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陪伴唐朝走完一生的吐蕃帝国到底是如何覆灭的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8 18:21:33 2次浏览

关于问题陪伴唐朝走完一生的吐蕃帝国到底是如何覆灭的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纪元的尾声】的最佳回答:

吐蕃帝国的覆灭和大唐很像,都是因为太强从而内部分裂,成为了四个王系。

其实吐蕃这个国家政权的概念,是在贞观十六年(642 年)才开始形成的。

巧合的是,在吐蕃国家体系形成的前一年,松赞干布向大唐求亲,唐太宗李世民安排了宗室女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以此来稳定西边的吐蕃,而文成公主和亲一事,带去了两样重要的东西,一是文成公主本身,二是大量的汉文化和佛教文化。

唐太宗的这份“嫁妆”给得非常睿智,深谙民族同化道理的唐太宗,既想用输出自己的文化扶持吐蕃加快成熟,也想以此同化吐蕃,而面对这份假装的松赞干布,也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

就是这批嫁妆入藏后,松赞干布和一众吐蕃高层们忽然“开窍”,不管是在神权上还是在制度上,都完成了非常迅速的进化,而松赞干布在拉萨将新贵族扶持起来执政,与旧贵族相抗衡的方法,正是汉文化中“帝王心术”的常态手段。

但不管怎么说,文成公主的嫁妆也仅是促进了吐蕃国家政权的形成,而吐蕃完成转变,本质上也是生产力、人口、思想达到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转型的临界点,这一点,是他人无法给予的,也是吐蕃数十代人积累起来的成果。

吐蕃的王权之初。

关于吐蕃的历史,许多人有一种疑问,那就是松赞干布明明是吐蕃的“第三十三任”赞普,但却又是吐蕃王国的创立者,这本身是不是存在矛盾?

其实吐蕃这个政权的名字,和它自身的制度变化,那是相对发展移动的,是辩证的。

在公元前 360 年以前,吐蕃还处于蒙昧时期,那时候的苯教是吐蕃的流行宗教,有十二位睿智的苯教徒贵族结识了“聂赤赞普”,随后他们以聂赤赞普为王,开始建立了吐蕃历史上第一个雏形政权,聂赤赞普,也就是第一任赞普。

可聂赤赞普时期,这个政权其实并不强大,原因也很简单,这个政权并不是通过大规模征战统一而建立的,属于是“自立”性质,那么对于聂赤赞普来说,接下来如何打下以及吞并其他的部落,这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在松赞干布以前,吐蕃本身很分裂,赞普王系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很多效仿赞普而建立的政权在吐蕃各大部落上演着,只不过西藏历史对这一部分记载非常模糊,没有具体的划分。

而到了吐蕃第三十一任赞普达布聂西时期,赞普王系已经征服了很多周边的部落,吐蕃已然接近“大一统”,这位达布聂西,就是松赞干布的祖父。

达布聂西将吐蕃境内的娘族、贝族、嫩族先后征服,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小邦也相继归附,吐蕃的国家初具雏形。

而在达布聂西去世后,囊日松赞继承了赞普之位,囊日松赞正是松赞干布的父亲,也是吐蕃王朝的奠基者。

因为囊日松赞先后征服了吐蕃境内的绝大部分地区,在《敦煌藏文历史文书》中,就记载了囊日松赞将达布聂西的事业发扬光大,向南吞并到了雅隆部、达波部,向东吞并到了达布、娘波,向西则是到了到藏地、朱孤,最值得一提的是向北的疆域,征服了强大的苏毗,苏毗在松赞干布崛起的过程中,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事实上,囊日松赞是“赞普”这一个尊称的首次使用者,其意义等于蒙古的“大汗”、“可汗”,赞普也是其他部落给囊日松赞上的尊号,而囊日松赞便追封过去的统治者都为赞普,这才让藏地的历史有了一个大致的传承脉络。

囊日松赞在位时期,他改革了官制,设置内相与外相,并且合理地将地方部落的贵族提拔到中央参与执政,这种贵族政治的特色,其实就跟宇文泰建立“关陇世家”的形式是一样的,看似分权了,可却能牢牢团结内部力量,用以向外的扩张。

