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该如何选择投影仪?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4 16:29:40 6次浏览

关于问题该如何选择投影仪?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投影新视角】的最佳回答:

投影仪选购要点,投影仪怎么选?

小白对挑选投影仪很迷茫的话,下面整理了超全的干货,记得做笔记。

①显示技术

选购建议:优选 DLP 显示技术。采用 DLP 显示技术的优点是图像清晰度高、亮度高、投射画面无闪烁、对比度高、色彩和亮度更加均匀。

投影仪的显示技术方面,主要有 1LCD、3LCD、DLP、3DLP 和 LCOS 五种技术。目前主推的是 DLP 和 3LCD 技术。

1LCD 显示技术——

成像原理:光源发出的白光照射到一片全彩的、投射式的 LCD 液晶屏上,通过投影镜头将 LCD 液晶屏的图放大投射到屏幕上,单片 LCD 的技术比较落后,因此成本较低,大多为千元机的投影所使用。

优点:成本低因此价格低

缺点:亮度低、对比度低、颗粒感强、色彩容易衰退

品牌推荐:哈趣、小明、微影、瑞士达、轰天炮

DLP 显示技术——

成像原理:将灯泡发射出的强光,经过均匀化处理后通过色轮,色轮会将光分成 RGB 三色(或者 RGBW 等更多色),分色后的光线再由透镜投射在 DMD 芯片上,最后由 DMD 芯片来完成投影画面动作、色彩的组合,经反射后在投影屏幕上成像。

优点:亮度高、清晰度高、没有像素点、寿命长、体积小

缺点:易出现坏点、彩虹效应

品牌推荐:当贝、极米、峰米、大眼橙、坚果

3LCD 显示技术——

成像原理:将光源发出的白光分成红绿蓝三原色,分别引导到对应的 LCD 芯片上,再将三个面板的光线通过棱镜使其组合为一个全彩的图像,然后通过镜头放大投射到屏幕上,成像如图所示。

优点:色彩饱和度高、层次丰富、锐度高

缺点:使用寿命短、成本高、像素结构明显、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色彩偏移

品牌推荐:爱普生、索尼

LCoS 显示技术——

成像原理:LCoS 投影仪的大致原理与 LCD 投影一样,将光分成红、绿、蓝三原色,分别导向三个独立的芯片形成图像。和之前不同的是,光不是简单地穿过 LCD 单元,而是从单元正对正后方的薄膜反射,并再次通过单元返回。这样的设计可以反射六到七层的光线,显著提高了光的利用效率。

优点:由于光的利用率高其亮度也高,图像色彩饱和度高、层次丰富

缺点:成本极高,万元机

品牌推荐:索尼、JVC

②投影光源

选购建议:LED 光源是目前市场主推投影仪所采用的,受限于预算的朋友选择这类光源 也可以享受到很好的画面效果;如果预算充足,且对画质有着极致追求的朋友,建议选择激光光源。

投影仪的投影光源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灯泡、LED 和激光。

灯泡光源——

传统灯泡光源主要采用高压汞灯或者氙气灯作为光源,采用灯泡作为投影光源的多为传统的投影仪。

优点:亮度高、色彩好、技术成熟。

缺点:寿命短、发热严重、未来发展前景短。

LED 光源——

LED 光源也就是发光二极管光源,是一种冷光源,是目前智能微投最主要采用的投影光源。

优点:寿命长、节能环保、稳定性强、价格便宜。

缺点:亮度不足、抗光性弱。

激光光源——

激光光源是利用光电效应,使激发态粒子在受激辐射作用下发光的一种光源,是投影仪未来发展的方向,智能微投逐渐开始采用这种光源。

优点:亮度高、色彩好、能耗低、稳定性强、寿命长。

缺点:成本高。

③亮度流明

选购建议:亮度 500ANSI 流明左右,适合在全黑的环境;亮度 1000ANSI 流明左右,适合微光环境,常用于卧室;亮度 3000ANSI 流明以上,适用于高亮环境。(为避免踩坑,一定要认准 ANSI 单位)

投影仪的亮度,比起其他的画质处理技术,这一指标是肉眼所能体会到最明显的了。亮度越高,受外界光线的影响也就越小,很多人都有在白天使用投影仪的习惯,白天光线比较强,如果投影仪亮度比较低,白天使用则需要拉上窗帘。

首先,投影仪的亮度标准一定要看 ANSI,ANSI 是什么呢?ANSI 流明是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指定的测量投影仪光通量的方法,理论上 ANSI 流明越高,投影仪投出的亮度越高。

