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淞沪抗战国军还能挡住日军,为什么5年后淞沪会战国军却失败了?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7 19:16:43 6次浏览

关于问题淞沪抗战国军还能挡住日军,为什么 5 年后淞沪会战国军却失败了?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度度狼 gg】的最佳回答:

1932 年爆发的“淞沪抗战”,双方兵力峰值是国军约 60000 人迎战日军 90000 余人,兵力对比大约是 2:3,战役中干掉了 10000 多日寇。而 1937 年打响的“淞沪会战”,双方兵力峰值是国军约 70 万对阵日军 25 万,兵力对比约为 3:1,整个会战中毙伤鬼子 8 万余人,数字在这里罗列的很清楚,你认为哪场仗打得更好些呢?

(第十九路军副总指挥、第 19 军军长蔡廷锴)

一定要区分开两次战役的性质,“淞沪抗战”源于 1932 年 1 月 28 日的“一二八事变”,中日双方都未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严格来说它属于一场“军事冲突”;而“淞沪会战”始于 1937 年 8 月 13 日的“八一三事变”,此时北平的卢沟桥事变已经爆发了一个多月,中日两国实际是全面开打,只不过战场暂时分为华北和华东两大块罢了。

战场上的胜负其实要看两个结果,第一是最后形成的战略态势,以及双方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战役目标;第二是战场上的代价交换比。普遍意义上,读者好像都认为淞沪抗战打赢了,其实谬也,如果真打赢了,又何必签署中国正规军必须全部撤出淞沪、只能留下保安队和警察的屈辱之《淞沪停战协定》?

(第五军军长张治中)

一个主权国家不能在自己的城市里驻军,堪称奇耻大辱,所以淞沪抗战的结局其实并不圆满,造成大家错觉的原因是日军最后也撤出了,上海没有沦陷而已。而五年多以后的淞沪会战失利后,日军彻底占领了除租界以外的所有淞沪地区,直至 1945 年宣布投降,所以严格来说,两次战役都失败了,只是第一次败得不那么彻底。

至于伤亡对比,淞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伤亡了 14000 余人,毙伤日军 10000 人冒头,这个交换比是非常可观的,如果抗日战争每次战役都有这样的战绩,日本人早就撑不下去了;而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军队伤亡了 20 余万人,毙伤日军 8 万余人,虽然给日军以重创,但却是以倾国之兵(华北一部除外)应战,可谓元气大伤,不利于长期抗战。

从各方面的情况综合来看,1932 年的淞沪抗战应该说打得更漂亮一些,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蔡廷锴)

一、中方参战主体确实是敢战的精锐。

1932 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时,正值老蒋第二次下野期间,是汪精卫和孙科主政,所以粤系的第十九路军才有机会驻防富庶的淞沪地区。在杂牌军中,粤军(后面基本都算中央军旁系部队了)确实是挺能打的,综合北伐战争的进程来看,粤系军队一点不输于黄埔系军队。蔡廷锴是什么人?曾经的第十一军第 24 师副师长,这个师是以铁军“第四军”独立团为基干扩编起来的部队,蔡其实曾经是叶挺将军的副手。

该师也参加了南昌起义,不过后来在南下过程中蔡廷锴率部离队,也就是说,蔡的部队是北伐军的老底子,战斗力蛮强的。第十九路军总指挥是蒋光鼐,“路军”只是建制级别而已,其实只辖一个第 19 军,而蔡廷锴是该军军长,当时下辖三个师 33000 余人,齐装满员并且装备也还可以,得算是当时最能打的部队之一。

(主持军政部的何应钦)

而后面增援而来的第五军,则是由黄埔嫡系第 87 师、第 88 师和教导总队(当时还是加强团的编制)组成的,军长张治中将军,兵力约在 25000 到 26000 人之间。这三支部队都是黄埔系的绝对精锐,而且抗日热情也比较高涨,第 87 师的旅长宋希濂曾经在上海方面打响后,亲率全旅军官前往军政部请战,而第 88 师师长俞济时由于是铁杆嫡系,干脆直接致电老蒋,主动请缨驰援上海。

