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古代士兵作战,为什么不用“毒箭”射杀敌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9 20:35:47 4次浏览

关于问题古代士兵作战,为什么不用“毒箭”射杀敌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交易哲学家】的最佳回答:

古代,其实找个有毒的东西是比较困难的。

尤其达到军事应用的程度上,基本没有!

古代偶然的一些毒素都是生物毒素,例如箭毒蛙,蛇毒,见血封喉树;

见血封喉树

这些毒素都是生物毒素,一般出现在南方,这些毒素都是生物质,很容易腐败失效,毕竟古人的生化知识还是很小的。并且很多生物毒剂并不能大面积提炼,萃取。

所以古人能找到真正有毒的东西,制备所谓的毒酒,其实就是砒霜。

砒霜是一种矿物,不纯的发红,叫鹤顶红,砒霜本来就很贵,并且涂抹到箭头上那点含量太小。

就不适合军队用。

所以古人多半用的是粪汁,粪汁混合泥土形成的混合物,由于古代没有抗生素,这些含大量细菌的箭头,刺入皮肤后,会造成大面积感染,导致死亡。

所以古代的确做不到。

当然现代可以做到了,现代化学毒剂那么多。

比如钋元素,阿拉法特就是死于钋中毒;

至于各种神经毒素,例如沙林,那个效果就更牛了,只不过现代搞暗杀的争取伪装成自然死亡。

所以有时候下毒困难些。

如果不考虑这个问题,现代的理化知识会产生大量毒素可用。

【2】、来自网友【于无声处】的最佳回答:

有悟空问答的朋友提出问题:古代士兵作战,为什么不用”毒箭”射杀敌人?

我的回答是:

这个问题提出的本身就是错误的。

古代士兵普遍不用“毒箭”,他们无暇也根本用不着考虑用不用毒箭的问题。

因为在古代,一旦被弓箭射中,是不是毒箭,按当时的卫生认识和医疗水平,在没有抗生素的情况下,同样都很可能造成大面积的感染,从而导致毒血症身亡。除了小规模东南亚部落冲突外,用不着绕着弯子去找寻致命的毒剂制成毒箭。

即便是射伤关羽这样的“重点目标”,也并不能证明这就是毒箭的效用。

总之, 古代士兵实在没有必要也费不起这个成本使用“毒箭”,所谓使用“毒箭”和“见血封喉”的种种细节, 大部分都是当今武侠小说想当然的杜撰——误人子弟久矣!


原因有三:

1、

大家耳熟能详的关羽中箭后“刮骨疗毒”的例子,现在一般人认为关羽是中了毒箭,华佗刮骨就是为了去毒。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如果关羽中的那支毒箭是有的学者认为的是所谓“乌头”毒素,那么这样一种中药药典里有明确记载的慢性神经性毒药,起效缓慢,和狂犬病毒这类神经性病毒一样,并不会马上致死。

况且中药毒素一直都存在提炼不纯的问题, 再加上用刮骨疗毒的办法实际上也对这类神经性毒素,就象用刮骨来对待狂犬造成的伤口一样——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话虽难听,但这就是事实。

2、

那么,为什么非但三国演义有记载,作为信史的三国志也有这样刮骨疗毒的记载呢?

事实上,读者所不知道的是,三国志的记载和“演义”完全不同,三国志并没有说是中了“毒箭”| ,原话是这样的: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常疼痛。

看明白没有?记载的是关羽“曾经”被流箭所中(不是毒箭),伤口愈合后仍有疼痛!

按现代外科医学的眼光看, 这明显就是箭创后继发感染的典型症状,和是不是毒箭无关。

如果真是用了所谓毒药,关羽还能活得到华佗赶到吗?华佗的刮骨疗毒和燃烧高度白酒的措施,对神经性毒药感染有效?

其实,华佗的疗法,倒是非常符合现代外科消毒的一般操作原则,只不过相对不懂外科消毒的古人,这样的消毒措施格外显得骇人与神奇罢了……

因此,即便华佗这样的神医,在 1800 年前他所做的也不过是我们现在熟知的外科门诊手术的消毒程序而已。

3、

最后就象提问者隐含的意思那样,古代难道就没有用毒箭杀伤敌人的例子吗?

答案是:有的,但很不普遍, 并不是常态.

唯一可见信史的 ,只有两例:

一例是雍正平定贵州叛乱,清军提到的敌人使用毒箭,但具体使用的什么毒物,并无确切考证。

第二例在国外,一八九五年,英国军队攻入婆罗洲(今天的加里曼丹岛),当地土人利用芦苇削成箭头,再涂上毒箭木的乳汁向英国射击。 英国人是初次进犯,他们见识过英格兰长弓的可怕威力,对用芦苇制成的软弱弓箭非常轻蔑。

但是他们不知这种土人射出的弓箭的箭头有剧毒。哪怕是轻微的一点划伤,也有生命危险 !英国士兵因此伤亡惨重。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所谓土人用的毒箭木的乳汁,又叫加布、剪刀树,是一种桑科植物。

这种和桑树近亲的树的树皮一旦破裂, 就会流出内含毛皮黄毒苷的毒液,人兽如果不小心眼中滴进毒液,就会立即失明;皮肤破了,会使血液凝固,导致心脏停止跳动,所以人们叫它见血封喉树。

见血封喉树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也有生长。它是常绿乔木,西双版纳的少数民族猎人曾用过这种树汁涂在箭矢上,随身携带,在密林中射出毒箭,捕猎猛兽和仇敌。

但把它使用在国内战争中,除英国人的例子外,未见中国正史有明确记载。而且由于毒箭木的毒液产量很少,大规模使用在战争中,在中国这样动不动几万人大兵团作战的情况下,更是不可能的。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