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封神榜》中,通天教主不准弟子下山,为何截教弟子还是纷纷下山找死?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7 08:47:45 4次浏览

关于问题《封神榜》中,通天教主不准弟子下山,为何截教弟子还是纷纷下山找死?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烛影乱谈】的最佳回答:

阐教一向看不起截教,因为截教中很多都是些“披毛戴角”之辈,与其说是仙人,不如说是妖怪。但是正所谓“妖若有情妖非孽,人若无情怎为人”?或许截教中有的门人弟子暴虐嗜杀、草菅人命,但是他们直爽重义,没有那么多的龌龊心思和鬼蜮伎俩,所以尽管通天教主叮嘱他们勿要下山,弟子们却依旧“前仆后继”。到了后期,连通天自己都推翻了自己的话,更是造成了截教大批量的上仙魂归封神榜。

为义葬身

截教门人很多因为“义”之一字而身死封神。最早的九龙岛四圣,因闻太师所托,离岛赶赴西岐,他们不是不知道封神大战已起,也不是不明白出山的风险,但士为知己者死。闻仲虽然年幼(和他们相比),但其品性令人钦佩,故而四圣毫不犹豫的来到两军阵为张桂芳助战,为的就是与闻仲之间的相交之情。

中期的金鳌岛十天君,同样是因为闻仲。可以说没有丝毫犹豫就出山助战,并布下十绝阵,与阐教二代弟子公开开战,最终尽数殒命。

峨眉山的赵公明,得道于天皇时期,用他的话说“先有吾辈后有天”,可见其道行之深。但依然是为了闻仲,欣然出山助力,并于战场上大败阐教二代弟子,可惜最终被陆压以秘术“钉头七箭书”拜射而死。

他们违背了师命,按照《封神演义》中的天数论死有余辜,但是为了朋友,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实在是让人无法吐槽。

善良有时也是种错误

赵公明死后,申公豹上三仙岛报信,三霄痛不欲生,但是当提到报仇时,云霄拒绝了,在她看来,老师既然已经言明“下山者封神榜上有名姓”,那么痛心兄长之死是一回事,赵公明咎由自取是另一回事,无论陆压的手段如何残忍,一切皆为定数。但是,两个妹妹碧霄、琼霄不同意了。

论修为,她们比云霄要差一些,性子也不是那么稳重,相反还有些冲动急躁,惊闻兄长之死哪里还顾得许多,于是不顾姐姐劝阻,执意带“混元金斗”下山找阐教算账。云霄眼见阻拦不住,又深知混元金斗的厉害,她担心两个妹妹一时性起,坏了阐教门人性命,于是决定同往,毕竟自己出手还是相对有分寸的。

可以说云霄考虑的已经很周全,她下山有担心妹妹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怕坏了阐教门人,逆了天数的同时使两教交恶。可以说如此为对方考虑又顾全大局的人纵观全书也找不到第二个。而且为了让两位妹妹一吐胸中恶气,云霄决定拿散仙陆压开刀,毕竟一来赵公明是死于陆压之手,二来陆压不属阐教。

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三霄虽然用混元金斗捉了陆压,却奈何不得,还被他用秘术跑了。两军对峙时,云霄本意是让姜子牙交出陆压,不想因为两个妹妹冲动,加上周营有哪吒和黄天化两个惹祸精,致使谈判变成了全武行。于是乎便有了后来的“九曲黄河阵”十二仙尽数被拿,打落修为;老子、元始天尊联袂出手,将三霄镇压。

云霄处处留情,换来的却是三姐妹身死封神,她本不想下山,却因为顾虑多加上善良稳重而不得不置身于是非之中。可以说云霄之死是让很多书友意难平的,因为从头到尾,她并没什么过错。

打破规律的截教掌教

为了义气也好、亲情也罢,这些身死上榜的截教门人毕竟只是三三两两的一小部分,真正造成截教大批量战死的其实恰恰是当初叮嘱弟子不可下山的截教掌教——通天教主。

广成子三谒碧游宫后,通天教主为了意气之争布下诛仙阵,不想两位师兄为了破阵,居然联合西方教的接引、准提,这让通天教主大为恼火。在他看来,三兄弟之间无论怎样的矛盾也是自家事,不应该让外人掺和进来,特别是诛仙阵中准提用降魔杵打了通天,让他觉得两个师兄做得太过,于是便有了后来所说的“岂不知打我就如同打你一般”。于是乎,怒不可遏的通天又命金灵圣母布下万仙阵,亲率截教诸仙正式与阐教开战。

由一时之气上升到道统之争,甚至可以说不死不休,整个三界诸仙怕是无人再能独善其身,通天曾经说的那些也都成了过眼云烟。有了掌教的命令,截教众仙自然要下山出战,于是乎大批量的截教门人在万仙阵大战中丧生,魂归封神榜。


