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投资方法,你买基金的投资战略方法是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6 16:51:45 2次浏览

关于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投资方法,你买基金的投资战略方法是什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上哪搞钱】的最佳回答:

七个热门赛道玩 C 类指数基金,半导体、军工、稀有金属、医药、新能源汽车、白酒、光伏,可以在估值跌幅较大时买入,持有涨到 5%以上择机卖出,做波段,不需要交易手续费。股市崩坏,情况不动立马就得卖出离场。头铁硬抗的话,单只赛道指数基金下跌 15%以上可以考虑补仓解套,或者直接割肉认赔离场,重新找买入点介入。一两只长期持有的均衡基金买了就放那不动,一般选“年年正收益”的,目前是英大国企改革和大成基金,仓位占四五成。金顺安元限购,想买都买不到了。买基金主要就是因为方便操作,不考虑什么看盘分析股市。每天搬砖都累半死,没空去整太多东西,简单玩玩,赚不赚钱都是天意。普通的打工人别花太多心思去整这些东西,要是这种投机的事情能赚大钱,人人都不用上班了,贷款搞就是了。股市就是市场经济挤压价值泡沫的一种手段。价值膨胀就是通货膨胀,国家需要控制股市、楼市的政策手段进行调整。全面开放注册制,那就是因为市场货币量太多,资本运转率太低,把市面上的钱弄到股市里一面充分利用资金进行投资建设,一面降低通货膨胀压力。

【2】、来自网友【打工人的小屋】的最佳回答:

我自己的基金投资体系战绩:3 年来收益率 80%+,远超基金定投的收益,最大回撤仅只有 15%,风险也较低。

在投资市场中,每个人都需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这样才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无所适从,才有可能持续稳定地盈利。

我的基金投资方法和你见过的市面上主流的定投或者长期持有等策略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因为这是我真金白银地交了很多学费,从炒股到炒期货,再到炒基金,真枪实弹,一步步摸索出来,最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

一句话概括我的投资体系:波段轮动指数基金。

这套体系的形成主要来源于我对 A 股市场长时间的观察和深刻地总结的以下几点:

  1. 市场短期波动虽然是不可预测的,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必定长期是持续向好的,所以市场长期也是持续震荡向上的
  2. 随时做好至少 10%甚至是 20%的下跌
  3. 技术分析周期越大,越稳定有效,周期越小越混沌无效
  4. 市场大部分时间都是震荡的,即便上涨和下跌都是呈现波段式地运行
  5. 不同板块呈现轮动现象,此涨彼跌或者此先彼后,就像跷跷板一样
  6. 频繁交易和追涨杀跌是大部分人亏钱的根本原因

由此,我的想法是混合配置指数基金,把自己当做混合基,配置包括典型的宽基指数基金以期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再搭配增强的行业指数基金提高收益。通过仓位的轮动,争取在风险低优势大的板块仓位重一些,风险高的板块仓位较轻一些,以达到跑赢沪深 300 指数收益的目的。不求多,每年 5%就足矣。

一、指数基金

为什么我选择指数基金?而不选择长期收益可能更高的主动型基金?

第一,更方便进行技术分析,指导基金的买卖。

如果买卖的是 ETF 指数基金,本身就和股票一样,可以在市场交易,所以完全可以把它当做一支股票来炒。K 线可以进行技术分析,均线系统能很好地看出趋势。如果买的是场外的指数基金,也可以用股票软件自带的行业指数或者题材指数 K 线进行指导,因为两者走势几乎是一致的,特别方便。而主动基金公布的都是业绩走势和基金净值变动,不方便进行技术分析。

第二、更真实地反应了行业的涨跌情况。

主动基金,因为有了基金经理做了一层筛选和配置,可能混合了多个行业,而且还有仓位比例限制,所以会失真。指数基金是完全复制指数的,所以更能准确地跟踪行业。

第三、手续费低。

主动型基金一般都有各种各样的不低费用,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都有 3%左右了。而指数基金费用相对较低,ETF 指数基金的管理费在 0.5%到 0.65%之间,托管费率一般在 0.1%-0.15%,交易费用只有万一,且没有最低 5 元的限制,总共加起来也不到 1%。

