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陕西澄城县刘家洼发现了芮国墓地,谁知道芮国的历史?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8 13:44:08 4次浏览

关于问题陕西澄城县刘家洼发现了芮国墓地,谁知道芮国的历史?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关中客】的最佳回答:

历史上,商末有八百诸侯一说,西周初年,周天子共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姬姓占了五十三个。到目前为止,很多诸侯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迹”。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推进,它们中的一些逐渐走出了尘封的历史,重见天日。

俗话说,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厚重的历史,使得陕西人从心底里涌出一种天然的自豪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定什么时候一镢头下去,就震惊了世界。

刘家洼,陕西关中渭北地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村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过着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日子。然而,就在这个村落的地下,却深藏着一个曾经的古国。

2016 年 11 月 25 日晚 11 时许,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寒夜的宁静。陕西渭南澄城县公安局王庄派出所接到一通报警电话:在王庄镇刘家洼村四组的农田里,有许多人聚集,疑似在盗墓。

黑夜中,当四名民警迅速赶到现场时,刚好与二十余人碰了个正着。这群人看到警察时,顿时乱了阵脚,慌乱之中拿着盗墓工具负隅顽抗。民警们并没有因为对方人多而退缩,立即与他们展开了激烈搏斗,但最终因寡不敌众,在两位民警负伤的情况下,这群盗墓贼趁乱仓皇逃离。

后来经过调查,这是一群以盗掘古墓、贩卖文物为主的犯罪团伙。他们被抓捕归案之后,追回了 402 件各级珍贵文物,包括一级文物 12 件,二级文物 15 件,三级文物 62 件,其中有五个簋组合式青铜器、大尺寸铜壶、编钟、石磬等。经过专家鉴定,这些文物大部分都是春秋时期的文物,价值不可估量。

刘家洼这个渭北不起眼的小村落,一下出土了如此数量的珍贵文物,引起了考古专家的注意。随后,陕西省考古队进驻刘家洼,寻找古墓或古代遗址,并进行抢救性发掘保护。

在考古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在刘家洼村西的玉米地中发现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古代遗址,它由宫殿区、平民区、仓储区、墓地四部分组成,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金器、玉器、漆木器等。在遗址旁,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几座古墓。此次发现,引起了全国的轰动。

面对这个隐藏在山村中的巨大遗址,面对出土的大量珍贵精美文物,考古人员想弄清它的身份,却一直找不到具体的线索。

后来,经过各级专家的发掘考古,结合大量的资料,在搞清楚了刘家洼遗址的整体布局和结构之后,终于发现了有用的线索,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一点,即古芮国都邑。

这样的结果立即在史学界和考古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早在 2004 年,考古人员就在陕西韩城的梁带村发现了芮国五代国君大墓,既然如此,芮国的都邑怎么会在澄城县的刘家洼?

从刘家洼出土的文物来看,它与梁带村出土的文物风格完全一致,是一脉相承,二者是承上启下的关系。结合出土文物和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最终确定刘家洼遗址是梁带村遗址的延续,也就是说,刘家洼遗址是梁带村遗址之后古芮国的另一个都邑。

芮国最早见于史籍是在周文王时期,后被秦穆公所灭,大约存在了 400 余年。通过这两处遗址的考古工作,基本明确了芮国后 200 年的历史,但前 200 年的遗址到底在哪、文化面貌如何等仍待新的考古发现。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文王时期,虞国人和芮国人因为田界而发生纠纷,双方争执不下,于是一起前往周国请西伯侯评断。当他们进入周国境内后,发现周人不但互让田界,而且还有谦让长者的习惯。

见到此状,虞国人和芮国人感到非常惭愧,都说:“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祗取辱耳。”于是没见到西伯侯,就各自返国,互相让出田界。

这就是历史上传颂至今的“虞芮让畔”,这个故事发生在商朝末期。史书中对于芮国的记载并不多,但是关于虞国的记载却比较丰富。周康王时期,分封周太王次子仲雍的曾孙虞仲于虞(今山西平陆县北),从而建立虞国。

