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猪病到底跟什么有关?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0 14:27:33 2次浏览

关于问题猪病到底跟什么有关?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助农执业兽医师】的最佳回答:

通俗易懂的回答你这个问题:1、疾病与环境有关,环境指外部一切,包括冷空气(感冒等)、闷热(中暑等)、潮湿(风湿等)、地板太凉(腹泻等),太硬(蹄部问题等)、脏(容易滋生细菌发病)、外面带入的细菌、病毒(容易爆发传染病)等等,都会导致抗病力差,而发生疾病。

2、疾病与营养有关,营养不均衡或者营养不够、营养过剩都会出现问题,营养是机体新陈代谢(正常维持生命、健康生长、病后恢复等)的基础,是决定猪能否有足够抵抗力的基础。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基础就是这个原理!

3、疾病与免疫力有关,免疫力的提高,除了环境与营养都做好以外,还有主动免疫(易发疾病疫苗免疫)与被动免疫(通过接触病原体后,机体产生的特异免疫力)而提高抗病能力!

4、管理:控制上述 3 方面往好的方面发展,减少疾病发生、使用中药、益生菌提高猪群抵力,猪群发病必要时要介入药物治疗等!

【2】、来自网友【兽医观察】的最佳回答:

根据你的照片所示,应该是我国本地地方性猪只的饲养,不是普通的三元猪,我国地方性猪种,有几个特点,产子率高,料肉比高,但抗病力较强,而且又是散养,不是泊来的高密度规模化养殖,这样,猪种好,环境好,若再做好疫苗的免疫,猪一般不会生病。

但是,散养的最大缺点就是容易被寄生虫感染,其他三元猪规模化饲养一般也就是 2-3 个月做一次驱虫,但是散养的话,就要做到 1.5-2 个月驱一次虫!使用伊维菌素 1㎏/吨饲料添加。

是什么原因导致散养猪寄生虫多发呢?首先,在野外,野生动物如鸟类,啮齿目等等,容易通过粪便传播;其次,容易形成积水,若不及时清理,特别容易滋生寄生虫,许多寄生虫都要在水中生活一段时间而发育。例如日本血吸虫,棘球蚴等等;在这则,若猪感染了寄生虫,往往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若是在规模化猪场,要么及时的清理出去,要么是水泡粪通过发酵而杀死寄生虫成虫与幼虫,而在散养的饲养,往往做不到粪便的及时清理,一般也最多是在猪群出栏后清理,但是,地方性猪种一般生长较慢,往往需要 10-12 个月,这种日积月累的粪便数量可想而知了,那寄生虫感染的概率毋庸多说。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散养黑猪的农户,比较懒惰,散养的地方也比较少,粪便也几乎不清理,常常发病,一发病解剖主要就是寄生虫,我千叮咛要做好卫生工作,要每一个半月驱虫,驱虫以后清理粪便,再泼洒烧碱,但是往往成了耳旁风,每到一个半月我给他拿驱虫药,让他驱虫,他说好,可之后一两周就开始发病,一解剖又是寄生虫继发呼吸道或胃肠道疾病,一仔细询问,驱虫药压根没用!之后我在他喂猪的时候监督他用药,三五天就好了。再督促他清理卫生和消毒,之后一个半月监督他用药驱虫,坚持到猪群出栏没再发病。可之前已经发病了 3 次!200 多头猪死了 50 头左右!

所以,养猪,尤其是散养猪群,一定要注意驱虫,更要勤快!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要别人监督或督促!

说了这么多,散养猪群,要做到每 1.5–2 个月驱虫一次,若发现成虫,则要在停药半个月后继续加药驱虫一次。因为寄生虫虫卵不易被药物杀死!需要 7–15 天重新孵化为成虫!而驱虫药往往对成虫有效!

要注意散养区域的环境卫生工作,要定时的清理,尤其是散养区域范围较少的话!

要在下雨后及时的排出积水,并洒上生石灰以便防治寄生虫的生长发育。

若驱虫后发现成虫,要及时的清理粪便,或者将猪群圈养一段时间,加药完毕 5–7 天后再散养,这样可以方便清理粪便,不用再大范围的清理粪便,可以减少劳动量,也可以减少因清理范围较大而遗漏清理,导致有漏网之鱼。

每次清理粪便之后,要注意使用高浓度的消毒剂消毒,在没有猪群的散养区可以使用 3-5%烧碱再加 10%的生石灰,这样效果好,也便于知道哪里没有消毒,以免遗漏。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