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中国各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坚强的胖小雨】的最佳回答:
国家博物馆及中国各省市,直辖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大全;
1: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
2:北京博物馆,(后母戊鼎.四羊方尊)
3:上海博物馆,(西周大克鼎)
4:天津博物馆,(西周太保鼎)
5:重庆博物馆,(东汉乌杨阙)
6:江苏博物馆,(竹林七贤砖印模画)
7:河南博物馆,(兽面乳钉纹铜方鼎)
8:陕西博物馆,(镶金兽首玛瑙杯)
9:山东博物馆,(鲁国大玉璧)
10:台湾博物馆,(翠玉白菜)
11:湖南博物馆,(皿方罍)
12:内蒙古博物馆,(鹰顶金冠饰)
13:甘肃博物馆,(马踏飞燕)
14:黑龙江博物馆,(金代铜坐龙)
15:吉林博物馆,(北宋官窑贯耳瓶)
16:辽宁博物馆,(洛神赋图)
17:河北博物馆,(刘胜金缕玉衣)
18:河南博物馆,(莲鹤方壶)
19:宁夏博物馆,(鎏金铜牛)
20:新疆博物馆,(伏羲女娲交尾图)
21:西藏博物馆,(双体陶罐)
22:四川博物馆,(象首耳兽面纹铜罍)
23:云南博物馆,(战国云雷鸟兽纹铜棺)
24:广东博物馆,(千金猴王砚)
25:广西博物馆,(101 号铜鼓王云雷纹大铜鼓)
26:湖北博物馆,(越王勾践剑)
27:浙江博物馆,(富春山居图)
28:江西博物馆,(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
29:贵州博物馆,(东汉铜马车)
30:山西博物馆,(晋候鸟尊)
31:安徽博物馆,(楚大鼎)
32:海南博物馆,(唐三彩马)
34:青海博物馆,(七星纹铜镜)
35:福建博物馆,(云纹青铜大铙)
制作不易,请多支持。
【2】、来自网友【橙皮卷】的最佳回答:
一】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善参观上海博物馆。馆长陪同,指着一枚金币说:“这是镇馆之宝。”杜维善笑道:“这也算镇馆之宝?我有很多,改天我送你们几百枚!”
杜月笙死后,只有 11 万美元遗产可以分配,杜维善分到了 1 万美金。
杜维善上大学的时候,到澳大利亚留学。因为学费和生活费昂贵,杜维善做过各种工作,当过矿工,也在屠宰场打过短工。
他在打工过程中,发现澳大利亚的牛羊肉品质好,价格低。于是,他在澳大利亚和台湾之间进行了牛羊肉贩卖,积攒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杜维善就看好古钱币的升值空间,他开始收藏古钱币。而此时他的事业也从贩卖牛羊肉转到了石油生意,更多的财富推动他的古钱币收藏工作越做越大。
1991 年,杜维善回国探亲,他在上海博物馆马馆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博物馆。
在钱币馆,马馆长指着一枚明显有些残破的金币说:“这是我们的镇馆之宝之一,国家一级文物,古波斯萨珊王朝的金币。杜先生也爱收藏,你见过吗?”
杜维善笑着说:“这也算镇馆之宝?不瞒你说,我有很多,改天我送你们几百枚!”