当你要投射 100 寸的画面——

在全暗的环境中,只需要 500ANSI 流明的投影仪;

只有微弱光线的时候,1000ANSI 流明的投影仪就可以满足;

当你打开客厅全部的灯光,就需要 2500ANSI 流明的投影仪。

所以,实际上晚上家里的环境对投影仪的亮度需求数值并不高,大家不用一味地去追求高亮度。

④分辨率

选购建议:投影仪分辨率最合适的是 1080P,性价比最高。如果追求高画质,那就选择 4K。

分辨率就是投影仪画面的清晰度,分辨率越高,画面越清晰。分辨率分为标准分辨率和兼容分辨率。标准分辨率是指可以呈现画面最大的清晰度;兼容分辨率是指投影仪可播放图片或视频的分辨率,与画面分辨率无关。

在日常挑选投影仪时,我们看的是标准分辨率,投影仪常见分辨率主要有 720P、1080P 和 4K,对于拥有最大显示面积的投影仪来讲,选择 1080P 和 4K 能将画面呈现的更为细腻。

当前最常见的投影仪分辨率:

480P:低端家用投影仪采用的分辨率;

720P:中档家用投影仪采用的分辨率;

1080P:高档家用投影仪采用的分辨;

4K:旗舰档家用投影仪采用的分辨。

目前投影仪评判 4K 或 1080P 的标准并非使用原生 4K 或 1080P 的芯片,而是像素点通过技术原因达到 4K 或 1080P 的效果,所以有时标着 4K 或 1080P,但画面效果也是有所偏差,那如何才能挑到真正的原生分辨率就要看显示芯片的大小。

⑤显示芯片

选购建议:0.33DMD 和 0.47DMD 这两个芯片为消费者的主流选择,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画质的追求。

选购投影仪之时,除了看其分辨率之外,最好看芯片的尺寸大小。DMD 芯片是决定投影画质的关键,芯片尺寸越大,分辨率越高,画面也就越清晰。

1)0.23″DMD 芯片可以投出 960*540 个像素,对应原生 540P 分辨率,往往用在入门级投影仪上;

2)0.33″DMD 芯片可以投出 1280*720 个像素,对应原生 720P 分辨率,往往用在中高端投影仪上;

3)0.47″DMD 芯片可以投出 1920*1080 个像素,对应原生 1080P 分辨率,大多用在旗舰级投影仪上。

那为什么 0.23DMD 和 0.33DMD 显示芯片也能有 1080P 呢?那是采用 XPR 抖动技术,通过高速抖动微镜,让一个微镜形成两个像素,利用人眼的滞留效应,以一虚一实两个像素点的叠加实现视觉上分辨率的翻倍,使本身物理分辨率只有 540P、720P 的机型抖动达到 1080P 的效果。

⑥对比度

选购建议:如果仅仅用投影机演示文字和黑白图片则对比度在 400:1 左右的投影机就可以满足需要,用来演示色彩丰富的照片和播放视频则最好选择 1000:1 以上的高对比度投影仪即可。

对比度指的是投影仪投射的画面中,最亮与最暗之间亮度的比值,代表投影的明暗渐变程度,也就是画质的颜色丰富程度。对比度高的投影仪,在一些暗部场景中的细节表现、清晰度以及高速运动的物体表现上优势更加明显。

相对于静态的图片而言,对比度对于动态视频显示效果影响更大一点。 这是因为动态图像中明暗转换比较快,对比度越高,人的眼睛越容易分辨出这样的转换过程。

大多数 DLP 投影机的标称对比度都在 1500:1(全白/全黑)以上;而对于 LCD 投影机来说,最首要的因素就是液晶板的像素透光率与阻光率,差值越大,投影机的对比度也越大。大多数 LCD 投影机产品的标称对比度都在 400:1 左右,3LCD 会高些。

⑦处理器

选购建议:首选 MT9669,销售冠军都用它。

投影仪的处理器同样很重要。它直接决定着其处理速度和运行的流畅程度,在硬件方面决定着画面是否卡顿。

目前市面上投影仪常见的 SoC 芯片有 MTK(联发科)、Mstar(晨星)和 Amlogic(晶晨):

1)MTK 芯片:来自全球排名前十名的专业 IC 设计公司:台湾联发科技公司,MTK 芯片的主要特点就是芯片集成度高、性能强,MTK9669 芯片支持多种黑科技功能,多用于现在的家用旗舰投影仪上。