凡是伟大的政权,都需要先统一,才能谈及发展,囊日松赞正是吐蕃统一发展的推动者,但也是因为他的统一,导致了旧贵族利益受损,囊日松赞被人毒害,快速上升的吐蕃政权因为失去了领导者,又陷入了分裂的边缘。

就在危机时刻,囊日松赞年仅十二岁的独生子松赞干布继承王位,别看松赞干布年纪还小,但囊日松赞多年来对松赞干布呕心沥血的培养,让松赞干布迅速镇压了混乱的局面,消灭了作乱的旧贵族,吐蕃因此得以稳定,而松赞干布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带着吐蕃一同成长。

松赞干布在弱冠之际就大肆出兵征服周边民族,以此获得了和其他政权平等交流的机会,而松赞干布也有“问鼎中原”的心,贞观十二年(638 年),松赞干布发兵攻打已经被大唐打残的吐谷浑,碾压了吐谷浑后,松赞干布顺势入侵大唐的松州,这是崛起的吐蕃和强盛帝国大唐的首次大型碰撞。

不过松州之战也让松赞干布“懂事”了,虽然松赞干布击败了松州的守军,但当李世民派遣侯君集出击吐蕃的时候,吐蕃兵败如山倒,这位新崛起的帝国新秀,显然还和大唐有着遥远的差距。

也是因为明显的差距,睿智的松赞干布也审时度势,转变态度向大唐认错并且求亲,李世民此时正在策划讨伐高句丽的计划,确实无暇顾及西边吐蕃,便答应松赞干布的求亲,派出文成公主和亲,事实上大唐的和亲并不少,这也不是什么特殊的事情。

所以吐蕃王朝的最终形成,跟文成公主入藏、汉文化输入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而大唐的宗教传入,也让吐蕃往后的历史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吐蕃崛起,大唐衰落。

虽然前有文成公主入藏,后有金城公主和亲,但大唐和吐蕃的关系依旧是互相提防、谨慎的,所以吐蕃也并非真的赢取了大唐公主,便老老实实认定了这份“舅甥关系”,只要时机合适,他们一样会入侵大唐。

唐太宗时期,大唐鼎盛无比,陇右地区因为有其他的游牧部落支持所以能牢牢把控在手中,吐蕃根本无法染指。

但唐太宗会逝去,而唐太宗最出色的三位继承人(李承乾、李泰、李恪)都没有继承皇位,反而是性格懦弱的李治继承了皇位,反观吐蕃这一边,松赞干布去世后,他的孙子芒松芒赞即位,可吐蕃的实际掌控者却是松赞干布时期的名臣噶尔·东赞,这是一位被唐太宗曾亲自“赐婚”的藏族名臣,他牢牢稳定了松赞干布打下的局面。

其实噶尔·东赞本人对大唐的态度都还是良好的,而禄东赞的两位儿子论陵钦(本名噶尔·赤正赞卓)、赞悉若则是不然。

噶尔·东赞在唐高宗乾封二年去世,在他去世后,他的长子赞悉若结果了他的大相之位,继续摄政吐蕃,除了赞悉若以外,论陵钦也一同管理吐蕃国政,但真正厉害的,还是这个论陵钦。

论陵钦是很出色的军事家,公元 670 年,论陵钦带兵攻占安西四镇,切断了大唐到中亚的交通,吐蕃因此掌控了大唐的西进渠道,同样也展现出了威胁河湟的意图,因为安西四镇的沦陷,让唐高宗也很是愤怒,于是唐高宗便安排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让薛仁贵带着大唐精锐收复安西四镇。

所谓“逻娑”,正是吐蕃中心“拉萨”,唐高宗自创一个“逻娑道”,可以看出唐高宗对吐蕃也是一样有着吞并的意图,可薛仁贵再强,始终抵不过论陵钦的倾巢而出、全盘谋划。

薛仁贵出征吐蕃,战争计划之中有“奇袭”的部分,薛仁贵意图从乌海袭击吐蕃,便悄悄从安西带着一部分军队转移战略位置,可这一计谋被论陵钦提前识破,论陵钦在青海大非川设下埋伏,薛仁贵被打得大败,加上将领郭待封不听指挥,对吐蕃轻敌了,最终被四十万吐蕃军队“包饺子”。

