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低密度脂蛋白高怎么调理?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7 21:01:15 5次浏览

关于问题低密度脂蛋白高怎么调理?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李药师谈健康】的最佳回答:

低密度脂蛋白是我们血脂蛋白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脂蛋白,这个值偏高有什么危害,应该如何调节和控制,今天就来和大家简单的探讨一下。

低密度脂蛋白是什么,升高后有何风险?

先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下什么是低密度脂蛋白,很多朋友知道胆固醇高了对身体不好,但这并不是胆固醇的错,作为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胆固醇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身体各个方面的细胞形成,以及身体供能等方面都离不开胆固醇这种营养物质,胆固醇通过血液的运送来完成对于身体的营养供应,但胆固醇作为一种脂类物质,它又是无法直接溶解于血液中的,这时候它就需要与特殊的蛋白结合后,以蛋白结合物的形式均匀的溶解至血液中,结合胆固醇的蛋白,我们将其称为“

脂蛋白

”。

脂蛋白分为很多种,有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等,而低密度脂蛋白是这些脂蛋白中最重要的一种,没有之一。低密度脂蛋白人体脂质代谢的终产物之一,是运转胆固醇至全身利用的脂蛋白,另一方面,低密度脂蛋白结合的胆固醇总量占体内胆固醇总量的 60%以上,可以说我们血液中大多数的胆固醇,都是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的。

因此,在心血管风险评估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是最重要的评估指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通常都伴随着总胆固醇的升高,这样的高血脂问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风险因素,一般在心血管评估方面来说,如果总胆固醇超过 7.2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超过 4.9mmol/L(以下单位同),不用其他因素综合评估,就可以直接判断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风险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一方面会刺激血管壁内膜的细胞产生炎性反应,破坏血管壁内膜的健康完整,另一方面,它所携带的脂质也更容易沉积于血管壁下方,引起脂质的堆积,这些堆积的脂质如果不能被及时的转运,就会逐渐形成被氧化的脂质物质为核心,上方覆盖纤维帽的动脉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就是这样得来的,因此,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来说,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最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

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怎么办?

首先要看升高的程度,一般低密度脂蛋白低于 3.4 为正常水平,不超过 4.1 的算是边缘升高的情况,而如果超过 4.1 则属于升高的情况,高于 4.9,则可以直接判断为心血管高危风险。因此,不同程度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对应的风险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边缘升高,身体也没有其他心血管风险的朋友,不妨试着先在生活上通过控制体重,低脂低糖饮食,加强运动锻炼,戒烟限酒,避免熬夜等方面的生活方式调理来改善和调理血脂水平;而对于低密度脂蛋白已经超过 4.9 的朋友,则应该在生活调理的基础上,合理的服用药物,如他汀类药物来积极的控制血脂水平了。

对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还不能直接判断为心血管高危风险(不超过 4.9)的朋友,在控制血脂的时候,也不能光看血脂水平这一个值,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是否吸烟,是否有肥胖,高密度脂蛋白是否偏低,是否有心血管家族病史,年龄等等方面因素,都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因素,如果通过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虽然血脂水平未超过 4.9,但心血管疾病风险仍然属于高危的情况,也要积极的对血脂进行控制,如果通过生活调理无法有效的把血脂控制到达标水平,还是建议通过长期的合理用药来控制好血脂。

再来谈一下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并不是降到 3.4 以下,在检验报告单上不超标就算达标,结合不同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情况,降脂的目标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记忆,简单为大家总结为 3 类情况——

  1. 已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问题,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值是 1.8 以下;

  2. 未发作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超过 4.9,或通过评估属于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属于高危风险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是 2.6 以下;

  3. 未发作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轻度升高,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属于中危或低危风险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是 3.4 以下。

之所以不同的情况下,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要求不同,是因为低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巨大,是影响动脉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施行这样的分层管理控制,能够更好的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举例来说,有临床医学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的朋友,当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到 2.1 以下时,动脉硬化的斑块就会停止生长,如果进一步降低,同时控制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甚至会出现缩小的情况出现,因此,对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较大的朋友,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要求就更严格,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进一步减少高血脂带来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做好心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

