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被有些人捧上天的医美面膜,真的是“烂脸救星”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4 02:25:07 2次浏览

关于问题被有些人捧上天的医美面膜,真的是“烂脸救星”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樱桃番茄 GO】的最佳回答:

谢谢邀请,樱桃番茄今天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被有些人捧上天的医美面膜,真的是“烂脸救星”吗?

超实用干货????最全医用面膜测评❗你用对了吗?

????随着爱美的宝子们越来越多,各类光子嫩肤、水光针等医美项目被大众接受,但是术后注意事项,修复面膜你们用对了吗❓好的医美项目、器械、操作医生是变美的第一步,正确高效的术后修复才是关键!

????????下面把这几年用过的一些常见医用面膜跟大家分享一下,????帮大家更好的“对症下药”,少走弯路!1️⃣III 类医用器械:这类面膜是“国械”标准,相当于最高标准。生产满足国家标准,达到完全????无菌级别!

????????特别推荐首次做光电、水光等一些微创脸部医美项目后使用,还有一些皮肤比较容易敏感的宝子们使用!????常见品牌:创福康

2️⃣II 类医用器械:这类面膜是我最常用的一类

~市面上品类广泛,因人而异。由省局注册批准生产,生产编号特征“省➕械”。????????面膜透明质酸钠成分是玻尿酸,能够有效给肌肤补充水分。特别适合做完光子嫩肤,皮肤处于较为“饥渴”,需要大量补水的状态下使用❗而 III 型胶原蛋白贴的胶原蛋白成分可以更好的修复水光等微创、破皮术后皮肤屏障功能,用对了绝对效果事半功倍!

????常见品牌:敷尔佳 3️⃣I 类医用器械:重要的来了⚠️这类面膜在今年已经被国家药监局重新定义,I 类医用冷敷贴仅具有物理降温效果,并没有药理作用。更不建议❌在术后破皮使用!这类面膜由市局备案批准生产,编号特征“械备”字样。

????????虽说被重新定义,但并不是说就不好用。在皮肤无创的状态下,晒后等日常护肤过程中,我还是很推荐的。非常适合皮肤敏感的宝子们作为日常面膜使用!

????常见品牌:可复美 4️⃣妆字号面膜:这类面膜不算意义上的“医用面膜”!大家选择的时候可以从生产编号去判断,基本都是“妆”字号。很多品牌都是“械”和“妆”字号都有生产,宝子们购买的时候如果不确定,可以问了客服后再下单,避免选错❌。

你的关注和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2】、来自网友【皮肤科医生薄荷】的最佳回答:

作为一个皮肤科医生,用过无数的医美面膜,比如可复美、敷尔佳、创福康、uface、薇诺娜、绽妍、斐思妮、奕森、美帕等等等(因为是试用,一两片那种,品牌太多记不住了)。

先谈谈结论,对敏感肌、痘肌而言,医美面膜绝对是首选,至于烂脸救星这个称呼嘛……

如果你确实是护肤品皮炎,不管用不用医美面膜,只要停止过度护肤的行为,你的皮肤都会变好。

以前只接触过创福康的情况下,真觉得创福康打开了面膜的新天地,原来还有这么简单的面膜,没有香精、色素、增稠剂,用完之后感觉对皮肤非常友好,不像日系、韩系的那些爆款面膜(什么美迪惠尔、春雨等),对比起来真的很 lj,全是香精的味道,和增稠剂带来的假滑感(用习惯了医美面膜,你基本上不会再看得上这些面膜)。

再后来,基于行业的便利(皮肤科大会有各类医美厂家赠送面膜),开启了各类医美面膜的体验之路。

再加上对护肤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学习,发现宇宙最好并不是创福康,甚至任何一款面膜都不可能说自己是“最好”,因为,对于不用的肤质、喜好而言,你适合的面膜是不一样的。

当然,大部分人不可能都能开启不停的试试试之路,这样太浪费了。

我的建议是,韩系、日系、欧美系的面膜完全可以弃掉了,总之使用了太多的添加剂,没那功夫去细扒,保不准你会踩上某个坑(而且国货那么好用,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以及各种号称自己有美白、抗衰等功能的面膜也别买了,属于浪费钱不讨好的行为,面膜只要能基础保湿就不错了,别指望它能翻天。

在可选择的范围内,敏感肌、痘肌首选医美系的面膜。

为什么呢?

