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如今这个社会让你看不清,弄不明白的社会现象有哪些?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2 08:49:34 3次浏览

关于问题如今这个社会让你看不清,弄不明白的社会现象有哪些?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丁姐日记】的最佳回答:

干活的不挣钱,挣钱的不干活!

高档中华烟,买的人不抽,抽的人不买!

茅台,五粮液,喝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喝!

漂亮的女人,升职比坐飞机都快!

过去的老人德高望重,现在的老人见什么偷什么,逮住谁就讹谁!

经常有人说,欠房贷,欠车贷,日子不好过,可到了饭店,人声鼎沸,座无虚席,也不知道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

年轻人挣 5000,想花五万,最后信用卡套现,借网贷,雪球越滚越大,最后还不起了,家长只好卖房还帐!

在街上看到好多的投资公司,不知道是做什么业务的!

送外卖的时候骂保安,当保安的时候刁难外卖员!

用尽三代人的心血,买房买车,高彩礼娶来的媳妇儿,在家里成了祖宗,不敢说,不敢惹,抬着敬着,一不高兴就要离婚,顿时就能让你家多年的积蓄化为无有,甚至生了三个孩子,也都是别人的!

家长紧衣缩食供出来的大学生,花费三四十万,最后毕业了送外卖!

要想学的会,跟着师傅睡,好多女学员学着学着开车,还没拿到驾驶本呢,就成了驾校教练的情人了!

总之,活久见!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别人做不到的!

【2】、来自网友【史海偶得】的最佳回答:

最让人看不懂得是中国的教育,各位友友们,你们回忆一下,你们从小到大,在学校里学到的所谓知识,进入社会后,用到了多少?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拿数学来说,我离开大学,进入单位后,就没有解过一次微积分!而微积分,从小学开始数学一路学啊学,小学,中学 12 年,大学又学了一年,整整十三年,学会了微积分,呵呵,出了大学,扔了!好吧,数学是基础,咱不能吐槽它,说说其他的

说说其他的,看到那个郑强教授的一个视频,他说的意思大致是:国外的孩子都是玩到高中毕业,玩够了,要好好学习了,进入大学后开始努力学习,咱们中国的孩子努力学习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后开始玩! 我不知道他想讽刺谁,但是我只想臭他,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就想问他,中国的孩子进入中学后,哪有时间玩?我的孩子进入中学后,早上六点半起床,吃完早饭,七点二十到校,中午十二点二十放学,下午一点二十到校,下午六点五十五放学,晚上吃完饭做作业加复习预习背诵,睡觉都是十一点半后的事情了,郑强教授,你告诉我,什么时候玩?梦里吗?

这就是中国的快乐少年时代!最有意思是开家长会!七门功课,六个老师的讲话的内容都是每天要背,还有一个老师说要做题,不用说,是数学!仔细想想,要达到老师的要求,必须的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才行!学霸有,可是问题在于,大部分孩子学得开心吗?家长,老师心里没数吗?

问题来了,凭什么国外的孩子可以说开心到高中,我们的孩子要痛苦到高中呢?而且我们的孩子,痛苦到高中毕业,等到大学毕业和国外的孩子一比,没有什么优势!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问题出在哪里?答案我想明白了!就是咱们国家的过度教育!而且是浪费教育资源的过度教育!

高考完了,撕书庆祝,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书是知识啊!为什么要撕它?因为以后再也不需要了,既然不需要了,干嘛要学?因为考试要考!问题来了,既然以后不需要,考它干什么呢?吃饱了撑的,遛孩子玩?

咱们的孩子学了太多太多无用的应试知识,考完就扔了,说白了,考完试就扔的知识,在我看来:就是卫生纸知识!卫生纸啊,擦完屎就扔,绝对不会再看它一眼,考试就是那坨翔!孩子们却因为它浪费了时间,丢失了人生本该有的快乐!

然而,最令人费解的是!现在整个老师,学生,家长,都在这个卫生纸知识圈里混战,教改还在不断的扩大卫生纸知识圈的范围!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并且不断的加大投入!结果呢!肥了辅导班!再给大家看一张试题:

这张试卷,我让我小学六年级的孩子答卷,都答上来了!说明什么!说明大学的门槛不是非要高到天上去的呀!又说明一个问题,现在的高考试卷比那年高深了不知道多少倍。可是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呢?可并不比那个年代孩子有增加啊!一张考卷就证明了,现在孩子的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多少倍,你们自己估算吧!可是这增加的负担,有用吗?你们可以去周围了解一下,自己也可以体会一下,走上工作岗位后,扔掉了多少学校的应试知识,也就是卫生纸知识!

天天喊减负,减少作业有什么用,考试的范围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了,每增加一点内容,孩子们就要多浪费多少时间,多浪费多少生命!我敢肯定的说,高考考试的范围减少三分之一,根本就不会影响到招生的质量!有些科目,有些内容,纯粹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之前听说过一个新闻,某个学校的考古专业,没有一个人报名!听到这个消息,可能大家都会想到,这个专业可能出来没有就业岗位,所以冷门了!可是有没有人想到?说明历史类的专业根本就不需要多少人!那么,每年,全国历史类专业招生究竟有多少人?我没搜到数据,但是觉得很少,而文科招生人数呢,我简单搜了一下,2022 年全国高考总报名人数 1193 万人,文科总人数没查到,打个 4 折也有 400 多万人,历史类招生人数查不到,能有千分之一吗?问题来了,为了招那么几个人,人家考上了还不愿意报这个专业,你非要折腾 400 多万人干什么?地理就更别说了!

真的弄不懂,减负要减到实质上!教育部门应该重新来理一理中小学学习考试的范围,多砍掉点卫生纸知识吧!把快乐真正的还给孩子!

喜欢 (0)