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日本作为发达国家,日元却这么不值钱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9 03:26:31 4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日本作为发达国家,日元却这么不值钱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王五说说看】的最佳回答:

日元可不是不值钱,我们不能将一个国家货币的面值和其币值划上等号,事实上日元的“值钱”程度在全球排名前四,在亚洲范围内还压过我们的人民币一头。

判断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否值钱主要看两点。

一是全球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度。日元在 SWIFT 公布的 2023 年 1 月各国货币在全球支付份额中排在第四位。

排在日元前面的是美元、欧元和英镑。这个比例展现了全球各国贸易使用日元的比例,体现了全国对一个国家货币的需求度,排到第四位的日元不仅比人民币高还比包括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瑞士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贸易量要高得多。

值钱的东西才会有人需要,才会有人使用,我相信这一点大家都能很容易理解吧。

二是国债的公信力。大家都知道美国国债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政府债券,目前拥有 31 万亿美元以上的余额,外国主体持有的数量超过了 7 万亿美元。同时,十年期美债被当做是全球金融资产价格的基准,一发生变化,各类金融资产都要跟着一起变。

国债完全靠一国政府的信用担保,能够在各国之间流通说明了大家对这个国家的信任,不怕他不还钱。其实货币不也是由国家信用做支撑的吗?

日本国债向来被当成是美债以外最重要的政府债券,十年期日债收益率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金融资产参考指标。

以上两点都说明了日元是很“值钱”的,那么为何在汇率上日元看着那么不值钱,面值如此之大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没有改变过货币体系,即没有用“新币”换“旧币”。

亚洲国家在二战后都经历过经济低潮,尤其是日本这样的战败国更是如此。那时的日本百废待兴,经济衰退严重,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政府只能开动印钞机不断发行货币,结果是国内的通胀膨胀严重,日元的面值越来越大。

后来日本经济起来了,成为了发达国家,可货币的面值已经变得很大了。这个时候日本政府是可以采取新的货币体系的,发行面值更小的新日元代替老日元,但没有这么做。于是面值上“不值钱”的日元就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实际上很多国家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和严重通货膨胀后都进行过货币置换,用低面值的新币在全国范围内置换掉高面值的老币。

我们也这么做过,如果置换的话你手里的人民币怕是早就以“百元”作为最小计量单位了,几万元甚至十万元面值的货币将成为人们手里的主力。

几年前我还看到过印度进行了货币置换,当时在印度国内遭到了反对,政府强行推行下去后印度银行每天排队换币的人不计其数,队伍排得老长了。而欧洲发达国家也置换过货币,欧元诞生后大家统一使用这一货币,实际上就是一种置换,老牌发达国家意大利以前用的货币是里拉,看着同样“不值钱”。面值大得很。

日本经济发展起来后日元的币值相当稳定,大家可以去观察日本的通胀情况,二十多年下来物价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不也是日元“值钱”的证明吗?

10 年前 1 万日元的购买力和现在相差不大,不说别的,10 年前的 100 元人民币能买的东西怕是和现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了吧?对个人来说你觉得 10 年前拥有哪种货币并存到现在划算呢?必然是币值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的货币,这就是“值钱”的体现。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2】、来自网友【西府赵王爷】的最佳回答: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日元其实挺值钱的。

日本作为当前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同时还是排名靠前的发达国家。日本有着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完整的金融体系,这使得日本的经济变得十分稳固,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日元作为日本的官方货币,其乃是日本雄厚经济实力的最佳体现。日元是当前世界排名第三的国际货币,地位仅次于美元和欧元。这就意味着,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日元的受信任度是很高的。最直接的体现便是,部分商品的贸易结算可以直接用日元结算,无需再次兑换。

尤其是亚洲区域,日元的地位不输美元,绝大部分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结算,都是可以用日元。虽然咱们国家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亚洲更是当之无愧的一哥。但是咱们的人民币,暂时还做不到亚洲范围内流通。和许多国家的贸易,都需要通过货币兑换,要么换成日元,要么换成美元,不然人家根本就不收。

除此之外,日元还是当前国际市场上的三大避险货币之一,其他两种货币分别是瑞士法郎和美元。这也是日元在国际市场上广泛流通的一个有力体现,关于这一点,咱们同样是望尘莫及。所以,日元不是不值钱,而是非常值钱。毕竟到了国际市场上,人家日元能直接买到东西,而咱们手中的人民币却不行。

咱们之所以认为日元不值钱,无非就是因为日元的货币面值普遍偏高,往往一百日元只能换六七块人民币。看到日本平时的花销,更是“高”得离谱。随便吃顿饭,那就得几千甚至上万日元。虽然这钱花起来很气派,但实际上却买不了多少东西。同样是买瓶矿泉水,用人民币也就两三块钱,但是用日元可能就得几十上百元。如此对比之下,日元就显得太不值钱了。

但是,这其实只是一个货币面值设定的区别,和日元本身的价值没有太大关系。换句话讲,你只能是日元的面值比较大,而不能说日元本身不值钱。

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一种购买货物的媒介,其购买力的大小是根据货物的多少来决定的。比如说某个国家有一百万吨的货物,而他们印刷了一百万元的货币,那么货物的单价就是一元一吨。但是如果他们印刷了一亿元的货币,那么一吨货物就就得价值一百元。