虞国建立于周康王时期,而“虞芮让畔”的故事则发生在商末,也就是说商末时期还没有虞国的存在,看起来相互矛盾。

甘肃曾出土了一件商代青铜器,上面出现了“吴国”的信息,“吴”在商代青铜器中有时也指代“虞”。也就是说,“虞国”也可能是商末时期陇西一带的“吴国”。

古芮水,即汭水,是今天陕甘交界的泾河的支流黑河,发源于甘肃华亭县关山东麓,芮水当以芮族得名。因此有学者认为,商末芮国应该在靠近周族的汧陇地区,即今天甘肃陇县、陕西宝鸡一带。

因此可以推断,发生在商末的“虞芮让畔”的虞国和芮国应该位于陇西地区,这里靠近商末周人的统治范围西岐,当时虞国和芮国发生纠纷,找位于西岐的周文王来解决似乎合情合理。

如果商末的虞国和周初的虞国位置相同,位于山西平陆县附近,那么这里发生的纠纷,找当时的商王解决似乎更合理一些,千里迢迢赶到西岐之地找西伯侯解决似乎过于牵强。

因此,西周之前的虞国和芮国应该位于今天今天甘肃陇县、陕西宝鸡一带。

周武王灭商之后,建立周朝,分封姬姓宗室和功臣,以藩屏周,“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武王封自己的姬姓叔父于芮邑(今陕西大荔县),赐伯爵位,史称芮伯良。周成王在位时,正式建立芮国,周朝时的姬姓芮国由此诞生。

芮国的位置西临镐京,北卫蛮戎,又是供卫王畿的东大门,战略位置可见一斑。周武王将如此重要的地方封给芮伯良,可见其在周王室中的重要性。有西周一朝,芮国都是重要的诸侯国,芮国的国君也一直兼任着周王朝的卿大夫。

周武王克商之后,南方的巢国前来朝见,此时芮伯就作了一篇《旅巢命》。《尚书·周书》中记载:“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

芮伯不仅是周武王身边的谋臣,还参与了周成王托孤。周成王去世时,所召见的顾命大臣,第一位是召公奭,第二位就是芮伯良。

虽然芮伯深受周王室重用,但是芮国的爵位并不是太高,只是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中的伯爵,低于当时的齐国、晋国、鲁国等侯爵诸侯国。

周厉王即位之后,为了强化国家机器,对外不断攻伐周边的“荒服”地区,先后征伐淮夷、戎人之地,均以失败而告终;对内则重用荣夷公,任命其为卿士(类似宰相),并听信其言,不但将被诸侯占有的山泽园林划归国有,对国人实行“专利”,即垄断山泽物产,以聚敛人民之财,还任用卫巫监视国人,对于那些有怨言的人,一律处死。

此时芮国的国君是芮伯良夫,他不但对周厉王谏言,还写了《桑柔》给予周厉王。他还指出,荣夷公勤德难备,只会谄媚天子,而且中饱私囊,隐瞒民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当国家财力竭尽之时,天下怎能不乱。

周厉王非但不听芮伯良夫的劝谏,为了震慑旧贵族势力,还将芮伯良夫放逐到了彘(今山西霍县)。周厉王推行的国政最终引发了国人的暴动,比较讽刺的是,周厉王也被赶到了彘,最后死在那里。

国人暴动之后,周厉王出逃镐京,王位因此出现了空缺。为了稳定暴动后的局势,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决定共同执掌周朝政权,稳定了国内局势,直到周宣王即位。

周宣王即位之后,重新任用芮伯,派其前往龙门邑(今陕西韩城梁带村)驻城设防,以讨伐狄戎。

周幽王时期,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入镐京,杀周幽王于骊山。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在郑国、秦国、晋国等诸侯的护送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随着周平王东迁,芮国由扼守宗周镐京的东大门,转变为了成周洛邑的西防线。此时的芮国,北面的戎狄虎视眈眈,一部分已经深入中原的戎人,在消灭了同国(今陕西省大荔县)之后,盘据于此,史称“大荔之戎”,其势力范围已经与芮国的西部边境接壤,这意味着芮国的防卫压力更加巨大。

