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书推荐一下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3 05:46:23 2次浏览

关于问题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书推荐一下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沧海一粟 172978748】的最佳回答:

1、瞿秋白:《多余的话》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出生在江苏常州,曾留俄。著译《海上述林》、《赤都心史》、《饿乡纪程》等。

红军长征后被留在苏区坚持斗爭,后由于叛徒岀卖而被捕。在闽西长汀被囚禁期间,写了一份《多余的话》,后引起很大爭议,文革后出版原著。1935 年 6 月 18 月被杀害于福建长汀的罗汉岭,年仅 35 岁。

2、胡风:《三十万言书》

胡风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和编辑出版家。湖北祈春人。建国后向党中央写了三十万言书,反映文艺界内幕。后被批判关押长达 25 年之久,受尽各种折磨。这本书是文艺界和现代文学的重要史料,找来读一读颇有参考价值。

3、俞平伯:《红楼梦研究》

俞平伯是北大教授,著名红学家。他的红学著作曾被李希凡、蓝翎批判,引起毛主席的注意。当时在文艺界引起很大的震动。他的《红楼梦研究》有很重要的文学价值,不可不了解。

4、《沈崇事件真相》

作者艾群,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 年 1 月岀版。记述 1946 年 12 月 24 日平安夜在北平,北大一女生沈祟去看电影,归途被两个美国大兵强奸,引起全国的震动,掀起反美浪潮。

5、《文革大字报精选》

这是“十年动乱”期间,全国各地出现许多各式各样的大字报。本书收集了许多重要的有代表性有特色的内容,以供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参阅。

6、费孝通:《江村经济》

著名学者、经济学家费孝通,是大知识分子。年轻时在江村调查,解放后又去过调查,写出《重返江村》等著作,这本《江村经济》,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史料价值,是经济学的重要版本。

7、金安平:《合肥四姐妹》

《合肥四姐妹》是作者对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四位才女的采访和详述。她们出生在安徽合肥的名门望族,后又居于苏州的九如巷。个个是佳人才女,分别嫁给名人顾传玠、周有光、沈从文、傅汉斯。若知详情,可读此书。

8、《往事》

作者毛彦文,女,浙江江山人。一代美女才女,后嫁给民国总理熊希龄。后来在香山办慈幼院,做了许多慈善事业,活过 101 岁。本书著述她的人生经历,很值得一读。

【2】、来自网友【关中客】的最佳回答:

如果只读一本书,就能使你博学有趣,非《夜航船》莫属。此书是由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著的一部百科全书类著作。尽管是古书,但其内容并非高深莫测,作者采用较为浅显、通俗易懂的文言,通过段子的方式,叙述了四千多个文化常识。

《夜航船》内容丰富,包括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人伦政事,礼乐科举,草木花卉,鬼神怪异等等,共计二十个大类,一百二十五个小类。

张岱是一个贾宝玉式的人物,他的一生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生在显贵之家,前半生看遍世间繁华,后半生阅尽人世沧桑。

张岱从小锦衣玉食,不愁吃穿。和大多的世家富贵公子一样,人一闲就生出了众多的精致爱好。

张岱

他好美食,关于吃他还有一套自己的原则,讲究“三不吃”,即:非时鲜不吃、非特产不吃、非精致烹饪不吃。喜欢吃奶酪的他,因外面卖的奶酪全不入他的法眼,于是在家养奶牛,自己亲自制作奶酪;他用古井的泉水配上茉莉花,研制出独特的雪兰茶,每次泡茶都精确到了一份水放几克茶叶,几片茉莉花。他甚至把牛奶和雪兰茶一起煮,制作出了奶茶。不由让人想到贾宝玉在怡红院研制胭脂粉的场景。

张岱

张岱也好梨园、好鼓吹,他喜欢的这些不仅仅是停留在爱好这个层面,而是达到了精通的层次。他几乎精通晚明时期所有的艺术门类,并且和这些门类中的佼佼者交流切磋,成为朋友。

当时梨园行的行家祁彪佳、彭天锡都是张岱的好友。张岱曾创作了一部戏剧《乔作衙》,在演出的时候引起了万人空巷的轰动。

祁彪佳

张岱曾迷恋上了弹琴,于是跟随当时有名的琴师王侣鹅、王本吾学琴,勤学苦练,掌握熟练琴曲数十种。张岱是一个爱好热闹的人,于是找来一帮琴友组成了爱好者协会,称作“丝社”。他们定期聚会,交流切磋琴艺,张岱先后因爱好而组成的协会组织有斗鸡社、诗社、蟹社、戏剧社等等。