这是吐蕃举国之力都要阻击大唐的一战,击败了大将薛仁贵,吐蕃便能够以此震慑安西四镇、中亚等邻国,而大非川之战,大唐损失十万兵马,还是薛仁贵求和才得以撤离青藏高原。

至于为什么唐军在青海的战役中表现得如此弱势,这跟青藏高原的海拔有关,唐军以往强,都是在平原和小高原作战,比如一千多米海拔的蒙古高原,事实上并不会让人产生高原反应,但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生理便会发生本质上的不同,因为行军产生的高速新陈代谢,让高原反应者数不胜数,这是唐军战斗力不合常理的原因。

但是大非川之败,还不是大唐失利的终点,又过了八年,唐朝廷再次派遣李敬玄担任洮河道大总管,并且检校鄯州,为的就是让李敬玄防备吐蕃并且谋划出征吐蕃,而李敬玄新官上任,对于吐蕃的局势十分不了解,再次吞兵十八万,想要讨伐吐蕃,这便是唐蕃青海之战。

可真当十八万唐军到达青海湖的时候,论陵钦直接正面击溃唐军,大唐主力被全歼,李敬玄得益于将领黑齿常之带敢死队袭击吐蕃大营才得以逃生,青海之战后,大唐的威严掉落到了谷底,所幸吐蕃国内的芒松芒赞去世,论陵钦为了回到国内稳定局面,才答应了和大唐停战。

关于论陵钦,裴行俭的评价很高,也让唐高宗在论陵钦在世的时候,不要打吐蕃的主意了。

“钦陵当政,大臣和睦,无法图谋吐蕃”。

论陵钦确实是一个不亚于囊日松赞、松赞干布的政治家,他改革吐蕃,让吐蕃变得更加凝聚强大,裴行俭所说的“大臣和睦”便是这个意思。

而在唐高宗驾崩、武则天执政后,武则天想要讨伐吐蕃以树立自己的威望,却还是在素罗汉山被吐蕃击败,此次大败后,论陵钦和大唐开始和谈,让大唐将安西四镇全部放弃,并且将十姓突厥之地划分给吐蕃,而大唐方面则表示只要吐蕃退出青海,便答应吐蕃的条件,此事才作罢。

眼看打仗不行,武则天就转为“心计”,她用了最阳谋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利用吐蕃新任赞普赤都松赞对论陵钦摄政的不满,让吐蕃自己内部先乱起来。

这种计谋自古以来中的人也不少,可权斗一直都是政治家的核心,不论在哪里都连续上演着,公元 699 年,赤都松赞先是剿灭了论陵钦的党羽,然后再召论陵钦兄弟几人入拉萨,论陵钦知道自己陷入了君臣相疑的悲剧,于是便起兵反抗,可论陵钦的反抗自始至终顶着“造反”的名声,最终还是战败只能自尽。

在论陵钦去世后,吐蕃的强势期便过去了,赤都松赞容忍不了论陵钦对军国大事的指点,但自己的能力却也比不上论陵钦,与此同时,大唐又在经历权力巨变,武则天被李唐所“逼迫退位”,皇位回到了李家人手中,而大唐的中兴之主李隆基,在不久后重建盛唐。

唐玄宗在位前中期,励精图治,文武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大唐将领的威势也让周围的国度被震慑,特别是吐蕃,被大唐再次按在地上打,大唐的西域力量也越来越强,让吐蕃难以应对,所以到了赤德祖赞时期,他只能向大唐再次求亲,对唐玄宗上表自己乃是先帝之“甥”,以此来获得唐朝廷对吐蕃政策的放松。

吐蕃的巅峰,也埋下衰落的隐患。

吐蕃的服软,这让唐玄宗非常受用,可唐玄宗的沾沾自喜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他晚年的昏庸引发了大唐内乱,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作乱,掀起安史之乱,唐玄宗被迫出逃长安,大唐竟因为太强从而产生严重的分裂。

而大唐的内乱,让朝廷将西部的所有力量都安排撤离,回到中原内部平叛,大唐的乱世,便是吐蕃的盛世,此时吐蕃也迎来了他们的中兴之主赤松德赞。

吐蕃几乎没有出力便拿下了陇右地区,甚至在大唐的收缩之下,步步紧逼蚕食大唐土地,763 年,吐蕃趁着长安防御空虚的机会向东入侵大唐,而宦官程元振知情不报,导致吐蕃军杀到大震关的时候唐代宗才仓皇出逃。

