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那位大师能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解释什么是GDP?如何理解?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3 15:24:37 2次浏览

关于问题那位大师能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解释什么是 GDP?如何理解?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陈思进】的最佳回答:

谢邀!

注意到此问题下面有了近 50 个(其中不乏不错的)答复了,那从前二天开始,就借用在得到上由徐玲对《GDP 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一书的解读中的部分内容,来回应几个和“GDP”相关的问题。

在回应《能不能用一个最生动的例子形容一下 GDP?( https://www.toutiao.com/answer/7184021030665814333 )》的最后谈到,社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听起来好像差不多,但统计口径完全不同。社会总产值只计算物质产品的产值,排除掉了服务业,认为服务业只是对物质产品的重新分配,不涉及生产;但国民生产总值既包括物质产品产值、也包括服务业产值。在战后几十年中,随着西方国家从产业资本过渡到金融资本,服务业占 GNP 的比重越来越大,到 1980 年,美国服务业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制造业。

这儿接着谈。

这样一来,如果光看数字,苏联阵营的社会总产值肯定比不过西方阵营的 GNP,从气势上就输了一大截。苏联方面肯定不甘示弱啊,他们宣布,如果按社会总产值计算,苏联的经济增长率要远远高于美国。美国方面则针锋相对,声称按 GNP 计算,苏联的经济增长率根本不是美国对手。

你可能想不到,冷战不仅仅是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双方还在打一场关于国民经济数据的“统计战争”。当时美国中央情报局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派出间谍获取军事机密,而是收集苏联的经济情报、想尽一切办法挖掘苏联经济数据造假的证据,以此来摧毁人们对苏联经济的信心。美国中情局宣布,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只有苏联官方数字的 1/5。

与此同时,时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的库兹涅茨再度出马,提出了著名的“库兹涅茨曲线”。这条曲线表明,1913~1948 年,也就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突然明显降低了。库兹涅茨认为,这意味着,虽然在资本主义早期,贫富差距可能会加剧,但随着资本主义进入“高级阶段”,经济增长的红利就能自动扩展到底层民众,贫富差距越来越小。

当然,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后来证明了,库兹涅茨这个结论是错的,具体论证过程你可以去听皮凯蒂的《21 世纪资本论》。但是在当时,“库兹涅茨曲线”给冷战时的西方阵营打了一剂强心针:它从理论上证明了,资本主义可以克服它的内在矛盾,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库兹涅茨曲线”也成为冷战中被广泛宣传的经济理论。

美国一方面围绕经济数据展开强大的舆论攻势,一方面对苏联经济的软肋展开攻击。苏联由于粮食短缺,需要出口石油换取外汇,并用一半以上的外汇来购买粮食。美国在 1980 年代一手打压国际油价、一手哄抬国际粮价,给苏联经济造成严重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一部分高层领导开始怀疑苏联模式。戈尔巴乔夫就公开批评苏联经济数据造假,并且认为社会总产值的核算方法存在严重问题。1988 年,苏联决定放弃社会总产值指标,主动与美国专家接触,学习 GNP 核算方法,美国中央情报局在暗中做了大量工作。没过多久,柏林墙倒塌、东欧剧变;两年之后,苏联解体。

也正是在 1991 年,GNP 被 GDP 取代,GDP 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强有力的数字,登上历史舞台。

第三部分

GDP 是国内生产总值,而 GNP 是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具有政治意义上的重大调整。GNP 是按国籍来划分的,它计算的是一个国家的所有国民生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不管这个国民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而 GDP 是按领土来划分的,它计算的是一国领土之内生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不管是本国人生产的还是外国人生产的。

为什么要用 GDP 取代 GNP 呢?苏联解体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全球化时代,资本在各国之间大幅流动,这时候计算 GNP 比较困难而计算 GDP 更容易一些。除此之外,本书作者指出,GDP 取代 GNP,还有一个隐藏的功能,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日益扩大的不平等。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命脉全部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那么,这个国家的 GDP 很可能看起来还不错,但它实际上已经丧失了经济自主权。

不过,这还不是 GDP 最严重的问题。在进一步讨论 GDP 的缺陷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GDP 的计算方法。GDP 有三种计算方法,分别叫做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下面我会提到一些公式,这些公式你都不用记,稍作了解就好。

生产法是指,把各行各业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加总起来。但是,生产过程中还有物品的消耗,比如,包子铺总要消耗面粉和肉吧,所以计算这个包子铺的产值时必须减去消耗的面粉和肉的产值。生产法计算公式为:GDP = 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总产值–所有中间品的产值。目前我国就是用生产法来计算季度 GDP。

