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武松抱住孙二娘,并且将她按倒在地,张青为什么不去帮忙?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5 12:14:05 4次浏览

关于问题武松抱住孙二娘,并且将她按倒在地,张青为什么不去帮忙?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文化一家人】的最佳回答:

事实上,张青并非没有帮忙,而是帮了大忙。

武松假装喝下孙二娘的蒙汗药酒晕倒,孙二娘信以为真,便让两个伙计把武松抬到案板上,准备剥皮抽筋剔骨,剁成包子肉馅。

无奈武松暗中发力,两个伙计使出吃奶的力气,也没能把武松抬起来。

孙二娘以为伙计力气太小,她嘴里骂着伙计无能,自己脱掉外衣,赤露着胳膊亲自动手来提武松。

武松趁机反手把孙二娘抓住,按在身下。此时孙二娘发现大事不好,但为时已晚。

就在这千钧一发时刻,张青从外面赶了回来。

张青之所以没有立刻出手相救,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

作为劫道出身的张青,深知江湖险恶高深莫测。既然武松已经识破了孙二娘的诡计,那就不是一般人。他如果出手相救,很可能不仅打不过武松,反而会丢掉他们夫妇二人性命。

所以,张青不仅没有动手,反而拱手相劝:

好汉息怒,且饶恕了,小人自有话说。

武松见此情景,自然停住了手脚。使事情出现了转机。

二是,

张青也是江湖之人,懂得江湖上的规矩。他当即抱拳相问:

敢问好汉尊姓大名?

武松说:

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

尽管武松当时已是个流放的犯人,但他还没忘记自己是阳谷县的都头。

张青立即问道:

莫不是景阳岗上打虎的武都头?

武松回答:正是。

张青立刻纳头便拜:久闻大名,今日幸得相识。

武松问:你莫非是这妇人的丈夫?

张青道:正是,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触犯了都头,望看到小人的薄面上,望乞恕罪。

到此情境,武松自然就放了孙二娘。

可见张青的做法,确不失明智之举。

三是,

张青曾对孙二娘有约法三章:僧道不杀,妓女不杀,流犯不杀。

可是孙二娘却把约法三章当作耳旁风,不仅要杀武松这个流犯,而且先前把过路的鲁智深也下药迷倒。同样是因为张青赶回来,才救下了鲁智深。

所以,既然孙二娘一再违背约法三章,张青也就想教育一下孙二娘,让她认清此事的危害性。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张青的高瞻远瞩,才不仅救下了孙二娘,而且与武松结拜为兄弟,促成了孙二娘与武松的一世叔嫂之情。

由此可见,张青并非没有帮忙,而是通过自己的特有方式,帮了孙二娘的大忙。

否则凭武松嫉恶如仇睚眦必报的性格,后果将不堪设想。

【2】、来自网友【太行高漳水长】的最佳回答:

且说打虎英雄武松,为替兄长武大郎报仇雪恨,亲手结果了潘金莲和西门庆这对奸夫淫妇,因而触犯刑律,身陷囹圄。阳谷县令敬重武松是条义气烈汉,又念及他的好处,一心要成全他。于是暗做手脚,竭力为武松开脱,这样武松逃过死罪,被东平府判决杖脊三十,发配孟州道。

正是六月天气,暑气蒸人。这天正午,武松和押解他的两个公差一行三人路过十字坡,因为炎热难当,肚中饥渴,便投到孙二娘开的黑店里来打尖充饥。孙二娘自认为手段高明,又如法炮制,偷偷在他们的酒食中下了蒙汗药。

那武松何等人物,久走江湖,经过大风大浪,如此伎俩岂能骗过他那双鹰眼。武松一见到孙二娘,从她的打扮做派,举手投足中就断定这个女人绝非等闲善良之辈。于是多了个心眼,然后装愣充傻,将计就计,引她入套。两个公差不知就理,被药酒麻翻跌倒,武松也佯装中计仰倒地。店里的两个伙计喜不自禁,连忙过来收获“战利品”。武松暗中使力,他们哪里抬得动。

孙二娘一边大骂手下无能,一边脱掉绿裙红衫,赤着臂来提武松。武松暗中助力,佯装被孙二娘轻轻提起,然后猝然出手,用两手当胸抱住孙二娘,把双腿挟住孙二娘的下半截,只轻轻一用力便把她放倒在地。孙二娘被武松压在身下动弹不得,让武松整治得发出杀猪似的叫声,连忙哀求武松饶恕自己。俩伙计一看女主人被人控制,迅速操起家伙想要趋前救助,却被武松厉声喝退。他们被武松强大的气场压制着,始终不敢前进一步。

此时,“菜园子”张青正好挑柴回来,听到婆娘的哀嚎声立即赶了过来。当他看到这不堪的一幕,既没出手相助,也没惊讶恼怒,却向武松深施一礼,说到:“愿闻好汉大名。”当武松报出名号后,张青纳头便拜,殷殷表达对武松的敬仰之情,再三向武松赔礼道歉,恳求武松看在自己的薄面上放过他那“不懂事”的婆娘。武松被张青的真诚所打动,便放过了孙二娘。结局出人意料,最终化干戈为玉帛,皆大欢喜。