不久后,吐蕃进入长安城,这是吐蕃和大唐争斗多年第一次在正面意义上“征服”了大唐,吐蕃人在长安时期,想要扶持傀儡皇帝掌控中原王朝,于是便找到了金城公主的侄子李承宏,将他立为皇帝,但唐代宗深得人心,吐蕃的换君之举并没有被长安人买账。

可吐蕃并非是真的正面战胜大唐,只是钻了空子,他们的高光时刻只有十五天,当郭子仪带着大军收复长安的时候,吐蕃军队为了避免和郭子仪开战,率先撤离了长安。

此时的赤松德赞野心勃勃,东征西讨,南征北站,让周围的邻国都对吐蕃有意见,因此便被郭子仪等大唐将领联合回鹘、吐谷浑、党项等民族与政权进攻吐蕃,强大的吐蕃便被唐朝压住了东进的脚步,但在南面的天竺、西方的大食,吐蕃人却是顺利无比。

随着执政越久,赤松德赞开始觉得旧贵族对自己的掣肘过重,于是采纳了天竺僧人的意见,大力推动佛教,以扶持僧侣为自己的新政治班底,作为和旧贵族政权的力量。

这个决定,让强大的吐蕃竟然诞生了意识形态的文化危机,因为赤松德赞用的是最狠辣的手段打击吐蕃“苯教”,他下令全国必须改信仰佛教,抛弃苯教,这不仅直接动摇了苯教贵族的利益,也让很多苯教的教徒的精神支柱倒塌,可赤松德赞的强势,让很多吐蕃人敢怒却不敢言。

政治上的不满,会在军事上体现得非常明显,随着赤松德赞离世,吐蕃内部的“离心”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大唐藩镇割据,吐蕃也好不到哪里去,到了长庆元年(821 年),吐蕃疲于和大唐的战争,开始向大唐求和,这便是“长庆会盟”,长庆会盟给了吐蕃二十多年的时间处理内政,可吐蕃不知道的是,很多事情已经无力回天了。

838 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即位,被吐蕃人称为“生性残忍”的他,在吐蕃开启了最极端的灭佛运动,而朗达玛的灭佛,最终让极端分子拉隆·贝吉多杰将他杀害,朗达玛之死,直接导致了吐蕃的分裂。

朗达玛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别就被人拥立,这导致了吐蕃分裂成为了两派力量,这两派力量是吐蕃内乱的开始,自此军阀割据,大量的百姓被宗教煽动得造反,久而久之,吐蕃分裂为了四大王系:

拉萨王系、亚泽王系、阿里王系、雅隆觉阿王系。

一个强大到内部分裂的帝国,不得不让人唏嘘,而大唐比起吐蕃,也只是因为少了宗教的干扰从而苟延残喘多年罢了。

分裂的吐蕃其实是回归到了囊日松赞之前的状态,事实上,这也是一个强大政权的规律和命运,正如大唐在数十年后,也陷入了灭亡和天下割据的局面,这种命运,绝非吐蕃仅有。

强大的政权都难逃如此规律。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2】、来自网友【Mer86】的最佳回答:

唐朝时期,青藏高原兴起的吐蕃王朝曾一度是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其最强盛时,领土版图囊括了整个中国西部地区。其兵锋更是远及中亚地区和印度地区。与同时期的大唐、回纥汗国和大食帝国争夺区域霸权。

那么,如此强盛的帝国是如何崛起的呢?

关于吐蕃王朝崛起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四个方面。可以归纳为九个字。

天时、地利、人和

”,还有“

运气好

”。

天时:隋唐时期,东亚处于暖季,就连东北也不例外。

比如被清朝文人称为人间地狱的宁古塔,在唐朝时,就是渤海国的上京龙泉府。能把首都定在后来苦寒的宁古塔,这就足以可见隋唐时期的天气要比今天温暖。

由于当时的平均气温较高,雨水丰沛,气候湿润。因而这就使得吐蕃人有条件在西藏的河谷地带实行大规模屯垦。而农作物产量上升,又让吐蕃政权有充足的物质基础,进行各种上层建设以及军队的建设和训练。

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吐蕃王朝控制的边缘地带大多是游牧部落,但其核心统治区,却是农耕文明