老蒋的复电原文是:“贵师行动,一听何部长命令,如运沪作战,务希奋勇自强,以保荣誉”。中央军嫡系加粤系王牌,某种意义上,这基本就是北伐时期的最强阵容,当然够鬼子喝一壶的。

(第 88 师师长俞济时)

二、日本当时并没有全面占领淞沪的打算。

1932 年的日本,军部势力和法西斯主义还没有完全实现“暴走”,文官政府还是挺有话语权的,包括之前对于侵占东北“九一八事变”的态度,日本军部和内阁的矛盾和分歧就很大,军部想搞武力扩张,内阁不愿意违反《华盛顿公约》,所以内部一直在掐。但是对于在上海搞搞事情,文武两界又都是比较支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日军侵略东北的注意力。

策划“一二八事变”的是板垣和土肥原等人,也就是侵略东北的罪魁祸首们,在国际舆论对日本非常不利的局面下,他们迫切需要在遥远的淞沪地区挑起事端,以转移国际社会的注意力。而裕仁的文官党羽“十一人俱乐部”(成员都是重臣),也主张日本在完成对东北的全部占领之前,需要有一个政治上的“思考间歇”期,以应付国内外的许多新问题,为此日本需要在上海发起一场“假战争”。

(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

板垣奉命回东京述职期间,根据日本高层的指示,曾经发电给驻上海公使馆的武官田中隆吉:“满洲事变按预计发展,请利用当前中日间紧张局面进行拟策划之事变,使列强目光转向上海”。所以说,日本在没有完全做好对华全面战争准备、需要消化东北既得利益的情况下,在上海挑起武装冲突是局部行动,并没有彻底占领淞沪地区的计划,这也就意味着,日本人不会真玩命,而是差不多见好就收。

不过老蒋和南京政府倒是认真应战了,他们误判了日本人的企图,以为日军真的要觊觎上海,那可是南京政府的核心统治区域,跟东北不同,是轻易丢不得的,因此双方的战略目的,从一开始就不相同。

三、日军的战斗力在 1932 年还不那么强悍。

从日俄战争到 1932 年,日本军队并没有参与过什么规模较大的战争,包括参与一战也就是在青岛混混,所以其军队训练虽然严格,但实战经验真心一般。尤其是从 1925 年开始,日本文官政府还在搞裁军削预算,使日军的装备水平也迟迟没有提高,我们所熟知的什么九二式重机枪、九二式步兵炮都是 1932 年才正式列装的(看型号就明白),所以淞沪抗战时期,日军的装备也是大杂烩。

在东北不消说了,因为日军根本没有遭遇到强力抵抗,所以军事冒险成功,然而在上海,面对第十九路军的奋起反击和第五军的坚决进攻,日本人最初是被打得挺懵的,遂有毙伤 3000 多鬼子的“庙行大捷”。换句话说,在没有日军绝对海空优势火力威胁的情况下,中国军队的精锐部队在战术层面上,还真不怵 1932 年的日军,并且从蔡廷锴到张治中将军,对日作战的态度也非常坚决。

(第十九路军在淞沪战场)

所以首先是日本海军陆战队被揍得七荤八素,然后就是陆军分批前来增援,计有混成第 24 旅团、第 9 师团、第 11 师团和第 14 师团等部,到 1932 年 3 月下旬,淞沪战场上日军兵力已有三个师团、一个混成旅团加海军陆战队约 90000 人。而老蒋调动的胡宗南第 1 师、徐庭瑶第 4 师、蒋鼎文第 9 师等部队,还没有真正到达战场,国军在只有两个军的劣势兵力下,战局肯定日趋不利,不久第二道防线即被突破。

