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甘肃陇南有哪些历史名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8 20:45:10 4次浏览

关于问题甘肃陇南有哪些历史名人?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陇西锡铭】的最佳回答:

《全陇诗》收集有陇南诸多著名诗人的诗。

《全陇诗》系甘肃陇西人石锡铭先生个人独资编纂。

《全陇诗》历时十年、经过数次删定,收录了 913 位诗人(甘肃本籍诗人 844 位,其中汉魏六朝 9 人、唐五代 46 人、宋、西夏、金、元 24 人、明代 56 人、清代 337 人、现当代 334 人、历代女诗人 38 人,客籍 69 人)的一万两千余首诗词曲及一百余首《诗经》、敦煌卷中佚名的有关咏陇诗作。从目前来说,《全陇诗》是甘肃最完整的一部诗选。

《全陇诗》选录原则:1、已经收录于《全唐诗》等历代普及型典籍的甘肃诗人之诗词,诗词量较少的《全陇诗》全选,诗词量较大的选了大部分;2、1900 年—1949 年之间出生的甘肃诗人尽量搜集,1949 年后出生的甘肃诗人不做重点搜集。3、上官体、赋得体、乾隆体、老干体等精选。

【2】来自网友【平和淡定的对待人间凡】的最佳回答:

更正一下,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生、成长时,甘肃的两当县还是天水市的所辖县!后来,有了陇南市,国家才重新划分了行政区域的管辖!

【3】来自网友【zj 史海拾贝】的最佳回答:

列写三位甘肃省陇南市的名人,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蔡武,1949 年 10 月生于兰州,祖籍甘肃陇南,法学博士。1973 年 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党组书记、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张福基,1961 年 3 月出生于甘肃徽县,解放军少将。先后毕业于西安陆军学院、西安政治学院、国防大学。曾担任新疆军区政治部主任、第 47 集团军政委等职。后转任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善后工作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2006 年,晋升少将军衔。

△梁骥,1917 年 4 月出生于甘肃省成县小川联合村,1936 年参加红军,193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器材部部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03 年 2 月 19 日,梁骥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 85 岁

【4】来自网友【普天同乐乎也】的最佳回答:

韩正卿,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韩院乡人,1934 年 12 月 7 日出生,2015 年 12 月 31 日去世。历任甘肃省委常委,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他毕生以为官清廉,扎实苦干而著称。在执政期间就是德馨功高的杰出名人。

【5】来自网友【陇南之韵】的最佳回答:

看到这个话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除去一些现代陇南籍名人,现把一些人们不知道的古代的陇南籍名人介绍给大家:

1、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燧人氏之子,生于成纪,定都在陈地。[2]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2、吴鹏翱 (1763 年—1826 年),字云逵,今康县寺台乡吴家斜坡人,因祖籍是阶州吴家道人(今武都区汉王乡),故号“仙陵山人”。仙陵山,即今武都城西旧城山,古为阶州治旧城所在地。清高宗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中为举人。中举后吴鹏翱仍无心仕途,一意致力于考据之学,并远游江浙十余年,拜师于金石学家邢澍。在此期间,他立志编写一部详述阶州历史之志书。返回原籍后,遍访陇南山川古迹,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写成《武阶备志》。吴鹏翱晚年出任陕西旬阳县教谕。任职期间,为人刚直不阿,处事公道,竭力培育桃李之才,深受当地父老生员的敬重。

3、任尚惠(1720 年――1803 年),字兰台,号震山,西和县东青土坡(今西和汉源镇任河村)人。清高宗乾隆五十二年(1787 年)中丁未科进士,授兵部武库清史司主事,后辞归,主讲兰州兰山书院,后又主讲秦州天水书院,桃李满天下。晚年还居故里,写诗作歌以自娱。一生著作大多散失,仅存清高宗乾隆三十九年(1774 年)参纂的《西和县志》及部分碑记。

4、何宗韩,字桐藩,又字对溪,今文县上丹乡关爷楼村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十七年(1678 年)九月十四日,卒于清高宗乾隆九年(1744 年)五月初三,终年 66 岁。清高宗乾隆十三年(1748 年)葬于文台西北阡(今文县城北)。何宗韩自幼丧父,因聪慧好学,12 岁时“试辄冠童子科”。清圣祖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考中举人,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 年)考中进士,被授礼部主事。此后历任仪制司主事、山西副考官、祭祠司员外郎、刑部福建司郎中、大理寺左少卿等职。何宗韩好读书,学问渊博,“足未尝轻出城市。过其庐,渊然惟吟诵声”。任祭祠司员外郎时,正值《清会典》编修之际,他负责了朝会、郊庙、乡会、科试等条文的增订工作。著作主要有《族谱》、《敦仁堂集》等。现均散失。

5、张锦,字尚炯,号松壑,岷州南宝盖山(今宕昌县阿坞乡麻界村)人,生于明成祖永乐九年(1411 年),卒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 年),享年 78 岁。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 年),张锦考中进士,后一直供职刑部。明宪宗成化七年(1474 年)授刑部主事。

6、马堃,生年不详,卒于 1276 年,宋宕州(今甘肃宕昌县)人。南宋名将马暨之兄,曾任六郡镇抚副使,政绩颇显。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 年)任咸淳府(今四川忠县)知府,担负起了扼守长江,抵御元军南下的重任。

7、苏正和,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人物,凉州从事,武都人,不畏强权举报了武威太守黄峻。武威太守黄隽仗势欺人,凉州从事武都人苏正和依法查办武威太守的罪行。不料,梁鹄生怕追查武威太守的罪行会涉及到高层权贵,连罪自己,焦虑不安。他甚至想杀了苏正和灭口,但又吃不准这样做是否妥当,于是打算去找好友盖勋商量究竟该怎么办。也正巧,盖勋与苏正和是一对冤家。