也就是说,吐蕃的崛起是农耕文明征服了游牧文明,然后驱使游牧民族征战的结果。

一旦农业经济衰落了,整个吐蕃就会由内而外的土崩瓦解

地利:青藏高原较为闭塞的地理环境,客观上让吐蕃可以在不受外力影响下,从容不迫地吞并周围政权,积蓄实力。

人和:从松赞干布爷爷达布聂西开始,连续几代吐蕃赞普都保持了虚心求救,积极向上的姿态。

与之同时,一些吐蕃贵族,如噶尔家族父子三人(禄东赞、赞悉若、论钦陵),也都是当时的人杰。为吐蕃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说,正是在这些人杰的努力下,吐蕃才能从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并夯实国家的执政基础,成为令人胆寒的强势帝国。

运气好:每每当吐蕃的扩张陷入困境时,周边政权和中原王朝总会“助攻”。

比如隋末唐初时,控制雅鲁藏布江北岸,实力要强于吐蕃的苏毗政权,就因为发生内讧被吐蕃趁虚而入。

据史料记载,吐蕃鲸吞苏毗之后:“举国强援,军粮马匹,半出其中。”

不仅版图扩大了数倍。还第一次拥有了辽阔的牧场。

拥有牧场后,吐蕃得以从农耕为主,转为农牧兼营的国家,拥有了组建强大骑兵军团的客观能力。

虽然唐太宗时期,吐蕃陷入内斗,苏毗与达波等纷纷叛起,各自独立。但不久后,雄才大略的松赞干布又再次用武力征服苏毗。

再次征服苏毗、达波诸部后,松赞干布将苏毗一部分奴隶主,如巴、蔡邦等君臣,吸纳为吐蕃上层新贵族。靠着这一手收买人心的操作,吐蕃将苏毗、达波诸部同化,终于正式统一了青藏高原地区。

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毗都是吐蕃向四方扩张的后方大基地。苏毗军队是吐蕃武力扩张的得力工具。

青藏高原既以统一,那接下来,自然就是该向青藏高原以外的地区扩张了。

当时,在吐蕃往东北方向扩张的路上,原本有一个实力不弱的吐谷浑。

但还没等吐蕃对吐谷浑用兵,唐太宗就已经把吐谷浑打得元气大伤了。

这等于是想睡觉了,有人递枕头。面对如此良机,松赞干布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公元 637 年,趁着吐谷浑势弱,唐军又要对付西突厥,无暇搭理吐蕃之际,松赞干布随便找个了借口,就联合象雄等国,大举讨伐吐谷浑。

此战,吐谷浑军队不能抗御,吐谷浑国王只得逃至唐朝境内避难。

见吐谷浑王跑路,吐蕃继续追击,攻打唐朝的松州。于是,唐朝和吐蕃便爆发了史上的第一次军事冲突——松州之战。

这一战,唐军先败后胜,唐朝的松州都督韩威率军迎战,被吐蕃击败。随后,唐太宗派侯君集、执失思力等人出击,大败吐蕃。

战后,松赞干布知晓唐朝的强盛,自知惹不起唐朝,便罢兵休战,转而与向唐朝请婚。

公元 640 年,为了安抚吐蕃,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和亲吐蕃。

之后十几年,由于双方的和亲关系,加之唐朝要全力对西突厥、高句丽用兵,没工夫搭理吐蕃。松赞干布便趁机扩张,吞并了阿里地区的象雄政权,征服了今天的尼泊尔和印度北部的部分地区,并还在恒河北岸设立了军事据点。

值得一提的是,武力征服尼泊尔、北印度地区后,吐蕃虽然没有直接管辖这些区域,但每当吐蕃对外扩张,需要人力、物力时,这些地区总是会提供支援。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眼光,把吐蕃简单地看作是一个青藏高原政权。

实际上,吐蕃在极盛时期,本部人口超三百万,军事占领区的人口超过六百万。是一个总人口近千万的大帝国。

公元 650 年,松赞干布去世。其孙芒松芒赞随即继位。

当时,由于芒松芒赞年幼,因而国家大事便交由大相禄东赞负责。

前面说了,禄东赞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所以在禄东赞摄政期间,吐蕃的国势进一步提升,积蓄了不小的力量。