第四、可以做短线

场外基金都有一条明确规定:持有时间低于 7 天卖出将收取 1.5%的手续费。可能持有收益还不到这么多呢,卖出就要被收取这么多手续费,岂不是赔死。幸好,ETF 指数基金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当天买第二天就能卖,和炒股一样。

第五、更适合做波段

我的基金投资方法就适合波动大,波动越大越能赚钱。优秀的主动基金波动一般较小更需要长期持有,不适合波段操作,而差的主动基金,波动是大了,但是跌下去了真没信心再涨回来,做波段起来心里没底,容易赔钱。

二、随时做好至少 10%的下跌

A 股素来是一个波动大、情绪化占主导地位的投资市场,这与 A 股中散户占比较大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成熟,机构与外资的力量与日俱增,虽然散户参与人数也一再减少,但是人性永不变,A 股未来的走势恐怕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先看我们都比较熟悉的上证指数,最近 10 年来,上证指数单日下跌幅度超过 4%的日期统计:

最近 10 年来,单日暴跌 6%的情况竟然发生过 13 次,平均 1 年会发生至少一次。银行的利息一年也就 3%左右,很多人买基金 1 年收益也不过 6%左右,一天就跌没了,这种恐惧的阴影恐怕很久都挥之不去。

我们再来看看指数每年的最大回撤情况是怎样的:

指数 10 年来,每年最少都有 10%左右的回撤,最高还超过了 40%,平均每年的回撤幅度是 20%。行业指数,波动情况将更加剧烈。

例如证券行业板块:

10 年来最大回撤竟然有超过 50%的!平均最大回撤竟然达到了 28.86%!

你可能会对逢低布局这个名词耳熟能详。很多人包括我,都喜欢在回调到位的时候进行大举加仓,可是这也并不是没有风险的。就以今年的中概互联 ETF 为例:

它的周线图在我标注的地方,明显是回调到位的信号。但是,行情并没有按预期的方向发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又下跌了 25%,直到现在还没有止跌企稳的迹象。

所以,我们要随时做好至少 10%的下跌准备,控制好自己的仓位。不仅是为了应对风险,控制回撤,也是为了增强自己的信心,防止市场的大幅下跌影响自己的心态。

关于这点,我的做法一般是,在看似合理的买点信号出现后,一般最多只建仓 60%,因为我做好了迎接至少 10%的下跌准备。还剩 40%的仓位,分别等下跌 10%,20%的时候补上。

三、波段

什么是波段?

行情的走势无非就是 3 种,上涨、下跌、震荡。不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涨多了会回调,跌多了会反弹,都是波段式地运行的。震荡是一种波段,下跌的反弹也是一种波段,上涨的回调还是一种波段。

只要是上下波动达到足够获利的幅度,就可以称之为波段。

如何做波段?

具体的交易策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简单地来谈谈我的策略,不一定好,就当抛砖引玉了。

我的交易方法应用的是周 K 图,通过裸 K 和趋势相结合来判断买卖点。同时通过控制仓位,来减少判断失误带来的风险。通常我会假设自己的买点并不是安全的,当前点位再下跌 10%才是真正安全买点,再下跌 20%才是是黄金坑,所以我在买点会开始逐步建仓至 60%,等再下跌 10%加仓到 80%,下跌 20%才会真正的满仓。

以上证指数最近 3 年来的走势举例:

1 处和 2 处是 N 底,可以买入。3 处是上吊线,虽然是个危险的信号,但是没有下跌反而继续上攻,所以不用止盈,继续吃一段上攻的行情利润。4 处是下跌后止跌横盘,5 处又是二次探底,6 处是横盘震荡筑底。7 处是上吊线加下跌开始,明显的止盈信号。8 处是下跌快速被收复,假阳线,代表跌不下去。9 处又是 N 底,10 处是回调到 20 日均线附近,都是买入信号。11 处假阴线加上吊线是危险的信号需要减仓或者清仓。12 处是止跌横盘,可以买入。

这只是大致的操作思路,实际情况,还需结合各个行业指数本身走势以及仓位情况进行更加细致化的操作。

做波段收益如何?