2)Mstar 晨星半导体:晨星在 2002 年成立于我国台湾,生产工艺、研发技术都相当成熟,目前已经被联发科并购。

3)Amlogic:晶晨半导体:创立于美国加利福利亚州,Amlogic 作为芯片领域的后起之秀,拥有高清多媒体处理引擎,除了投影仪还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电视、电视盒子之中。

目前 MTK9669 性能最高,拥有超强的 4K 解码能力,运行性能非常的强悍;其次是 MStar6A938,MStar6A848。另外的直接看下面的天梯图(最新消息,据说新芯片 MT9679 就要来了):

⑧内存大小

选购建议:运行内存 RAM 不要低于 2G,不然切换应用时容易卡顿。内置存储 ROM 不要低于 16G,不然安装不了几个应用,用 个几天就开始提示你内存不足就真的很烦。

与智能手机类似,智能投影的存储分为运行内存和内存。运行内存越大,后台可运行程序就越多,运行速度也越快;而内置存储越大,可供安装 APP 和可供存储视频、音频、图片的空间就越大。

内置存储:缩写“ROM”;投影仪的内存负责存储、保存数据。内存大小可以决定安装 APP 以及音视频的数量。

运行内存:缩写“RAM”;运行内存是为操作系统和程序的运行提高临时存储数据的空间。越大的运行内存,在其后台就能运行更多的程序,相应程序的相应也就越快。

⑨投射比

选购建议:目前市面上一般都是长焦投影仪,投射比为 1.2:1,如果你家功空间比较大,选购时可以忽略这个参数。但如果家里空间距离比较狭短,又想要比较大的投射画面,那就需要更小的投射比,选择超短焦投影仪。

投射比指投影距离与画面的宽度之比(投影画面的长为宽度,宽为高度)。是衡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与投影画面的大小比值。

通过投射比的比值,在安装投影仪的位置选择时,可以直接推算出该距离可以投射画面的大小,且在选购投影仪时,可以根据想要投射的画面大小和投射比估出投影距离。

用常见的投射画面为 16:9 的投影机投射 100 尺寸的画面举例:

投射比在 1.1-1.65 之间的,为普通长焦投影仪,投影机投射距离约为 3.3 米左右;

投射比<1 的为短焦投影仪,投影机投射距离约为 2.2 米左右;

投射比在 0.4 以内的,则为超短焦投影仪,投射距离一般约为 0.4 米左右。

投射比越小,我们投射距离也能越小,或者投射画面也就越大,这对于家里空间不足的朋友来讲,是非常有用且方便的。

⑩自动对焦&梯形校正

选购建议:自动对焦、自动梯形校正一定要有,投影仪自己调节,随时随地得到方正画面,不然手动就很麻烦。

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即是无需手动操作,即可自动对焦让画面变得清晰。我就是受过手动对焦罪的人,每每操作下来,想看电影的心情几乎是没有了。所以,如果投影仪没有自动对焦功能的话,其他方面再好也不能选。

梯形,顾名思义就是投屏画面不方正,呈现的是一种歪斜画面的状态,但是我们通常看到智能投影,都会快速自动将这类画面变成方正的画面,这个识别并校正的过程就是梯形校正。

如果投影仪不具备梯形校正功能的话,它投射出来的画面十有八九就是歪的,而依靠自己去调好摆放的位置,是十分麻烦的。因此,拥有自动梯形校正功能,就能轻松解放双手。

⑪智能系统

智能的投影仪无需外接其他设备的原因,就是其拥有智能系统。大部分投影仪的智能系统都是内置的,出厂即有;大多数都是安卓系统,也有一些品牌会使用自己的系统,比如当贝的当贝 OS、峰米的 FengOS。

注意:千万不要选择过于小众的智能系统,一方面兼容性不高,会对部分 app 或者是片源有所限制,另一方面也容易发生故障。

⑫音效

想要体会到影院级观影的体验,除了画面的配置要到位之外,其音效方面自然是不能拖后腿。在挑选投影仪的时候,音效方面主要会出现扬声器功率、杜比音效这两个关键点。

扬声器功率这点无需多说,功率越大,声音的音质效果越佳。在这方面的选择的参考标准为 2w 功率的扬声器,如果预算充足的朋友,可以选择 2*5W 功率的扬声器。

如果投影仪具备杜比音效技术的话,观影时更能声临其境。这种技术就是通过安装左右声道的基础上,再配置了中置声道和环绕声道。其中置声道可以很好的强化音质效果,充分展示声音的细节,而环绕声道则是营造气氛,带来震撼感的效果。

⑬噪音:

选购建议:选分贝值在 45db 以下的,属于安静的范围

投影仪运行的时候,灯泡光源处的亮度非常高,产生的热量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就需要机器自主散热,散热的时候就会发出一些噪音,所以散热水平高、噪音小的投影仪更受欢迎。

大家在选购的时候,需要注意投影仪散热的时候分贝值,可以直接对照以下表格。

【2】、来自网友【XGIMI 极米】的最佳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本不该多谈,毕竟属于利益方,但是看到了一些不专业的回答,我觉得我还是有必要来聊一聊。

投影仪选购无非就是亮度、分辨率、清晰度、色彩,题主主要说的是家用投影,所以还需要考虑功能的便利性,这里我就逐一来谈,大家在选购时可以对号入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亮度:选购投影这个问题,亮度指标是无论发烧友,还是小白用户都在谈的,但是基本上都是知道一个皮毛。亮度越高越好吗?非也,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 亮度标准不规范:亮度是一个比较灰色的地带,外资品牌大多采用的是自己的企标,各家标准不一致,所以单纯的横向比较参数表上的亮度并没有太大意义。国内比较正规的投影品牌,能叫上名字的牌子大多采用的是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制定的亮度标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ANSI 标准,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对比参考价值,但是由于没有国家的强制标准,还是存在很多的擦边球现象。除了标准之外,亮度单位其实也有很多种,比如流明(Lm)、尼特(nit)和英尺朗伯(fL),单位不同数值也就存在较大差异,流明主要用于投影、尼特主要用于电视以及部分激光电视、fL 主要用于商用电影院。
  • 亮度高并不意味着色彩好、清晰度高:影响投影仪观影体验的不只是亮度,很多因素会互相影响。物极必反,亮度更多的是解决一个可视性的问题,盲目的拉高亮度参数反而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红、绿、蓝三原色构成了我们投影的彩色画面,如果我们不考虑色彩、观感等因素,只追求亮度指标的提升,那么我们只需要提高绿光占比,减少红光的占比,就可以达到目的,但是随之带来的就是色彩偏色,所以我们要选择一个和理的值,才能达到最佳的性价比和效果。

原因解释完了,来说说选购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吧,先确认标准,如果商家没有明确标注亮度标准,可以询问客服要求提供,一般来说 ANSI 标准相对可靠,所以建议要求客服提供 ANSI 标准测试下的亮度;再确认亮度单位,通常来讲用的都是流明,但是不排除使用 nit 和 fL 单位的,所以最好也明确一下;最后确认自己的需求,如果使用场景环境光复杂,比如客厅或者需要白天使用,那么优先选择 1000ANSI 流明以上的,如果使用场景环境光简单,比如卧室或者书房,那么优先选择 500-1000ANSI 流明的即可,兼顾性价比的同时,又能获得一个不错的观影体验,如果是选购便携投影,就需要权衡一下自己的需求了,为了保证续航,便携投影一般都不会太高,更在意续航那么就选亮度较低亮度一些的,更在意体验就选择亮度较高一些的。

敲黑板!敲黑板!敲黑板!一些品牌用 fL 来标注自己产品亮度,并表示自己的亮度达到了影院级别。但是要注意影院是在全黑的封闭空间观影的,所以它的亮度并不算高,做个简单的换算,2D 影院的亮度是 14fL 左右,3D 影院亮度则仅有 6fL,而 350ANSI 流明的亮度就相当于 14fL,所以超过影院亮度并没有难度,也并不算高。

分辨率&清晰度:很多人会混淆分辨率和清晰度两个概念,分辨率表达的是客观的像素数量,而清晰度则更加主观,是人眼的主观判断。先说分辨率吧,目前家用投影基本上普及了 1080P,720P 更多的是存在于便携投影上,这里在选购的时候要注意,一般家用投影会存在兼容分辨率和标准分辨率,兼容指的是可以解码播放,而标准分辨率才是真正可以显示出来的分辨率。

很多人认为分辨率高了,画面清晰度就好了,其实非也。相同分辨率的产品也会存在清晰度差异,影响清晰度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相同分辨率下,运用了 LTI 亮度边缘增强技术,让画面中不同对象轮廓看起来更为锐利,这是我们人眼看到的画面就会感觉要更加清晰,或者还有一些低价低质产品使用品质不佳的镜头,也会造成清晰度不理想。所以在这部分,我建议线上的分辨率参数仅供参考,有条件可以去线下店直观感受。