积蓄了足够的实力,接下来的事,自然就是对外扩张了。

公元 663 年,趁着吐谷浑内乱之际,禄东赞借机大举入侵吐谷浑。

这一次,吐谷浑王又不能抵御外敌,被迫再次带着一家老小投奔唐朝。

后来,禄东赞亲自到吐谷浑主政。

禄东赞死后,其长子赞悉若担任大相,对吐谷浑继续实行同化政策。最终吐蕃用了七年时间消化吐谷浑,并以吐谷浑为跳板,对唐朝的安西四镇发动战争。

公元 670 年,禄东赞的次子论钦陵率军入侵唐军控制的西域,攻陷了西域白州等十八个唐朝的羁縻州。

而后,论钦陵又联合于阗的西突厥部落,攻陷了龟兹拔换城。(今新疆阿克苏)

后来,吐蕃又联合于阗攻陷龟兹,导致西域唐军被迫收缩战线,放弃安西四镇。

唐军在此情况下,只好收缩兵力,黯然裁撤了于阗、焉耆、龟兹、疏勒四镇。吐蕃第一次在西域取得了重大成功。

听闻吐蕃竟敢触犯大唐的底线利益,唐高宗顿时大怒,随即动了出兵的念头。

其实早在七年前,吐蕃吞并吐谷浑时,唐高宗就想出兵干涉。只是由于当时唐朝要对消化新吞并的高句丽、百济、西突厥,不想三线作战,这才隐忍不发。

但现如今,吐蕃在西域已经立足,还煽动西突厥的弓月部、疏勒、龟兹反叛唐朝,唐高宗不能再退让了。如果再退让,怕是唐朝将会出现雪崩式溃败。

为了按住吐蕃不断上升的国势,高宗任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出动大军,以护送吐谷浑王回国为借口,对吐蕃正式开战。

从薛仁贵的官名上就不难看出,唐高宗有一举剿灭吐蕃的企图。因为当时的“逻娑”就是今天的拉萨。

吐蕃方面,论钦陵得到情报后,立即调集数十万军队迎战。并在青海湖南面的大非川设下埋伏,打败了孤军冒进的唐军郭待封部。

此战后,凭借打破唐军野战不败的神话,吐蕃从一个不起眼的边陲政权,一跃成为能与唐朝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

而唐朝则因为野战不败神话被打破,很多唐军兵力薄弱的边疆地区,都爆发了反对唐朝统治的叛乱。

为了平定边疆地区的叛乱,唐高宗不得不进一步收缩防线,放弃次要区域,集中兵力。

公元 675 年,唐军用了五年时间,搞定了内部问题后,再次对西域用兵,并在于阗国王的策应下,驱逐了西域的吐蕃军,恢复了对安西四镇的控制权。

次年,为了报复唐朝,论钦陵联合西突厥同时在西域、河陇两个战略方向发起进攻。

其中,论钦陵指挥吐蕃军,主攻河陇。

他的哥哥赞悉若则亲赴西域,配合西突厥围攻安史四镇。

唐高宗知悉后,急命周王李显(就是后来的唐中宗)和相王李轮(后来的唐睿宗),带兵抵御。可是这哥俩都不会打仗。到了前线后,俩人都避战不出,任由吐蕃军劫掠。

后来,眼瞅着唐军的防线要崩,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却突然去世了。赞悉若和论钦陵要赶回去拥立新君,唐朝这才侥幸免于一劫。

事后,为了打掉吐蕃这个祸患,也为了一雪前耻。唐高宗颁布《举猛士诏》,招募臂力过人和弓马娴熟的勇士入军。

最终调集了 18 万精锐,发动“青海之战”。

此战,唐朝准备充分,唐军前期进展顺利。

但是由于主将李敬玄指挥失误,后来当唐军发动总攻时,又被论钦陵击败。出征时的十几万唐军精锐,在溃逃中损失过半。

这次大败后,唐朝再次被迫由攻转守,而吐蕃则开启了对唐朝的又一轮攻势。

不过,当双方的攻守易势后,吐蕃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先后在良非川、白水涧,被唐军两次打得大败。