如果我的方法做波段的话,3 年来总共交易也就 10 几次,且大部分信号都非常准确清晰。

假设我们交易的是上证指数,每次我们用的是 60%的仓位,3 年来总共利润是(粗略估计):

0.6*(5+28+6+6+7+5+22+13+5)= 58%。

而如果是从 18 年底定投沪深 300 至今,收益也只有 19%:

当然上面我说的操作还是很简陋的,实际操作当然远比这复杂的多,当然收益也能再得到些许增强。

最近 3 年来,我的支付宝基金真实收益大概在 80%左右,最大回撤仅 15%。

做波段有什么缺点?

一、失效

波段操作无非就是不断的高抛低吸,抄底摸顶,无疑肯定会有失效的时候,会存在卖飞以及被套的情况。

所以,我才会严格控制仓位,只用 60%的仓位去做,为的就是防止被套的时候还有子弹继续加仓。而我敢继续加仓的信心也来源于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看好,因为长期来看,指数一定是震荡向上的,如果很不幸,我的全部子弹都打光了,还在下跌(虽然不太可能发生),万一真的发生了,我也一点不慌,因为总会涨回来的。

防止卖飞,我一般即使在顶部的时候,也会留 10%的长期仓位,除非盈利颇多需要清仓止盈,否则这部分仓位将会长期持有。

二、小波段

我做的是周线图的波段,大的波段当中又会有很多个小的波段,这部分波段可能就浪费了。

这部分波动其实可以忽略,因为影响并不大。如果实在管不住手,也可以小仓位进行辗转腾挪,我是这样操作的:20%的仓位,在日线图上根据信号做,且只做一次。因为根据我的观察,大部分的反弹都不会一蹴而就,经常会有二次探底的情况。大部分上涨也不会一气呵成,而是会暴涨后回调一阵,积蓄力量才继续上攻。

四、技术分析周期

很多人可能会对技术分析嗤之以鼻,认为技术分析并没有任何用处,成功率甚至不如抛硬币猜涨跌来的高。

持有这种狭隘观点的人其实对技术分析也只是一知半解,他们的观点自然带着偏见。

市场的短期涨跌当然无法预测,再高明的技术分析也无法做到。还有些人把技术分析当做对市场规律的寻找,认为只要找到规律就能找到交易的圣杯,从此无往而不利。这些统统都是错误的。

技术分析,最有效的就是基于对过去历史数据的研究,认识形成这种走势的心理和资金等交易情况,识别大势,从而找到概率较大且风险较低的切入点。这才是技术分析的意义所在。

大势!大势!大势!

你应当铭记于心,大势这个词,也就是说太小的技术分析周期其实并没有价值,日线图以下的技术分析都是无效的,不稳定的。很多人热衷于日内短线,用技术分析,其实成功率非常低。日内高手都是依靠一定的天赋以及大量亏损后练习得到的敏锐盘感,加上超强的心理素质和严格的纪律执行,才有成功的可能。

对于分析指数基金,个人认为最好用的周期非周线图莫属了。

第一,交易信号频率适中

大部分买基金的人,除了规避炒股的太大风险,想必就是比较省心省力了,不用时时刻刻都盯盘。如果每天都盯盘交易,频繁买卖,不仅失去了买基金的意义,也耽误了很多人的上班时间。买卖基金 7 天内卖出是有惩罚性的 1.5%的手续费的,频繁交易甚至会带来较大的亏损,买卖基金最小的频率应该控制在隔一周甚至几周这样。

第二、最大限度地吃完波段行情。

行情是由资金推动的,而资金入场和出场都需要大量时间收集筹码或者出货,所以一段行情持续的时间一定是相对较久的,至少是几个月时间。大波段当中又包含了很多的小波段,如果用日线图来看,很有可能只吃掉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错过了更大的行情。而周线图上的危险信号,往往能较高准确地给出波段结束的信号,让你尽可能地吃掉最多的波段行情。

第三、能较好地看出大势

日线图反应的是每日的波动情况,如果只盯着日线图,无疑是管中窥豹,对于行情整体的走势将难以把握,更没法谈抓住一波比较大的上涨行情,因为在日线图上,一波大的上涨行情,会有无数的上蹿下跳让你提前下车。如果你用周线图看,你将站在更宏大的格局上去观察市场,心态也不会被每日的波动而干扰,你将更有自信长线持有。