当时的陪同人员听到后,哈哈一笑,根本没有当真。没想到一个月后,杜维善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萨珊王朝的各种金银币多达 367 枚。在当时就至少价值 3.5 亿元人民币。
随后,杜维善又先后 7 次,共向上海博物馆捐出古钱币 2128 枚,其中除了萨珊王朝金银币,还有秦代、古波斯帝国的多种多样的珍贵钱币。
杜维善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愿意为中国献出我的所有。与其放在家里一个人看,还不如让大家都来欣赏。”
杜维善的行为,让人很容易想起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二】1982 年的春天,上千个村民涌进江苏盱眙县村民万以全的茅草屋里,要瓜分他挖出来的 20 公斤金器。
几天前,万以全开始疏通沟渠,为春耕做准备。他一锹挖下去,一个大泥块被摔到岸上。他觉得泥块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于是蹲下去,抹去泥,一件金黄色的兽型器物露了出来。
他急忙喊来大哥,两个人又在沟渠中挖了起来,同样的地点,他又挖到一只锈迹斑斑的铜壶,清理干净壶口后,一壶闪闪发光的金币让哥俩目瞪口呆。
兄弟俩互相看了看,脱下衣服,将宝贝裹在怀里,一口气跑回了家。
回到家后,他们闩上门,将宝贝清洗干净,称了称,有 20 公斤。
万以全将宝贝小心翼翼地藏在衣柜中。并和哥哥约定好,一定不能泄露了风声。
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村民们还是知道了这个消息。不断有人从十里八乡赶来,将他简陋的茅草屋围得水泄不通。最多的时候有 3000 多人拥堵在他家。叫嚷着要和他平分这些黄金。
树枝被折断,窗户被推掉,鸡窝被踩塌。万以全头一次见到这样的阵仗,简直吓坏了。
正在此时,盱眙县公安局副局长钱永华接到报案,称有人挖到大量黄金。于是,他立即开车来到了万以全家中。
只见万家人山人海,都在叫嚷着要分宝贝。看到公安来了,还有人高喊:“公安来了不用怕,公安拿不走,大家挖到的,大家分!”
钱永华费了很大力气,才挤进万家门。钱永华抱起铜壶站在桌上说:“就一个破壶,有什么好看的?”他一面向老百姓宣传文物法规,一面迅速将文物搬到车上,运到县里,藏进了银行金库。
南京博物院的专家们,立即赶到盱眙,对这些东西进行了仔细鉴定。万以全挖到的这些东西竟然是西汉时期的珍贵文物。
那个金兽是纯金打造,造型奇特,极其罕见。因为实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将它命名为:西汉金兽。
专家推测这只金兽是用来压住坐席,防止席子卷角的器物。这种器物通常以老虎、狮子、龙、蛇居多。
西汉金兽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重的一件金器,造型也非常罕见,现在是南京博物院的国宝级文物,镇馆之宝。
三】1977 年,一个牧羊小孩在河南丹江口水库边玩耍,突然被露出河床的一根棍子绊倒了。小孩捡起棍子,擦干净污泥后,却发现棍子冰凉坚硬,声音清脆,上面还带着花纹。
小孩子觉得棍子很稀奇,拿回家去给爸妈看。可是他爸妈也看不出这是什么东西,于是找来村民一起看。
村里人纷纷带着铁锹跑到河床边去挖宝。果然挖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文物专家闻讯立即赶往现场,这一看不要紧,简直让他们欣喜若狂,这里竟然有一群古墓!古墓群的面积竟然达到了 10 万平方米!
这是春秋时期楚国贵族的墓葬群,距今已经有 2600 多年的历史。
1979 年,专家们日以继夜地挖掘古墓,整理文物,从中出土了 6000 多件文物。令人惊叹不已。
而其中的一件模样古怪的案桌,十二条龙形怪兽围着案桌四周,张嘴吐舌,舌头翻卷着放于桌面上方,眼睛盯着桌面。‘
桌底更有 12 个龙形怪兽虎视眈眈。桌面和桌边都是浮雕透孔云纹,看上去诡异森然,有密集恐惧症的人,估计一定会瑟瑟发抖。
原来这是西周时期的一种新型酒具,用来劝诫人们“莫要贪杯”的桌子。
回望 2600 年前,饮酒之人每次拿起桌上的酒壶,都会看到那吐着舌头的怪兽森森地望着他,他还会有心情再痛饮不休吗?恐怕喝酒的心情一定会大打折扣吧?