当然对于没有条件进行线下选购的消费者,我建议选择带有 MEMC 运动补偿技术的投影,来保证自己播放动态画面时的流畅度和清晰度。受限于拍摄、放映技术以及成本的考虑,大部分电影依然沿用上世纪电影产业每秒 24 帧的制作标准进行拍摄,同时视频网站为了保证在线视频播放的流畅性,帧数也基本维持在 25 帧左右,因此在播放高速运动画面时容易出现抖动和拖尾的现象。

而这种现象,从电视的“小屏”跨度到投影的“大屏”后会被进一步放大,观看电影、电视剧时给人不清晰的感觉。MEMC 运动补偿技术通过画面帧预测算法+帧生成算法,对动态画面的变化做出判断,计算两帧间的画面变化,自动生成中间帧,通过这种插帧的方式,将低帧率的视频变成更高帧率的视频,解决了高动态画面的抖动和拖尾,大幅增加运动画面的流畅度和清晰度。

色彩:这部分就比较考验各家画质调校的功夫了,影响的因素也很多,比如画质技术的差异、调校倾向、机身设计、散热等等,所以一句两句很难讲明白,有兴趣的可以提问邀请我,我跟大家好好讲讲这一块。今天讲如何选择,我就说点对选购有参考价值的吧,首先有条件的可以先去线下店观看,没有条件只能网络盲选的朋友,我建议评测仅供参考,因为拍照以及显示屏幕的色彩差异很难评判色彩好坏,而且存在厂商软文的风险,色彩部分可以看看色域指标,这个是色彩表现的硬指标。

目前投影大多采用的是 1990 年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的 Rec. 709 色域标准,但是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2010 年由 MGM、Disney、Universal、Warner、20th Century Fox 和 SPE 等多家美国的影业巨头组成的数位电影联盟 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s 发布了 DCI-P3 色彩空间,提供给影像相关行业使用,成为了目前好莱坞电影制作的标准。DCI-P3 相较于 Rec.709,色域范围扩展了 26%,可展现更多的红色和绿色,比如支持 P3 色域的极米激光电视皓·LUNE 4K,它就可以带来更宽的色域显示。

功能的便利性:

梯形校正:投影的梯形校正技术已经经历了上下方向梯形校正、上下方向自动梯形校正、四点梯形校正、角度便携梯形校正四代的演进。目前市面上的投影主要采用上下左右梯形校正(专业术语:角度便携梯形校正),少部分采用最新的第五代梯形校正技术——智能辅助校正。我的建议是最低标准要求上下左右梯形校正,首选支持智能辅助校正的,因为智能辅助校正不但可以实现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梯形校正,且是自动化的,无需手动调整,只需一键便可校正画面,易用性会更强。

敲黑板!敲黑板!敲黑板!虽然市面上大多数家用投影都支持了上下左右梯形校正,但是这里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硬件实现的,有软件实现的。软件实现的上下左右梯形校正用在 4K 投影上会出现严重的画质劣化现象,表现为播放视频卡顿明显,分辨率降低。所以我的建议是选购 1080P 的投影,预算充足选择硬件方案上下左右梯形校正的投影,预算有限选择软件方案上下左右梯形校正的投影。选购 4K 投影则坚决选择硬件方案的上下左右梯形校正,以确保正常的 4K 流畅观影体验。

对焦:投影的对焦技术经历了大致手动对焦、电子对焦、自动对焦三个大的演进阶段,目前自动对焦已经在家用投影当中基本普及,所以优先选择带有自动对焦的投影就没毛病了。当然目前市面上各家方案也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两类,一种是以画面中心为对焦点实现自动对焦,它存在的问题是容易出现画面中心清晰,边缘模糊的情况,另一种全画面自动对焦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根据画面上超过 10,000 个采样点所提供的数据,对整个投影画面进行自动对焦,保证了画面整体的清晰度,比如我们极米 Play 和极米 Play X 上的自动对焦技术。


基本上已经覆盖到了目前选购家用投影的情况,做个简单总结,还有不懂的可以评论留言,欢迎一起讨论学习。

亮度:确认亮度标准、确认亮度单位、按需选择;

分辨率&清晰度:二者并不等同,分辨率是客观指标,影响清晰度的因素多样,线上分辨率做参考,线下店感受清晰度,选择带有 MEMC 运动补偿技术的投影,保证动态画面的清晰度;

色彩:确认色域标准,同一色域标准下优选数值高的;

梯形校正:4K 投影只选硬件方案的产品,1080P 优选硬件方案,次选软件方案;

对焦:家用只选带有自动对焦技术的投影,优选全画面自动对焦的产品。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