例如 2020 年 2 月份因为疫情带来的跳空暴跌,想必很多人都记忆犹新吧,在日线图上断崖式的下跌,让很多人惊慌失措。

如果你换个角度看,在周线图上不过是一段较小的波段而已,后来再次探底走出了一波大幅上涨的行情。

五、板块轮动

炒过股票的童鞋都知道,股市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板块,它们都不是同涨同跌的。就像跷跷板一样,可能某段时间你涨它跌,再过段时间你跌它涨,这就是板块的轮动效应。

大小盘之间的轮动,行业之间的轮动,就算是同一个行业之中,也有龙头股和次龙头以及滞涨股之间的轮动,尤其是最近 2 年来指数呈现宽幅震荡,各板块轮动更加明显。即使是牛市,也不是所有的板块都一起上涨的,一般都是券商板块作为旗手先行,蓝筹龙头接着涨,再是低价股,最后是题材炒作中小盘股。

为什么会出现板块轮动?

本质原因还是资金流动,资金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拉升所有的板块,在流出高估的板块流入低估板块的时候,就造成了板块的轮动。

如何把握板块轮动?

市场投资风格切换也特别快,想要精准地踏准板块的轮动几乎是不可能的。那该如何把握轮动几乎呢?

我就简单地聊一聊我的做法。

第一就是分散持有,根据估值平衡仓位。

我一般持有 3 支宽基指数基金,沪深 300、中证 500、创业板,采用中庸的方法,在这 3 者之间进行大小盘的轮动,先获取市场平均的收益。然后就是持有一些行业指数,包括长牛的医疗消费行业,还有一些宽幅震荡却经常炒作的证券、军工、银行等行业,以及最近几年很火的科技板块。

第二就是多复盘,观察板块的走势图、龙头股和资金流动等情况。

任何行情的发展都需要资金的推动,而大资金的流动是不可能做到悄无声息的,如果你认真复盘,仔细留意,一定是能发现资金介入的痕迹的。这种情况,在板块里的龙头股表现尤其强烈,龙头股如果经常活跃在龙虎榜中,或者出现连板走势,要多多留意。

第三,就是深入研究板块的情况,了解板块自身的特性。

例如证券板块,号称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是牛市的旗手,在牛市中一路高歌猛进,风头无两。但是在熊市中由于业绩不佳,也是跌跌不休,毫无起色,但是经常会来一波脉冲式的爆拉行情,让你误以为行情即将反转,过后还是漫漫的阴跌之路。而且由于证券板块的走势和指数走势高度相关,且涨跌幅度都比指数大,也被称为变压器。

第四,看市场消息,或者多个靠谱大 V 的观点,然后再小心验证研究。

如果你对自己分析并没有什么把握,完全可以多关注几个靠谱的大 V,多看看大 V 们都在谈论什么板块,极大可能就说明这些板块才是现在的市场主线,你就多研究这些板块,逢低布局,坚定持有,收益大概也不差。

六、波段轮动指数基金投资法

我的基金投资体系,也即波段轮动指数基金投资法,简单做个总结:

01、基金池

沪深 300、创业板、中证 500 等宽基指数基金 + 消费医疗等长牛指数基金+ 科技板块指数基金 + 军工、证券等波动大的指数基金

02、仓控

分散持有多只,同时持有数量不超过 10 支。

一般某支持有 10%左右,看好的就 20%,极度看好的基金仓位也不超过 40%。

大部分时间仓位控制在 60%,风险越大仓位越低。风险越低仓位越重,最重 80%。除非遇到极端情况,不然 80%的仓位就是我的满仓,例如黄金坑,钻石坑,才会加仓到 100%。

03、交易策略

通过技术分析来买卖调仓,周期主要看周 K,结合技术面去逢低做多,以及逢高减仓。通过调仓,把大幅上涨估值较贵的基金不断卖出,减小仓位,然后不断买入估值较低的基金,增大仓位。

资金主要分为 2 部分,一部分是作战部队,也就是常年在市场中拼杀的资金,占比 60%。还有一部分是预备队,占比 40%,一般不上战场,除非遇到极端大跌情况。

作战部队又分为 3 个部分,一部分是长期持有的,占比 10%,防止卖飞或者做 T 用的,除非盈利颇丰需要止盈清仓或者到牛市顶部了才卖。一部分是用作中期波段的,占比 30%。还有 20%偶尔做一些小的震荡和短线操作。

04、原则

大势不好轻仓,超长节假日轻仓,看不懂不投,宁可踏空绝不冒险。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