总体来说,封神大战之所以开启,其一是昊天上帝命十二仙首称臣;其二便是要为元始天尊的十二弟子破杀戒。所以在这场大战中截教注定是牺牲较大的一方,而为了避免本教被重创,通天下达了不可下山之语。可惜因为上述三个原因,最终大量截教上仙要么身死封神,要么被西方教掳走,使得曾经“万仙来朝”的盛况烟消云散,截教也彻底名存实亡。

【2】、来自网友【天玄 9527】的最佳回答:

在封神演义中,最开始的时候通天教主是不准截教门人弟子下山应劫的,原因也很简单,直接了当的跟弟子们讲到凡是下山参与阻止姜子牙伐纣大业者,都会上了封神榜。而且三霄最初也把这话给大兄赵公明讲过:

昔日三教共议,佥押‘封神榜’,吾等俱在碧游宫。我们截教门人,‘封神榜’上颇多,因此禁止不出洞府,只为此也。吾师有言,‘弥封名姓,当宜谨慎。’宫门又有两句贴在宫外: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当初元始天尊和老子一起前往碧游宫与通天教主佥押封神榜,通天教主也是很被动。说白了,通天教主是不想淌这个浑水的,他知道这是元始天尊的主意,佥押封神榜也是联合师兄老子取得了师尊鸿钧老祖的同意才到碧游宫,至此,通天教主也是无可奈何。只能随着元始天尊和老子共同佥押此榜。

从封神榜定下之后,通天教主明明白白的知道,截教已经处于了被动的状态,阐教要替天行道,帮助西周灭掉殷商。这是天命所归 ,自带光环。阐截两教平时又是互不相犯,既然阐教已经选择了西周,那截教也就没事可做了,唯一能做的就是闭关修炼,等待封神的结束。

只可惜的是,截教弟子还是没有把通天教主的话听进去,纷纷下山去应劫 ,结果可想而知,很快的被阐教送去了封神台。这其中截教弟子的下山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两人。

商朝太师闻仲

闻仲是商朝太师,位高权重,拥有上打昏君下斩奸臣的特权,实属风云人物,同时他又非常的忠心,对纣王,对殷商算是尽心尽力。还有一点,他不仅是商朝太师,还是截教红人,是通天教主亲传弟子之一金灵圣母的大弟子,一身修为道法皆是截教所授。并且在截教,人际关系也相处的很好,就是见了谁都能说上话帮你忙那种。

就在他兵伐西岐的时候,首次兵败,倍受打击,后来上山请了截教仙人十天君下山助阵,这是即九龙岛四圣之后,闻仲第一次主动邀请截教同门。截教门人又非常的重感情,讲义气,在接到闻仲请求的时候,痛快的答应了。已然忘记通天教主的法旨。

阻碍西岐伐纣,已经是逆天而行了,这也是通天教主不准门下弟子们下山的主要原因,为此事送掉性命,那就是白白送死,不占据任何理由,只有一句逆天行事的大帽子相送,所以,通天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弟子送死也很无奈。这一切的开端,就是因为闻仲这个在他眼中不值一提的小辈搅动了截教的混乱。

阐教叛徒申公豹

要说闻仲是截教的点火者,那申公豹绝对称得上是神助攻,绝对的添油者,使得这把火烧的更旺,申公豹因为觉得元始天尊偏心,把封神榜这么好的差事交给姜子牙来做,心生怨恨,处处与之作对,甚至不惜叛教,与截教众多弟子打成一片,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姜子牙,想要逆天改命,从中挑唆截教弟子纷纷下山与姜子牙为敌,阻碍伐纣大业。

他错的是,太高估了自己的判断,认为封神之战只是单纯的殷商与西周之战,完全没有想到,这场合二为一的战争是由圣人们之间联手主导的,岂能是他一个小小的连金仙都不是的修仙者能改变的。不仅改变不了,反而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变相帮了元始天尊一把,他正愁截教弟子不参与,只要截教弟子不参加,那么封神榜的任务就不能完成,他需要截教加入,而申公豹的做法反而帮了元始天尊一个大忙,申公豹却不自知,最后还赚了一个里外不是人,被师傅元始天尊抓取填了北海眼。

所以,截教弟子最后纷纷下山找死的举动,一是因为闻仲的原因,二是有着申公豹这个自以为聪明无比的神助攻,要是没有这两人,截教也会安然无事,阐教没有机会杀截教中人,也就不会引起多宝道人等人仇视,也就不会有广成子的三谒碧游宫,也不会激怒通天教主发动诛仙阵与阐教彻底决裂。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