“菜园子”张青绝非只会种菜的怂包懦夫,那也是条血性汉子。年轻时,在租种寺院园子种菜期间,因故与寺中僧人结怨,怒火中烧,一时兴起,杀死一院僧众,一把火烧了寺院,然后亡命江湖。为了生计,他做起了拦路抢劫,杀人越货的无本生意。后幸得同是强盗出身的岳父的赏识怜惜,把他领到城里,不但悉心传授他武艺,而且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孙二娘许配与他为妻。当岳父死后,张青夫妻两个就又重操旧业,在这十字坡前开了家黑店,使巧打劫过路的客商钱物,兼卖人肉包子赚钱过活。

似张青这等视生命如草芥,杀人不眨眼的草莽匪类,当他听到爱妻的哀叫声,怎能不怒发冲冠,血撞顶梁?倘若换作平日,他定会果断出手,让那个不知死活的家伙血溅当头,死无全尸。可今日则不同,他遇到的对手太过强大,强大到使人战栗的程度。如果强势而为,其结果只会是横尸当场,店毁人亡。他想,与其随性胡为,死撞南墙,不如放低姿态,一软到底,以柔克刚。以示弱认罚的方法去央求对方,用诚心悔过的策略去感化对方,这样自己或许尚有一线生机和希望。

张青多年来在黑道上摸爬滚打,过着刀口舔血的险日子,没有三下两下,那早就玩完了。险恶的江湖生涯练就了他一身胆量,一肚精明。当他远远听到婆娘的嚎叫声,就知大事不好,老婆打了一辈子雁,今日反叫雁啄了眼。他马上意识到来者的可怕。那孙二娘绰号”母夜叉”,自小随父学武,练就一身好功夫,再加之下手狠辣,阴招叠出,在江湖上也是神鬼俱怕的人物。再兼有蒙汗药助力,众伙计帮衬,自开店以来一直顺风顺水,从来未曾失手。就连花和尚、老头陀这样的顶级高手都会中套翻船,难逃劫难。而这次竟然被人识破机关,反为所制,由此可见对手是何其生猛,何其强大。此人不单武艺超群,更有过人的机智。如今招惹了这等硬茬实货,怎不叫张青心生畏惧,毛骨悚然?

张青立即想到,如果单凭自己一人之力,要逞勇强取,这无异于以卵击石,虎口拔牙。但眼下与之情深意重的妻子已命悬一线,危在旦夕,作为丈夫拯救危难中的妻子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他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逃之夭夭。纵然对手强大,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拼死一搏。就是人头落地,黄泉路上有爱妻相伴也不寂寞。作为老江湖,张青深知“逢强智取,遇弱活擒”,“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于是毅然选择放低姿态,委屈求全的策略。如果此计不成,尚有回旋的余地,还可另觅他途。于是张青便义无反顾,大踏步冲了进来。

当张青进得客店看到武松英姿勃发,一脸罡气,心里暗赞,果然是一条好汉。张青发现武松虽然压在孙二娘身上,但他对孙二娘没有一丝淫思邪念,更不想伤她性命。武松只是想以这种方式羞辱她一番,杀杀孙二娘的嚣张气焰,以发泄个人愤怒,他只是想教训她一下,叫她吃点苦头,让她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张青由此推断来者必是当世之豪杰,是有血性,讲义气之人,于是张青更加坚信自己选择的正确。出于对英雄的景仰,他便迫不及待地说:”愿闻好汉大名。”当他闻知眼前之人便是名扬天下的打虎英雄武松时,仰慕之情更盛,于是纳头便拜,真心诚意向武松赔礼道歉。武松也被张青的虔心诚意所感动,他又看重张青夫妻非等闲之辈,心生爱惜,便放过了孙二娘。此时的孙二娘因领教过武松的身手,已叫武松教训得服服贴贴,那里还敢抖翎奓趐,连忙向武松谢恩赔过。

不意气用事,不莽撞胡来,不正面冲突,不激化矛盾,避其锋芒,委屈求全,这正是张青高明老到之处。事实证明他的选择的正确和明智。想那武松武功盖世,一代豪杰,空拳毙虎,独臂擒“龙”,一招让恶霸西门庆呜呼哀哉,两脚叫蒋门神气息奄奄,激战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打遍天下无敌手,身经百战少败迹。那是人中翘楚,神级人物。此时,张青单枪匹马,如何是武松的对手?即使孙二娘没有受制于人,他们夫妻俩人戮力同心,拼死相搏,武松在五招之内也定叫他们双双毙命。

张青夫妻仰慕武松乃当世豪杰,人中翘楚,又感激他的不杀之恩,想要结交他,于是将自己的身世经历和盘托出,用好酒好菜倾心招待。武松和张青因肝胆相照,意气相投,于是歃血为盟,结拜为生死兄弟。翌日,武松打算动身,张青夫妻那里肯放,一直挽留了三天,不得以兄弟二人才依依不舍,洒泪惜别。

从此,无论远在天涯,还是近在咫尺,武松都成了张青夫妻坚实的靠山,力量的源泉,成了他们永远的牵挂和不舍,成了他们可以以死换命的好兄弟。而武松从此也有了家的归宿感,张青夫妻成了他可以托付性命,寄托情感的亲兄嫂。张青夫妻的关爱如春阳般照耀着他,温暖着他,慰籍着他这条铁血汉子孤寂的心灵,直到生命的尽头。这段人间佳话,这份人间真情,读来为之动容。

这段故事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勇往直前,敢于亮剑固然是值得肯定的。但当遇到的困难过于强大,或自己的实力不济时,与其一次次死撞南墙而头破血流,不如隐忍退让,以退为进,在隐忍中积蓄力量,在退让中寻求突破。以退为进不是懦弱和胆怯,更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是蓄势待发,是出奇制胜,是好策略、大智慧。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