如果南京方面坚决点,军事运输能力再强一点,以上三个精锐师能迅速投入战场,估计跟日军形成战场僵持是没有问题的。结果这些部队还没有到达,淞沪抗战已经开始谈判,并且是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进行的谈判,最后达成的条款当然不利于中国。

而淞沪抗战之后,日军各师团纷纷抽组混成旅团到东北作战,掳获东北的物资又增强了其装备水平,到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时,日军的战斗力其实是有所提高的。

(张治中在淞沪会战时是第九集团军总司令)

四、国际局势也不利于日本的侵略行径。

1932 年德国的小胡子都还没有上台,在欧洲尚没有德国的威胁,西方列强对远东的事务还比较关注,尤其是其在华利益主要集中在北平和上海等大城市,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当然反对日本的进一步扩张。所以从 1932 年到 1935 年,老蒋“以夷制夷”之策还是有些作用的,淞沪抗战爆发后,美国政府就曾正式警告日本,不得破坏华盛顿九国公约。

包括后面的长城抗战,在日军攻破长城沿线后,美英甚至做出了陆战队直接登陆秦皇岛的姿态,所以这一时期的日本还是有所顾忌的,一方面没有完成战争准备,另一方面也是慑于发动战争时机的不成熟。当然,其中也有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将士英勇奋战的因素,尽管日军增兵后取得了一定的战场优势,但是这两支中国军队仍然坚持在上海地区,使鬼子一时不能全部得手。

在这样的战线僵持情况下,在美英等国的强力调停下,最终达成了停战,尽管中国正规军被迫撤出了淞沪地区,但是日军除原驻闸北的部分海军陆战队外,陆军部队也分批撤离了上海,好歹主权保留了下来。因此总体而言,1932 年淞沪抗战的结局要好于 1937 年的淞沪会战,缺憾是老蒋的抗战态度此间并不太坚决,有点首鼠两端,希望国际干涉的心理更多一些,中国军队在后期的战场上比较被动。

淞沪抗战的意义也比较重大,它不仅保住了上海的基本主权,提振了全国军民的抗日信心,不仅给南京政府赢得了五年多的备战时间,也迎来了全民族联合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更使国民政府的正规军对日军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因其战役进程几乎就是未来淞沪会战的微缩版,所以对如何未雨缪绸保卫华东地区亦大有脾益。

加一句狗尾续貂的话,如果参战部队更多一些,效果恐怕会更好。

(第十九路军纪念阵亡将士大会)

【2】、来自网友【蓝风破晓】的最佳回答:

一次是日本人使出了七成的精力,一次是日本人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把国军往死里打,于是,注定了两次战争不一样的结果。

我们分别看看这两场战争。

1、淞沪抗战的缘由、战况和结果

(1)淞沪抗战的缘由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而东北军却认了怂,拱手相让东北大地,一个个摇头叹息地入了关。

日本的第一步目标达成了,接下来就要干三件重要的事情:

一是扶持溥仪担任傀儡皇帝,二是从日本计划移民,三是逐步开发东北。

日本人行为,不仅引起了我国内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和谴责,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批评。

一时之间间,日本人在东北如坐针毡,继续计划,有可能会遇到大的阻碍。

于是乎,日本人的大计划出台了:

在上海制造国际纠纷、战争,借此转移国际视线,让东北的诸多事宜一步步完成。

此计划,包括两个最重要的部分,一为“故意生事”,二为发动战争。

生事的任务,交给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汉奸“川岛芳子”,川岛芳子一手炮制了“日僧事件”。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在 1932 年 1 月 18 日下午,川岛芳子找了两个日本僧人,还有三个信徒,跑到中国人开办的企业三友实业社故意闹事。

就五个日本人数量不多,还凶得不行,中国人直接炸锅了,冲突马上起来了,然后就开始动手!