长此以往,芮国为了生存,逐渐被狄戎化。在梁带村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含有大量的戎人文化特色,如大量的金器,玉镶金牒和龙纹小鍑(戎人元素的首饰盒)等,无疑都在说明当时芮国的狄戎化。

芮国的狄戎化,并不是芮国人的什么远见和战略思维,更多的应该是一种为了能够活下的迫不得己的自保行为。正因如此,芮国诞生了一位励志强国的君主,即芮桓公。

在芮桓公当政时期,芮国的实力达到了巅峰。从梁带村出土的“七鼎六簋”的青铜礼器可以看出,芮桓公当时的地位已是公爵,仅次于周天子。这足以说明在春秋早期,芮国凭借自己的政治地位就可以震慑列国。当时,芮桓公还与齐僖公之妹仲姜联姻,即芮姜。

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地,周武王封姜子牙于此,是为了让其替远在西边的周天子,震慑住东部戎夷。齐哀公被周夷王烹杀后,齐国经历了长达了四十多年的内乱,这也导致齐国在诸侯国中威望远不如从前。齐僖公即位之后,励精图治,打算通过联姻、联盟和经济贸易等手段,重整齐国。

于是齐僖公安排自己的妹妹仲姜嫁给芮伯,也就是芮桓公。芮国虽然当时的政治地位比较高,但从实力上来说还是一个小国。自西周开国以来,芮国的历任国君基本都是周天子的近臣,不但在朝堂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而且还承担着保卫京畿的重要任务,这或许就是齐僖公选择芮国这个小国联姻的原因。

齐国当时虽然衰微,但毕竟是传统的诸侯大国。对于芮国来说,为了增强自身的实力,自然也会选择与大国联姻,而非小国。

周平王在位期间,郑国凭借拥立之功,郑武公和郑庄公父子先后担任周王朝的卿士。但是周平王不愿朝政被郑国操纵,于是暗中将朝政分托给虢国,这引起了郑庄公的不满,周平王迫不得已提出让王子姬狐到郑国作人质。不久,周平王在王室衰微、委曲求全之下病逝。随后,他的孙子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

周桓王即位之后,励志要重塑周王室的威严。为此他有意冷落郑庄公,而开始重用虢公、秦伯以及芮伯。

当时的晋国已经内乱多年,曲沃小宗一直想取代翼城大宗,这在等级森严的周朝,是绝对不允许的。于是虢公多次奉周天子之命讨伐曲沃,平定晋国内乱,维护晋国翼城正统。芮伯依龙门邑为城防,讨伐北方狄戎的同时,还参与平定晋国内乱。

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芮国和虢国、晋国翼城的正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甚至和晋国正统结为姻亲关系,其目的无非是想在平掉曲沃内乱以后,联晋抑秦。同时,周桓王任用虢公忌父担任周王朝的卿士,芮桓公也被晋升为“七鼎六簋”公侯的待遇,并获赐金鞘玉剑以资鼓励。

芮桓公去世后,他的儿子芮伯万继位。据史书记载,芮伯亡因纵情于女色,毫无政治抱负,被他的母亲芮姜和群臣驱逐,逃往魏国。正是这样一场持续了八年的国内的恶性政治事件,最终导致芮国的衰落。

当时的秦国,刚刚被承认为诸侯,正想借机扩大秦国在关东诸国中的影响力,于是以扶持正统平乱之名征讨芮国。而芮国在芮姜的统筹指挥下,奋力反击,打败了秦国。

秦人不甘于战败,于是上奏周王室,请求周天子派兵。周桓王当时的重心在于对付郑庄公,所以象征性的派兵出征;虢仲作为当时周王朝的卿士,和芮国一直有着密切的来往,虢国与芮国私下里是有一定的战略同盟关系,再加上传统的诸侯国看不上秦国这个新晋伯爵,在这场秦国要求的讨伐中,虢国也是象征性出兵。

“冬,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周师、秦师、虢师包围了魏国,带走了芮伯万。究竟是哪个国家带走了芮伯万,史料中没有交代,这也成为了一个谜团。