我们的祖先为了戒酒也真是想尽了办法,无所不用其极啊。
这张桌案处处雕刻着镂空云纹,因此被称作“云纹铜禁”。这样繁复的青铜器制作技能,现代人也无法复制出来。
“云纹铜禁”是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也是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
四】1963 年,天津一老农在自家菜地里挖出一个水瓢,锈迹斑斑。擦干净后,老农将它扔在水缸里舀水,用了 15 年。
1978 年,天津市文物管理部门要求工作人员走街串巷,寻找遗落在民间的文物。
在村子里,工作人员听说一个老农家曾经挖出过一个水瓢,已经十几年了。按照村民的指示,工作人员找到了老农家。
老农从没想过他家的水瓢还可能是个文物,急忙从水缸中把它捞出来,递给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仔细查看了一下,发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水瓢,既不是铁制的,也不是铝制的,而是青铜制品。
工作人员虽然觉得这个水瓢不一般,却一时半会也看不出究竟。
于是,他出了 8 块钱买下这个水瓢,带回文物管理部门请专家们进行详细研究。
专家们把”水瓢“清理干净后,发现”水瓢“上还刻着 22 个篆体汉字:“上林供府,初元三年受琅琊。容一升,重斤二两,工师骈造。”
原来这是西汉时期的文物,“初元三年”也就是公元前 46 年,正是汉元帝刘奭的年号。它是用来称量物品的度量仪器,这尊铜升的容积刚好为一升,重一斤二两,盛满之后就是一升水的容量。是供奉给皇家人使用的。
文物是珍贵的,而计量标准器更为珍贵,它可以为历史资料中描述的器物,提供依据和检验标准,让我们清楚地知道,那些文献中出现的器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物件。
最终这件文物被正式命名为“西汉上林共府铜升”保存在天津博物馆里,还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五】1956 年,浙江省龙泉县,17 岁的何招弟在山上挖草药时,挖出了一个绿油油的瓷器,造型为一艘奇特的小船。
小船通体碧绿,小小的船身中,一共有三个小瓷人。两个在船舱内端坐闲谈,而另外一位则是立在船外,身穿斗笠,正准备取下乌篷船顶斗笠的渔夫。
这个精致的小船让何招弟爱不释手。回到家后,她赶紧把小船拿给爷爷看。
爷爷仔细端详了一阵,说:”这可能哪个大户人家丢掉的物件,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应该能值点钱。留着传给子孙吧。”
何招弟点点头,将这个小瓷船藏在了箱子里。
没多久,何招弟去县城参加亲戚的婚宴,看到了新娘子陪嫁的各种瓷器。她一时没忍住,跟旁边人说起自己捡到了一只绿色小瓷船的事情。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旁边一位宾客正是县文化馆的管理人员,他带着专家找到了何招弟家,要看看她捡到的宝贝。
这一看可不得了,这竟然是南宋时期的珍贵瓷器,叫做“南宋龙泉窑舟形砚滴”。
古人在写字画画时,需要在砚台上磨出墨汁。而磨墨时,通常要在砚台上滴上适量的水,才能磨出合适的墨汁。
掌控砚台上水量的器物,就叫做砚滴。
流传到现今的砚滴数量较少,鉴赏和历史价值非常高。“南宋龙泉窑舟形砚滴”是浙江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六】1976 年,一男子抱着一个大包裹来到文物店,怯怯地问:“多少钱能收?”老师傅打开包裹,里面是一个瓷罐,他说:“18 块吧,像个老货。”
一年后,男子突然接到文物店打来的电话,电话中问他是不是曾经卖过一个瓷罐。男子一听,就急了:“咱们可是说好了价格的,你们可不能反悔。”
没想到文物店却说,想要给男子补上一部分钱。
原来这个瓷罐是男子家祖上传下来的,男子的母亲平常用它来腌咸菜。当辽宁省鞍山市政府向全市征集散落于民间的旧物时,男子的母亲心动了,她将瓷罐清洗干净,让男子送到文物店,看看能不能换点钱花花。
老师傅收购了这件瓷器后,仔细端量了起来。这是一个有八个面的大罐,每个面绘有不同的图案,松、竹、梅、莲池水禽,笔锋细腻,纹饰繁密,生动非凡。
老师傅越看越不简单,他立即向领导做了汇报。请了专家进行鉴定,果然这不是普通的文物,而是一件元代青花罐。
由于元朝出产的青花瓷数量并不多,保存不易。如今存世的数量非常少,完整的元青花瓷在全球仅仅只有三、四百件,个个价值不菲。
鞍山文物店收购的这件元青花瓷器,具有八个面,造型更为少见,全世界仅存两件。
当时收购这件青花瓷的老师傅并不清楚这件瓷器的真正价值,因此估价过低。这就有了文物店要给卖罐男子再补上一笔钱的故事。
时光流转,经历过岁月沧桑的元青花八棱大罐,如今陈列在辽宁省博物馆的展厅中,向八方来客倾诉着远去的岁月。
~~~~~~~~~~~~~~~~~~~~~~~~
欢迎关注@福小猫,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