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农妇秦香莲把自己的状元丈夫陈世美告死在包公的铡刀下,有什么不妥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09:06:38 3次浏览

关于问题农妇秦香莲把自己的状元丈夫陈世美告死在包公的铡刀下,有什么不妥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史海浮沉一月明】的最佳回答:

首先要说明,这个剧情那是戏剧,不能当真。那么在戏剧里面,这位秦香莲女士为何一定要斩杀这个陈世美呢?

曾经在湖广一带,生活着一对平凡的夫妻,后来丈夫陈世美去京城考试,留下了老婆秦香莲在老家伺候老父母。可是丈夫走后不久,老家就造了大灾,二老年迈,顶不住饥饿,相继饿死,而老婆带着孩子一路行乞,远赴京城,想去那里寻找丈夫。

经过千难万险,秦香莲终于到了京城,经过一番打听后,她得知自己的丈夫居然高中状元。不过她还没来得及开心,就马上听说另外一个消息:陈世美做了驸马! 这个消息对她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就算自己饿死,但是不能让自己的两个孩子受罪啊,于是她就想去认丈夫。

陈世美开始没防备,不小心还真就被秦香莲给找到了,但是他在做驸马之前,已经说自己没有娶妻,此时一旦被公主发现自己的过去,岂不是要被砍头?于是他狠心把原配和孩子赶走。但是不料秦香莲的遭遇又被宰相知道,宰相是个很有正义感的老头,也非常狡猾,他就给出了一个计策,让秦香莲假扮卖场的,去驸马府上卖场,因为驸马马上就要过寿诞了。

于是在陈世美生日当天,原配在大堂大唱他抛弃之事,结果陈世美羞恼,直接将她赶了出去。宰相想劝解,不了却被陈世美顶撞,于是恼火的宰相就让秦香莲去包拯那里,让他给这个苦命的女子做主。

事情到了这一步,秦香莲肯定是对丈夫恨透了,因为自己几次求他收留都被拒绝,更对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顾,这样的人如何能让她不恨?不过此时的她,还是只想要回自己的丈夫。 但是陈世美却不这么想,他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惧怕包拯真的管此事,竟然想在半路上派人拦住秦香莲母子。而且他不但要拦住他们,还要将他们悉数斩杀,以绝后患!

这份狠辣,不但要杀妻,还要杀子,何其歹毒!可惜他派去的人,听闻这凄惨的遭遇后,竟然下不了手,又苦于无法交差,竟然自尽。秦香莲感念他的高义,又对丈夫的不义之举大感愤怒,此时的她终于心生绝望,知道这个丈夫是无法争取到了,于是就想杀他,报了这份大仇。但是在包拯想斩杀陈世美的时候,竟然还惊动了太后,这个老妇守在堂前,撒泼耍赖,坚持要保女婿。

包拯虽然大胆,但是也不好违背这个老妇人的意愿,于是想用自己的存银来打发秦香莲。此时的秦香莲终于绝望,她觉得这样正直的官员都不敢管了,她还有什么指望? 不料包拯听她一番哭诉,也激动起来,把官帽一丢,大吼:就是不当这个官,我也要斩了你!于是将陈世美斩首,秦香莲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要说为何最后她真的下了决定要杀夫,那一定是对生活生出了绝望、对官府生出了绝望,这才更加剧了杀死负心人的决心。 不过需要注意,这只是戏曲里面的,真正的陈世美,是一个清官,而且人家是清朝人士,之所以被编造了这么一段事情,是因为遭到了同窗的中伤,人家原本是个好人好官。

【2】、来自网友【用户一叶】的最佳回答:

农妇秦香莲是戏曲《铡美案》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民间流传很广泛的故事。

秦香莲通过法律程序,告倒了身为高官的负心汉陈世美,死在包公的虎头铡下,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大快人心。

这个故事的真实与否,暂且不去讨论。秦香莲的作法是否妥当?我认为是正确的,妥妥的。

首先、秦香莲是受害者在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秦香莲赡养公婆,养育儿女受尽艰辛,陪丈夫陈世美读书入京考试,中了状元招为驸马。

秦香莲千里寻夫来到京城,陈世美却贪图荣华富贵,不但不认结发妻子和一双儿女,还要斩草除根欲加杀害。杀手韩琪问明真象不忍下手,被迫自杀。

其二,秦香莲要讨回的是正义和公道,有理有据。

秦香莲状告前夫驸马陈世美,喜新厌旧,杀妻灭子,逼死韩琪,人证物证充分理应得到法律的支持。但是一贯表现公正无阿的清官包拯,在权贵面前却缩手缩脚了。甚至自掏腰包,拿出纹银三百两做封口费,让秦香莲不要再告了。

秦香莲悲愤绝望之际,怒斥包公官官相护有牵连,三百两纹银我不要!从此冤死也不告官。

包公被秦香莲的言词彻底激怒了,宁可拼掉头上乌纱帽,也要为秦香莲讨回公道。依法从重从快的审判了案件,把陈世美送上虎头铡。

农妇秦香莲不畏权贵,不爱钱财,告死了负心汉,于情于理都无不妥。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