第二种计算 GDP 的方法是支出法,也就是把居民、企业和政府的所有支出项加总起来。由于计算的是“国内”生产总值,所以还需要加上出口的部分,减去进口的部分。支出法计算公式为: GDP = 居民消费 + 企业投资 + 政府购买 + 出口额 – 进口额。这是表示 GDP 构成的最直观的公式。

将在回复《如何用通俗的语言解释 GDP?》中接着谈,再将昨天的#思进每日美股点评#中的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元月 02 日:今天美股继续休市(补元旦),再聊几句吧。

刚看到财经新闻头条#2022 年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和公共养老基金损失 2.2 万亿美元#,正好提一下我在 2022 年对网友最精准的提议:“现金为王”、甚至“不投资就是最好的投资”。去年如果不投资,将钱存银行一年定期的话,在北美至少是 2%的收益,只比去年的典型标的回报最高的(巴菲特和芒格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 4.0%的收益少了一点儿而已。

在之前的#2022 年几个典型的标的的回报率#之中,美股三大指数中,纳斯达克亏了 33.1%、标普 500 跌幅 19.4%、道指跌幅 8.8%,这和我在去年的#思进每日美股点评#中对美股大趋势的反复预测大方向基本一致,只是我预测的跌幅更大些(算是我对去年美股的表现基本准确,只是稍微“偏了些”吧)。

再提二点:

1、之前,富途老虎一天跌幅 25%以上,证监会推进两家券商非法跨境展业整治工作,不让开国内投资人的新客户账户了。因为在这两个平台上的美股中概股交易量极大,看来,这对于它们将是雪上加霜;

2、美联储隔夜逆回购使用规模升至 2.55 万亿美元,创下纪录新高(美元的流动性进一步紧缩)。

再将群友对 12 月 30 日晚和赵净跨年连麦直播观后感,开始和大家分享:

跨年直播观后感(一):

危机往往会倒逼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光今年就发生了九件大事,当下我们就是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夜,而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不得不等待一场金融革命。

能源是次工业革命的关键问题,元宇宙的能耗将会达到现在的 5 倍,无怪乎世界各国包括中国都在大力发展核能,中国在这方面与他人的差距不是很大。

看来上一次工业革命的红利已经耗尽了,无法再支持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似乎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如此,初期先是让经济快速发展,中后期原技术带来的增长效应渐显乏力,经济想要再次腾飞必须要再一次进行工业革命,然后该技术带来的效益又走到了尽头,接着又进行下一次工业革命。

最后,再顺便打个小广告,全球发行的《看懂財經新聞:賺錢門道》上架、《财经金融科普漫画书系(套装共 4 册)》出齐,以及我策划、和粮食问题专家冰清合著的《大国粮食》新鲜出炉,谢谢关注!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2】、来自网友【信链汇商学培训】的最佳回答:

GDP 是西方经济学创造的一个词,但我个人一直觉得用 GDP 来看经济有点不靠谱!

GDP 涵盖三驾马车,为什么是不是 5 个,8 个等,是因为 GDP 跟传统商业是一样的,一共有三个指数组成,分别是内需消费、对外出口和投资。

你这样看就对了,甭管是国家还是企业还是个人,要赚钱就这三样,分别是卖产品、卖服务,卖技术,卖服务,卖给你认识的人,就是内需消费,卖给不认识的或者国外的,就是对外出口,然后就是投资收益。不管是内需消费还是对外出口,还是投资收益,实际本质还是两个,一个是靠卖东西赚钱,一个就是靠投资!

卖给自己。内需消费,一个是卖给外面外贸出口,一个是投资,所以实际上这三个本质只是两个,GDP 能代表国家的实力吗?能也不能。因为在实践中,当你明白 GDP 的本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时候就知道了,一个企业也好,一个个人也好,我们都知道,一个企业卖了 1000 万的货,结果全亏了,和一个企业卖了 1000 万,挣了 800 万。这能一样吗?一个企业投资了 1000 万全赔了和一个企业投资了 1000 万挣了一个亿能一样吗?啥意思,GDP 只统计了销售,没有统计利润,只有投资没有回报,那么都听过经济学上讲 GDP,你一个国家里面两个企业,你卖我,我卖你,你卖我,大家一起刷单就可以了,你说是不是笑话?只有销售没有利润。所以我不开玩笑,讲课分享的时候,我说经济学里创造的 GDP 应该在创造一词叫 PGDP,不统计利润,就看刷单的能力,这数据要来何用?

所以我一直认为什么基尼系数的经济学的东西全是胡说八道。

以上纯粹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啊!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