要说如何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说白了也很简单,一是加强生活调理,而是合理服用药物,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近年来新型的 PCSK9 抑制剂等药物,都是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常用药物,在严格自律的生活调理的前提下,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控制血脂水平到合理的水平,才是最科学的低密度脂蛋白调节方法。

啰嗦了这么多,最后为大家简单总结为 2 点——

1. 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首先可以先进行心血管风险的综合评估,针对评估结果,确立血脂控制目标;

2. 根据血脂调节目标,在严格生活调理的情况下,如果无法控制达标,就要结合用药来进行血脂控制,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平稳达标,才能够更好的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2】、来自网友【心血管王医生】的最佳回答:

低密度脂蛋白您可能并不熟悉!

那么胆固醇您知道吗?如果还不熟!

高血脂您知道吗?如果还不熟悉!

那么三高知道吗?

三高就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高血脂就是指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

胆固醇包括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

也就是说低密度脂蛋白是三高中的一个重要成员,简单理解低密度脂蛋白就是坏血脂!

低密度脂蛋白多高算高?

低密度脂蛋白一般化验单上标记<3.4 属于正常,也就是对于我们大部分人只要<3.4 就是正常,高于 3.4 就属于异常。

但低密度脂蛋白并不是一个标准: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4mmol/L

高危人低密度目标是<2.6mmol/L

极高危人低目标是<1.8mmol/L

也就是不同人群标准不一样,尤其是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比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搭桥术后患者、脑梗死、严重颈动脉斑块等等疾病,低密度脂蛋白高于 1.8 就属于异常,就属于偏高。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后有什么危害?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会刺激血管壁内膜的细胞产生炎性反应,破坏血管壁内膜的健康完整,另一方面,脂质也更容易沉积于血管壁下方,引起脂质的堆积,这些堆积的脂质如果不能被及时的转运,就会逐渐形成被氧化的脂质物质为核心,上方覆盖纤维帽的动脉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就是这样得来的,从而就会形成冠心病、脑血管病。低密度脂蛋白是评价心血管风险最重要的指标!

简单说低密度脂蛋白就是坏血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后,会产生更多的血管垃圾,产生血管斑块,加重血管狭窄,引起全身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在所有的血脂项目中,低密度脂蛋白是最重要的一个,因为低密度脂蛋白直接影响血管垃圾,影响血管斑块。

低密度脂蛋白为什么会升高?

一方面就是不健康生活,一方面是遗传;但不健康的饮食对低密度脂蛋白影响相对较小,只占到 25%,大部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原因是我自身遗传基因导致的。简单说就是基石我不吃油腻,低密度脂蛋白也会升高;但如果吃更多的不健康食物,那自然低密度脂蛋白就会更高!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怎么办?

首先必选健康生活,低油低盐低糖饮食,加重粗粮细粮水果蔬菜比例,少一点肥肉红肉,多一点鱼肉,去皮鸡肉等等。同时远离烟酒,坚持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减少熬夜。这些健康生活不但有利于血脂控制,同时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当然,上面我们说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主要是自身遗传引起的,所以有时候即使健康生活后,低密度脂蛋白仍会升高,那么这时候就只能启动药物帮助,那就是以他汀为主的一些降脂药。

哪些情况必须服用他汀药物:

1、心血管疾病,不管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高不高,都应该服用他汀的情况:明确的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搭桥术后、支架术后、脑梗死、严重的外周血管狭窄,这些情况及时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正常,也应该吃他汀;而且这时候低密度脂蛋白的标准是小于 1.8。

2、单纯的胆固醇升高,没有别的任何高危因素,要看低密度水平,低密度脂蛋白≥4.9 mmol/L) 即可予以高他汀治疗。

3、年龄 40-75 岁的糖尿病患者,若低密度脂蛋白≥1.8 mmol/L,即可启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

4、年龄 40-75 岁的非糖尿病患者,若 10 年冠心病风险介于 7.5%~19.9%之间,且存在心血管风险增强因素,也建议应用他汀治疗。

如果不在上述情况之内,只是单纯的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4.9,没有任何吸烟、肥胖、家族史、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等,那么暂时可以不用吃他汀药物。但必须健康生活,长期监测!

总之,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首先我们必须健康生活,至于是不是要吃药控制,要根据具体情况才能决定!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