从周桓王四年至周桓王九年,史书中不再有芮国出现的痕迹,直到周桓王十年,周天子命秦人举兵纳芮伯万回芮国。芮姜为了保存芮国的实力,自缢而亡,举国悲痛。芮姜死后,被葬在了龙门邑(今陕西韩城梁带村),这里曾是她和芮桓公一起战斗过的地方。

作为新兴的诸侯国,秦国实力原本就不济,再加上秦军多年征战,国力也不太强大,根本无力再吞并芮国,就算吞并也无法保证日后不被他国再次侵占。

公元前 679 年,曲沃武公一举消灭晋国翼城正统,并更名为晋武公,史称“曲沃代翼”。晋武公成为晋国的国君之后,免不了要对之前讨伐过他的国家进行清算。

芮国之前一直支持的是晋国的翼城正统,晋武公很有可能以此为理由攻打芮国,对于芮国来说,完全没有实力来应战。于是只能依附秦国,期望秦国的保护。

公元前 677 年,秦国迁都至雍城,芮伯和梁伯来朝祝贺。二人的本意是想借助于祝贺之机,祈求秦宣公庇佑。然而秦宣公却借祭祀,喊出秦人饮马于河的心愿,这里的河指的是黄河,而芮国和梁国就处于黄河岸边。

公元前 663 年,秦成公即位,芮伯和梁伯再次前往秦国,朝拜新任国君秦成公。

公元前 662 年,晋国相继灭掉了霍国、耿国和魏国。之后,晋军跨过黄河,直取芮国。芮伯万经梁国北上,退守至龙门邑(今陕西韩城梁带村)。当年周天子分封给芮伯戍边抗戎之地,如今却成了芮国的最后一片领土。

对于芮国来说,多年的绥靖政策,也没有换来国家的安全,芮伯万在惶恐中去世,此时的芮国已经破败,无力为芮伯万举办一场体面的葬礼。从芮伯万墓葬的发掘结果来看,不但比他的母亲芮姜墓小很多,而且除了一些代表君主身份的青铜器礼器外,没有任何玉器陪葬。这对于崇尚玉器的芮国来说,极不寻常。

从此,芮国在秦国和晋国之间的夹缝中求生存,苟延残喘。在晋国的野蛮扩张下,芮国也开始改变了之前一味媚秦的态度,在秦国和晋国之间左右逢源,互相交好。

秦穆公即位之后,平定了西戎,将目光转向关东之地。此时,挡在他面前的小国芮国,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公元 640 年,秦国灭了芮国。秦穆公按照周朝的礼仪,将芮国的亡国宗亲,安置在了今天陕西澄城县的刘家洼村,之后芮国又延续了二百余年。

芮国作为一个小国,有幸将自己的痕迹留在了史书之中,虽然没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那样的浓墨重彩,但小国也有小国的辉煌。这些小国,既经历了西周礼法制度的兴盛,也见证了周王室的日渐衰微。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能做的就是从这些小国中挖掘出属于那个时代的历史。

【2】、来自网友【静心匠道】的最佳回答:

几年前,刘家洼陕西渭北一个村庄,村民发现一伙人半夜在自家地里“活动”。悄悄地告诉县里,不料,因此救回了四百多件文物,还发现了一处重要的周代遗址。

面对这样一个遗址,社会各界猜测纷纷,可没想到答案出来,却出人意料让人愕然不已?原来它竟然和一个神秘消失的古芮国有关,那么古芮国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往事,为何传承了数百年忽然断绝了,芮国最后的芮国万,真的是因为后宫妃子太多,得罪了老妈被驱逐的吗?

小村内,深夜奇怪的声响

刘家洼地处陕西关中东部,不过是一个非常寻常的小村子。可是几年前的一个冬天,有个村民经常看到一伙人,在村西自家的玉米地里,到了晚上发出了一些奇怪的响声,好像在哪里倒斗,村民发现不妥后,很快就告诉了村里,没多久在这伙人手里追回了 400 余件珍贵的文物,

其实包括五个鼎是个簋组合款式的青铜器、还有一个尺寸很大的铜壶,编磬、玉器等等,都是一些非常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春秋时期器物。

随即,陕西省考古队,就对村子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后来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遗址,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金器、玉器,还发现了几个大墓,进考古专家研究结果,这里应该是一个巨大的遗址。