其实由此也可以看出,

早期的唐蕃战争,唐朝和吐蕃都有主场优势

往往是谁进攻,谁吃亏。唐朝被吐蕃打败了很多次,吐蕃也被唐朝打败了很多次。这种情况维持了十余年,直到武则天开始清洗朝廷内的反对派。

公元 696 年,经过武则天的一番清洗,唐朝能打硬仗的老将所剩无几。

趁此良机,论钦陵率吐蕃大军进犯河西,武则天令王孝杰和娄师德率十余万唐军迎战。

此战被称为“素罗汗山之战”。

战争过程就不说了。结果是论钦陵凭借地利优势,前阻后截,纵兵掩杀,再次打得唐军损失惨重。

此战后,吐蕃军乘胜兵进凉州。大有吞并河西走廊的意思。

眼看着河西危在旦夕,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武则天总算是走对了一步棋——既然战场上打不过,那就使离间计。

不久后,关于论钦陵功高震主,论钦陵可能会篡位的谣言开始在吐蕃国内传播开来。

消息传到赞普赤都松赞耳中后,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避免谣言成真,他将论钦陵从前线调回。

转到来年,赤都松赞利用反对论钦陵的吐蕃贵族,血洗了论钦陵一家老小。吐蕃王朝的第一名将就这么被自己的国王干掉了。

这场吐蕃内部的高层内斗,大体来看,有利于赞普赤都松赞。他将威胁自己地位的权臣家族铲除,收回了自己的王权。

但对于整个吐蕃而言,是不利的。

因为论军事素质,没有一个吐蕃将领能与论钦陵比肩。这就更不提赤都松赞了。

所以论钦陵的死,其实是个转折点,让吐蕃与唐朝的战争局面又一次发生倒转。

之后的五十多年,唐朝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精心治理下,君臣上下一心,国强民富,国力达到巅峰,军事上也是按着吐蕃打。

为了扭转颓势,吐蕃拉拢突厥、大食,夹击唐朝,但这并没什么用。

公元 753 年,吐蕃在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等唐朝名将打击下,败相已露。而唐军经历数十年的战争,不但解除了吐蕃对河西走廊和西域的威胁,还将国界推进到青海湖与黄河河曲以西,掌握了灭亡吐蕃的主动权。

到了公元 755 年,一直努力强化集权,试图改革内政,但却屡战屡败的赤德祖赞,被自己心腹弑杀。

眼瞅着吐蕃又要开始内乱,形势对唐朝一片大好之时,唐朝却在这一年,爆发了足以改变中国历史走势的安史之乱。

公元 756 年,为了打败安禄山,唐玄宗从河西、陇右抽掉了十余万精兵奔赴潼关。

可是在接下来的灵宝之战中,这些在西北屡战屡胜的唐军精兵,却被叛军全歼。

一场大败后,唐玄宗逃离长安,太子李亨在马嵬驿与玄宗分道扬镳,去到灵宝继位,是为唐肃宗。

在灵宝期间,唐肃宗为了镇压叛军,与回纥达成合作。

按照协议,回纥要出兵协助唐军平叛。唐朝为了表示诚意,也要把河西与陇右的剩余精锐部队调往东线平叛。

于是乎,唐朝在河西、陇右地区,几乎就是不设防状态了。

吐蕃方面,当时的赞普是西藏历史上执政能力仅次于松赞干布的赤松德赞。

他执政之后,不仅平息了吐蕃内乱,还任用了尚野息、尚悉东赞、尚赞摩和论悉诺等一批人才,使得吐蕃势力大振。

公元 763 年,见唐朝西北空虚,赤松德赞调集大军猛攻陇右、关中。

而当时的唐朝,由于唐代宗正在全力绞杀史朝义,加之宦官程元振又故意隐匿不报,根本不把吐蕃大举东进的消息上报给代宗。

于是,吐蕃轻而易举就打到了邠州(今陕西彬州)。后来又轻而易举就攻占了长安。

长安的这次沦陷,是一个标志。

标志着唐朝与吐蕃的战争进入了唐朝单方面挨打的阶段。

此后三十几年,吐蕃慢慢鲸吞河西、陇右和西域。并且年年都要侵扰关中,导致长安城每一年的秋天都要戒严。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赤松德赞去世。

