妹孙孑还在读硕,经济压力也很大。疫情冲击,外甥打工挣钱更难。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多关心农村,国策也在多管齐下,农村会有改变,变化不大。2022 年 12 月 27 日淮南。

【2】、来自网友【玥奇农科】的最佳回答:

谢谢邀请,我来说说我看到的农村实际情况,并保证所述情况绝对真实,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东北吉林长春人,回到农村老家发展快一年了,以前在城市打工,疫情开放以来,开始大家还是担忧的,原因很简单,简陋的医疗和年龄偏大的留守人员。

放开之后,感染迅速,几天时间一个村子一千多户(其它村子没有调查)就已经基本全部被感染,这个时候大家基本都不怎么出门,因为怕传播,但大家都小瞧了病毒,传播能力真的是太罕见了超级强。

这个时候我的担忧开始了,村里老年人太多了 ,每天都在听有没有动静(乐队的喇叭声),好在村里的年轻医生还可以随叫随到,为大家开药指导养病,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是身体疼痛高烧,医生说除了解热镇痛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是农村农活比较重,所以有很多干农活时的去痛片之类的药物,以及村里大夫开的零散药片,没有发生缺药的情况。就这样在煎熬中不知不觉过了十天,逐渐的大家都阳过了,没有发生需要急救的,更没有死亡的,大家都说太疼了,尤其是腰疼,一个叔叔笑着说都痛哭了。

这就是我在农村看到的真实情况,没人在网上哭诉,没人提出其它的诉求,用农民特有的韧性去扛着一切痛苦,一千户烟花人家一个村医,对于农村就够了。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