张岱的爱好并非玩物丧志,他无论玩什么,都玩得精益求精,淋漓尽致。然而对于交友,他却有自己独特的原则,他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他的朋友圈除了文人雅士,还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工匠、艺人、和尚、妓女,甚至贪财好色之徒,可谓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张岱是一个极爱繁华的人,人声鼎沸、锣鼓喧天之处,总有张岱的身影;莺歌燕舞,曲终人散,最后一个离开的也是张岱。

张岱也是一个浪漫之人,他曾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杭州西湖的湖心亭看雪。在湖心亭上与人把酒言欢。

与那个时代的封建世族大一样,张岱也被寄予厚望而去考取功名,但他对功名似不是太过在意,仅参加了一次乡试未第。美丽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张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总是活在快乐之中,他对一切美的事物特别着迷,美食、美人、自然、艺术等等。

晚年的张岱曾在《自为墓志铭》中对自己前半生进行了总结,他在文中写道:“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

张岱四十八岁时,成为他一生的转折。这一年,大明王朝灭亡,清军扫荡江南,张岱散尽家财,招募义士以抗清,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张岱深深体会到国破家亡,他成了大明的遗民。当时许多的慷慨激昂之士以死殉国,他的好友祁彪佳也选择投湖自尽。

一向标榜忠义的张岱却选择苟活于世。这也成了后世一部分人说他虚假忠义、贪生怕死。而用张岱自己的话说是:“每欲因诀,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完成史书《石匮书》的执念,成为他隐忍于世的精神支柱。

在抗清失败后躲避追捕的日子里,张岱拖儿带女过着东躲西藏、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在这期间,他接触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人群,在于这些人的交往中,使他更加深刻把儒家文化和民间文化融会贯通,这为他以后在文、史、艺等诸多领域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张岱

后来张岱带着家人隐居在剡溪山,过着吃糠咽菜的清贫生活,虽然生活艰难,常至断炊,倒也安心。他把后半生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著书立说之中。

修史是张岱少年时立下的宏伟大志,在修史的过程中,他十分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收集,经常实地考察,访问遗老。他用了三年的时间,遍访江浙大地,搜集晚明时期的真实史料,这些都是他完成《石匮书》的基础。

《石匮书》完成后,张岱如释重负,这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与《史记》一样,分本纪、志、世家和列传四部分,共二百八十三卷。后来张岱又著写了《石匮书后集》以补充史料的完整。

晚年的张岱回想起自己这半世浮华半世苍凉的际遇人生,心生感慨,他把自己这一生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的生活杂事,全部汇集著成了《陶庵梦忆》,他又把自己最钟爱的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详实的描述,记录在《西湖寻梦》中,把杭州的古与今展现在读者面前。

张岱还有一本主要的著作就是《夜航船》了,尽管《夜航船》所记录的内容对于一个文人来说,是必须知道的最基本的社科知识,甚至少量的内容给人的感觉是荒诞不经,甚至内容有点肤浅。但是作为古人的情趣笑谈,还是值得一看。比如白驹过隙中的白驹指的是太阳的影子;东隅是日出的地方,而桑榆指的是日落的地方。唐玄宗时期选宰相是用抓阄来决定的等等。

《夜航船》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鬼怪神仙,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广泛采纳博收。

古代的江南水乡,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船,在漫长的苦途长旅中,乘客们坐着无聊,便会以闲谈交流来消遣这漫长的旅程,这些人中不乏文人雅士、富商大贾、赴任官员,也有贩夫走卒、投亲访友的百姓,各色人等应有尽有,闲聊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雅俗共赏。

曾有一个典故,说是有位文人和一位僧人同乘一船,文人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僧人对文人甚是敬畏,慑服地双脚蜷缩,以给文人让出更大的空间。当僧人听出文人的谈论中破绽百出时,便试探性地问文人:“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文人答曰:是两个人。僧人又问: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文人答曰:当然是一个人。僧人听了后,哈哈大笑,并把腿伸直,不再礼让文人。

所以张岱说:“天下学问,惟夜航船最难对付。”有感于此,张岱便写了一本书,目的是让大家在结伴行旅的途中,能够有一些谈资,吹牛的时候别露马脚,并为这本书取名《夜航船》。

《夜航船》曾在历史上尘封了三百余年,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位江南的大户人家,在翻越自家的藏书时,发现了《夜航船》,才使得这本书得以重现。

一个人,如果在尝尽了人间一切的美好之后,又饱受了人世中一切的苦难,而这个人又是一个多才多艺且有趣的人,那么他便能写出这人世里一等一的文章。曹雪芹如此,张岱也如此。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