关于赤松德赞这位赞普,公允的说,他的政绩是非常好的。军事成就更好了。吐蕃就是在他的任内,长年按着唐朝揍。

但是,他也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过于崇佛,打破了派系平衡。

众所周知,西藏原本只有苯教,松赞干布为了制衡苯教,这才将佛教引入了青藏高原。

佛教在引入吐蕃的初期,有效地制衡了苯教势力。但随着赤松德赞抬高佛教地位,任命僧侣为大相后,原本的平衡就被打破了。佛教开始凌驾于苯教之上,这让苯教势力对佛教和崇佛的赞普非常不满。

而也正是这种不满,为吐蕃后来的分裂,埋下了祸根。

当然,这是后话。当时的吐蕃,仍然是按着唐朝打。严峻的外部压力让唐朝不得不祭出远交近攻之计,结好回纥、南诏、大食,围攻吐蕃。

这就是典型的风水轮流转。以前唐朝强,是各国眼中的大魔王。各国自发地联起手来夹击唐朝。后来吐蕃强,变成了新大魔王,各国又自发地联手夹击吐蕃。

总体上看,夹击吐蕃的计策是比较成功的。

南诏在唐朝拉拢下,与吐蕃翻脸。回纥和吐蕃为了争夺西域,本来就有矛盾。

吐蕃在各国夹击下,军队疲于奔命,经济也因为战争而受到严重拖累。

公元 810 年前后,迫于压力,吐蕃暂停了对唐朝的攻势。专心对付回纥和大食。

到了公元 821 年,吐蕃赞普

赤祖德赞

干脆遣使到长安求和,希望能与唐朝罢兵休战。

这个历史事件被称为“长庆会盟”。

与唐朝罢兵后,吐蕃扭头就对回纥用兵。驱逐了天山以南的回纥势力,将今天内蒙西部的西套地区,尽数收入版图。

至此,吐蕃的版图达到历史巅峰。

然而,这只是回光返照罢了。此时的吐蕃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内忧。

什么内忧呢?就是前面提到的宗教矛盾。

佛教在吐蕃中晚期,先是斗败了苯教,而后又将汉传佛教(禅宗)踢出局,形成了在吐蕃一家独大的局面。

为了推广佛教,很多吐蕃赞普都出台了优惠政策,如规定寺产可以免征税,僧侣可以不服摇役,不取租庸。

到了赤祖德赞执政时,他甚至还规定:辱骂僧人者,要被割舌头;对僧侣指指点点,要被砍手指;对僧侣怒目而视,要挖眼睛。

如此夸张的法令,必然要遭到吐蕃国内反佛教势力的反扑。

公元 841 年,赤祖德赞在迅游期间,被反佛教的贵族杀害。

随后,他的弟弟朗达玛继位。

朗达玛上台后,其政策与赤祖德赞相反,又开始灭佛。

佛教徒对此也不能忍。

于是,朗达玛继位才一年,就被佛教徒用暗箭射杀了。

随着朗达玛的死,吐蕃国家内部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之后的吐蕃历史,就与历代中原王朝灭亡前的局面没什么区别了。

公元 842 年,吐蕃国内形成了两个王权政治集团,这两个集团互相攻击,内耗不断。

趁着这个机遇,沙州(敦煌)人张议潮发动了大起义,河西汉人群起响应。起义军很快占领了沙州。紧接着张议潮又派兵陆续攻取瓜、伊等十州。令河西、陇右地区在时隔多年后,又重新归附于唐朝。

随着河西、陇右重归唐土,吐蕃国内的形势更加不堪。很多臣服于吐蕃的民族,也包括吐蕃国内的底层人民和奴隶,相继发动推翻贵族统治的起义。

这些起义来势汹汹,席卷了整个藏区。吐蕃的奴隶起义军甚至攻陷了拉萨,把除了松赞干布外的历代吐蕃赞普的陵墓都给掘了。

受奴隶起义影响,两个混战的吐蕃王系各自逃命,散落各地,又分裂成了四个王系:吐蕃拉萨王系、阿里王系(古格王朝)、亚泽王系和雅隆觉阿王系。

另外,盘踞于青唐(今西宁)的唃厮啰政权也是从吐蕃分裂出来的。

到了宋朝,随着天气转冷(宋朝的平均气温比唐朝低三度),西藏河谷农业受重挫。吐蕃也就再也未能崛起。

回看吐蕃的兴亡史,它的灭亡原因,可以简单归纳为五个原因:一是后期的内乱;二是无序扩张;三是穷兵黩武,树敌过多;四是宗教因素;五是气候因素。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