川岛芳子和自己的心腹混到里面推波助澜,混战就此加剧。

这一顿打,直接把一个日本人干死了,一个干成了重伤。

警察来了,因为是混战,也没有找到凶犯,于是,此事就暂缓了。

这下日本的侨民不愿意了,一些在中国的日侨青年,在第二天的晚上做了一件非常出格的“大事”:一把火烧了三友实业社。华人巡铺来救火,被日本人砍死一个,砍伤两个。

这下日本人找回场子了吧!没有的事,人家还是意难平。

就在 1 月 20 日下午,日本驻上海武官田中隆吉组织了 1500 民日侨开始游行。

那阵势,真的是人山人海,一路游行,一路打砸抢。

这太过分了!

过分的还在后面呢。

1 月 21 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村井仓松来个恶人先告状,直接给上海市市长提出了四个无理要求:

第一是市长公开道歉;第二是把凶犯缉捕归案,并判刑;第三,对死了和伤了的日本人进行赔偿;第四是取缔和解散所有在上海的抗日团体。

这要求,真特么的不要脸,砍死中国人的事怎么不说呢?烧了的中国公司怎么算?砸坏了的中国商行,又怎么办?

这事,上海市市长吴铁城能答应吗?没法答应。

于是乎,日本人打着“保护侨民”的幌子开始调兵遣将了。

如此,日军渐渐的大军压境了。

(2)淞沪抗战开战

到 1 月 27 日,日军已经在上海集结了军舰 34 艘(其中还有两艘航空母舰),飞机 40 余架,海军陆战队 1830 余人及武装日侨三四千人,分布在日租界和黄浦江上。

1 月 28 日,日军分三路突袭上海的防卫部队十九路军,淞沪抗战正式爆发。这就是著名的“一.二八事变”。

因为此时的南京政府的蒋介石已经下野,而孙科软弱无比,无法掌握复杂局面,因此,在 1929 日蒋介石复出。

复出的蒋介石采取两手策略,一是不放弃抵抗,二是寻求和谈。

在其后的时间里,双方不断增兵,战争规模似乎有扩大之意。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日本先后三次增兵,四次发起总攻,皆告失败。期间,换了四次主帅。

国军起初是有蒋光鼎、蔡廷锴指挥十九路军作战,在闸北、江湾、吴淞、曹家桥、浏河、八字桥一带的多次战役中,十九路军发挥不错。后来,蒋介石让 87、88 师和教导总队组成了第五军,有张治中带领,去进行支援十九路军。

整个战役,日军投入了 9 万人左右,死伤近万人。国军投入了 4 万左右,伤亡在 1.4 万左右。

打了一个半月,国际注意力再也不在东北地区了,纷纷关注淞沪抗战。

而在 1932 年 3 月 3 日,日军的司令官收到了日本参谋总长的通知:停战!

在 3 月 24 日,在上海英领署举行了正式的停战会议。

1932 年 5 月 5 日签订了《上海停战协定》。

回头看这场战争,日本人做的其实就是:通过施压,让蒋介石和南京政府服软。如果不服软,日军要延长战争时间,吸引所有的国际注意力。

说实话,日本人做到了。

那么,日军到底出了多少力呢?应该是七成力。并没有必须拿下的目标,也没有破斧成舟的决心。

而看国军,当时的抗日很坚决,十九路军没得说,加上蒋介石刚复出,后退是不可能的,他一定要展现自己坚决抗日的一面,如此,才可以团结大家,否则,和孙科有何两样?另外,蒋介石等人认为日军的目标是要夺了上海,再夺南京。于是,在上海坚决抵抗,就是在保卫首都南京。

此战,参战国军出了十二分力,大有誓死与城共存亡的架势。

一个出了十二分力,要坚决抵抗。

另一个出了七分力,夺了也行,夺不成也没关系,于是,造就了国军在淞沪抗战时期的辉煌。

但是,淞沪会战完全不一样。

2、淞沪会战的缘由、战况和结果

(1)缘由

日本有着自己的总体战略目标,那就是成为绝对的世界强国,而日本的本岛支撑不起日本人的野心,因此,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占了东北。