安全无伤害。医美面膜—特别是械字号的面膜,对面膜的要求非常高(生产环境、功效要求都很高),且成分简单,对于“一有点风吹雨动就翻脸”的敏感肌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能不能治痘不说,但它至少不致痘。成分精简到个位数的医美面膜,可以安心到你不用细致的去扒它是否含有闷痘的成分,这是其他面膜绝对做不到的。

普通耐受的皮肤,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面膜

毕竟你们的皮肤没那么“脆弱”,对比起来医美面膜,成熟的大牌配方会给消费者更好的使用感,如果你喜欢他们的味道和肤感,当然可以选择它们。

但放到我自己身上,还是愿意在医美线的面膜选择,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习惯,个人不喜欢香味、粘稠剂太多的面膜,医美面膜(包括械字号和非械字号)在这方面做的会更好。

另一方面,秉承着“小心为上”的原则,虽然很多成分暂时是“号称无害的”,但基于减少风险的原则,我更愿意使用风险更小的医美面膜(哪知道某一天会发现,XX 物质长期使用后,有导致 XX 的风险呢?且商人逐利的特性,决定了没有人会把那可能的“一点点”风险告诉你的)

当然,微商的夸大宣传大家是大可不必相信的,不过这也是所有销售的管用伎俩了,大家看看就好,没必要信以为真……

也有人会问,医院拿的和微商买的,真的是一样的货吗?

不仅你关心,我也很关心是不是一样的。

只能说,有人会觉得医院的面膜比外面的更“正”,我自己实际使用对比(医院 VS 朋友圈),基本没有差别,至少我感受不到太明显的差别。

要说如果真的有所谓的“供医院”专货,我想最多也就是浓度、精华含量的差别而已,用到皮肤上其实不会有太大的差别(确实有人反应,医院的货精华更多,不过也没必要专门做两批货去卖吧?)

还有人担心的假货问题……要说假货,没人比得上日韩系的面膜吧?香港那边一堆“水货”,反观这些国产品牌,因为拿货渠道多且方便,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假货(只是市场确实太乱了)。

至于大家说的医美面膜“贵”、“坑”的问题。

不仅是医美面膜坑,任何一个护肤品,或者任何一个行业都“坑”。

你会甘之如饴的为香奶奶、迪奥、coach 买单,是基于它的品牌效应,或者是你的“情怀”。对于这些国货,它们也是一样的呀!它们的暴利甚至比不上大牌的一根小指头,可为什么你甘愿为大牌的“情怀”买单,却不愿意为这些辛苦研发的品牌买单呢?

这属于是国有品牌的“歧视”,或者说很多人接受不了国货从低—高的价格差(很多人还停留在美加净、标婷等大白菜国货的价格上,能接受相宜本草、百雀羚这类价位都不错了,更不说比起来“更昂贵”的医美品牌)。

另外一点,这些医美品牌自己也有原因,内部管理机制太差。对外的渠道、价格不统一,大量微商涌入,导致你能通过各种五花八门的价格买到这些产品。

当你发现以低价也能购买到原本昂贵的产品之后,自然会觉得“太坑了!我上次居然花了 XX 钱来买!”

当然,行业内部的整顿是品牌自己的问题,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只需要关注产品本身就好,犯不着因为品牌策略的失误,而不去购买他们。相反,如果你能以低价购买到他们,你应该是“占了便宜”,而不是之前的高价“吃了亏”。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