神秘的遗址

忽然发现的遗址,因为里面出土的东西太过精美,到底是什么春秋时期那个侯伯拥有的?倒是激起许多历史和考古学家的兴趣,众人都纷纷提出了各种的假设。

但是谁也没说到点子上,经过接近了两年的时间,终于发掘工作工作完成,考古队通过了大量的调查和勘探,掌握了许多资料后,才搞清了遗址面积和布局结构,最后在出土的文物中,确认这里就是古芮国都邑遗址,和结果一出,让许多考古专家有点意外和愕然!因为在十多年前,渭南曾经发现的韩城梁带村,曾经公认就是古芮国国君墓地遗址。

所以,会有人疑惑,怎么十多年前的发现,现在又在不同地方出现了新遗址呢?

说得没错。在韩城梁带村。的确是一早发现了西周的芮墓,其中包括上千座的帝王和平民墓葬。而当时的发现还出土了,一批及其众多的青铜器、金、玉等文物。后来在当地还建设了“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

但是为何有冒出一个刘家洼的芮国遗址,它和梁带村芮国故地有着怎样的关系?

后来根据考古专家的研究,两者是承上启下的关系,那出土文物对比和判断,刘家洼应该就是梁带村的延续,也就是说是梁带村之后的另外一个芮国都邑。

那么是怎么确认的呢?

在方圆三公里的遗址中,存在古代的壕沟,同时在众多出土文物中,出现了大量的青铜器,其中几件青铜器中,铭文有“芮公”“芮太子”的字样,由于连续出土了多件“芮公”的青铜器,也就断定了这里就是春秋中期的芮国遗址,

相较梁带村芮国故地是春秋时的初期,在年份上有了一定的延续,但是为何一个小小的芮国要多次迁都,为何又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考古专家通过文献河资料。找到了一些古芮国零星的记录。

神秘的古芮国

芮国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商朝的末年,是西周时期的周王室同胞。周武王胜利的取代商朝以后,将卿士“良夫”封在芮邑。但是真正建立国家的,是在周成王时期,芮国国君当时正是成为了芮伯,芮伯和关系非常的铁,一度担任周王室担任的司徒,和周王室以前荣耀了 300 余年,

古芮国在历史典籍中,只有寥寥数笔的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中,古芮国就曾经出现过,不过第一次出现的古芮国,并不是帮助周武王灭商,而是和领国虞国,因为土地问题发生了不愉快的争执。当时的两国的人,就打算找圣人周文王来定谁的不是。

可是还没见到周文王,他们在进入周国时,看到了周国的农人民风淳朴,双方没有因为田界而引起争端的,甚至还互相推让,看到如此他们感觉自己非常的羞愧,就折返回去了,这样一来周文王的“贤明”倒是传颂了各诸侯国。

后来古芮国帮助周武王灭商,西周建立后,芮国又神秘的隐身起来,西周数百年的时间,它只是“现身”过两次:第一次,是因为南方的巢伯来见周武王,芮伯恰好在周武王身边,就对此事进行了记载和歌颂;第二次,芮国有一位大夫,名字叫做“良夫”,当时向周厉王进谏,但是没办法说动周厉王,最后回到了芮国,此后芮国没啥大事发生,一直没有记载了。

到了东周初年,芮国再次出现于历史典籍中,公元前 709 年,年轻的芮伯“万”继位不久就扩充后宫,可没嘚瑟多久,因为宠妃太多,引来了老妈芮姜的不满,被赶出家门流落到了魏国。芮姜和芮万都没想到轻率的举动,竟然为芮国引来了一头狼,

当时的秦国发现了芮国有机可乘,同时芮国这场变故,给古来和富饶的芮国,被秦国盯上了,可是秦国开始过于的轻敌,无法得逞。不过,很快秦国就想到了,联合周师攻魏,带走了芮万。过了几年后,由于秦国内部的原因,芮万被放回了芮国。可他没开心多久,芮国和梁国就被秦穆公灭亡了,最后消失在历史尘沙之中。不过因此留下了芮姓和万姓。