8、穆提婆,北魏秦州汉阳(今甘肃礼县)人,本姓骆,北齐女官陆令萱的儿子。穆提婆,北齐后主高纬宠臣,与高阿那肱、韩凤合称北齐“三贵”。在北齐时,仗着陆令萱的关系,母子俩权倾朝野。陆令萱与穆提婆母子,作为恩幸集团的代表,擅权弄过,残害忠良。穆提婆对北齐最大的影响就是陷害鲜卑勋贵的代表斛律光,斛律光的死也加速了北齐的灭亡。

9、曹友闻,字允叔,宋同庆府栗亭(今甘肃徽县)人,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端十三年(1236 年)。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 年)进士,始授绵竹尉,后改授天水军教授。蒙古灭宋时,组织军民英勇抗击,血战而死。

10、张威,字德远,宋成州(今甘肃成县)人,大约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 年—1221 年),卒年不详。少时家贫,曾以卖药为生,后从军戍边。张威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尤善谋划,常以奇兵取胜,金兵对其十分畏惧。据《宋史·张威传》载:“临阵战酣,则精采愈奋,两眼皆赤,时号‘张红眼’,又号‘张鹘眼’,常立净天鹘旗以自表”。作战时身先士卒,手中持一根长约六尺的木棒,号称“紫大虫”,横扫敌阵,金兵皆望风披靡,无人敢挡。

11、丁煜,字晦叔,阶州福津(今甘肃省武都县东)人,生卒年不详。南宋宁宗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曾任太常寺丞,后迁郎中。多次奉诏出使金朝。

12、邢澍,字雨民,一字自轩,号佺山,生于清高宗乾隆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八日(1759 年 7 月 22 日)。他少时聪慧,学习刻苦,读了很多书。21 岁时,他到西安参加乡试,中了举人。32 岁,中了进士。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1793 年),被派往浙江省永康县任知县。从此开始了仕宦生涯。清仁宗嘉庆元年(1796 年),邢澍调任浙江长兴县知县。他在长兴的时间很长,有十年之久。任职期间,他捐出自己的薪水,办了许多好事,如补修城垣,浚石塘港,重建平政桥、丰乐桥,兴建同善堂、育婴堂等。为官清正,案无留牍,百姓称之为“邢青天”。

13、吴挺,字仲烈,祖籍宋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县),生于今武都区桔柑乡大岸庙,为吴璘第五子。 现存《世功保蜀忠德碑》明确记载:“王守武阶日,生于守舍。”武阶,北魏首置,西魏时改置覆津。吴璘曾在州北米仓山上筑城,并建仓积粮,以御金兵。

14、王仁裕,宁德辇,唐秦州长道县碑楼川(今甘肃礼县石桥乡斩龙村)人,生于雍僖宗乾符六年(879 年),死于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 午)。宋人祖开宝七年(974 年)闰十月十七 U 日归葬故里。1983 年 5 月在礼石桥乡斩龙村出土的《周故少保王仁裕神道碑》及〈周通议大夫王仁裕墓志铭》对其生平事迹有十分详细的记载。王仁裕的生平事迹在新、旧五代史的本传中有载,王仁裕在五代时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官僚,先后仕前蜀、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谓王朝元老。

15、吴郁,今两当县西坡乡三渡水村人。生卒年不洋。唐肃宗时任侍御史,因为人正直,不阿权贵,不谋私利,且学识渊博,又善书法,很受朝内外士大大敬重。

16、张果老,名列“八仙”之一,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他是唐代武后、玄宗时代的一个名气很大的道士,关于张果老的乡里身世,史书记载不详,或者说“不知何人也”,或者说“晦乡里世系以自仙”,一直不太清楚。直到清代初年,治学大家胡定求等人在编纂《全唐诗》时,才明确提出,张果老是甘肃两当人。《全唐诗》第八百六十卷中录有张果老的一首诗《题登真洞》:“修成金骨炼归真,洞琐遣踪不计春,以草漫随青岭秀,闲花长对白云新。风摇翠条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鳞。自是神仙多变异,肯教踪迹掩红尘。”在这首诗前附有小传:“张果,两当人。先隐中条山,后于鬻龠山登真洞往来,天后召之,不起。明皇以礼致之,肩舆入宫,擢银青光禄大大,赐号通玄先生。未几,还山”。

17、王金刚奴(?-1409)  明初农民起义首领。阶州(今甘肃省武都县,位川甘边界舟曲县东南)人。一作金刚奴。太祖朱元璋洪武初,曾与高福兴、田九城等以白莲教的名义在沔县境内组织农民群众,在当地称为“三元帅”。1397 年(太祖洪武三十年)率众起义,时称四大天王,共推田德成为“汉明皇帝”,军号“龙凤”。起义失败后,仍继续进行秘密活动。1409 年被捕遇难。

18、赵壹,宁元叔,东汉汉阳郡西县人(今礼县大堡子山东),生卒年不详。一生事迹主要见于汉灵帝年间(168 年—189 年),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辞赋家、诗人和最早的书法评论家。

19、孙巨鲸,字子鱼,号雨溪,徽县人,明代嘉靖癸未(1523)年考中进士后,前后任洪洞知县、南川县知县。后升为户部员外郎,管理太仓事务。后辽发生兵变,孙巨鲸被推荐为郎中,奉旨总管粮食的贮藏和分类。后猝死任中。

参考资料较多,若有错误与侵权,请指正联系删除!

我是陇南之韵,谢谢大家阅读,点个赞吧!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