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痴呆的司马衷为什么能作为西晋的皇帝?司马炎没有其他正常儿子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02:34:24 3次浏览

关于问题痴呆的司马衷为什么能作为西晋的皇帝?司马炎没有其他正常儿子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千年历史千面游】的最佳回答:

历史上的晋朝很有意思,西晋和东晋都各出了一个头脑不那么聪明的皇帝。东晋的是晋安帝司马德宗,西晋的就是晋惠帝司马衷。晋安帝在位时,东晋大权已经易手,司马德宗不过是个傀儡,来一个不聪明的皇帝很正常。但晋惠帝即位时却是天下太平,四海平稳。那么这个时候,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还非要推一个笨儿子上台呢?这就要从西晋的社会结构说起了。

其实,从汉朝开始,帝国王朝就已经出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皇帝一个人精力有限,无法对整个朝廷进行有效地管理。所以,皇帝身边的外戚、宦官、朝臣及氏族等几种势力,他必须要依靠一个。但是,西汉末年有外戚王莽的篡位之祸,东汉中期有“跋扈将军”梁冀的专权,东汉末年有曹丕的篡位。外戚这个集团,已经越来越不安全了。

那么,宦官和朝臣呢?宦官,在东汉末年又自己搞得名声太臭,逐渐无法依靠。那么最后能依靠的,就只有朝臣和氏族了。只要有朝臣和氏族的拱卫,皇帝即使什么都干不了,也能“垂拱而治”。这其中,汉献帝就是一个代表。

西晋的开创者晋武帝司马炎,自己就是氏族出身。而他的皇后杨氏,同样是弘农杨氏出身的贵族。他们两家联手,在司马炎看来,其实已经可以确保江山稳固了。下一代皇帝是否聪明能干,其实并不重要。这也就造成了一个事实:司马炎选下一任皇帝的标准,是看儿媳妇的娘家是不是有实力。

司马炎一生,有儿子二十六个。其中既然有司马衷这样不聪明的,必然也有聪明的。现在所知的,楚王司马玮、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豫章王司马炽四人,未必算太聪明,但是智商应该在线。为何他们没有成为皇帝,就和咱们前面说的氏族有关系。

刚刚说过,司马炎的皇后是弘农杨氏人。杨氏为人比较“独”,为了不让皇帝亲近其他美女,一度垄断了选妃的权力。她是司马衷的母亲,支持儿子是必然的。但是,如果司马衷真的不成才,也不排除司马炎换人的可能。所以,杨皇后要想扶儿子上位,仅仅自己娘家支持是不够的,还得有其他的助力。

而正好此时,大臣贾充想通过和皇帝联姻来躲避外出征战的灾祸,于是便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司马衷。此时,司马炎想给儿子选妃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氏族丁家的女儿,还有一个就是贾家的女儿。司马炎早听说丁家女儿貌美而且性格好,所以就想给儿子娶丁家女儿为妃。但是丁家对皇后杨氏并没有格外的尊重,而贾家则是忙不迭地向皇后表忠心。那么自然,杨皇后的心理天平,就会偏向贾家。所以最终,在杨皇后的撺掇下,司马炎给儿子娶了贾家的女儿贾南风。

接下来,就有了那次神奇的考试。司马炎准备测试一下儿子的真实水平,于是出题考试。司马衷没有水平,根本答不上来。但是,太子妃贾南风却有这方面的能力,将题全部答完。按照史书所载,司马炎认为这是儿子的水平,所以大喜,从而坚定了让司马衷继位的决心。但这里就有一个疑问,司马炎为何早不考察儿子的水平呢?其原因只能是司马炎根本就很清楚司马衷的水平,那些考题,实际上就是出给太子妃贾南风的。如果贾南风有能力,就可以和皇后的娘家弘农杨氏形成制衡,最终保证自己儿子皇位的稳定。

这应该就是司马衷得以成为皇帝的真相。司马炎很明白,一个晋朝皇帝是否能够坐稳皇位,自己是否有能力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氏族的支持。但是,这种支持又不能力量过大,否则就会和曹丕推翻汉献帝一样。只有皇后的家族和太子妃的家族能形成制衡,皇位才能稳定。那么自然,有了贾南风这么一个“贤内助”,江山自然可以放心地交给自己的这个傻儿子。

只是他没有想到,贾南风的狠辣让人始料未及。司马炎尸骨未寒,贾南风就将杨皇后一家的势力从朝廷中清除了出去,自己独霸朝纲。又因为她的倒行逆施,酿成了八王之乱。最终,西晋灭亡,司马衷被毒杀,司马炎做的一切谋划全部化为泡影。

【2】、来自网友【游子 dream】的最佳回答:

戏说历史,我是游子 dream。

常听人说:傻人有傻福,这话用在司马衷身上再合适不过了。然而作为皇位的继承者,将来是要统领江山、造福百姓的,可晋武帝司马炎偏偏传位于痴傻儿子司马衷,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对其抉择,作了以下分析:

一、

司马衷乃皇次子,因其兄长早夭,他也就成了嫡长子,自古储君之选立长不立幼,且其又是国母所生,地位非比寻常。因此他自然而然成为了帝位接班人。

二、

司马炎深知此子头脑简单,智商不高,对此他也焦灼不已。后来为了检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用出题的方法限其三天内完成作答。司马衷拿到题目后一头雾水,其妻贾南风见状,灵机一动,请来几位知识渊博的学士帮他解题。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不但顺利通过了考核,还使得司马炎对其刮目相看,接替皇位也就变得顺理成章。当然在他继位后,本来面目表露无遗,也因此引发许多啼笑皆非的趣闻,诸如我们所熟知的“官私蛤蟆”、“何不食肉糜”都记录了其痴傻的一面。

三、虽说司马衷看上去呆头呆脑,但他却义气深重。永兴元年,一次交战中,司马衷的军队被石超的将士打得溃不成军,其本人也深受三箭,当时他身边近侍纷纷落荒而逃,唯有穿着朝服的嵇绍挺身护卫。这时石超的将士奉命欲杀嵇绍,司马衷还为其求情,但没有效果。嵇绍被杀后,血渍溅到司马衷衣服上,一时间他感到无比悲痛。待战事平定,在他换洗衣物时,吩咐侍从莫将血迹洗去,因为这时嵇侍中的血。可见司马衷是位仁义皇帝,或许当初司马炎也发现了他这一优点,才传位于他吧。

总结

无论司马衷是否痴傻,司马炎既然让他成为接班人,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们无法深究原因,但只要做到尊重历史足矣。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