考古中的发现

秦穆公以后,芮国自此消失,经历了数千年后,差点就被世人遗忘了,幸好得到了考古学的襄助,要不芮国再记起它的历史了。但是关于芮国的考古,却很离奇地经历了两次的波折和争议。

幸运的是在 2005 年,在韩城市梁带村抢救性发掘了一批古墓,从古墓和遗址去分析,考古专家断定就是古代芮国的都城,特别是发现了一批庞大的青铜礼器,从规格上分析,推测应该是某位侯伯的墓葬,其实在青铜器的铭文中,有了考古专家激动不已的发现。

原来在古墓中发现了好几处有“仲姜作为桓公尊”,根据考古专家的推测,他们找到了就是传说中芮姜的墓葬,她就是驱逐自己儿子,并且击退了秦国来犯的芮万的母亲,在墓葬的周边,推测发现了芮姜的在丈夫芮桓公和芮万的墓葬。

不过虽然发现了大量的墓葬,可是由于没有发现其他的生活遗址,当时考古专家通过古书推测,按道理芮国的都城不在此地,难道是古书记载有误。一时间,学术界猜测纷纷。没想到,过去了十多年后,在刘家洼村,又发现另外一个芮国,开启了芮国发掘的的第二幕。

文物中的丙国

考古专家在刘家洼遗址,发掘出了大量的文物,同时还清理了一批墓葬,出土了的青铜器和一些陶罐,还有黄金权杖等珍贵文物,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生活器具如鼎、籃、甔,作为水器的盘等等,

而最特别的,就是考古人员,发现芮国人非常喜欢音乐,古墓中出土了许多的乐器,并且这些乐器看上去好像还能组合,后来经过专家考证,在《礼记·曲礼上》言:“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周朝时期,礼乐器具用绝非今天一样是用了休闲娱乐的,是周朝和芮国的国君们,维系秩序的一种重要的手段,音乐在周公旦开创的周礼中至关重要。 佐证这一点的,还有芮国古墓中都发现了随葬用玉圭,甚至还出现了长达四十多厘米玉圭,考古学家通过研究,对比一些小墓中的残破玉圭,断定这些大型的玉圭,是周朝天子和列国诸侯墓中的礼器“瑞圭”。

并且在古墓出土一套的周朝组合乐器,能看到当时奏乐,需要的是编钟、编磬各两套。五镈九钮编钟,并且还配有建鼓、铜鉦、陶埙等,这套的乐器的完整出现,也是目前位置,反应中国古代礼乐器具的最高级别,对于研究中国古代乐器发展史和和音乐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并且在出土的大量文物中,还出现了几件让考古专家疑惑的东西,

在一座大墓中,考古人员发现而来至今为止,最早的三栏木床,并且木床的四角还有青铜角饰,按照以前的思维,床的出现,在先秦后期才传入中原,可这张三栏木床的出土,让中国的床榻的历史提前了数百年的时光,到了春秋战国的早期。

并且在古墓中,还发现了一罐 2700 年前的粘稠物,虽然为了保存里面的东西,没有打开微型铜罐,但是经过分析,里面是牛脂混合一些水碳酸钙颗粒,按照推断就是一些美白用品,按照出土是一位男人的古墓,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男用化妆品,因为此前虽然有零星记载,可是从来没有过考古实物证据,这也打破了人们的认知。

还有一件最特别的,就是那件精美的金权杖头。考古专家说:“黄金权杖不是中原和关中常见器具,反而和当时的戎人有关,是戎人的权威代表”但它何会出现在芮国的墓葬中呢?

这几个谜,或者需要以后的考古来解开了。

小结:

周平王东移,关中地区出现了新的博弈。而芮国的先民因为和周王的亲戚关系,依旧拥护周王室。可是,芮国在逐鹿中,还没来得及施展就被秦国所灭,无法开启一个新时代的时代,刘家洼遗址在挖掘,却由此发现了一个未知的芮国,并未因此引出了很多谜题。

芮国早期的历史如何?与梁、虞等周边国家有何关系?作为周朝的一个王国,芮国见证了周朝什么样的兴衰?芮伯万真的因为后宫太多,被母亲驱逐的吗?希望以后的考古,能再一次给人们我们带来了惊喜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