自此,东北的“伪满洲国”成了他们的一个支点,一个大本营。

野心就像不受控制的病毒,一旦爆发,控制不易。

日本的野心策略是以东北为支点,慢慢控制中国华北,再侵入全中国。

1937 年 7 月日,爆发了卢沟桥事变,这个事变并不是日本政府刻意安排的,纯粹是日本军队的率性作为。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陆军大臣杉山元给天皇建议:大举侵入中国。

此时,那个高高在上的昭和天皇有些犹豫,因为中国的体量太大,一口吞下不容易。

但是,杉山元等人信誓旦旦地保证:三个月内拿下中国(控制中国)。

看来,是“甲午战争的胜利”和“轻松进入了东北大地”,让日本人感觉中国就是一个巨大的绵羊,可以随意宰割。

天皇同意了“全面侵入中国”,但随后的事情让他后悔不迭,因为光是淞沪会战就打了三个月,更不要说夺取全中国了。

1937 年 8 月 13 日,淞沪会战爆发了。

(2)战况

起初,日本的队伍并不多,中国的两个精锐师 87 师、88 师,再加上两个装备了德国火炮的重炮团,绝对不落下风,且小有优势。

但是,国军在攻打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上海虹口的基地时,久攻不下。

而日本一次次的增兵,空军、海军、陆军的数量大大增加,到达最后的 20 多万人。

那么,国军增加人了吗?也增加了,增加到最后的 80 万人。

20 万对 80 万,用数学计算法,日本人是要败了的,但,战争不是简单的算数。

最后,是日本人突破了国军的防线。日本的陆海空的配合,相当熟练。

国军的协同配合差太远了,看似有飞机、有战舰,陆军也有坦克,火炮也不缺,但放在一起,啥也不是。

做个比喻,如果海陆空军的配合是有等级的,那么日本的配合是“九段”,国军的配合就是“不入段”。

这也怪不了战士们,有军官后来回忆道:我们从来没有训练过海陆空的配合,配合当然不好了。

是啊,没有开展过对外战争,没有进行过实战训练,那么,开战了就是用尸体填了。

最悲催的是,在日本凌厉的攻势下,扛不住的时候,撤退也是乱成了一团。淞沪会战那伤亡的 30 万国军,不少都是在无序撤退时,造成了极大混乱,被日本飞机轰炸致死伤。

(3)结果和总结

整个淞沪战役,国军投入了约 80 万兵力,伤亡 30 万左右。日军投入了 20 万左右的兵力,伤亡在 4 万人左右。

1937 年 11 月,上海沦陷,被日军占领。

总体说来,在淞沪会战中,日本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意思,而且海陆空协同配合良好,整体的武器装备也要优于国军(国军的一些德械部队装备不弱,但数量并不多)。

反观国军,爱国热情当然也是不缺的,输在整体武器装备的差距,输在陆海空的协同配合上,特别是陆空军配合、坦克兵和步兵的配合,不是一般得差。

于是乎,造就了国军在淞沪会战中的失利。

回到题目本身,一个是淞沪抗战,一个是淞沪会战,仅仅一字之差,结果却大得很。

淞沪抗战时,双方投入兵力相对较少,以 19 路军为主的国军,在 87、88 师的辅助下,表现出了良好的作战能力和凝聚力,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整体配合尚可。而日军并没有竭尽全力攻打上海,他们的目的在于转移国际注意力,投入的兵力,也仅仅是八九万。鉴于此,国军取得了整体的成功阻击。

再看淞沪会战,日本的目标很明确,要最短时间内拿下上海,甚至整个中国,一开始,日本就是扮演了拼命的角色,而且整体装备更优,整体配合更好。国军虽然号称有 80 万,但这种大军团的配合,全面的陆海空的配合,都是有所欠缺的。再加上装备相对更差,蒋介石的整体军事指挥和协调能力不足,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如果,人数和装备不变,主要指挥者是八路军的骨干,日军夺取上海,可能就要更难了。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