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广东省清远市有哪些名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8 13:24:33 2次浏览

关于问题广东省清远市有哪些名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冬小宋】的最佳回答:

1.陈可钰(1882-1944),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今清远市石潭镇)人,中华民国时期军事将领。广东将弁学堂毕业,加入中国同盟会后,参加辛亥革命及二次革命。1920 年任粤军第 1 师参谋长、大元帅府参军、国民革命军第 4 军副军长,参加统一广东及北伐战争。1927 年曾任广州国民党临时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

2.莫雄(1891-1980),广东英德人。早年毕业于陆军讲武堂,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走上革命道路,参加过著名的黄花岗起义、护国战争、讨伐陈炯明和北伐战争等,是辛亥革命时期赫赫有名的粤军将领。

3.林炳炎(1891~1947),原名福新,广东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石岐乡东村田寮人。恒生银行创办人之一,恒生银行首任主席,与何善衡、梁植伟、盛春霖及何添并称。

4.冯达飞(1899 年-1942 年 6 月 8 日),原名冯文孝,又名冯国琛,字洵,广东省连县东陂(今连州市东陂)镇人。冯达飞是中国空军史上首批飞行员、第一个飞行教官,也是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广东籍老红军之一。

5.何文献(1906-1951),出生于清远县太平镇天井坑村(今清远市清新县境内)当地的一个名门望族。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归国后,他最先选择投笔从戎,在军中担任翻译员和中校政治科长。在徐州会战中,跟随李宗仁将军坐镇徐州,指挥台儿庄大捷。几年后,放弃军职,回到家乡,创办太平中学,为桑梓的发展作出贡献。

6.邬强(1911-1992),广东英德人,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第五期(比照黄埔军校第八期)。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广东省第五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广东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副主席。1955 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57 年 6 月,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 年 8 月,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来自网友【南粤客家人】的最佳回答:

春秋战国时,清远地区属百粤。秦统一中国后,设置行政机构,开发岭南,清远地区属南海郡、长沙郡。汉初,属赵佗称号的南越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88 年 1 月 7 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清远县,设立清远市,原清远县分为清城、清郊两个市辖区(1992 年清郊区改为清新县),并划广州市市属的佛冈县和韶关市属的县、阳山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英德县为清远市所属(英德、连县 1994 年改为县级市)。

清远市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级市,从古至今出了不少名人。马上看看哪些名人是清远人。

朱汝珍 (1870~1942)

朱汝珍(1870—1942 年)原名倬冠,字聘三,号隘园。祖籍太和镇八片村,后定居清城南门街,生于仕宦之家。清末民初书法家、文章家。 朱汝珍 22 岁考入广雅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乡试中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 年),进士殿试(封建社会最后一期科举考试)以第一甲第二名钦点榜眼及第。诰授光禄大夫、南书房行走、翰林院编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被选派到日本东京法政大学读法律。回国后先后任刑部主事、京师法律学堂教授,奉命创定商律,并参与修订国家刑律,编修《德宗实录》。

向秀丽 救火女英雄 (1933~1959)

向秀丽(1933~1959),女,革命烈士,广东清远县人,出生于广州市一个贫苦店员家庭。12 岁进入广州小北火柴厂做童工。1946~1948 年间,先后做过钉钮工人、包装工人。1948 年进入和平药厂。建国后,积极参加“三反”、 “五反”运动。1952 年担任工厂工会的组织委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维护工人利益,不久又当上制药业属下基层工会的女工委员。1954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后担任团支部组织委员。1956 年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和平药厂并入何济公药厂,被分配当包装工人。1958 年被调参加试制“甲基硫嘧碇”。

张佐基 (1880~1953)

张佐基(1880-1953),又名堃,广东省清远县人。辛亥革命志士。 清光绪六年(1880)生。少年时在广州河南沅利木店做学徒,与高剑父过从甚密。

光绪三十四年(1908),高剑父受孙中山指派从日本回国,宣传革命,广识有志之士。介绍张佐基及其妻李慕真、其弟张树加入同盟会。

宣统三年(1911),参加“三二九”广州黄花岗起义,组织并指挥过暗杀队的行动,利用信安颜料店掩护研制炸弹。同年 10 月,炸毙清将军凤山及其儿子,清廷为之震惊,清官闻之丧胆。后遵从孙中山指示,四处奔走进行革命活动。先后担任北江民军司令,泰和兵舰舰长等职。后因看不惯陈炯明的所作所为而遭排挤,民军得不到军饷,不得不解散所统领的北江民军。

民国七年(1918),辞去军政职务,仍回广州河南开设机器木样木铺,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但仍与高剑父、谢英伯、何香凝、陈可钰、马小进、黄伯度、何侠等过去同干革命的老同志交往。

1938 年 10 月,广州沦陷,日军飞机炸掉张佐基的工厂、商铺,张佐基带着全家回到清远家乡避难。

1945 年,抗战胜利后重返广州。张佐基对蒋介石挑起内战深恶痛绝,曾作诗以记其事。诗云: 昔日年华志气雄,投身革命倒清宫;手枪炸弹攻督署,舌剑唇枪斗顽凶。鞑虏苛朝从此灭,反动势力又登峰,虎去狼来人更惨,蒋群不杀理难容。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选为东山区第一届人民代表。 1953 年因患肝病逝世,终年 73 岁。

范桂霞 (1905~1994)

范桂霞(1905—1994),广东省佛冈县人,南昌起义后,周恩来率部队南下广东,由于劳累过度得了严重伤寒症。党组织决定护送周恩来到香港医治,在香港租了一套别墅供周恩来居住治病。周恩来扮作别墅的主人,会见同志或友人及参加一些秘密会议,每次外出范桂霞都以“夫人”身份陪伴左右。建国后,范桂霞一直在广州从事教育工作,1994 年因病去世,终年 89 岁。

龙三公

龙三公,瑶族,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寨人。少年时期,学习“瑶经”5 年,由于聪明好学,深得道教传道师的喜爱,被选为衣钵传徒。成年后,成为三排寨“先生公”。当时,道教在八排瑶族社会中占居思想统治地位,“先生公”既是“禳神驱鬼”的代言人,又是瑶族社会文化、教育的传播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位尊言重,颇受瑶民敬仰。

梁得所 (1905~1938)

梁得所(1905~1938)梁得所,广东连州人。民国 14 年(1925)赴山东齐鲁大学攻读医科,后认为学医并非自己志趣而辍学另谋发展。翌年 10 月,就任上海《良友》画报主编。他对文学、美术、音乐都有相当造诣,每期《良友》都有他的杂文专栏《每月谈话》,很受读者欢迎。民国 17 年 4 月,梁征得鲁迅同意,由梁摄鲁迅像和写《访问记》,司徒乔绘鲁迅速写画,同刊于《良友画报》第二十五期,一时传为佳话。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