虽然货币面值变大了,但是其本身的购买力却是恒定的,因为货物就那一百万吨。所以,以前的一元和现在一百元,价值是一样的。

简单来讲,我们就是需要脱离单纯用数字比较大小的思维定式,转而从货物本身去恒定价值。我们如果把一百日元当做是咱们人民币的一元来看待,那就很好理解了。这样的话,日本价格就相当于去掉小数点的中国价格。

因为在日本,纸币的最小面额就是 100 日元;其大致就是相当于咱们人民币的 1 元钱这个单位。而他们货币的最大面额则是一万日元,正好是相当于咱们人民币的 100 元。至于那些较小的货币面额,比如 1 日元、10 日元,其实我们可以当做人民币的分和角。因为在日元体系里面,最小的货币单位,就是 1 日元。

如此划分之后,咱们再来看日元和咱们人民币的比较,其实你就能发现,他们的购买力要比咱们强不少,毕竟一百日元可以兑换 6 块多的人民币。

当然,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为何要把日元的面值设定那么大?其实原因很简单,无非四个字——通货膨胀。

历史上的日元,其实曾经有过一段“小面额”时期,那时候的日元面值远没有这么大。

19 世纪 60 年代,日本政府开始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对日本进行全方面的西化改造,其中自然也就包括货币。公元 1871 年,日本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发行日元。当时的日元和美元挂钩,1 日元能够兑换 1 美元,这个购买力可以说是很高了。所以当时流通的日元面额也普遍偏小,最高也就是 100 日元。

然而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战争,对日本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在二战结束之后,日本已经被战争给完全掏空了,一穷二白,要啥没啥。

极其短缺的物资储备,近乎崩溃的社会秩序,导致日本物价飞涨,民众纷纷破产,这其实就是咱们经常听说的通货膨胀。这导致当时日本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小数点,普遍向右移两位甚至更多。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政府所能做的,就只有启动印钞机,大量的加印钞票,钞票面值也越来越大。

到了 1950 年,日本已经开始发行印有圣德太子的 1000 日元纸币。随着日元流通量的增加,其购买力自然也就随之下降了,以前一美元只能兑换 1 日元,如今却是能兑换数百日元。

后来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逐渐脱离了困境,经济也逐渐趋于稳定。但是这个通胀之后的货币,也不是说降就能降回去的,尤其是像日本物价飞涨数十倍的严重情况。此外,日本当时乃是靠着外贸出口东山再起,如果货币升值,是会对出口贸易造成极大影响的。反而是货币贬值,才会更加有利。

所以在经济趋于稳定之后,日本并没有将货币面额改小。后来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其民众收入和物价水平不断提高,日本甚至还在加大货币的面额,由此出现了 5000 和 10000 面值的日元。

当然了,这里的面值加大,其实是属于正常的通货膨胀,任何一种信用货币都是逐渐贬值缓慢通胀的过程,就好比咱们八十年代和现在物价的区别一样。

而且当时日本已经开始逐渐适应了使用大面额货币,大不了就是一百块当以前的一块钱用嘛,反正收入也是按照比例增长的,家里的实际财富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就连日常使用时也完全没有影响,甚至于更方便,毕竟大部分情况不需要小数,全靠整数就可以了。所以没必要去缩小货币的面额,毕竟要缩小的话现有货币都需要重新发行,比如发行“新日本元”之类的货币,会增加很多成本。而且也很麻烦,即便银行在发行新钞之后会逐渐回收和停止旧钞的使用,但是这样做仍然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总体来讲,日本的货币面值之所以这么大,完全就是因为战争所导致的严重通货膨胀。事实上,像这种情况,那个时代的东亚国家几乎都遇到过。比如韩国因为朝鲜战争,物价飞涨,大面额韩元也随之流行。其面额之大,比之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日元的最大面额是一万,而韩元则是五万。

而咱们国家在在建国前后也有这一阶段,甚至于出现钱不如白纸的情况。不过在 1955 年的时候,咱们国家进行了一次币制的改动,主动将人民币的面值缩水了一万倍。

如果没有这次的改动,那么我们现在手中的货币面额很可能远超日本,人人都能“我一秒钟几十万上下”。毕竟到时候每月的工资可能就是几千万,甚至上亿。一瓶矿泉水都得两万块,打个出租车都要花个几十万。

那么肯定有人会问,为何咱们国家把货币面值降下来了,而日本却没有呢?这主要还是国情不一样,首先咱们当时本身就缺乏统一的货币体系,需要建立起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其次,咱们国家当时是完全的计划经济,而且对外贸易匮乏,发行新货币对于经济的影响并不大。

而日本则不一样,其在经济趋于稳定之后,已经是船大不好调头了,如果大规模缩小货币面值,将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于可能打破当下来自不易的经济稳定。

日本内阁官员认为:货币改动会造成市场动荡,增加政府开支。并且日本人也已经习惯了现在的日元,无谓的改动,会导致公民在消费过程中,产生心理差异感。所以改革纸币面额,毫无意义。

总而言之,好处没多少,坏处一大堆,自然也就没有去做了。

事实上,货币面值加大其实是一个趋势,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既然有通货膨胀,货币的流通量就必然会加大,自然也就面临着贬值的问题。就以咱们人民币为例,比之八十年代,购买力下降了数十倍。三分钱一个馒头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甚至于连“分”这个过去常用的货币单位都已经淡出了视野。

其实咱们现在 100 元面值的纸币其实已经不是很够用了,毕竟如果光是用现金支付的话,随便摆两桌,那都得拿一沓钱。如果不是电子支付发达,咱们的货币面值估计也早就变大了,出现千元大钞并不是不可能。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